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俊辉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东阳 322100
摘 要: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以下称高校“非遗”教学基地)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保护增添了新生动力,对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具有重要价值。当前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的关键环节是教学团队建设。要本着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规律传承保护和整体建设的理念来进行教学团队建设,主要途径为总体设计、统筹规划,拓展引进人才渠道、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构建非遗教学基地师资人力资源中心。
关键词:高校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教学团队 实效性 师资资源中心 专业带头人
高校教学团队, 一般都是为了完成某一门课程的教学任务而组建。这种强调平等、沟通、协调及协作的教学团队,呈现出明显的扁平化组织特征, 不仅符合高校组织特性要求, 更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因此,在加强高校“非遗”教学基地建设过程中,教学团队建设必然成为其关键环节。
本文结合浙江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实际,探讨了提高教学团队建设实效性的一般途径。
一、高校“非遗”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建设现状
目前,浙江省有27个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涵盖民间美术、民间文学及民间手工技艺等10个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极具地方特色,极具唯一性,为该省“文化强省”注入了强劲的活力。但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教学团队建设。为了摸清楚这些问题,本项目课题组于近期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7份,回收问卷22份。回收的问卷填写详实,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各教学基地的教学团队建设情况。
1.高校“非遗”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建设概况
调查表明,目前浙江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专兼职教师比例较为合理。大部分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立起以专业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的师资队伍,充实了教师队伍,注入了教学基地建设发展的活力、动力。二是教师年龄以中青年为主。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教师年龄主要集中在31-45岁之间,占64.6%。这是“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的主力军,也是未来发展的源泉所在。其次集中在46-55岁之间,占23.78%。与年龄因素相对应的教师职称也集中在中级和副高级之间,相对来说,副高比例比中级略高。三是学历结构根据院校层次有所差别。高职院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中,专职教师其本科学历和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比例较平均,而本科院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中专职教师的学历基本都在研究生以上。四是教师来源主要是学校。无论是兼职还是专任教师,基本来自学校,占81.15%。其情况有两种,一是院校之间教师正常的进出,二是人才引进以应届毕业生为主。五是个别基地已拥有行业影响力大的教学团队。如浙江万向职业技术学院“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他们拥有涉及此文化领域的多层次研究人员,尤其在茶市研究方面,具备在省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师资。
2.初步形成了“非遗”传承专业人才培养机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具有特殊性、个体性的文化瑰宝,又是体现群体性特征的文化结晶。任何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绝非依靠保护某一传承人个人就能得以实现的,因此,传统师徒式的传承固然是一种传承保护,但高校成批培养造就人才的方式更是适应现代社会传承保护需要的方式。如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于2008年开办木雕设计与制作专业以来,已毕业学生202人,现有在校生280人,成为东阳木雕行业的重要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为振兴东阳木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又如浙江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的西溪小花篮园业专业,目前在校生就有542人,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有陶瓷与黄杨木雕专业学生338人,理工大学有传统纺织专业在校生4500人。批量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人才,是高校的一大优势,也是高校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重要责任。只有不断培养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专业人才,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更有效、更得力,也更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3.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非遗”传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经验丰富的教师相对不足以及教师引进存在一定困难等。这些问题成为各教学基地建设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致使大部分基地建设停滞不前,专业教学人才“青黄不接”。
(1)专业建设滞后影响了教学团队的稳定
浙江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项目因未正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导致许多高校没有把该项目建设纳入学校的专业建设范畴,没有开设与项目相类似的专业,而是以其他形式诸如选修课及社团活动等形式存在。必须辩证地看待专业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的关系:一方面,专业建设是高校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学团队建设要以它的要求来开展;另一方面,作为培养目标实现主体之一的教师,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关系到一个专业乃至一个专业群建设的成败,也关系到“非遗”传承的效果和深度。没有专业建设作为基础,让“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的教师于心态上存在“编外”之感,甚至让人觉得教学基地的教师就是兼职教师,学科性不强,与其他专业的专任教师在职称晋升、享受待遇等方面存在差距,致使部分教师中途转行。这对于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师资稳定有较大影响。
(2)“专家型教师”缺乏削弱了教学团队的竞争力
