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坠饰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仰韶文化论文,坠饰述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旧石器时代的早、中期,人们在打制石器过程中,已有了造型艺术美的萌芽;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的审美观念已有明显发展,产生了装饰美及装饰品;新石器时代人体装饰及人体穿戴、佩带的装饰品盛行,坠饰就是其中比较多见的一个类别。本文试将仰韶文化遗址和墓葬出土的人体装饰中坠饰的发现及材质进行考古学考察,并尝试对其功能、制作工艺及渊源做初步探讨。 一、仰韶文化坠饰的发现 仰韶文化装饰品的发现是伴随着我国20世纪20年代考古学的兴起而开始的。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中国学者袁复礼在河南渑池发掘仰韶村遗址时,发现了一批遗迹和遗物,遗物中有陶镯、石镯(原报告称环)各2件,骨质耳环1件[1]。1926年,我国学者李济和袁复礼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发掘时,也发现了一批装饰品,其中有绿松石坠、绿泥石坠各1件[2]。目前,发现仰韶文化聚落遗址5000余处,已试掘或发掘过的遗址200多处,揭露面积约20万平方米[3],除一部分遗址未发现(或未发表)装饰品外,笔者粗略统计,共发现各类装饰品25000多件,其中附饰占一定比例。(附表) 就目前已经发现的仰韶文化坠饰来看,都处于仰韶文化的分布区内,但不同区域的分布有一定的差别。现将不同区域、不同时期的出土情况略述如下: 关中豫西晋南区 仰韶文化的中心区,无论是早期、中期还是晚期,装饰品的数量和种类都很丰富,出土坠饰较多,质地贵重。如早期的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石坠1件,玉坠3件,宝石坠1件,牙坠12件,骨坠9件,蚌坠8件[4];临潼姜寨遗址一、二、三期出土石坠3件,绿松石坠5件,牙坠12件,骨坠2件,蚌坠25件[5];西乡何家湾遗址出土石坠4件,绿松石坠9件,牙坠20件,蚌坠2件[6];南郑龙岗寺遗址出土绿松石坠74件,牙坠150件[7];中期的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陶坠1件[8];晚期的姜寨四期出土牙坠1件[9];宝鸡福临堡遗址出土玉坠2件[10];垣曲古城东关四期出土牙坠1件[11]。 甘青区 出土数量较少。如早期的秦安王家阴洼遗址出土蚌坠17件[12];宁县董庄遗址出土绿松石坠2件[13];晚期的秦安大地湾九区出土绿松石坠、骨坠各1件,玉坠2件,蚌坠21件[14]。 豫中区 早期较贫乏,中期有所增多,晚期数量较多,质料多贵重。如中期的大河村第一、二期出土石坠1件,绿松石坠、牙坠各2件[15];洛阳同乐寨遗址出土牙坠1件[16];晚期的大河村第三、四期出土玉坠、绿松石坠各1件,石坠、牙坠各2件。 豫北冀中南区 发现较少。在磁县界段营早期发现有蚌坠1件[17];永年石北口早期发现蚌坠3件,牙坠1件[18];武安早期发现有蚌坠1件[19]。 豫西南鄂西北区 早期和晚期出土的数量都比较多,质料也较贵重,中期遗址少见。如早期的淅川下王岗一、二期出土石耳坠4件,绿松石坠19件,牙坠36件,骨坠13件,蚌坠1件[20];黄楝树遗址出土石坠1件[21];中期的邓州八里岗情况报道不详;枣阳雕龙碑虽有装饰品出土,但未见坠饰[22];晚期的下王岗出土石耳坠4件,玉耳坠2件,绿松石坠1件[23];均县朱家台遗址出土石坠、玉坠各2件[24]。 陕晋冀蒙长城区 无论是早期、中期和晚期,出土数量都很贫乏,如早期的凉城石虎山(Ⅰ)遗址仅发现蚌坠2件[25];中期的商都章毛勿素遗址出土绿松石坠、石坠各1件,蚌坠5件[26]。 