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析论文_周任生

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析论文_周任生

江门市明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江门 529030

摘要:随着社会发展,城市的变迁日渐明显,城市化的规模也越来越大。市政道路的建设是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与活动的基础条件。市政道路的发展更加推动了城市化进程。所以,对于市政道路的建设,政府和市民都非常的重视,特别对于道路基础的建设更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中之重。现今,由于城市路基多处于软土地区中,所以,对于市政道路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非常的普遍,软土地基的处理对于道路路基的质量与稳定非常的重要,而且,在城市规划中,土地的分配与使用都非常重视,软土地基的加固能增加土地利用率,保证道路路基在交通动荷载下,能满足要求,也为人民出行安全提供保障。目前,存在多种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本文重点对现浇混凝土管桩的路基加固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对其地基加固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在飞速增长,我国的经济也正朝着发达国家靠近,根据我们的战略部署,我国大力培育人才,大力发展科技,也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大力建设建筑设施,为了使经济更好的发展,交通的发展是不可或缺。交通的建设很大部分包括市政道路的建设,然而,城市建设中,软土地区的影响是对地基影响的主要因素。能否处理好软土地基,是城市建设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市政道路使用中,道路地基所承受的荷载也越来越多,也随着城市建设需要,对道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软件地基的加固能很大程度的保证了市政道路的使用要求,也可以加快市政道路建设效率,并且避免道路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

1、市政道路施工中软土地基加固技术的意义

软土地基是市政道路施工中影响道路质量的主要因素,对其进行软基加固的技术水平关系到整个道路施工的基础与施工质量,好的加固方法能增加施工质量,并且减少施工日期,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损耗,所以,对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水平必须给与重视,大力发展加固技术,不断研究、创新,使软土地基加固技术更加完善。

2、市政道路软土地基的特点

软土之所以称之为软土,是因为其稳定性小,塑性大。其中,软土的主要性质是孔隙率大,含水率高。经过试验对软土进行分解,得出,软土的主要构成成分是粉土和黏土,由于这些成分对水的吸附性相对较大,从而增加了土的含水率,从而导致土地稳定性变小,塑性变大。

对于软土地基中,存在两种作用力,分别为重力与外界作用力,在市政道路对软土地基加固施工后,在一定时间内,加固的地基会一定程度上出现土体变形。如果,在软土地基加固施工中,加固技术不满足要求,这样就容易出现严重的土体变形,导致路基失稳,出现空洞或坍塌,影响市政道路使用功能。

3、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施工技术

3.1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

对于市政道路施工中,现浇混凝土管桩施工技术属于较为新型的软土地基加固技术,该技术能更好的加固软土地基,软土加固后,更满足稳定要求。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包含了振动沉膜壁防渗墙技术。该技术在加固施工中,还可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使加固管桩具备更好的抗变形能力,同时使用振动沉管的技术,解决了管桩打入土体的问题,该技术在施工时,对比其他的加固技术,施工技术的使用更加便捷、简易,施工成本相对较低,且加固效果显著,加快施工进度等优点,在软土地基的加固施工中,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该技术良好了改善了此类问题,所以,这项技术对与市政道路软土地基加固中越来越多的应用。

3.2软土地基强夯法施工技术

软土地基的强夯法是采用动力压实对软土进行压实处理,该技术主要施工过程是,在处理、整平后的场地,使用质量较大的重锤,使用机械使重锤离至地面一定距离,利用其下落的重力势能,对软土地基进行捶打、压实,经过压实,软土的地基承载力和稳定随之提高。强夯技术对于软土地基加固处理时,它所处理的地基深度能达到一定深度,但是,对于软土分布较沉的地基,采用强夯法,其压实效果就不太显著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之前,应先考虑该地区软土分布情况,软土的含水率,软土的流塑性等多种因素,使用范围有相应的限制。但是,强夯法对于软土地基加固技术中,加固效果能达到预期效果,且对土体的加固是较为直接,所以可以相应的减少工期,环保、节约材料,施工方法简单等优点,强夯法的施工效果是根据软土的渗透性决定的,在使用强夯法进行软土加固时,应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对地基进行排水工作。

3.3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

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是相对于饱和软土地基较为经常使用,该加固工艺对于软土地基加固的效果相对较好,加固成本低。同时也是存在缺点,其缺点是施工工期较长,不适于工期较为紧凑市政道路工程,且对于成桩的施工质量控制相对要求较大,混合料的用量不合理,就容易造成地基沉降等现象。

4、现浇混凝土管桩技术在市政道路软土地基施工中的应用

4.1工程概况

某市在2017年8月建设一条道路,该道路工程在K2+645~K3+245处,处于软土地区,其中该地区路基土层约深9米至15米的范围内是粉质黏土,为满足其路基承载力要求,对该路基进行软土地基加固。在设计加固方案之前,对该地区的现场以及地勘报告进行审查,根据道路施工图纸,该市政道路工程,路宽度约15米,该路段的路堤最大设计高度为5米,周边环境为路基距离十几米外有其他居民建筑,所以,排除使用强夯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怕影响周边建筑,又因为,该路段的软土分布距离地表较为沉,所以用现浇混凝土管桩加固技术进行软土地基加固。经过综合分析,设计单位对该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法进行设计,得出,设计现浇混凝土管桩桩长大约在5.5米至12米范围内,设计桩径为800毫米,其中管桩管壁厚度为100毫米,使用的混凝土等级为C20,管桩之间的间距为横向2.5米,纵向2.8米,按矩形方式排列,设计的管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为60吨。

4.2桩基检测

在成桩后,对该地区的管桩进行桩基检测,检测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管桩的完整性检测和加固后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检测。对于桩身完整性检测,目前的检测方法有直接开挖检查桩身外观,还有低应变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高应变检测法,由于考虑施工现场情况与检测成本,该管桩采用低应变检测法,其检测桩数不得少于总桩数的百分之25。如果,在桩基检测中,出现Ⅲ类桩时,应采取相应措施,并增加检测的数量。对于该加固的软土地基进行承载力实验,使用复合地基平板试验对该地基的承载力进行检测,其检测数量不得少于总桩数的百分之3,且不得少于两根。检测后,如果出现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排查原因,并进行改正、加固。

4.3土压力检测

为了能直观的检测出该路段的软土地基加固效果,该路段的加固管桩进行相邻桩的挤土压力进行测量,在成桩过程中,预先埋设土压力盒埋设,待成桩完成后,进行土压力测量,得出相应数据资料,并分析该软土地基的加固效果。

5、结束语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的建设中,软土地基的加固是城市道路建设与规划的必要技术,只有不断发展、开发、完善该类技术,才能为优质的市政道路提供条件。现今,在软土地基加固的技术方面已经越来越成熟,由于软土施工现场环境的不同,软土性质的不同,其软土地基加固方法也是日益增多,在选择加固方法时,应综合考虑,根据不同条件选择更加适合的加固方法,建设出更加优质市政道路工程,为城市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古宇力.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江西建材,2016(05):152+154.

[2]尤奇.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6):266.

[3]罗枫.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方法分析[J].江西建材,2017(15):169+173.

[4]刘伟山.软基加固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的应用[J].科技传播,2014,6(15):175-176.

论文作者:周任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4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施工的软基加固技术实践探析论文_周任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