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创新系统的文化背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背景论文,国家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化是人造的第二自然界,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反化又影响和制约着人类自身。文化分为器物层、制度层和观念层。文化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研究文化与创新的关系,对发扬民族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半个世纪前,西方一位历史学权威向世人公布了他的研究成果:世界古往今来共有26个文明,并断言在这些文明中,5个发育不全,13个已经消亡,7个明显衰弱,只有西方文明才是健全的文明。然而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证明,西方文明绝不是世界上唯一的、最好的文明。世界各民族文明群星共照,多姿多彩。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明灿烂辉煌,源远流长,绵延不断,并获得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华文明能得以保存、延续与发展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然而,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所形成与发展起来的勇于创新、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则是中华文明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动力。
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不断证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在经济全球化和知识化的大潮中,只有具备强大的民族创新的精神和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位置。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工业化尚未完成,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高新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仍然较低,创新能力与国家建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差较大。因此,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建立国家创新系统,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
国家创新系统的建立,除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之外,在文化层面上,创新意识的增强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文化的社会功能与创新精神
世界各国经验表明,现代化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的观念的现代化,“先化人,后化物”。观念的现代化,本质上是文化问题。因此,现代化与文化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建设问题,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文化创新问题必须重视文化的社会功能研究。我们认为文化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文化的记录功能 在人类最初的文化创造中,作为一种文化载体,语言文字不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一个不可替代的符号记录系统。古往今来,语言符号(如言语、文字、绘画、音乐等)和非语言符号(如陶片、石器、服饰、建筑等器物)以及其它文化产品,自觉不自觉地记录、保留下了人类特定社会形态和特定历史阶段的原貌以及文化的创新,为后人继承先辈文化遗产,认识世界和人类自身,提供了多方面的依据和基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文化的记录功能得到了人们日益深入的认识和广泛而自觉的运用,它为民族文化创新提供丰厚的基础。
1.2 文化的认知功能 借助于符号系统的记录,人们得以了解和认识不同的社会形态和历史阶段,了解和认识不同的个人、集团、阶层、阶级、民族、社会等多方面的差异。了解和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考察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想的各种现象,分析具体过程,探求创新文化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只有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文化遗产,才能丰富自身的创新精神。
1.3 文化的传播功能 人类创造了日趋先进的传播手段,使世界上不同国家、地区和民族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新闻、法律、宗教等方面的情况,都得到日益广泛、日渐深入的迅速传播。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身、认识不同文化的浓厚兴趣和强烈愿望,是文化传播的动力。文化的传播对于借鉴别国、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精神是大有裨益的。
1.4 文化的教化功能 文化是人创造的,同时本质意义上的人,实际上就是文化意义上的人,社会中任何成员都无法超越文化的影响和制约,不同行为背后有不同价值观念,而不同的价值观念源于不同的文化类型。所谓“适应”就是人们在有意或无意之中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思想,使之合乎所处环境的要求,这就是人们被文化所塑造的过程,通过文化的教化,才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人。
1.5 文化的凝聚功能 文化存在着一种双向的辐射现象,一种是内辐射,产生向心力,发挥凝聚功能;一种是外辐射,产生发散力,发挥融合功能。这两个方面的互相协调、相辅相成,是文化形态在保持完整的同时,又得以不断发展的内在规律之一。文化的凝聚功能是:人们的心理状态在文化的作用下呈现出一致性和一体化状态并且由于共同的文化活动使原来不在一起的人们在特定时间中趋向同一处所的行为。这就是文化的凝聚功能所形成的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华民族之所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强大的文化凝聚力功不可没。
