社工服务介入单亲母亲抗逆力提升研究-以厦门JA社区单亲母亲帮扶项目为例论文

社工服务介入单亲母亲抗逆力提升研究
——以厦门JA社区单亲母亲帮扶项目为例

林丽芬 赖凯妮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21)

摘 要: 为了提升和完善单亲母亲群体的社会服务,本文以单亲母亲的社工项目为依据,结合抗逆力的相关理论视角分析了单亲母亲应对逆境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采用行动研究法探讨社工服务过程中对单亲母亲在逆境中激发自身抗逆力中的效能因素,及社会工作服务催化单亲母亲的保护因子效能最大化,形成“个体一一家庭一一社区”生态系统抗逆力培育体系的策略,以期对相关社工实务领域的发展有所参考和助益。

关键词: 抗逆力;单亲母亲;社工服务

一、抗逆力的内涵及相关研究

1、抗逆力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抗逆力(又称为心理弹性、复原力)等是当代国际社会工作领域理论研究与实务探索的热点问题。它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挖掘案主的内在潜能,强调人在面对压力、挫折时的潜能激发和自我超越。抗逆力的三个核心部分为:暴露在困境中(危险因素);出现抵消困境影响的资源或者优势(保护因素);最终呈现积极的适应结果(适应)。奥瓦尔认为抗逆力视角下,危险因素是指环境因素中单个或整合的原因,保护因素是指存在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系统的优势。作为优势视角基本信念中的重要部分,抗逆力侧重于对服务对象“保护性因素”的挖掘,而非对其“病态”的解释。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将更多的研究倾注在保护因子效能最大化方面。Garmezy将保护因素大致归纳为三项:第一,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第二,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第三,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Garmezy,N,1985)。

2、抗逆力模型

西方抗逆力模型研究最具代表性的分别是Garmezy的行为目标模型、Hunter的抗逆力层次模型、Rutter的环境-个体、策略模型、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及Richardon的身心灵动态平衡模型。本文选取环kumpfer的环境个体互动模型进行分析。kumpfer对抗逆力产生的起点、过程及结果进行了完整的探讨,并对抗逆力运作机制作出详细分析,如图1所示。他认为:每个人的抗逆力水平是不同的,不同的环境因素、个体因素及其他变量等都会导致个体适应状况和抗逆力水平的差别。他强调,只确定抗逆力的保护因素是不够的,需要对个体及其环境进行分析找到适合个体并能为个体所利用的资源,通过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达到较高的抗逆力水平。因此项目组根据入户探访单亲母亲所处的环境需求进行分析归类,以输出适合该服务对象所需的资源,增强其保护因素,以此达成抗逆力的生成。

⑵肝腺癌。肝脏呈土黄色,布满多发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结节外面有假包膜,切面似鱼肉样,分叶,淡红色。镜检:癌细胞呈多边形,边界清楚,胞浆丰富,核大,超过正常者2~3倍,杂有病理性核分裂,核重叠现象。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 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提供组织和人才保证——访水利部人事司司长侯京民 ……………………… (24.35)

图1 环境个体互动模型

二、单亲母亲面临的危险因素与保护因素

1、危险因素分析

厦门市JA社区成立于2009年,中低收入家庭为主体,项目立项时,户籍人口中有20岁-50岁的育龄妇女共2526人,其中单身妈妈290人(离婚式单亲261人,丧偶式单亲29人),占比11.48%,比例较高,因此社区向政府申请该群体的社工服务项目。项目周期为一年,目标群体为户籍在JA社区的20-50岁单亲母亲,在项目初期,社工通过入户访谈法,归纳总结出单亲母亲压力源主要为离异或丧偶事件引发的家庭小系统破裂,从而伴随产生一系列的危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我和李咏虽说不是青梅竹马,也算得上一块儿长大。当年我十八,他十九,我属鸡,他属猴,进大学没俩月就谈上了恋爱。我爸一提起这事儿就忧心忡忡:“老话说,鸡猴不到头儿。你们啊,哎……”

(1)个体心理层面

其一,情绪困扰。单亲母亲面临多重问题,精神压力较大,容易产生失望、无助、绝望、抑郁、焦虑、无意义感等情绪。

在洪水模拟与预报技术方面,依据“基于陆气耦合的突发性洪水预报技术”的研究成果,该系统每天的实时预报结果均传输至水利部水文局的洪水预报系统中,成为国家洪水预报信息发布的重要依据,并获大禹水利科学技术一等奖。

(2)人际关系

其一,子女教育。如何防止孩子因父爱缺失造成性格缺点,培养孩子独立自信的品质,是单身母亲面临的主要困扰,前来咨询子女教育问题的单亲母亲不在少数。如单亲母亲X某(44岁)因为一人打三份工,孩子在老家让老人养育,直到孩子进入青春期初一时才一起居住,亲子冲突不断,关系恶劣。