二、仰韶文化坠饰的材质和制作技术 仰韶文化出土的坠饰质料非常丰富,石、玉、绿松石、骨、角、牙等都有,依材质可分为以下11种。 1.石坠 93件,数量较少,分布零散,出土最多的遗址仅3、4件,如北首岭、下王岗、姜寨、仰韶村、何家湾及王家阴洼等,一般的1、2件,很多遗址没有。北首岭出土3件,其中大理石2件、蛇纹岩1件。标本T602∶3∶(33),高3.9厘米,厚1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3.4厘米,大理石制成,造型呈桃形,纯白色,周边打磨光滑,中孔由两面对钻而成。(图一:1)标本77M14∶(6),长8.2厘米,宽1.6厘米,厚1.4厘米,蛇纹岩制成,平面作梯形,横剖面作三角形,上端较薄,下端较厚,上端有一小穿孔,由两面对钻而成,通体磨光[27]。(图一:2)半坡遗址3件,标本P.3527和P.3530,均为蛇纹岩,碧绿色,桃形,上端有孔,由两面对钻而成,周身磨制光滑,前者高1.5厘米,后者高1.4厘米,制作较精致(图一:3,4)。P.3528,由大理石制成,纯白色,柳叶形,上端较宽,下端较锐,上端有两面对钻的圆孔,长2.5厘米,上宽0.6厘米,整体古朴可爱[28]。(图一:5) 图一 石坠与玉坠 (1、2.中国社会科学院.宝鸡北首岭[M].文物出版社,1983:73-图五六,111-图九○;3、4、5、7.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195-图一四○;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M].文物出版社,1989:199-图一九八.) 2.玉坠 17件,数量少,分布分散,有的遗址3件,有的1、2件,很多遗址没有。如半坡遗址的标本P.3524,出土自M152,青白玉石,罄形,上端有孔,两面对钻而成。高1.1厘米,横宽3.5厘米,磨制光亮[29]。(图一:7)下王岗三期的标本T14⑤∶162,黑色墨玉,呈半月形,两角端有两面对钻的穿孔。器身长5厘米,宽2.2厘米[30]。(图一:6) 3.绿松石坠 127件,数量较多,分布较广。除豫北冀南不曾发现外,其他区域都有出土,尤其关中豫西晋南区较多,如姜寨、北首岭、龙岗寺、何家湾及下王岗,龙岗寺竟多达74件。绝大多数发现于墓葬,极少数出自地层。龙岗寺的绿松石坠不但数量多,而且造型复杂,有铲形、梯形、圆形、长方形、多边形、枣核形及三棱形等。标本M276∶9,长4.5厘米,宽1.6厘米,厚0.3厘米,铲状,上端较窄,下端较宽。上端两侧各有一缺口,两缺口间有两面对钻的穿孔,器身中部有两个单面钻小穿孔。(图二:1)标本M134∶6,长2.3厘米,宽1厘米,厚0.5厘米。呈梯形,器身较小,上端刻削成凹口,便于系绳戴挂。(图二:2)标本M83∶2,长3.4厘米,断面直径1.5厘米,枣核形,两端各有一个对钻而成的穿孔[31]。(图二:3)标本M686∶7,长2.3厘米,厚0.3厘米,梨形,上端有一对钻而成的小孔。(图二:4)标本M686∶9,长1.5厘米,厚0.25厘米,梯形,上端有一小孔,磨制精细[32]。(图二:5) 4.奇石坠 1件,半坡遗址出土,标本P.3527,青灰色石质,其上缀有蜂窝状花点。椭圆形,长径11.2厘米,短径8.8厘米,厚0.7厘米。于短径中部近边缘处钻有一孔,孔径0.6厘米。整体磨制光亮[33]。(因属个别现象,附表中没有收录) 5.牙坠 295件,在坠饰中数量最大,是史前人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反映,猪、狗等家畜或其他兽类的牙齿都可用作装饰品原料,稍作加工即可使用。标本P.3088和P.3040,分别长6.5厘米,5.4厘米,将兽牙的根部磨平后钻孔而成[34]。(图三:1、2)扶风案板遗址出土牙饰较多,均用动物犬齿磨制而成。