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6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5-4197(2019)05-0130-01
做了几年班主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慢慢摸索出一些经验教训,借这个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
中流砥柱----培养得力班干部
刚开始做班主任的时候,每天里里外外,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学生做不好的事情,恨不得马上代他去做。但几年下来,我发现并不理想。我思来想去,我这样做,并不是我没有用心用力,而是我的力量太单薄----我总结之后我就改变了战略,我是皇帝,我必须倚重文臣武将,我不能总是一个人在战斗。于是,我会定期不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养,增强班干部处理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班集体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实际工作中,我秉持“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放手大胆让班干部开展工作,如班干部会议、主题班会、拔河等有关工作基本由班干部主管,班主任只是从旁指导。每项工作完成后都及时找他们来总结,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班干部的工作热情,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使班干部的工作能力逐步得到提高。这样一来,我管理起班级来就会越来越轻松。
退一步,海阔天空----批评学生另一法
以前做班主任时,我不注意工作方法。学生一有问题我就直接指责和批评,从来没有想过别的办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用这种方法批评学生,他表面上服气了,实际上他内心并没服气,只是慑于我的威严暂时妥协下来。后来在做班主任的过程中不断的反思和探索,我摸索出一招叫做“以退为进”。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优点。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应该善于捕捉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虽然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闪光点,但很有可能通过这个小闪光点挖掘出埋藏在他心里的大金矿。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我们班有一个学生石泉,上课爱说话,不听老师讲课,课后又不注意复习,因此学习成绩一直上不去,对此我一有机会就找他谈心,对他的一些优点作了肯定,再指出他的问题所在,并对他提出一些适合他的要求,不断鼓励他争取上进,无论在哪方面只要他有一点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使他感到老师时时刻刻都在关注他。经过多次努力,后来在课堂上他能够主动积极地回答老师的问题,并且成绩有所提高。
民主式惩罚,让学生自己选择惩罚方式
在平洲三中学生违纪可以自己选择受惩戒的方式,但做错事一定要处罚,学生自我选择的惩罚方式也花样百出,喜欢体育运动的,可以做几个俯卧撑;有唱歌天赋的,可以选择给同学表演节目;还有喜欢吃的,会为全班的学生买零食分享……“只要选择的惩罚方式可以被全班同学所接受,就能通过,至于如果惩罚太轻,则要重新选择其他可以让大家同意的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为什么会突发奇想,让学生自己惩罚自己呢?
原来,该校校长认为,学生在校期间实际所犯的错误都是一些小错,例如抄作业、讲话等,并不是严重的错误,因此在处理时也会注重“小惩大戒”的效果,让学生自行选择方式,但学生犯错后,依然会扣掉集体的分。
那么效果如何呢?“其实惩戒我们是一直不提倡的,相对于实施民主惩罚方式前,动不动记过、处分、通报批评的方式,现在的办法把学生所犯的小错误化解在班级中,一年下来,我们发现要通过校方处理记过、通报处分的学生越来越少。”校长表示这种方式实行后,孩子们居然自觉多了!我也在不断尝试这种办法,比如我班学生敬休瑞中午睡觉违纪,在了解了是因为月考考得不好,中午在那哭时,在讲明道理后,我说做错事一定要处罚,让她自己选择惩罚方式,她选择了为同学檫黑板一个周的惩罚。
老师脑洞都不小,“玩坏”犯错的小鬼
有同学表示:“我们中学的时候,迟到的会被老师罚唱歌。就是唱那首很流行的脍炙人口的歌曲《义勇军进行曲》,老师说这样还能体现爱国精神。如果还迟到,那就唱粤语版或英文版的……”还有同学表示,自己嗑瓜子被发现啦,“高中晚自习的时候和同桌偷吃瓜子,被班主任从后门窗户上发现。第二天上午操时让我俩在她办公室嗑瓜子,大概有一塑料袋那么多吧,还是原味的。只让磕不让吃瓜子仁!二十五分钟后明显感觉腮帮子疼。就是不知道那些瓜子仁后来是被扔掉了还是怎么着了……”如:本班的张欣哲和刘凯,物品摆放极乱,我就安排他俩给全班同学整理书本,效果不错。
这些带着点“玩”的性质的惩戒方式,其实学生们反而不会特别反感。并且回忆起来,还挺好玩的。所以,各位老师,只要不太过分,这种方式或许也是能够试一试的。
正确运用“共生效应”,建立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
自然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时,显得矮小,而与众多同类植物一起生长时,则根深叶茂,生机盎然。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共生效应”。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人类当中也存在。英国“卡迪文实验室”从1901年至1982年先后出现25位诺贝尔获奖者,便是一个“共生效应”的杰出典型。
在班级管理中我充分利用“共生效应”,发挥优等生的带头作用,帮助学生建立一个互帮互助的学习“共生圈”。我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之后,将学生按优良等次搭配,把全班学生分成6个组。每组由7——8人组成,其中包括1——2名优等生,1——2名后进生,2——4名中等生。要求他们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并且将以小组的总成绩来衡量每个成员的成绩。因此,小组每个成员都必须对自己和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负责。不仅要自己获得成功,也要关心帮助其他成员获得成功。在“共生圈”内,一方面,我要引导同学们之间相互探讨、交流,各自从异于己优于己中不断自我完善。另一方面,我还要引导各“共生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赛,形成一个总的“共生圈”。这样,就会使互相帮助、你争我赶的学习氛围在班级中不知不觉形成。一学期下来,每个人都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繁重而又需要动心思的工作,善于动脑筋,相信“办法永远比困难多”,这个工作就会越来越顺手,越来越顺心。而班级是组成学校的一个个“器官”,班级安则学校安,班级强则学校强。
论文作者:孙立柱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学生论文; 方式论文; 班干部论文; 班主任论文; 工作论文; 班级论文; 老师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5月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