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手术室 四川成都 611130)
【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1~7岁拟行择期全身麻醉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诱导期合作度、苏醒期躁动评分、恢复室停留时间及家属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的诱导合作度、苏醒后躁动评分以及在苏醒室停留时间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减少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缩短在恢复室停留时间,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舒适护理;围手术期;小儿;躁动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3-0155-02
小儿腹股沟疝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多采用全麻下行小儿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但全麻苏醒期并发症较多,其中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高达10%~67%[1]。目前国内外对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年龄、心理与环境、麻醉药物和麻醉方法、术后疼痛、不良刺激等诸多因素相关,可以从这些相关因素着手,在围手术期加以预防及处理[2,3]。为此,我科根据舒适护理模式理论,制定了舒适护理措施,并应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择期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男性27例,女性3例,年龄1.33~6岁,平均年龄2.931±1.525岁。实验组30例,男性25例,女性5例,年龄1.5~7岁,平均年龄3.069±1.697岁。两组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模式。
1.2.1常规护理模式
1.2.1.1术前访视,告知家属术前准备及术中相关注意事项,简单的安慰患儿。
1.2.1.2术中护理,重点考虑与麻醉医生及手术医生的配合,保障手术安全性。
1.2.1.3术后随访,术毕将患儿安全送回病房,并于术后一至两天进行常规的随访。
1.2.2舒适护理模式
1.2.2.1术前的舒适护理:①针对性的宣传:术前一日到病房探访患儿及家属,了解患儿的基本情况。通过播放手术室自制的微视频向患儿及家属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大概流程、可能出现的不适症状及如何配合。②建立信任基础:通过简单的互动游戏增加与患儿的沟通,建立信任关系,并以此了解患儿的合作程度。③有效沟通:与家属深入交谈以了解患儿的习惯及喜好,如:喜欢的动画片、儿歌、玩具等。同时评估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了解家属对患儿手术及其预后的真实想法和担忧,并介绍痊愈患儿家属的现身说法,增强家属的信心。
1.2.2.2麻醉诱导前的舒适护理:①环境舒适护理:设置专用的儿童手术间,墙面颜色温馨并有卡通贴纸装饰,手术间备有清洁消毒的玩具,根据在术前访视的情况播放患儿爱听的儿歌或动画片等。手术间温度宜保持在22℃~24℃,湿度50%~60%,避免因温度的不适而导致患儿哭闹。光线应柔和,无刺激性的噪音;②心理舒适护理:患儿在家属的陪伴下进入手术间直至麻醉诱导期,以减轻患儿的分离焦虑感,增加其配合度。护理人员着装整洁,佩戴卡通帽子,已降低“白大褂效应”对患儿情绪的影响。准备玩具、面带可爱的表情,转移其注意力,减轻其陌生感和恐惧感。用表扬、鼓励的语气与患儿交流,搂抱抚摸亲近患儿,减少患儿的敌对情绪,建立亲切的信任关系。③减少不良刺激:说话语气轻柔和蔼,不得喊骂或训斥患儿。患儿选用静脉留置针,应做到一针见效,减少患儿因反复穿刺引起的疼痛。所有操作做到稳、准、轻,尽量避免操作不慎给患儿带来不良刺激。
1.2.2.3术后的舒适护理:①疼痛的舒适护理:小儿由于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疼痛阈值较低,情绪和心理方面对疼痛的反应表现更为明显。利用小儿注意力易被分散的特点,可用玩具、儿歌、播放动画片等方法转移其注意力。对哭闹不止的,可指导其家属将患儿平抱在怀里,轻轻地抚触患儿,稳定情绪,增加安全感,减轻疼痛的反应。对于疼痛评分较高的患儿,根据情况予以充分的镇痛,尽量减轻患儿的痛苦。②心理舒适护理:患儿术后入麻醉复苏室应唤其家属陪伴复苏,使患儿在清醒的第一时间看到亲人,减轻其分离焦虑感,增加安全感,有利于患儿平稳苏醒,减少躁动的发生。③舒适安全护理:注重安全管理,全麻患儿术后易发生恶心呕吐,应加强巡视,若发生呕吐应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防止因呕吐引起窒息从而导致躁动的发生。安全适当的约束,采用加棉垫的约束带增加舒适性。④减少不良刺激 手术结束后,用温水擦净患儿皮肤的血迹和消毒液,盖好被单,注意保暖。术后要尽量吸尽残留气,避免CO2残留腹腔引起腹胀,刺激膈肌致肩痛,并向患儿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症状多在术后48h缓解。
1.3 观察指标
1.3.1诱导期合作度 采用麻醉诱导期合作度评分量表(ICC),ICC=O分为患儿合作极佳,麻醉诱导十分顺利,0分<ICC≤5分为患儿合作较好,麻醉诱导顺利,ICC>5分患儿无法合作,为麻醉诱导失败。记录麻醉诱导失败(ICC>5分)的发生情况。
1.3.2苏醒期躁动评分 采用5级评估方法,躁动评分在1级,2级,3级可看作为无苏醒期躁动,4级、5级可看作有麻醉苏醒期的躁动。
1.3.3苏醒室停留时间 根据我院制定转出恢复室的评分标准给以评估,满分为10分,当评分达到8分以上即可转出恢复室。从患儿入恢复室至评分达到8分以上的时间为恢复室的停留时间。