1.6 文化的创新功能 人类不断利用已掌握的文化知识,促使环境朝着有利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方向发生变化,从而变革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改善自身的生活条件,改变自身的精神状态、变革人的观念,扩展人类的思想领域。伴随着文化发展,民族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精神风貌都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极为深刻的变化。文化的活力来自于它的创新和变革功能,丧失了创新功能的文化势必要走向衰退和消亡。认识和掌握文化的社会功能,才能更好地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同时克服传统文化之不足,使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相得益彰,创造出社会主义的新文化。
2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精神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一部中华文明史,记录了中华民族5千年来所走过的艰苦奋斗历程,留下了许多养育中华儿女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灿烂文明,绵延5千年而永葆青春,博大精深,气象万千。我们的民族曾以其诸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就,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创新精神和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处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很多发明创造在世界科技发展史上都有重要地位。历史上我国是在数学中最早采用十进位的国家之一;南北朝的祖冲之求得π值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汉期的《九章算术》是我国数学体系形成的标志。我国是世界上天文观测记录最系统、最完整的国家,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唐朝一行的黄道游仪、宋朝苏颂的水运仪象台、元朝郭守敬的简仪等都是世界上领先的设计。我国的中医药、针灸和脉学至今仍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医学药学文献《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已被译成多国文字。我国的种茶技术、养蚕技术和缫丝技术也都先于它国而兴起。我国在汉朝就发现了石油和天然气,明朝发明了炼焦,这比欧洲早一个世纪。我国在秦朝修建了万里长城;在隋朝开凿了大运河;这一时期的建筑工程技术更趋成熟,影响较大的有赵州安济桥、长安城、洛阳城和五台山佛光寺。另外,在物理、化学、纺织、机械、造船、水利工程等方面,也有很多创造发明:古代的丝绸制造深受各国欢迎;东汉时已能制造10层高的楼船;唐朝李皋创造了明轮,把船楫改为连续运转的明轮;这项发明要比西方早700年以上;战国时期李冰父子领导修筑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着巨大作用。尤其是引人注目的促进世界近代文明兴起的四大发明,指南针是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发明的;火药在唐末宋初就已应用在火药箭、火球等武器上;造纸技术发明于西汉,东汉的蔡伦总结前人经验进一步提高了造纸术;在隋朝我国就开始使用雕版印刷,毕升大约在1040年发明了活字印刷,比德国人古滕贝格早了近四百年。我国古代这些辉煌的科技成就的取得,是与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奋发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密不可分的。
2.1 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
自强不息,改革进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优良传统。它要求人们自强不息,自胜自立;同时也勉励人们穷则思变,改革图强。自强精神不仅铸造了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而且激励着中华儿女向着更加光辉的未来奋进。
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易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体现着“得众动天”、“强我中华”的进取精神。自强的优良传统,包含着改革进取,探索创新的内容。《易传》说:“日新之谓盛德”,又说:“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尚书》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天行健”是一种永恒的变化和运动的宇宙观,“自强不息”是一种永不自满,不断改革进取的积极的人生观。唯有不断创新,才能永远自强自立。
2.2 重视整体思维,讲究综合创新
重视整体思维,综合创新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和优良传统。在最早成书的《易经》和《洪范》两篇著作中,提出了朴素的整体思想。《易经》认为天地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天地为父母,产生雷、火、风、泽、水、山六个子女。《洪范》中把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最基本的物质看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不可缺少的元素。在这些十分朴素的万物生成的自然观中就蕴含了整体观点。《老子》一书中用有与无、始与母、一与二、阴与阳的对立统一关系来表述自然界的整体性。战国时期的荀子认为宇宙是由客观规律支配的统一体,“天”是列星、日月、四时、阴阳、风雨、万物等等自然现象互相协调、互相作用、不断生成的整体系统。他还说:“万物为道一偏,一物为万物一偏。”指出了一事物与高一级事物之间、部分与整体的辩证关系。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和邵雍的“先天图”从不同角度猜测和研究了世界的本体及其形成发展的整体图式,提出了描述世界的构成和发展的系统模型的设想。