其二,离婚式单亲母亲与前夫的人际问题。部分单亲母亲难以合理的处理与前夫的关系,存在感情纠葛、子女抚养问题等。如单亲母亲W某(38岁)与其丈夫离异后就因孩子的抚养费问题存在纠纷,但却因为怨恨前夫不愿与其进行沟通前来求助。

其三,个人感情问题和再婚问题。单亲母亲因婚姻关系的破裂或者终止,在和异性交往中容易产生不自信、排斥、畏惧等心态,面对新恋情或新婚姻的开始,容易犹豫不决或者排斥拒绝。长期的单身生活容易降低部分单亲母亲的再婚欲望和再婚能力。如单亲母亲Z某(37岁)在访谈中谈到“我很担心如果再遇到一个比之前的更糟糕的对象或者他对孩子不好又该如何?还不如自己一个人过算了。”

(3)社会支持与外在资源

其二,对单亲问题的认识偏差。有些单亲母亲容易沉浸在离婚、丧偶的悲观情绪中,访谈中发现部分单亲母亲存在“离婚了就没有希望了”、“再也没有人爱我了”、“生活没有意义”等偏差认识。

其一,经济匮乏。JA社区是厦门最大的纯社会保障性住房社区,以中低收入群体为主。居住在本社区的单亲母亲普遍收入不高,加上失去了核心家庭的经济支持功能,失去丈夫方的经济辅助,且往往需要独自抚养孩子,容易产生经济匮乏问题。

其二,受社会传统观念约束。单亲母亲往往需要面对社会传统观念的压力。如“离婚不光彩”、“离婚了很可怜”、“苦命人”等观念的影响,在面对新恋情、新婚姻时,社会传统观念也让他们面临更多困难和挑战。

对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目标性护理时,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医院及临床护理实际情况和特色,为手术患者制定合适、详细的护理目标,通过具体目标安排,合理分配人力、物力资源,为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效性护理服务。建立目标性护理服务管理小组,能够准确评价护理质量,并针对护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对患者的护理目标进行适当调整[6]。

其三,社会支持系统不完善。单亲母亲拥有的社会资源较少,社区参与率低,所建立的社会支持网络较不完善。在本项目还未开启时,当遇到困难,大多数单亲母亲可运用的社会支持和资源较少。

2、单亲母亲的保护因素分析

在项目服务对象中,可发现部分单亲妈妈拥有以下保护因素:

(1)个体特质

部分单亲母亲主动求助,有自知力,愿意坦诚开放的表达情感,主动参加社工举办的各项活动,愿意改变自己;部分单亲母亲有自己的特长和一定的工作胜任力。访谈调查过程中发现部分单亲母亲有自己胜任的职业甚至自主创业并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如烹饪、烘培、养生、手工等技能;部分单亲母亲拥有较好的个性品质,如生活上节俭,吃苦耐劳,上进乐观,关心他人。

这类单亲母亲在社会交往、情绪疏导、亲子教育、经济收入、就业发展、住房生活等方面有(1-2)个方面有较强的技能提升、生活改善的需求。这部分类型的相应服务主要为根据其困扰的方面提供相应的针对性服务,同时结合主题培训、小组活动、社区活动等方法,如针对社会交往提升类的单亲母亲,输出服务集中在情绪疏导、提升沟通技能,增强社区参与方面。而就业发展困扰的则侧重链接就业信息和职业培训资源。

其一为子女。子女是单亲母亲生存的希望和改变的动力,虽然在子女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困扰,但是在调查中社工发现子女是单亲母亲在应对困境中重要的优势资源,信念系统为抗逆力的核心要素,如丧偶的单亲母亲G某(38岁)访谈中多次提到“孩子爸爸过世那一两年,我有时甚至想直接跟着去了,但一想到孩子,我就想努力活下来。”

其二为单亲母亲的原生家庭。有部分单亲母亲在离异或丧偶后原生家庭的父母提供了很大的支持,不仅帮带孩子减轻负担,也提供了物质和精神支持,对其复原有很大的帮助,如上文的G某在孩子出生未满月时丈夫因病离世后就搬去和父母同住一直到孩子上小学才独立居住,而这段抚养幼儿的艰难时期,父母给了极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

(3)社会层面

在入户访谈过程中,一些单亲母亲反馈亲戚和朋友是主要的社会支持,但很多单亲母亲因为觉得自身的境遇不太光彩也不愿意和朋友互动往来,因此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较为缺乏,但JA社区向政府购买了社会组织的单亲母亲项目服务,项目开启后,项目组为单亲母亲建构社会支持,弥补其外在系统支持不足的状况。