标本GNDH28∶12,长5.7厘米,系将动物犬齿的根部磨平后钻孔制成。(图三:3)标本GNZH71∶19,长4厘米,系用动物犬齿雕刻磨制而成,呈月牙状,上端有雕刻的凹槽,便于系绳悬挂[35]。(图三:4)宝鸡福临堡遗址出土的牙坠保存较好,多数完整无损,制作也较精细。标本H38∶7,长6.9厘米,保存完好,系用动物牙齿削磨而成,上端有一小孔。(图三:7)标本H37∶51,长4.9厘米,上端有一两面对钻而成的小孔,孔径约0.3厘米。(图三:5)标本H38∶6,长5.1厘米,两端均较尖细,上端有刻出的小缺口,以便系结[36]。(图三:6)华县泉护村遗址出土的牙坠为猪獠牙劈成两半,于上端刻槽钻孔,劈裂面刮削修磨光滑而成,标本H1067∶123,长9厘米。(图三:8)标本H1120∶101,长4.9厘米,亦是将猪獠牙劈开两半,经磨光钻孔而成[37]。 图二 绿松石坠 (1、2、3.陕西省考古研究所.龙岗寺——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90:158-图一○四;4、5.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M].文物出版社,1989:162-图一七四.) 图三 牙坠 (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195-图一四○;3、4.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0:125-图八九;5、6、7.宝鸡考古工作队等.宝鸡福临堡——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93:75-图五八;8.北京大学考古系.华县泉护村[M].科学出版社,2003:72:图51.) 6.骨坠 计有35件,类别较多,有的出自地层,有的出自墓葬。如半坡遗址多出自地层。标本P.3517,长3.9厘米,宽1厘米,厚0.3厘米,采用经切割(或锯)的兽骨骨片磨制而成,呈刻刀形,上端有孔,孔为规则圆形,单面钻成。(图四:2)标本P.3546,长2.6厘米,宽1厘米,厚0.3厘米,系用骨片刮削磨制而成,整体呈长方形,上端有穿孔,孔径较大,约0.3厘米,器面刻画有交叉十字。(图四:3)标本P.3518,长4.1厘米,上宽0.9厘米,下端尖锐,整体呈三角形,刮削精致,上端和中部各有一个钻孔,孔径较大。(图四:4)标本P.3520,长7.2厘米,中宽1厘米,厚0.4厘米,用骨片磨制而成,整体呈棒槌形,上端有刻槽,便于系绳悬挂[38]。(图四:1)下王岗遗址发现的骨坠制作精细,技术考究。标本M47∶6,长7.2厘米,上宽2厘米,下宽4厘米,厚0.2厘米。用骨片刮磨而成,上端有一穿孔,中部两面均雕刻有三组环带,并在环带上刻分格圆窝作为装饰,借以增加美观。(图四:6)标本M663∶1,残长6厘米,厚0.2厘米。呈铲状,制作精细,通体磨光,上端除有系绳用的刻槽外,另饰三道弦纹。(图四:7)标本M329∶12,长4厘米,宽2.3厘米,厚0.3厘米。长方形,中部饰圆窝一排,下部有椭圆形钻孔一个,孔径较大[39]。(图四:5) 7.角坠 1件,发现于垣曲古城东关遗址,系用分叉鹿角磨制而成,器表刻有多道沟槽,上端残,残长4.2厘米[40]。 图四 骨坠 (1、2、3、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195页-图一四○;5、6、7.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淅川下王岗[M].文物出版社,1989:163-图一七五.) 图五 陶坠、蚌坠、龟甲坠、珍珠坠 (1、7、10.半坡博物馆.姜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M].文物出版社,1988:274-图一九九,262-图一八八;2、5、11.