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素质教育论文

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素质教育论文

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远清谈——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家教育委员会论文,副主任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教育质量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是我们这几年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也是一个重要的探索。近几年来很多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我们要不断探索,不断地总结经验,把这项工作做好。

近几年,国家教委正在考虑,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该做哪几件事情,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什么?最近,我们在不断地了解国外面向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提出了很多思路,象日本提出的国际化、社会化、个性化,1994年日本又开了一次最新的咨询会议,提出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面向21世纪的总体思路。中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究竟如何改革?我以为面向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需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深入开展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面向21世纪进行有系统有组织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这个计划已经开始启动,得到了广大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响应。我认为,这项工作是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准备紧紧抓住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狠抓3~5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把我国高等教育一些主要专业中的主要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搞好。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最重要的至少有三条:第一,世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很快,甚至有急剧的变革;第二,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也在高速发展;第三,现在一些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还有陈旧落后的东西,不适应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不适应我们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所以,必须进行改革。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知识的积累明显加快。在19世纪大约是50年左右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大概是10年左右增加一倍,最近是3-5年增加一倍。第二、科学技术的急剧变革不断出现,1945年到1955年是核聚变,1955年到1965年是宇宙飞行,1965年到1975年是可控的生命过程研究,1975年到1985年是微机处理,1985年到1995年是软件大规模的产业化带来了信息革命,并将成为社会技术。大家知道,电话从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用了56年,无线电用了35年,电视用了12年,大规模集成电路用了2年,激光用了1年。从这里可以看出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明显加快。我们现在的科学技术,既向高度分化又向高度综合发展。这样,使一些专业和课程结构明显地跟不上,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融合。大家知道环境学就是人文学科和多种自然科学的交叉,人工智能、计算语言也是。这种例子很多。人文社会科学与多种自然科学的融合,这个发展趋势非常明显。

从1994年我们提出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后,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这次改革有三个特点:一是有系统有组织,高教司统一组织。我们回忆一下在国内大规模地、有系统有组织地进行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学苏联的时候提出来的,那时候进行过改革。这次也是较大规模地进行改革。开轩同志从一开始就支持这项工作,他在我们的报告上批示:这是一个具有远见的和非常重要的计划。最近他又批示从"211"里拿出一笔钱,支持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国家教委的立项准备每年支持500万元,连续五年,一共2500万。据我们所知,许多学校以及省市、部委也都在立项,拨出经费支持这项改革,有的拿出100万,有的拿出80万。比如北方交通大学每个星期请两个博士生导师在内部电视上讲演,讲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现在文、理、工、农、医、财经、政法各类专业都立了项,并且得到广大教师,特别是一些老教授的支持。二是高起点。1995年年初在清华大学举办的两次报告会,起点比较高,报告人大部分是院士,还有文科的一些有名的专家,大家都在研究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我国现状的基础上,提出立项课题。三是立意新。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说不是1995年才开始的,也不是从1994年开始的,而是这几年一直在进行。但是这次改革,是根据跨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正式提出了“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计划。因为立意新、起点高,所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但要把这项工作做好还需要下很大功夫。

与各学科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相关的,还有外语教学的改革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这些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带有战略性的。1995年,这项工作已经开始热起来,很多学校召开了外语教学工作会,清华大学已经开始自己组织外语考试。我们鼓励部分有条件的学校在四、六级考试的基础上,可以自己开考,主要是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四、六级考试中的应试教育倾向,对四、六级考试进行改革。我们不再单纯用四、六级考试的通过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外语教学水平,包括四、六级考试本身,也不再用通过率、及格率、良好率、优秀率等标准。另外题型要改,目的就是要提高外语的应用能力,争取到2000年使大学外语教学再上一个台阶。要大力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我觉得我们的本科教育,特别是重点大学的本科教育在世界上是个强项,有许多事例可以说明。但其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有距离越拉越大的危险。特别是信息高速公路出现以后。所以,1994年我们在广西专门开了个会,研究如何加强计算机的基础教学,使计算机教育尽快上一个台阶。我们前几年抓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成果显著。今后准备加强对CAI研究的经费投入,狠抓5年。现在有不少学校专门召开了加强计算机教学的工作会议,加大购置计算机设备的经费投入,大家已经开始重视起来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具有战略意义的。