三、社工在单亲母亲与逆境互动过程中的介入策略

Kumpfer提出危险因素的刺激与保护因素的应激形成了一个此消彼长、相辅相成的生成关系。根据kumpfer的抗逆力理论及模型为指导,社工服务在单亲母亲面对压力源的过程中,单亲母亲受压力源和危险因素的刺激下内部平衡打破,此时,社工服务的介入可加强单亲母亲在互动过程中的保护因素,使其能消减危险因素,达成此消彼长后的新的平衡状态,达成抗逆力重构过程。因此项目组从以下几点来增强保护因素。

1、通过精准定位增能类型来输出服务

项目组社工在前期的入户调查后将服务对象进行精准定位,从增能的角度将服务对象划分为个别提升型、多重提升型、发展良好型。

而入门的小学生和初中低年级学生,处境就比较尴尬。从国外引进的童书绘本中,以外研出版社引进的偏文字英语故事书为主,对英语入门级学生而言难度偏高;其他出版社,更多为直接出中文译作。而承载着认知启蒙、培养语言兴趣使命的入门级英语原版绘本,市面上实在是少之又少(漆秋香,2015),视听资源更是缺乏。偶尔出现,价格还偏高。正版资源少,盗版也是无源之水。

(1)个别提升型

(2)家庭系统

(2)多重提升型

1.1.2 试剂 镉单元素标准溶液(1 000 μg/mL,中国计量科学院);硝酸钠和无水氯化钙,均为分析纯。

这类单亲母亲在社会支持、情绪情感、亲子教育、经济收入、就业发展、住房生活等方面有2个以上方面的困扰,为项目组的重点服务对象,他们既有内部心理辅导、个体提升的需求,又有外部增强社会互动、构建支持网络的需求。这部分类型输出的相应服务主要为以个案管理为主,主题培训、小组活动、社区活动为辅的干预方法。

此例表明,需对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加强关注,特别是合并患有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患者更宜警觉。该病预后不佳,在发病初期,即予以重视并及时处理。对于确诊该病的患者,应当及时停用华法林,更换抗凝药物,保证患者临床治疗的安全。

(3)发展良好型

在心理、人际和社会层面,此类单亲母亲整体呈现积极的状态。由于保护因素较好已经基本完成重构抗逆力的过程,外在表现为生活态度积极、亲子关系和睦、邻里关系融洽、个人能力较强,她们的需求主要集中于健康娱乐活动、社区生活参与等发展性层面。这部分类型输出的相应服务主要为社区活动、发展服务对象为志愿者,这部分单亲母亲可以为其它类型提供支持和榜样,并在社区营造,志愿服务中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影响和带动群体提升抗逆力。

2、为单亲母亲提升抗逆力的具体策略方法

项目组通过在地辖区单亲母亲家庭的入户探访和境况调查,结合抗逆力理论和模型致力于保护因素三方面: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家庭支持系统的建立与社会支持和外在资源的建构,促使其保护因素效能因素最大化,形成“个体一一家庭一一社区”生态系统的抗逆力培育体系。

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密不可分,高质量的工程会增加建筑物的寿命。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始终严把建筑工程质量关不动摇,伴随科学的日新月异,建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革新,出现了很多的施工技术,大大的提升了我国土建工程的质量。

(1)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调整信念系统,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建构

在压力源起点,首先要调整对所处环境的不良认知和疏导负面情绪。如上文所提到的自我否定、自责、自我放弃等念头,使处于这些不良认知和情绪的单亲母亲能逐渐建构起积极面对生活挑战的积极特质。其次,对部分多重提升型单亲建立个案管理档案,链接多方资源综合多种方法提升其应对多重挑战的能力。如:单亲母亲W某(38岁,离异,多重提升型)患有10年的关节类风湿,近一年来长期卧病在床难以行走,身体状况不佳、昂贵的医药费和服务费让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社工通过多次入户探访,为服务对象植入希望、调整认知,并依据其需求链接社区专业志愿者定期为她做理疗与提供医疗咨询服务,同时为其与前夫的孩子抚养费纠纷链接法律援助,从身体、心理、社会资源三方面增强保护因素,提升抗逆力。

(2)运用小组方法与主题培训方法提升亲子与自我效能,建构家庭支持系统

3、抢占媒体宣传高地。在有影响力的网站、论坛开通卫生计生官方微博、微信,定期发布公共服务信息,培养一定数量的“粉丝群”,增加理解、支持卫生计生工作的“网络水军”。