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西安半坡[M].文物出版社,1963:193-图一三九;3.中国社会科学院.宝鸡北首岭[M].文物出版社,1983:73-图五六;4.西安半坡博物馆.铜川李家沟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J].考古与文物,1984(1):26-图二二;6、8、9.西北大学文博学院考古专业.扶风案板遗址发掘报告[M].科学出版社,2000:125-图八九,61-图四一.) 8.陶坠 10件,分布零散。从发现的实物看,有泥质红陶和灰陶,有穿孔,均为烧前所穿。如姜寨三期的1件,泥质红陶,高2.8厘米,径2.9厘米,孔径0.6厘米。呈橄榄形,中间有孔[41]。(图五:1)铜川李家沟三期的1件,为泥质灰陶,长4厘米,平面呈梯形,器身磨制光滑,上端有一穿孔[42]。(图五:4) 9.蚌坠 167件。蚌坠为蚌壳略经加工制成。如扶风案板遗址的标本GNZH66∶3,长14.3厘米,最大宽2.9厘米。系用蚌壳制成,呈长条状,上端有孔,为两面对钻而成[43]。(图五:8)姜寨二期发现的2件,加工比较粗糙。标本M171∶3,长7.8厘米。系用蚌壳磨制而成,呈扁平状,上端圆钝,有一穿孔,下端较尖锐。(图五:10)标本T105③∶2,长9.2厘米。系用蚌片切割而成,制作较粗糙。上端刻有凹口,以便系绳悬挂[44]。(图五:7)半坡遗址出土的蚌坠加工多精细,造型较规矩。如标本P.3515,系用蚌片经切割修磨而成,呈长三角形,上端平齐,有一穿孔,为两面钻成,下端尖锐,器身光滑。(图五:2)P.3058,制作较精致,形状规则,薄厚均匀。(图五:5)标本P.3077,平面略呈方形,长3.3厘米,宽2.7厘米,厚0.2厘米。用蚌片制成,上端有一小孔,孔径0.4厘米,中间有一大孔,孔径1.1厘米。中孔与器身四角各刻一直线装饰[45]。(图五:11)北首岭所出标本T116:4:(8),长4.3厘米,宽1.6厘米,厚0.2厘米。略呈半圆形,周边刻成锯齿状,上端有一小孔[46]。(图五:3) 10.龟甲坠 1件,发现于案板一期,系用龟的腹甲切割修磨而成,呈五角形,制作精细,五边齐整,一面磨光,另一面刻有直线纹,上端有两面对钻的穿孔。最长4.2厘米,最宽4.3厘米,厚0.2厘米[47]。(图五:9) 11.珍珠坠 1件,出自案板二期,经鉴定为天然淡水珍珠,上端有一穿孔,长1.1厘米,宽0.6厘米,厚0.42厘米[48]。(图五:6) 三、仰韶文化坠饰的功能及意义 通过已发掘的仰韶文化时期墓葬中坠饰的陈放部位、遗址墓葬中出土的人物雕塑及绘画上的装饰等,我们可以考察坠饰的使用情况有以下几类。 对人体额部的装饰。从出土遗物情况来看,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对前额的装饰是比较重视的。一件为宝鸡北首岭出土的陶塑人头像,其额部有用绳子和蚌坠穿成的串饰,看起来朴实而又美观。(图六)人像特征为中年男性,这可能是一氏族部落酋长或较有威望的显要人物的头像装饰[49]。 耳部是仰韶文化人装饰的主要部位之一。从秦安大地湾人头形器口彩陶瓶上的少女形象来看,其左右耳垂上都有穿孔,表明当时女性在耳垂上穿孔,佩戴耳环或耳坠是很流行的装饰习俗。龙岗寺出土的坠饰、环饰绝大多数都位于墓葬主人骨架头骨两侧的耳部,如M102、M327、M295、M236、M314、M108及姜寨的M7、M24、M54、M92等,正是流行佩戴石坠、玉坠、绿松石坠、宝石坠以及骨环、石环、蚌环等各种耳饰的反映。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的男性佩戴耳坠耳环也是很流行的,如列举的龙岗寺墓葬中的M102、M314、M108、姜寨的M24等,都是男性戴耳坠耳环的情况。 从出土情况看,多采用线绳将骨珠、石珠、陶珠、骨管、石管、石坠、骨坠、蚌坠、牙坠及璜等穿连成串后戴在颈部,多少不等,同一类穿连或多类别穿连均可,以个人审美为准。