整体思维在我国古代工程、建筑、医疗、艺术等社会实践中,也有充分体现。都江堰水利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所达到的科学水平,是我国整体思维在科技创新上的生动体现,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北宋丁渭“一举而三役济”重建皇宫的例子,也是运用整体思维进行创新的例证。除此之外,秦朝的骊山陵墓、三百里的阿房宫、汉代的上林苑、唐都长安、明清故宫以及长城、大运河等巨大工程的实施,其策划、构思、设计和施工都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整体思维、勇于创新的博大精神和雄伟气魄。中医学中蕴藏的整体观点和系统方法也十分丰富,其中天人相应理论、脏腑学说、经络学说、五行学说、阴阳学说都是从整体观点来研究人体和疾病的。中医理论把自然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活动三者结合起来考察疾病的发生和治疗。中医的药物处方也是按“君、臣、佐、使”的整体原则和综合创新精神匹配的,以达到协助一致相互配套,药到病除恢复健康的目的。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在思维方式上经历了朴素整体论、传统分析论和科学系统论三个阶段。古代科学可称为朴素整体论时代,不论是古中国,还是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都有着“朴素整体论”的色彩。古代先哲们追求整体性、统一性,并以各种元素作为解释世界的整体性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他们之所以如此看待世界,是由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只能在直观观察的范围内,将客观事物的整体形态作为考察的基本层次,从事物的联系上来把握对象。15世纪下半叶,以哥白尼、伽利略为代表的科学家,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及由此开创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传统分析方法,是把自然界的各种过程和各种事物分成一定的门类,把事物从联系中抽取出来,对它们的特征、原因和结果等方面逐个加以分析研究。这种分析法反对含糊笼统的臆断,要求把一切分割成尽可能小的部分,仔细地一一详加考察,直到一目了然;但如果忽略甚至割断了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就又会使人们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规律。同时,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不断深化,只从细节上穷极分析,不注重事物的整体综合的方法,导致了精确性与正确性的悖论。
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多序列的完整网络。人们经历了“传统分析”阶段之后,逐渐以整体思维方式重新开始对自然界进行综合的整体的探索。整体探索的趋势首先表现在各门自然科学高度分化的同时,出现整体化、综合化趋势。如在数学领域中随着数学分支的日趋庞杂,提出了种种统一数学各部门的新观点和新理论;在现代物理学的研究领域中,也开始探索如何用统一的理论和方法,把自然界的四种作用统一起来。整体探索的趋势还表现在新的综合科学和横向科学的出现。这些学科扭转了对事物只作简化分析的倾向,努力寻求整体、复杂系统的普遍规律,说明整体化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人们从对事物的研究过渡到对系统的研究;从纵向的研究过渡到横向的研究;从单值的研究过渡到多值的研究;从单目标函数的研究过渡到整体结构的研究。也就是说,以整体思维形式研究自然界的“系统时代”已经到来。西方科学家也从中国传统文化注重整体思维善于综合创新的精神中得到了启发,我们相信,中国传统文化经过提炼和升华,她的整体思维综合创新的思维方式,将对推进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化、综合化的发展,对现代化社会的思维方式产生一定的影响。
2.3 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勤学苦读是中华文化突出的优秀传统。孔子有“学而不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的名言,荀子有“学不可以已”的训诫,张载有“学必激昂自进,不至于成德,不取安也”的主张,强调以勤学修身为本,科举取士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鼓励人们苦学进取的作用。只有学才有得,才能致用,才能创新。
勤奋进取除了要掌握现有的知识外,还要有所创新,要达到这个目的,先贤们提倡“存疑”创新。学则须疑,疑则有进,“存疑”成为古代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孔子认为,学习中只要能独立思考,就能碰到疑难提出问题,就能寻求解决的办法,从而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他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孟子反对那种没有疑问的学习,他认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汉代王充则指出:“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陆九渊更进一步提出:“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濯去旧见,才能获得新意。墨子主张读书治学要“述而且作”,所以他说:“吾以为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在唐代韩愈看来只要能“抒意立言,自成一家新语”就能发明创新而不因循守旧。宋代张载说:“温故知新”,温故不仅仅是为了巩固已获得的知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濯去旧见,以来新意。”这种既勤苦虚心,又敢议敢论,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战国时代,中国学术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在学术自由的环境中,使冲破旧传统的思想束缚、敢于探求与创新的精神得到发扬,从而大大促进了学术的发展。因此,那时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直接交锋,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异常活跃的局面。先秦诸子,各有专长。儒家提出了比较完整的伦理学说;道家创立了内容深奥的本体论;墨家对于逻辑和自然科学有卓越贡献;法家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学说;名家长于辩论,惠施的“历物”学说也有自然科学的内容;阴阳家邹衍的“大九洲”说开拓了人们的地理知识。此处,天文学、医学也都有较大发展。此时,思想比较自由,不同学派可以互相辩论,道、法、阴阳、儒家,兼容并包。学派之间互相批评、辩论甚至互相攻击,但又互相吸取。这种百家之学的相互竞争,造成了那个时代学术发展的勃勃生机,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促进了国家繁荣富强,推动了历史前进。
3 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精神的负面影响
在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除了有丰富的创新精神和辩证思维外,同时存在着“天下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以及不思进取,守旧滞止、耻于竞争等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影响,对我国的创新精神的开拓,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成为中华民族培养创新意识的阻碍因素。