通过系列亲子成长小组结合亲子教育、亲子沟通主题培训、社区活动等方式引导单亲母亲在亲子教育模式上有所启发和反思,促进其亲子教育能力提升,以及亲子关系的缓和或升温。如开展“爱与陪伴”亲子成长平行小组,亲子关系在单亲家庭系统里处于重要的核心位置,促进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是增强抗逆力保护因素里的关键环节。此外,部分社工服务以家庭为单位,邀请其家属和好友参加,链接资源服务单亲母亲的同时也将服务惠及其亲友,对于单亲母亲的家庭也给与了一定的社会支持,促进了关系的良性发展,提升了人际交往的自我效能感。

通过对船舶进出港风险的分析可知:交通因素即船舶密度、交通秩序是首要影响因素。次要影响因素为自然(潮流潮高、横流)、地理(人工航道宽度与水深、转向点)。船员(当事驾驶台人员对控制的响应效率)和船舶(当事船舶对控制的响应效率)影响相对较小。

(3)运用社区工作方法,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网络

首先,建构单亲母亲之间的线上线下自助互助平台。在项目前期探访的服务对象中,约89%的单亲母亲从未参与过社区活动,她们之间也基本上不认识。通过项目进行过程中参与社工组织的各种活动中,单亲母亲之间相互认识、了解、熟识,在自组织活动过程中通过分工合作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她们之间的合作互助。社工还组建了微信交流群,单亲母亲在群里互动交流生活信息,子女教育、发布便民信息等,形成非正式自组织群体。

其次,项目社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社区文化融合活动、端午元宵等节庆活动方式等提高单亲母亲的社区参与度。此外,社工在社区活动中邀请社区亲子志愿者、社区文明督导队志愿者等居民参与,对单亲母亲与其它社区妇女之间的互动和互助起到一定推动作用。在参与中促进单亲母亲的“爱心”、“乐群”“奉献”等亲社会取向的抗逆力常规表现与人际关系自我效能的提升的同时完善非正式社会支持网络,促进单亲母亲去标签化,达成身份重建,促进社区融合。

四、反思与总结

1、服务起效的因素

美国学者Handerson&Milstein于1996年提出抗逆力轮模型,他认为抗逆力有六个核心要素。社工在项目执行过程中以抗逆力轮模型为指导原则,实现六个要素在三大方法中的落实与执行。第一,通过社区方法增加亲社会连结,完善社会支持网络;第二,通过主题培训教授学习生存、生活技能,防患于未然;第三,在各项活动及互助群体中建立清晰稳定的边界,增强安全感;第四,在与单亲母亲各类互动中提供关怀与支持;第五,给予较高期望,在活动中协助单亲母亲达成合理目标;第六,提供机会、链接资源促进发展,在各种活动中增强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乐观感,培养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2、项目服务与研究反思

本文主要观点是抗逆力的生成有赖于个体与环境的互动过程,社工服务介入点应立足于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的此消彼长过程中增强单亲母亲的保护性因素。从项目自身来看,单亲母亲的境遇呈现多元化复杂化,针对性服务需要加强;有部分单亲母亲虽有服务需求,但由于工作繁忙或者生活负担重,不愿意或者无法走出家门参与服务,社工可更多的探索多元方法来提供支持。从研究层面来看,主要侧重社工项目服务的实施与经验总结,对单亲母亲的境遇多元化和复杂化的探索不足。

参考文献:

[1]田国秀,曾静.关注抗逆力: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领域的新走向[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1):130-133.

[2]刘玉兰.西方抗逆力理论:转型、演进、争辩和发展[J].国外社会科学,2011,(6):61-69.

[3]田国秀,邱文静,张妮当代西方五种抗逆力模型比较研究[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19.

[4]肖庆.复原视角下单亲母亲适应历程研究——以上海市街道“媛动力”单亲母亲家庭增能项目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13.

[5]王君健,薛小勇,董凌芳.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抗逆力解读[J].社会工作(下半月),2010,(5):4-7.

[6]颜廷芬.农村单亲母亲的抗逆力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2.

[7]李崇新,汪菊芬.西方家庭抗逆力理论:内涵、模型与实务应用[J].人口与社会,2018(3):88-90.

[8]张家栋.赋权理论在单亲母亲群体中的运用[J].理论与探索,2017,(7):291-292.

中图分类号: C91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7508(2019)01-0027-03

基金项目: 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性别视角下单亲母亲的抗逆力研究”研究成果(JAS160242),负责人:林丽芬,组员:姚进忠,李静雅等。

收稿日期: 2018-11-05

作者简介: 林丽芬(1981-),福建漳州人,集美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研究方向:社会工作实务。赖凯妮(1991-),福建泉州人,厦门市湖里区合携社工师事务中心,项目主管,中级社工师。

标签:;  ;  ;  ;  

社工服务介入单亲母亲抗逆力提升研究-以厦门JA社区单亲母亲帮扶项目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