二、建立质量控制的宏观管理体制

目前世界很多国家提出,面向21世纪非常重要的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也是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建立质量控制的机制。我们进行了10年左右的探索,近两年有了新的进展,就是要对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进行整体评价。对于一些新办的学校、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要进行合格评价。对于申请进"211"的学校和一批办得比较好的学校,要进行优秀教学工作的评价。对介于两者之间的学校进行随机评价。以前,我们曾经对专业及课程进行过评估,今后,课程评估和专业评估都留给学校自己去做。对专业评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制订指标体系,以学校自评为主,但可适当组织专家进行抽查。为了搞好对一些高等学校的合格评价,1995年初,我们在教育行政学院开了10天的会,请了108所新建学校主管教学工作的校长和教务处长参加。前8天请一些学校介绍如何端正办学指导思想、加强教学管理,后两天研究教学工作合格评价指标体系。参加评价的学校,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他们认为接受国家教委的检查是学校建设中带有里程碑意义的事情。有的学校说这次教学工作评价有三个“史无前例”:一是学校成立以来,从未有过这样从上到下的思想上的统一认识;二是暑假不休息,积极准备评价工作;三是许多省市政府领导也高度重视这件事情。过去他们不大去学校,这次听说要对学校进行评价,都很关心。所以,我们感到这个宏观调控的机制还是有威力的。最近,开轩同志和韦钰同志都明确表示,对申请进入"211"学校的评估,主要是评估本科的教学工作。凡是经过评估不是教学工作优秀的学校,不能进入"211"。

对一所大学进行教学工作整体评价至少有两个好处:第一、便于帮助或督促学校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学校本科教学是基础,培养人是根本任务。第二、便于提高学校整体管理水平。一个学校的教学工作管理水平非常重要,也只有提高整体管理水平,才能很好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次对108所学校的合格评价,就是紧紧地抓住了这两条。我觉得这是发扬我国优势的重要方面。最近,我在清华大学中层干部会上讲话时说,我们国家要有一两所学校赶上去,先进入亚洲一流,再进入世界一流。但是,我们现在投入少,有没有可能达到这个目标?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我们的本科教学特别是重点院校的本科教学在世界上是个强项。过去我在国外接触过不少读研究生的,一旦有一个比较好的科研条件,他们上得很快。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的素质比较好。我们大学本科的教学条件与国外名牌大学比差得很远,但是我们有自己的优势。我们的一些体育项目在世界上也是一流的,靠的就是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我认为,重视本科教学,把培养人作为学校的根本目的,严格地进行管理,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保留和发扬自己的优势。所以,我们这次对高等院校进行的教学工作整体评价,是一个机制,希望通过评价发扬我们的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到21世纪有我们的实力,并使一部分学校赶上或接近世界水平。

三、努力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

抓这项工作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是希望通过这项工作探索一下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改革。所以说这里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的重要思考,重要探索。为什么要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我们考虑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切中当前的时弊。我们国家多年来是重理轻文,因此,文化素质教育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近年来有些地方迷信、赌博成风,还有吸毒、卖淫等现象,社会道德水准下降,情况很令人担忧。这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文化素质不高是其中原因之一。对此应该认真地思索一下,高等教育有什么责任。现在有些学生只讲实惠,不讲道德,不讲精神。高等学校总是受社会的影响,而且对社会上的有些消极影响,总是感到无能为力或力量不够,这又是为什么呢?另外,大学生的文化素质也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某一个重点大学,前几年开设音乐课,一统计,89%的学生不会简谱。他们对京剧、民乐不感兴趣,一场演出,能坐1000人的礼堂,只有200—300人欣赏。

第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都在探索的热点。据说1988年1月有当代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聚集在巴黎开会,会上发表宣言,第一句话就是: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这句话很值得深思!也有的哲学家提出,光明从东方来,这说明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上都有很大影响。现在,世界上一些高度发达的国家,虽然经济上得到很大发展,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精神生活衰落,社会面临许多危机。当然,我们认为这些国家的社会危机不仅仅是文化危机,但文化毕竟对社会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力。所以,不少国家具有远见的专家们,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大家都认为日本从1886年明治维新后教育是成功的,但是最近有人指出:日本的教育是忽视另一半的教育,这另一半就是指伦理道德。1994年我们访问韩国,拜访了韩国总统教育咨询委员会的主任。我们问他面向21世纪韩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什么。他说,他们的思路是,经济上学美国,但文化上要保持东方的传统。

从以上事例中可以看出,当前世界上都在考虑如何加强人文教育,如何加强做人的教育,如何使社会经济的发展同道德水平的提高协调一致,使人文教育同科学教育互相渗透。我想,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更应该成为我们面向21世纪改革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思考。