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教学团队建设,直接关系“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的质量和发展。调查表明,该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教学团队比较薄弱,结构也不够合理。目前,该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中青年教师占64.6%,主要集中在20—30岁之间,且各教学基地的教师81.15%来自学校,真正的“民间艺人”或传承人则少之又少。不少教学基地经验丰富的教师逐渐流失。“专家型教师”的缺乏,削弱了教学团队的竞争力。所谓“专家型教师”,并非仅仅指“技能专家+教师”。“专家型教师”首先是相对“新手教师”而言,他们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能“看到全局,理解人类的行为和人际关系,采取简单、灵活的方式行事,建立常规活动或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课堂中的麻烦或可能出现的问题。” 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正面临严重缺乏既具有高超技艺又具有丰富课堂教学经验的“专家型教师”,势必影响其教学质量的提升。
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刚兴起不久,其本身发展有一个过程。广大年轻教师由于缺乏“非遗”相关专业从业经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解读相对较浅。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本身不是遗产的价值,而对文化遗产价值的理解取决于有关信息来源是否真实有效”。如果只是继承其文化形式而不能解读其内容,所继承和保护的东两就会丧失其真正的历史文化价值,就会人为地使它变成徒有其表的空壳。因此,要这些尚且不能真正解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的年轻教师承担起“非遗”传承教学重任,无疑是困难重重。二是部分引进的“能工巧匠”一时难以适应高校课堂教学方式。传统“师徒传承”式教学与现代高校课堂教学,其最本质的区别在于前者没有课程,而后或者具有系统的课程,且课程是通过高校的课堂教学来达到实施。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职业技能中最关键的技能。教师职业技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最终体现在教学实践活动尤其是课堂教学活动之中。高校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但离不开教师了解教学计划、熟悉教学大纲、明确教学要求,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及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等要求。高校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传授相应的技能。这对于长期奋斗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领域的一些能工巧匠来说,虽技能传授能得心应手,但课堂教学他们未必能游刃有余。
(3)缺乏专职专业带头人,影响到团队整体水平的提升
作为一个团队就必然需要一个核心的领军人物,而领军人物的水平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团队水平的优劣。在专业教学团队中, 这个核心的领军人物就是专业带头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一般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甚至单脉相传,传播形式以口耳相传为主,教授方法也是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无完整的教材。一些有影响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如陶瓷、木雕、黄酒、武术等,传承人在开办个人企业,自主创业,无暇顾及高校的课堂教学的传承。另外,传承人多为纯技艺的人,无学历无职称,进入高校后,薪水难以对接。虽然部分高校以兼职或客座教授的方式引进人才,聘请国家级、省级大师及相关的专家定期授课,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对于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的建设来讲,引入和培养传承人必不可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普遍缺乏合适的专业带头人,同时,现有的一些兼职专业带头人在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明显不足,不能适应高校“非遗”传承教学的需求,从而致使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缺乏核心,团队较为松散,严重阻碍了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
二、提升高校“非遗”传承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实效性的路径
高校本身就负有传承民族文化的职责,也负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使命,而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中最根本的内容。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的着眼点,要以师资的文化遗产传承能力为特色,造就一支名副其实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的师资队伍。
1.总体设计,统筹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与历史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献学、管理学、传统工艺学等学科交叉,特点突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库,代表着民族普遍的心理认同和基因传承,代表着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高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具有研究理论、完善体系、传播思想、传承记忆等作用。基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深层次的认识,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建设首先是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和规律传承保护理念。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师资队伍要遵循这样一个基本要求,来明确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要紧紧围绕团队整体形成人才培养梯队,并尽其可能发挥各专业教师的优势和专长,集聚专业团队目标,形成一个结构优化、分工协作的教学基地共同体。另外还应高度重视“人才是第一资源”等理念。
因此,教学团队建设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整体观,既要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理论深厚的人才,又要有实践技艺拔萃的人才。当前有的师资虽然专业基础扎实,但介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时间较短,尚缺乏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和教学的丰富经验;又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长期以来掌握在少数传承人手里,传承方法往往局限于“口传心授”,众多教师对这类文化遗产传承运用“群授”的方式尚未把握要领。
2.拓展引进人才渠道
鉴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性和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在实施引进人才措施上,要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多渠道、多方位地引进高技艺、高素质人才,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建设一支多层次的师资队伍。一是通过公开招聘,按照高校教师认定管理办法,走正常程序引进人才。二是重视柔性引进人才。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还要不墨守成规,善于创新人才引进思路。所谓柔性引进人才,是指采取灵活多样的办法和方式引进人才。如对于一些高技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人,可以“适当放宽教学的学历要求”、“放宽教学基本技能要求”,并不一定引进时即是教学与技能并重的教师。