1.3.4自制的家属满意度评分,共10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如下表。
3.讨论
全麻苏醒期躁动(EA,emergence agitation)是常见手术麻醉并发症,是一种全麻苏醒短暂性意识与行为分离的精神状态,表现为肢体的无意识动作、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妄想思维、无法安抚、不合作、倔强,严重者会出现手脚乱动、拔除输液管、定向障碍及偏执狂的思维等[4,5]。一旦发生苏醒期躁动,不仅会延长麻醉苏醒时间,还可能引起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切口裂开、出血等,影响患儿日后的恢复和精神发育,甚至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6]。因此小儿围手术期全面、全程的舒适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很多研究表明,舒适护理在成人围手术期的应用中能有效的降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改善术后疼痛、减少焦虑、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等[7-10]。为分析探讨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小儿腹腔镜术疝气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及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7月行择期腹腔镜疝气手术的患儿60例,实验组在常规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舒适护理,着重强调术前的针对性宣传、有效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诱导前的舒适环境、减少不良刺激以及心理的舒适;术后舒适的安全护理、疼痛的舒适护理等。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舒适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儿躁动评分改善水平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由此表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既降低了小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保障患儿安全,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让患儿感受到母亲般的关爱,家属感受到亲人般的体谅,从而优化患儿及家属的就医体验,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参考文献】
[1] MARTIN J?HR M D.Postanaesthesia excitation[J]. Pediatric Anesthesia,2002,12(4):293-295.
[2] Mi J Q, Li J M, Shen Z X, et al. How to manage 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J].Leukemia,2012,26(8):1743-1751.
[3]张海珠,崔雪,赵媛.小儿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分析及护理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1):92-93.
[4] Voepel-Lewis T,Malviya S, Tait A R.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the pediatric postanesthesia care unit[J].Anesthesia & Analgesia, 2003,96(6):1625-1630.
[5] Hasani A, Ozgen S, Baftiu N. 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 after propofol versus halothane anesthesia.[J]. Medical Science Monitor Inter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 Clinical Research, 2009,15(6):302-306.
[6]朱卓,姜葳,崔云凤,等.地佐辛预防患儿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30(01):24-26.
[7]黄雄招,孙波,蒙丽婵.全麻手术患者围手术期舒适护理的实施及其护理效果评价[J].西南军医,2009,11(2):184-186.
[8]弓美兰.舒适护理在普外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3,33(7):123-126.
[9]朱华英.对进行全身麻醉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效果研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5(18):59-60.
[10]王婧,张瑞.舒适护理对直肠癌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运用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5,34(27):135-137.
论文作者:马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患儿论文; 舒适论文; 全麻论文; 手术论文; 家属论文; 术后论文; 小儿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