第三、提高文化素质符合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次教育法,把这项教育方针定下来了。提高文化素质我认为是德育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的德育教育不是孤立的,而是综合型的,它包括政治思想、品德、文化、心理方面的教育,加强素质教育拓宽了德育教育的内涵,有利于加强德育教育。

第四、探索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前一阶段,有些同志在争论“专才”还是“通才”。我想,不一定去争论“专才”还是“通才”,可以提出加强素质教育或更加强调素质教育。1994年,在委属院校的校长书记会上,我提出了教学思想改革中的三个“注”:注重素质教育,注视能力培养,注意个性发展,全面实行因材施教。得到了一些校长们的认可。“素质”的概念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我建议请理论家们去讨论。我的理解是:我们的培养过程,知识加能力,再加上一个能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的东西——做人,可不可以做为我们所说的“素质”?我认为“素质”可以包括这样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素质;二是文化素质;三是业务素质——业务教学过程中也有一个培养学生素质的问题;四是身体心理素质。

把文化素质单独提出来,是因为过去那种比较狭窄的专业教育需要拓宽。一方面是专业口径要拓宽,我们的专业数现在已从800个减少到500个,我想1997年再进一步拓宽,将专业数压缩到250个左右。另一方面是所有专业都要向人文教育拓宽,即在所有专业中提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

在文化素质教育的作法上,各校都在探索。我认为对大学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将来要有个基本的规格。当然,我们并不是要求文、理、工、农、医全都一致,但是要有个基本的规格。这样,有利于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纳入我们的培养计划。另外,还要列出一些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东西。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美国对高中毕业生,规定有十本书是必读的,其中有《共产党宣言》。估计我们的大学生,也不是全都读过《共产党宣言》。有一些基本的理论和知识,可要求学生必读。另外,还有些东西要求学生应知应会,比如,我们的唐诗应该会读,交响乐、钢琴协奏曲要会欣赏,有些著名的绘画作品要会欣赏。一个是基本规格,分层次、分科类的基本规格。另一个是列出一批必读书目,选出一些要求学生应知应会的知识。学校根据这些要求,采取措施,引导学生、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关于文化素质教育还需要再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我认为主要还是人文科学教育和艺术教育,当然,对文科的学生需要加强自然科学的教育。一开始不一定弄得太宽。第二、文化素质教育同政治课的关系,政治课是我们德育教育的主渠道,这一点不能动摇。政治课现在也正在改革,不能去冲击政治课。另外,我们的文化素质教育搞好了,会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课,二者相辅相成,这样就拓宽了德育教育的视野。所以,文化素质教育特别要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格调、情感、和价值观的取向这些方面多做些工作。第三、暂时不要去大面积调整教学计划。可以多设些人文类的选修课。因为教学计划的调整到一定时候——特别是将来专业调整时肯定是要做的。可以开设些选修课或者限制性选修课,但主要的还是要通过课外教育,创造氛围,开设讲座,提出要求。我们要把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纳入培养计划。希望教务处在这里起重要作用,不管是由校长牵头还是由书记牵头,教务处要管这件事情。当然,个别学校、专业做些试点,调整一下人文类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比例也是可以的。教学计划制订权和教学计划实施权已经交给学校。但政治课除外,因为要按照三部委规定的学时执行。为搞好这项工作,我们也会建议开设一些必修的和选修的课程,请学校研究。第四、文化素质教育同专业教育的关系。提倡文化素质教育不是要冲击专业教育,而是要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但是,有一条,我们的业务课也要有一定的文化深度,包括教书育人。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一些课程里面。第五、不搞花架子,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主义。我最反对大哄大嗡的,这不可能长久,也不符合教育规律。各学校可以各按步伐进行试点,但我们要组织交流,以便提高认识,探索如何深入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我们准备在北京组织一次专家报告会,请一些在这方面有较深修养和学术造诣的专家做报告,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大家进行试点。第六、注意文化倾向。大家知道,文化是有倾向的。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要把正确的东西和最精华的东西教给学生。

最后一点,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研究。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非常重要,是个大问题,所以我们也是非常慎重的。一开始我希望有30个学校作为试点,但是在操作过程中要求参加的学校很多,有的学校三次到北京要求参加试点。所以,现在扩大到50所院校进行试点。这里确实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学校教育研究所和有关部门要加强研究。希望大家在理论上加强研究,实践中积极探索,努力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

上面讲的三个问题是相辅相成的。在面向21世纪教学改革中,就要不断探索学生的知识结构更新、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对学校的评价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三者是一个总体的设想,我们准备花3—5年的时间来做这些事情,努力把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提高一步。

标签:;  ;  ;  ;  

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周远清: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