3.1 长期农业社会的存在与影响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立国,自然经济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统治地位。农业生产根据季节规律,年复一年地耕地、播种、除草、收割,顺应自然,靠天吃饭,要想丰收主要靠精耕细作,这种情况给人造成一种错觉,似乎农业生产环境和条件没什么变化,也就不需要有太多的进取,于是造成等待的心理和慢节奏的生活节奏,缺乏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它的特点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不需要通过交换就可以自给自足的经济。这种经济把农民长期束缚在土地上,农业生产技术在几千年中根本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和进步,操作过程简单往复,技术因循守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一种消极的限制作用。
在封建统治者看来,农业是本,工商是末。所谓“强本抑末”,即保护、奖励农业,限制、压制工商业,是维护中国封建经济结构的一个基本政策,从汉代起就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用,既然工商业得不到发展,因此从社会物质生产方面就不可能向科学技术提出新的要求,不能提供有力的研究工具,所以缺乏产生近代科学技术创新的条件。
3.2传统文化中的保守倾向
孔子教导人“乐天知命”,董仲舒提出“天不变,道亦不变”,这成了中国几千年来的思想观念,保守行为的总纲和理论依据。所谓“祖宗之法不可改”的观念影响广泛,成为保守者的行动指南,崇尚和称颂东方悠闲的生产方式,已深深积淀在民族心理之中,因而造成不求速度,不讲效率,没有时间紧迫感、重和谐、重中和的观念,在一定的条件转化为调和折衷,转化为委曲求全。在处世上,“知足长乐”、“安分守己”、“明哲保身”、“不为人先”等保守退避思想,有着深刻影响。长期以来,人们凡事以忍让退避为“上策”,唯“圣人之言”是举,行不敢背经离道,画地为牢,墨守成规。久而久之,形成一种心定格,进一步制约了人们的行为方式,使人养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病态心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自己进取,也反对别人出头,反对别人变革,形成一种奇特的“东方式嫉妒”。除此之外,儒学中一些保守的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思想,也成为创新意识发展的阻力。强调区分上下贵贱,维护等级秩序的等级观念,是儒家的一贯思想,也是儒家的严重缺陷,造成人们唯命是从,不善于思考的不良习惯,无益于革新进取。孔子自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孟子说“《诗》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述”就是继承,是必要的;“作”就是创造,尤其必要,孔子只重视继承忽视创造是一大缺欠。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求继承,更需要创新。孔子的“述而不作”、唐玄奘的“译而不作”、朱熹的“注而不作”和纪晓岚的“编而不作”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保守的思想意识,对于发扬创造性思维是不利的。实践证明,继承与创新是对立而统一的。如果只限于完善而怯于突破,老是在先辈制定的框架中修修补补,而对自然界秘密的探索缺乏热情,对新奇的事物缺乏好奇,对未知的事物缺乏兴趣,甚至认定“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在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也就是说,使用类似机械,就有了用机之事,即意味着怀有取巧之心,从而破坏了心灵的纯洁,导致人类精神不宁。只有彻底杜绝形形色色的机械、机事、机心,才能使天下人“含其聪”;“含其明”;才谈得上使全社会反朴归真。无论是人类社会还是自然事物,都应该平谈无奇,顺时安命。这些思想是传统文化中保守意识的又一个方面,扼制了中华民族创造性思维的产生。同时,中国传统的
思维方式中笼统的整体直观也有待于思维的精确化,如果只是通过笼统的直观的领悟,而不是通过科学实验,概念分析和理性表达来把握对象和真理,只重“意会”不重“言传”,那么,也不利于科学创新和社会的进步,影响和阻碍了近代和科学在中国的发展。
3.3 科举制度压抑创新精神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世官制、荐举制和科举制三个阶段。科举制是我国古代正途选官的办法之一,起源于隋朝,是中国古代用人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它打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举的腐朽制度,为广大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供了进身社会的机会。
自隋朝开始,废除了魏晋南北朝九品官人法,设进士、明经二科以取士,开科举之先,成为后世各代选官取士的主要途径。唐承隋制,仍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从武则天创设武举,作为选拔武官的途径。宋代对科举制度加以改革,设奖励学习的“三舍法”,并增设殿试制度,三甲放榜。元代为笼络汉族中小地主和知识分子,也实行科举制度。明清两代,是科举制度完备阶段,实行四级考试制度,并规定都用八股文体作文章。
考试制度,提供了竞争机会,为历代王朝选拔了不少杰出人才,尤其寒门士子,通过苦读修身不仅有真才实学,进士及第后能施展才能抱负,且为官后大多比较清正。然而,科举之弊十分明显,早在唐代就已暴露出来。首行,科举制度诱使士人死读书,一味寻章摘句,不务实学。唐宋科举以辞赋、经义取士,使得天文、地理、水利,农学等学科被偏废,严重限制了学术自由和实用学科的发展。明清科举以八股取士,依据朱子对于四书五经的传注作答,使知识分子废精耗神于无用的虚文,思想被禁锢。严重阻碍了创造性的思维,这样就造成了压抑了人才。其次,由于录取名额有限,考试又有偶然性,使一些人才落第,而富家子弟则行贿赂、走后门,科举考场丑闻不断。这种弊端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负面影响的重要因素。
3.4 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桎梏
中国长期的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不断强化,加之统治者所实行的对文化学术的高压禁锢政策,造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创新的极大负面影响,成为中国近代社会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
