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主要以沥青路面为主,在国内公路体系中,市政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近年来,城市交通负荷逐渐加重,市政道路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保障道路质量是保障道路使用性的前提。本文从分析当前沥青路面常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入手,提出具体的道路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技术,旨在为提升市政道路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路;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因其行车平稳安全、养护快捷方便的优势,备受国内市政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青睐。沥青路面改善了老路、土路为行车带来的不便,不但节约了人们在交通上花费的时间,还使道路美观。作为国内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其对于施工材料、施工环节、施工技术管理都提出较高的要求。若要保证修建的道路问题少发、寿命长久,就必须从沥青路面的独有特征出发,提前做好施工设计,特别是强化质量控制,这样才能保证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质量过硬。
一、当前市政道路沥青路面频现的问题及原因
(一)最常见的问题就是路面出现裂缝
路面裂缝是最常见的路面病害种类,不同的裂缝出现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可将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裂缝分为疲劳裂缝和反射裂缝两类:疲劳裂缝的主要成因是温度影响或是路面对于压力产生应力应变的交迭;反射裂缝的成因则是半刚性基层开裂。除上述两种之外,路基承载不了路面的荷载也会造成路面出现裂缝。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
坑槽、麻面、松散、脱皮等病害都是常见的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坑槽与松散。有多方因素会造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水损坏问题,其中最基本的因素就是水分渗透的问题。水分渗透到沥青层内部,过往车辆日日夜夜碾压路面,导致水分长时间冲刷,由此日积月累出现水损坏问题。
(三)车辆反复行驶留下的车辙问题
车辆每天行驶在路上,由于各类车辆重量不同、速度不同,对于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反复作用力度不尽相同,导致路面上出现竖向变形,久而久之形成车辙。与裂缝相类似,车辙也分为不同种类。常见的有结构型车辙、磨耗型车辙等。
(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沉陷问题
由于对路基下承层的检验不到位,没有及时修复、完善路基的承载力,导致市政道路沥青路路基沉陷而造成整个路基面结构的损坏,因此出现沉陷。沉陷会对过往行驶车辆造成安全隐患,要及时解决。
二、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现场勘察、准备工作要充分
正式修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之前,要对施工环境进行全面考量,做好路基的勘查工作。对于勘察出的松散或沉陷的路段,不能不管不顾直接在上面开工,而是要处理好后再开始施工。将基层表面大致打扫后再进行沥青的摊铺,透层与封层施工也要系统完整。
(二)提升原料拌和生产质量,确保运输安全
对于修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所需的沥青混合料,为了提高其质量,国内多采用间歇式全自动搅拌设备加工材料。在拌和过程中,重点控制搅拌时长与出料温度。通常情况下,混合料类型与搅拌器充盈率都是影响时长的因素,湿拌超过35秒、干拌超过5秒是常用标准。为进一步提升拌和生产质量,间隔一段时间后就对出料质量进行检验,确保矿料大小均匀、被沥青包裹是必要的。
在运输过程中,要保证温度适宜、平衡装料。可以按照前、后、中的顺序将车位多移动几次,防止混合料离析,影响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摊铺沥青过程中速度、次数要控制好
施工环境勘察到位,施工原料准备充足,接下来就要进行施工了。摊铺沥青是一个技术活:开工前要将摊铺机参数、熨平板高程、熨平板初始工作迎角等等都因素都仔细明确,这样才能保证机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摊铺过程中,速度不能过快,也不能这一处还没有摊铺均匀就去摊铺下一处。一般摊铺机正常的行进速度是4米/分,高于或低于这个速度对摊铺效果都会造成影响。对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摊铺工作完成一遍后,还要进行压实保证沥青路面质量。压实一般有三个步骤:初压时静压2遍;复压时用振动压路机在修建的沥青路上来回碾压2遍;终压使用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组合排压4遍,并保证压实工作完成后路面温度在80摄氏度以上。
三、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分析
(一)道路设计方面,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完成近一段时间内准确的交通量调查及对未来交通量的预测,以此为依据换算路面结构层厚度。在路段具有代表性的位置设立观测点,在不同时段进行连续性观测。把获取的数据整理计算后得到最终结果,为后期确定路面结构层厚度提供指导意义。
2、充分考虑原材料特点,优化配合比设计。施工前掌握原材料分布的主要地域范围及工程性质,依据这两者确定适宜的矿料级配,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市政道路路面结构的设计要从当地环境条件出发,了解水文、地质、车辆荷载,从以往施工案例中吸取精华,更新设计方法,使沥青路面更好满足当地需求。
3、为了降低积水对沥青路面影响,延长市政道路寿命,将道路排水系统的设置重点考虑是必需的。无论是自然降水还是人工污水,对于路边、路面、分隔带的排水设计都应做到位。实用的方案和合理的排水系统能有效提升沥青路质量。
(二)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1、为减少路面裂缝、降低雨水对沥青路面的破坏,将施工接缝处理好是关键点。某些施工过程中出现冷接缝或没有对接缝进行特别处理,导致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离析,平整度与结合度都不尽人意,投入使用不久各种病害就呈现出来,影响正常交通。
2、提升沥青路质量,少不了以优质的沥青为原料。在原料投入使用前,对沥青三指标,即针入度、延度和软化点要进行严格测试,测试合格再投入使用可为沥青路面的持久性与耐用性增加一重保障。在四季温度普遍高于北方的南方地区,宜选用较浓稠的沥青;反之,北方采用稠度较低的沥青就可满足环境要求。此外,原料拌和时,要控制好沥青用量才能使混合料均匀。沥青含量过多易造成夏季泛油、拥包的病害;过少会导致路面裂缝、松散的问题。因此,合理的沥青种类及用量是提升沥青路质量的基本点。
3、减少水对路面结构的影响是提升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关键。在原材料拌和过程中,要保持温度,烘干水分,否则很容易出现枯料和沥青脱落的现象。避免在雨天施工,因为雨天气温低,若坚持施工会造成混凝土温度降低,达不到摊铺过程中的温度要求,降低压实的质量,从而影响路面质量。
四、结语
市政道路沥青路面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要从多方面考量。保证路面质量的前提是人员专业、材质过关、设计合理。修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作人员应依据行业技术规范,选用优质的材料,提升原料的拌和生产质量和现场摊铺技术,强化管理,将修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联系、掌控起来,不断实践改进,最终使整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水平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建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探讨[J].建筑安全,2016,31(12):67-69.
[2]陈云.市政道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江西建材,2017(19):162-163.
[3]陈潼渝.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技术与市场,2017,24(07):242-243.
[4]肖阳军.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及质量控制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6(34):263-264.
[5]高永超.浅析市政道路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4(22):97.
论文作者:韦翠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8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沥青路面论文; 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裂缝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