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学习只有给以宽松的环境,授以科学的方法,开发创新性思维,才能真正从能力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我常这样对学生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那不是学习,只有认真地去探究那些未知的东西来满足自己的未知需求,那才是学习”。这就需要让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进而形成强烈的探究创新的欲望,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
一、提供宽松环境、激发好奇心理
小学生对新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这种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在动力。要是学生的这种兴趣得到发展,需要教师提供一个自由的宽松的环境,使之在自主和谐的民主的条件下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我注意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好奇的因素启发学生。在教学“商不变规律”时,我运用一个故事让学生展开讨论,今年苹果大丰收,兔妈妈领着孩子们去收苹果,孩子们干得非常卖力,到了要收工时,小兔们邀工请赏,兔妈妈经过认真清点,发现2只小白兔收了12个苹果,4只小灰兔收了24个苹果,8只小黑兔收了48苹果,兔妈妈为难了,该奖励谁?你知道兔妈妈为什么为难吗?你说说该奖励谁,话音刚落,教师里静悄悄的,学生们各自睁大了眼睛,望着站在他们中间的我。这时我出示了三道式子12/2、 24/4、48/8,你从中发现了升么奥秘,想不相知道?同学们睁大眼睛顿时活跃了,大家兴趣盎然争论着,说着其中的道理,讨论着自己发现的奥秘,使学生的好奇心得到激发,并在平静中得到满足。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得到了开发,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为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
想象能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大胆创新。而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为丰富,只要教师多给他们提供想象的空间,允许学生自由地想象,引导学生具有创造性地联想,使学生在和谐的环境中敢想、敢论、敢问,乐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
有人把学生的创新潜能看作一个矿藏,并且这个矿藏很丰富,这种看法很有见地,如何开发这些矿藏来作为学生学习的能源,其有效途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由于数学来源于生活,以生活现实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强烈愿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教学简变方法计算时,我用实际活动来指导学生的运算,如在教学86+99时,我用实际收付款中付整找零的方法引导学生列式计算;在实践活动中,如果买了一个皮箱86元,一台录音机99元,你共应缴多少钱?然后出示用纸片做成的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人民币各若干张,选出做老师的来收款,找出学生来交款,学生个个热情高涨争着要参加,此时我适时指点,能否自制写有币值的纸片,同桌相互做,看谁做得又快又对,学生群情激昂,纷纷举手要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先付86元,再付99元。有的90元,再付95元。有的先付80元,再付90元,再付15元。还有……,当平日沉默寡言的刘小龙发表意见时,同学们哑雀无声了,先付86元,再付100元,老师找回1元。此时指导学生各自列出算式,比较那一个更简便,一看便知,这样用小孩熟悉的常识学习,能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数学回归生活。
三、精心设疑,制造悬念
在教能被6整除的数时,我设置了如下问题:(1)谁能说出一些3的倍数?(2)哪些数除以6是整数?(3)这些数的特点是什么?学生七嘴八舍地讨论,老师加以引导,最后得出结论:既能被3整除又是偶数的数一定是6的倍数。由于给学生设下了悬念,所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四、激发学生参与,让学生学会探讨
在教梯形的面积计算时,我先让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梯形,课堂上启发学生根据已学过的三角形,平形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大家人人动手,很快发现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发现这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原梯形的上底与下底的和,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原梯形的高,于是,推出了公式。老师接着启发学生:还有别的办法吗?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只用一个梯形就可以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沿着中位线剪开,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也可以推导出计算公式”。还有的学生沿着一条腰所对的顶点剪开,拼成一个三角形;还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也可以剪成两个三角形等。几种不同的拼接法都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学生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完善了学生的认知结构。这种自由自在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投入到积极探究的学习活动中去。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意识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教师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情景,调动热情,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从而达到提高素质、发展能力的教育目标。
论文作者:杨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7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梯形论文; 角形论文; 矿藏论文; 拼成论文; 苹果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4年6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