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运河[1]2001年在《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观辩证及益气活血法疗效机理研究》文中指出脑梗死是最常见的一类脑血管疾病,本文从中医文献、临床病证调查、临床疗效研究及动物实验四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1.通过对脑梗死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的文献复习表明:脑梗死属中医缺血性中风范畴。中医认识中风病的病因是以“内虚邪中”到“内风”立论;其基本病机是阴阳失调,气血逆乱,直冲犯脑。临床上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治疗从“内虚邪中” 治以补气养血、祛风除湿,发展到“大率血虚有痰”治痰为先,直至近代“肝风内动”治以滋阴养血、平肝熄风及“气虚血瘀” 治以益气活血化瘀并呈多样化趋势,且特别强调缺血性中风的血瘀问题,发现益气活血中药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2.临床病证调查:通过对316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病证调查发现: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高血压为其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医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型,此型患者多有心脏病和糖尿病病史,梗死部位以基底节多见,四肢肌力多为0-Ⅰ级,其血清酶CK、全血粘度明显升高。其次为阴虚阳亢型,此型患者多有高血压病病史,梗死部位以内囊后肢多见,血清Cr、BUN、血清酶LDH、r-GT、AKP升高明显高于其它证型。再次为痰瘀内阻型,其梗死部位则以颞叶多见,血液中LDL-CH、TCHO、TG及RBC聚集指数、Pt粘附率及纤维蛋白原明显升高。以上各证型与其它证型相比较而具有显着性差异的指标,临床上可据此作为该型微观辨证的依据。 3.临床疗效观察:通过对72例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表明:按益气活血法制定的芪龙脑安在愈显率、临床神经功能评分减少百分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等方面优于西药对照 组。并能显着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异常,阐氏血浆TXB。含量和血 清TNF-a含量,及升高血浆6-Keto-PGF;。的含量。 4.动物实验:在抗实验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中发现:茂 龙脑安具有提高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的谷氨酸转运体功能, 降低其中谷氨酸的含量,并能增加脑组织中抑制性氨基酸尤其是r- GABA的含量,以及提高脑组织中卜Keto-PGF;。含量和降低其TXB;含 量,以调节 TXA;和 PG;的相对平衡,同时具有眺血清 TNF-a含量 白作用。 总之,按益气活血法制定的克龙脑安具有作用于脑缺血损伤的 多个病理环节,这为其开发为抗脑缺血药物狮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许文辉[2]2002年在《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缺血性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威胁者人民的健康。因此开展对缺血性中风的研究,减少缺血性中风的致残率是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的目的旨在通过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辨证分析,发现其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对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进行研究,观察临床疗效,并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指标,对其治疗机理及防治缺血性中风作初步探讨。辨证规律研究部分通过对204例患者临床辨证分型,结果发现,气虚血瘀型所占比例最大,约为46.08%,同时发现,既往疾病,伴发疾病及合并症中以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血脂、糖尿病为多。疗效观察部分对辨证为气虚血瘀的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40例,应用自拟益气活血消栓汤。对照组2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治疗28天,采用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功能缺损 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55%,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发现治疗组积分减少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二组临床主要症状改善情况方面,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P<0.01)。实验室指标测定部分:对益气活血法对脂代谢,血液动力流变学、微循环的影响进行了观察,并同低分子右旋糖酐进行了对照分析,结果表明,益气活血消栓汤可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叁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时可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对微循环障碍有明显改善作用。而对照组除对低切全血粘度有显着改善外,余无明显变化。本研究结果提示:益气活血法不仅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保护脑缺血引起的损伤,又可改善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推测其与以下因素有关:(1)通过改善血液粘稠度,降低全血粘度,减少红细胞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改善血液高粘状态,促进微血管开放数目增加,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对抗氧自由基,减轻脑水肿。(2)通过改善脂代谢,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改善脑组织供血供氧,调节失衡,使诱发缺血性中风病的因素不复存在,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此作用是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益气活血法,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脑梗死危险因素与微观辩证及益气活血法疗效机理研究[D]. 贺运河. 湖南中医学院. 2001
[2].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临床研究[D]. 许文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