3.搭建好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本身就是推动高校学科、专业创新发展和提升的强大动力。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更要着力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以求突破机制、体制上的瓶颈,促进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校企合作向纵深发展。首先要着力根据非遗传承特点,秉承民族及区域文化特色,遵循不同类型人才培养途径的差异,探索不同的校企合作模式,形成具有自身特色、具有浙江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烙印的校企合作模式体系。其次,以校企利益共同体的方式深化校企合作,更有助于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建设。高校近几年自身发展证明,校企利益共用体范式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一个有效载体,也是推动高校教师社会实践的有效平台。源于共同的制度框架、共同的利益追求,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资源可以共享,信息可以沟通,更能互相取长补短。要合理利用社会企业的资金,多渠道寻求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建设的机遇,把握发展风标,搭建教师后续发展平台,实现教学基地建设的预期目标。如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绍兴黄酒酿制技艺的校企合作就是成功的典范,该校以黄酒酿造技艺为核心的校内实训基地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的有微生物实训室、发酵实训室、酿酒检测实训室、黄酒品鉴实训室、仪器分析实训室和气相质谱仪实训室等六个实训室。校企合作和黄酒酿造特色融为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成效明显,主要是以浙江古越龙山等黄酒企业为依托,充分利用合作单位的实习资源和人才资源,真正达到变“校企结合”为“校企一体”。
4.构建“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资资源中心
在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构建全省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师资资源中心十分必要。一是可利用中心建设切实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储存、储备大量专业人才,如民间艺人、祖传秘方者、民间艺术绝活者等尽纳其中。二是各高校可利用人力资源中心互通有无,实现人才优化配置。如在非遗基础理论、文化素质修养等方面的师资就完全可以互为补缺的。三是为全社会非遗传承保护提供支持框架。如相关单位、社区、家庭都能利用这一中心的资源优势,学习传播文化遗产优秀传统。四是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在非遗教育领域的作用,利用互联网等方式,实现远程师资培训,从而提高师资培训水平。
5.着力培养“非遗”传承教学基地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及专业教学团队的“领头羊”,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人才,是教学团队的中坚力量,对专业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要重视引进具有“非遗”专长的能工巧匠,并切实加强对他们高校教学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尽快适应高校课堂教学,熟悉高校“非遗”专业建设和课程开发与实施,真正把他们培养成为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的中坚和骨干。其次,要注重培养热爱“非遗”教学的年轻教师,可以通过与大师工作室合作培养,使这些年轻教师尽快熟悉所担任的“非遗”专业的文化背景、专业技能等,以有利于他们迅速地成为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教学团队带头人。
总之,教学团队建设事关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的生存和发展,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大事。高校“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应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优势,尽快打造起一支能适应当前高校“非遗”传承教学需要的高质量教学团队,以不断提升高校“非遗”传承人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宝存 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促进本科救学质量提高[J]. 中国高等教育,2007,(5),29-31。
[2]杨亮 张纪群 以院校教育为主导的民间艺术传承模式创新研究 [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00d,2015-5-28。
[3]华坚 以专业教学团队推进高职师资队伍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 2011,(6),90+25。
[4](美)伦恩伯格 奥恩斯坦 著 朱志勇 郑磊 译 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实践[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549-550。
[5]阮仪三 林林 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原则[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
[6]李建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基本原则[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10,(4),18+20。
[7]周俊辉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师资建设研究——以浙江高校27个相关基地建设为例[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40-43。
[8]杨近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2-15。
[9]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EB/OL].http:www.sach.gov.cn/tabid/187/InfolD/7858/Default.asp.
[10]吴彬 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建设初探[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63-168。
[11]何农 王瑞敏 何翌妹 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9,(6),100-101。
作者简介
周俊辉(1975-),男,浙江东阳人,副研究员,硕士,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校教育管理研究。
论文作者:周俊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8
标签:高校论文; 文化遗产论文; 基地论文; 教师论文; 物质论文; 专业论文; 团队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10月总第17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