《元君庙仰韶墓地》一书中绘有妇女颈部复原像,可供参考。(图七)龙岗寺的M295、M394、M372人骨颈部均有绿松石坠1件,也有用骨坠或牙坠做颈饰的。 图六 宝鸡北首岭遗址出土陶塑人头像 (中国社会科学院.宝鸡北首岭[M].文物出版社,1983:75-图五七) 图七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元君庙妇女装饰复原图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元君庙仰韶墓地[M].文物出版社,1983:42-图二0.) 考古资料中较少见,龙岗寺墓葬中的M424人骨胸部有牙坠1件,M309①号人骨胸部有绿松石石坠1件,这可能是缝缀在衣服胸部上的装饰。 仰韶文化时期人们普遍使用腰饰,推测他们采用皮革、麻布或绳类将珠管坠饰等穿连成串,作为腰带系于腰部,既美观又实用,只是皮革、麻布或绳类很难保存下来,我们在考古资料中所能见到的是很少的一部分。如姜寨墓葬中M92墓主人为20多岁的青年女性,随葬品较丰富,除有生活用的陶器和装饰品耳坠外,还有蚌坠16件,骨珠2400枚。其中除1件蚌坠和少量骨珠位于头部外,大多数均位于腰部。这些蚌坠和骨珠的排列方式为:先由四串为一组的骨珠连结成四根条带,再由四根条带横向缠在腰部,然后仍用四串为一组的骨珠连接成数根条带,竖向压在腰间横向的条带之下,横向的最下一根骨珠条带上悬挂着15个穿孔蚌坠。 仰韶文化的居民对臂部的装饰并不普遍。在早期遗址中仅见于宝鸡北首岭有装饰臂部的情况,如早期墓葬中的77M1、77M2、77M6及77M17等的人骨左臂骨上均有穿孔牙坠出土,可能是用皮条或线绳将穿孔兽牙串起来戴在左臂上作为装饰。 仰韶文化所出土的坠饰,数量较多,在已试掘或发掘的200多处仰韶文化遗址中,有40多处遗址出土有数百件不同质料的坠饰,也就是约五分之一的遗址出土有坠饰[50],多出土于墓葬,少数发现于地层或居址中,早期较多,中、晚期相对较少。早期制作技术较粗糙,晚期较精致。所出坠饰存在着数量不同、质地各异、制作简单或精细的差别。 作为装饰品的坠饰出现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中在朔县峙峪遗址曾出土穿孔墨晶玉坠1件,距今2.8万年[51]。海城小孤山遗址出土穿孔牙坠4件,均为兽牙,经精细磨制后,于牙根处由两面对钻或剔挖成孔。距今4万~2万年[52]。北京山顶洞遗址发现坠饰异常丰富,计有穿孔牙坠125件、海蚶壳坠3件、石坠1件、鱼眼上骨坠1件,距今2万年左右[53]。原阳虎头梁遗址曾出土穿孔贝壳坠,距今10500年[54]。 仰韶文化的坠饰多以石、陶、玉、绿松石、角、牙、蚌为材料,经切割、刮削、雕琢、钻孔、精磨及火烧制成。有的可单件直接戴挂,有的与珠、管等组合成各种串饰使用。装饰的人体部位从前额、耳、颈、胸、臂,一直到腰。 装饰品的制作技术各个时期相比是有较大差别的,对坠饰来讲主要是钻孔技术的差异。旧石器时代晚期采用多种方法,有的先将钻孔处磨薄,再用利刃类尖状器从两面对挖成孔,有的采用两面对挖和两面对钻混合技术成孔,有的磨制成孔。仰韶文化时期的钻孔技术,一般是将钻孔处先磨薄,而后由两面对钻成孔,也有从单面钻成孔的,相比之下要比旧石器时代进步,已将原来的原始性废弃了。 从仰韶文化坠饰的分布来看,早期关中豫西晋南区、豫西南鄂西北区出土数量大,种类多,质料贵重,中期仍以关中豫西晋南区最突出,晚期关中豫西晋南区、豫中区、豫西南鄂西北区及甘青区都很丰富。这一现象可能与当时各地区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物质资料的丰歉、生活水平的高低以及文化素养的差别等都有密切的关系。论阳朔文化挂饰_考古论文
论阳朔文化挂饰_考古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