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治疗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希希,王爽,刘越

天津市泰达医院 神经外科 300270

摘要:目的:对亚低温治疗护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亚低温方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护理后GCS评分及存活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存活率为93.3%,对照组存活率为86.7%。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应随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意识状态,重视护理细节,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是临床中比较常见且最为严重的一种外伤病症,死亡率较高。重型颅脑损伤导致的中枢性高热状态,患者体温将迅速升高至39℃以上,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亚低温治疗可直接、有效的降低脑部代谢率和耗氧量,保护脑部组织避免进一步损伤,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急救意义[1]。但是治疗期间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可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和提高生存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我院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男8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43.22±4.37)岁。观察组:男7例,女8例,年龄24-60岁,平均(41.64±3.09)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临床中均给予利尿、脱水、止血、抗炎、护脑等常规方式治疗。同时采用亚低温方案治疗,术后即进行全身降温处理,主要措施有头戴冰帽,同时给予冬眠合剂(50 mg 氯丙嗪+50 mg异丙嗪+200 ml 0.9% 氯化钠注射液+100 mg哌替啶)静脉滴注。亚低温治疗期间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体征改变,监测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变化情况。亚低温维持治疗的时间为3~5 d。待患者颅内压下降至正常水平后24 h,停止进行亚低温治疗。复温方式,每4~6 h复温1℃,在 12~20 h 内,将患者体温水平恢复至 36.5 ℃ ~37.0 ℃的正常范围。

对照组患者临床中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临床中加强综合护理干预:

亚低温治疗护理:应用冰毯、冰帽,护士应熟悉掌握亚低温治疗仪的性能、结构及使用方法;接通电源前,应对仪器进行详细的检查,注意导线连接情况,有无脱落、松脱,温度传感器颜色是否正确;在毯帽上铺设薄毡,以免与皮肤直接接触;根据患者年龄、体温等调节温度,保证仪器处于稳定状态。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腋温,每小时测量1次肛温,保证肛温在34℃~35℃的范围内。随时观察患者瞳孔、意识和生命体征的变化,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的监测,准确判断颅脑损伤情况。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保持尿管引流通畅,避免打折、受压、脱出。

人工气道护理:患者均进行人工气道的建立和机械通气,每日进行1次血气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呼吸机设置。按时帮助患者翻身、吸痰、拍背,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注意患者痰液颜色、性状的变化,根据呼吸和痰液情况进行相应的气道湿化或雾化吸入治疗。

并发症护理:加强对患者进行心电图、心律、心率的监测,一旦发现心律失常症状应及时上报医生处理;低温时血小板会聚集、黏附,外周血小板进入至肝脏、脾脏,减少血小板数量,同时低温会降低凝血因子酶活性和导致血小板凝血功能障碍,故应加强临床中的血常规检测,注意患者有无皮肤黏膜出血或创面渗血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处理。

1.3疗效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参考GCS预后评分法:①恢复正常生活,尽管有轻度缺陷,判定为治愈;②残疾,但可独立生活,能在保护下工作,判定为好转;③清醒、残疾,日常生活需要照料,判定为重残;④仅有最小反应,判定为植物生存;⑤死亡,对比两组存活率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GCS评分计量资料用均数(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存活率计数资料(%)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评分水平变化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格拉斯哥评分均明显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往往伴有中枢性高热症状,出现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必须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高热对脑部组织进一步损害。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保护效果:(1)减少对外界和各种病理性刺激反应;(2)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和脑组织的耗氧量,进而促进改善血管通透性,保护脑组织;(3)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可降低脑组织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脑水肿;(4)可有效抑制自由基的形成,以及儿茶酚、乙酰胆碱、兴奋性氨基酸等对脑细胞的伤害,进而保护脑神经元,降低钙离子内流,阻断钙对神经元的毒性;(5)可改善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功能和结构的修复;(6)可有效减轻对脑轴的损伤程度。本例中,观察组存活率为93.3%,对照组存活率为86.7%,观察组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治疗后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应随时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意识状态,重视护理细节,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韩玲玲.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新进展[J].中国医师杂志,2014,22:350-352.

论文作者:宋希希,王爽,刘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  ;  ;  ;  ;  ;  ;  ;  

亚低温治疗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宋希希,王爽,刘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