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研究_课程标准论文

对我国实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调查研究论文,课程标准论文,现状论文,我国论文,中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2-1689-03

为了全面了解江苏省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实施现状,对《课标》实验区和非实验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的实施状况展开调查,并从现状、感受和期望三个方面对两区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对比,旨在从宏观上探寻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发展趋势及规律,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实践上为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供内容操作上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部分实验区和非实验区的中学生和体育教师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010份(其中学生问卷810份,教师问卷2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983份(其中学生问卷792份,教师问卷191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7.8%。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无锡市、常州市的部分实验区和扬州、盐城和淮安市(非实验区)的部分中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

1.2.2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1.5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非实验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内容的对比

2.1.1 两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内容的现状

表1、表2表明,非实验区中学体育课学习内容,男生以球类(88.8%)、田径(66.2%)、体操(48.8%)为主,女生以球类(90.7%)、田径(83.3%)、游戏(55.3%)为主;实验区中学男生的体育课内容中,球类(98.2%)、田径(74.7%)和游戏(59.4%)占较大的比重;女生则以球类(93.5%)、田径(82.3%)和健美操(59.1%)为主。

从表3、表4可以看出,在非实验区有91.4%和67.0%的男生对球类、游戏持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的态度,实验区也有93.0%和77.7%的男生非常喜欢或比较喜欢球类和游戏;同样,非实验区有80.1%和82.3%、实验区84.2%和86.6%的女生对这两个项目也表现出较高的喜爱程度。

以上数据表明,中学生最喜爱的项目存在一定的性别倾向性,男生对趣味性、竞争性和游戏性强的球类、游戏表现出较高的喜爱程度;女生则对运动量相对较小,又具有良好健身价值的游戏以、健美操和舞蹈表现出较高的兴趣。

2.1.3 两区中学生对体育课内容的期望

注:括号内为实验区数据,以下表同。

从表5可以看出,两区近80%的中学生都将“增强体能”列为体育课学习的首要目的,实验区学生将“满足运动的兴趣和爱好”,非实验区学生将“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作为体育课学习的次要目的;只有大约40%的学生将“了解相关的体育卫生保健知识”作为体育课学习的目的,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体育课纯粹是为了“放松自己”、“磨炼意志”,甚至是为了“应付考试”。

2.2 两区中学体育教师选择体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2.2.1 两区教师选择体育教学内容的现状

表6、表7可知,非实验区中学分别有84.4%、92.6%和82.3%的教师选择田径、球类和身体素质练习作为体育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其次,是游戏(76.0%)和体操(62.5%)项目;在实验区93.7%、95.8%和90.5%的教师选择田径、球类和游戏作为教学内容,其状况与实验、非实验区中学生体育课学习内容的状况基本一致。

2.2.2 两区教师对体育学习内容的教学情况 表8所示,非实验区大部分体育教师对田径和体育理论知识内容表现为完全按大纲或大多数按大纲教学,而对于娱乐、健身类项目游戏、韵律活动(如健美操)和舞蹈则少数或不按大纲教学;与此类似的是,在实验区共有84.2%和78.9%的体育教师对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和田径项目是完全或大多数按课标上课,对于技巧、体操以及舞蹈项目表现为少数按课标或不按课标。

2.2.3 两区教师在规定的课时内对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

表9表明,非实验区体育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对田径(76.1%)和球类(79.2%)项目完成得较好,而韵律活动和体育基础知识内容完成得相对较差;实验区对田径、球类和体育理论知识内容完成得较好,器械体操、武术以及对练完成得相对较差。

2.2.4 实验区教师对体育课程内容标准的认识 表10所示,实验区有近50%的体育教师认为心理健康领域的内容要求“过高或高”,不到20%的教师认为运动技能领域的目标“过高或高”。这与我国传统体育长期只重视运动技能的传授,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新课标未具体规定具体的内容,体育教师不适应有关。

表11表明,95%、90%的中学体育教师期望选择竞争激烈的竞技项目和娱乐、趣味性的项目进行教学,其状况与中学生的期望基本相同。

3 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改革的对策

3.1 更新中学体育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课程意识 按课程标准的要求学校需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学方案并组织实施,这一任务无疑将落到体育教师身上。但是,由于我国长期客观存在只有教学论没有课程论的影响,导致体育教师缺乏课程意识,更谈不上独立地进行课程设计和选择组合教材。因此,尽快组织力量加大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更新其教育观念,培养体育教师参与体育课程的意识和欲望,提高体育教师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素养成为保证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标准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

3.2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需要,在学习领域规定不同水平的内容,提高内容标准的可操作性 由于我国中学体育教师对原有体育教学大纲还存在一定的依赖,以致他们很难从以往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因此,在新课标中不规定具体教学内容一时难以适应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实际状况。调查也发现,实验区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认为在内容标准中需要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针对这一现状,建议根据学生不同学段的特点,在新课程标准的五个学习领域中规定不同水平的教学内容或提出教学内容的基本框架,也可以对不同水平的学习内容考虑大致的界定范围,确定至少应该学习掌握的内容、要素,或者给出可以达到这些内容要求的样例,以提高内容标准的操作性。

3.3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考虑地区、学校的实际 鉴于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没能很好地适应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建议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从设计到选择和安排上应重视从不同学校的实际出发,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4 加大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力度 调查表明,实验区中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还是以田径、球类、体操等竞技体育内容为主,除了部分球类项目外,课程内容总体上比较单调、枯燥,对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力度不够。因此,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强:竞技运动项目的改造;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3.5 重视健康教育,加强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的融合 建议在课程内容中增设与体育活动紧密结合的健康教育内容,把体育活动与健康要求密切联系在一起,糅合在一起,而不是健康知识与体育活动内容的拼凑,强调从体育活动的行为习惯上培养和评估学生的健康素质,达到体育与健康教育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投稿日期:2005-04-06

标签:;  ;  

我国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施现状调查研究_课程标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