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众所周知,中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中心,这是时代的要求。青少年应具有科学知识、科学理念,并且要养成科学素养。在教学过程中,科学素质教育应该强调培养、发展学生的科学能力。科学能力应是科学素质教育的核心。因为,从社会的生存和进步发展来看,这种能力的重要性远超过对科学概念的掌握,不论这些概念有多么重要。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就学生科学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生;科学能力
青少年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如何具备和掌握科学能力健康茁壮成长是非常关键的,怎样养成和怎样培养成具有科学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学生角度看来在学习中科学能力是获取科学知识、激发科学兴趣,具有勇于探索科学新知识的能力,符合知识要求的个人素养。自然科学方法论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依据,科学能力的形成是在科学知识的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师应采取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和灵活的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学习各类科学知识,用以训练学生的科学能力。
一、主要的科学能力
1.动手实验能力(包括观察能力)观察与实验能力是科学能力要素,是全面的综合能力,包含相当的独立探究能力和新能力。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是: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生物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地位和作用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生物科学应充分利用和发挥生物实验的优势,使教的过程与学的过程相辅相成,和谐统一。
例如,第一步:提出问题,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参与;第二步:观察实验(教师演示或学生亲自动手)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第三步:启发学生思考,从生动直观引向抽象思维;第四步: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讨论,相互启发,得出结论;第五步:组织课堂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这种通过实验教学的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和发展他们的观察、实验、思维、自学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把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具体化作以下几个方面:(1)按一定的具体知识目的为学生安排自主实验的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2)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完成观察与动手实验。(3)使学生学会如何科学的记录、分析、观察和统计实验所得的资料及数据,进而科学的分析推导出正确合理的结论并进行报告,巩固了知识点,提高了自身能力。
2.思维能力。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思维能力包含的范围很广,生物学科知识的特点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能力,也非常有利于培养对事物进行对比、类比、逻辑推理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利用有关知识的特点,进行相关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3.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是一种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建立在观察、理解、思维、记忆等能力基础上的一种比较综合的独立学习的能力,它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使学生具有自学能力可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1)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2)着重对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方法训练。(3)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料,阅读场所,培养阅读素养。(4)培养爱读和读有所获。
4.理解能力。理解能力能反映学生科学能力好坏的重要方面是学生学习、消化知识,不断扩大知识范围和增大知识深度,以及提高自学能力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在教学实际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应帮助学生和要求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做到:(1)掌握所学生物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和实验条件的现象。(2)掌握所学生物概念和规律的确切表达及内在含义,能运用其分析生物想象发生的原因。(3)掌握所学生物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联系、类比。生物与生物反应方程式不同与相同点。(4)掌握所学的生物现象与发生的场所,条件,以及其他生理结果。概念和规律的成条件和适应种类,分类,且会依据结做出正确的生理想象的解释。
5.创新能力。创新性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意识地使用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从而培养创新性的思维能力。(2)注意创新性思维的发散性特点,培养学生善于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能够打破习惯性思路,提出几种另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3)注意联想能力的培养。由于生物学科知识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类比联想、因果联想等能力。(4)注意利用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中,让他们有机会充分施展才能和创新性。
二、教给学生科学方法
科学方法是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所遵循的途径和所运用的各种方式及手段的总称。掌握科学方法无论从学习知识的角度或者从发展能力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中学阶段,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教给学生普通的自然科学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下列程序来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1.搜集有关资料、文献。2.分析研究和处理有关资料、文献,分类。3.得出规律性结论:科学抽象,发现规律,模型化,提出假设,验证假说(得出结论、形成概念)。
三、促使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要促使学生形成生物科学意识,最主要的手段应该是让学生参与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采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亲身经历周围环境中存在的生物问题,让学生形成生物能给人类带来有益的观点。同时也应告诉学生,如果不合理地利用辩证科学成果也会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及社会生活带来消极影响,尊重科学事实,用辩证的思维看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内涵丰富,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不要求学生系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但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可以促使学生形成很多唯物主义的观点,认识生命本质,这是生物科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特点。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品质
科学品质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它主要包括兴趣、意志、作风、态度等方面。因为这些品质具有强生物习过程的驱动力的作用,又对学生学习科学具有控制调节的反作用。所以,我们把这些品质称为科学品质。良好的科学品质能使人们乐于参与科学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并从中得到乐趣和满足,能使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顽强性和自制性,能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谦虚谨慎、勤奋努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宁阳第十一中学 271400)
论文作者:刘厚法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能力论文; 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生物论文; 知识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