秦汉以来,封建专制统治者所实行的遏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主义政策,阻断了文化创新的发展。秦始皇实施“焚书坑儒”,残害儒士,诸子之学顿归沉寂。汉代董仲舒为了推行政治上“大一统”,将“法制”与学术混为一谈,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于是“百家争鸣”的盛况消失了。汉代中期以后,儒学出于独尊的地位,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严重的消极影响。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具体措施是学官制度,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但都限于经学,以利禄诱人,使士子治学大都倾向于经学一途,天文、算学、地理、水利、农学等,都不能立于官学。这种狭隘的学官制,限制了学术发展的道路。魏晋时代,道家之学复盛;唐代儒、释、道三教并受尊崇;北宋时期理学兴起,理学受佛学影响,不重视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问题的研究。南宋后期理学受到专制政权尊崇,到明代被尊奉为学术的正统,使学术上的偏颇得以延续。明清两代,以推行理学的名义实行一系列压制思想自由的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是中国文化史上最残酷的专制时期之一,对于学术思想的压制更是变本加厉。
4 文化的创新意识是建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因素
世纪之交的中国,变革于创新,不仅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潮流。深化改革,既是振兴中华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走向21世纪,走向世界的大势所趋。历史转折,新的时代要求绝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发展,而必然是经济、科技、社会、文化一体发展的过程。因此,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新时代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4.1 学习邓小平理论,努力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创新是民族的灵魂。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也必须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高度民主、高度科学的新文化。创新绝不是与传统文化的“断裂”,而是优良传统的断续和发展。创新和继承是相容的,只有了解人类全部发展过程所创造的文化,只有对这种文化加以改造,才能建设新时期的文化。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总结我国的传统文化,探索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经过深入的反思,对其优点和缺点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西方文化,对其作具体分析认识其缺点和优点,并结合中国国情,将上述优点结合起来,创新出一种提倡创新、振兴科学的更高的文化。
一定的文化总是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中产生和演变的,任何一种文化都既有其时代性,又有其民族性。没有文化的时代性,文化的时代精神便无从体现;没有文化的民族性,文化的民族精神便无从反映。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过程中,要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绝不能抛弃,而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之发扬光大。批判继承是对待整个传统文化应有的态度。因此,传统文化中凡是有利于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利于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因素,就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需要继承的宝贵遗产之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与经济、政治变迁相适应的具有整体效应的文化,是古今贯通、推陈出新,是传统与现代有机融合的文化。
4.2 文化创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创新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文化创新所产生的精神价值和力量,对增强综合国力有着重要的贡献。
评估生产力除要看经济数字、经济指标完成得怎样,还要看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凝聚力是否得到了发挥及发挥到何种程度。体制上的弊端会束缚人的积极性创造力,但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低下,同样会妨害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因此,文化创新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使之成为激励人们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生产力发展以及增强综合国力的保障。
4.3 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创新精神
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创新过程中,需要全国营造一个有利创新的文化氛围,更好地贯彻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特别是在知识量猛增、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那种“独领风骚数百年”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因此,只有在尊重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更好地展开符合时代要求的竞争,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不断创新、不断繁荣,才能适应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我国传统文化中对创新意识的负面影响,至今仍深深地沉积在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成为营造现代创新意识的羁绊。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在考虑问题时着重于对人的伦理纲常,重人事而轻自然,缺乏对探索的兴趣,这种思维方式,压抑人的创新意识,扼制了人的创造精神,阻碍了对知识的探索精神;同时,传统经验的思维方式,刻板和单一,不利于自由思想的发展和忽视理论探讨,缺乏实证精神和数量分析。这些思想上的弊,不利于现代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必须营造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才能使创新意识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