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失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经济发展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失衡,且区域间经济差距呈扩大的趋势,其原因既有自然地理因素,也有国家发展战略、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以及人文环境等社会经济因素。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
关键词 东部 中西部 经济差距 自然地理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各地区经济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也日益凸现出来,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经济差距又有再度扩大的趋势。这一状况已引起政界和学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对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及其成因作了分析,并就如何对待这一差距,如何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路。
一、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失衡
地区经济发展失衡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动态失衡和静态失衡。前者指地区间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增长质量的差异,后者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动态失衡必然导致静态失衡。在中国经济发展的现阶段,由于经济技术的加速发展,静态失衡也会导致动态失衡,甚至会进一步扩大动态失衡。这是因为,较大的经济存量为经济以较快的速度和较高的质量增长提供了基础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讲,若任这种状况自然发展下去,有可能会使发达地区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使不发达地区经济继续处于落后状态,从而最终影响到国家的经济全局,使发达地区的经济也难以持续、高速、健康地发展下去。
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增长动态失衡日益凸现。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间,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87%, 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只分别增长9.42%和9.26%。尤其是在1992~1995年间,增长速度的差异更加明显。在这四年中,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6.93%, 而中西部地区分别只有14.09%和11.40%(魏后凯,1997)。从1978年到1994年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地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见表1)。
表1:1978—1994年我国三大地带GDP增长速度的变化(%)
地区\年份 1978~1990 1978~1994 1990~1994
全国9.0810.27 13.90
东部9.4611.10 16.17
中部8.51 9.17 11.18
西部8.90 9.31 10.52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114/115期整理
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必然导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从 1978 年到1994年,三大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呈现明显差异,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见表2)。 这一状况使三大地带的人均国民收入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差距迅速扩大。从1987年到1995年,我国东部与中部地区间人均GDP的相对差距由33.1%上升上45.5%, 而东部与西部地区间的相对差距则由45.9%增加到56.5%,二者分别扩大12.4和10.6个百分点。尤其在1991年以后,中西部同东部的相对差距就分别扩大了9.9 和11.4个百分点(魏后凯,1997)。
表2:1978~1994年三大地带人均GDP增长速度的变化(%)
地区\年份 1978~1990 1978~1994 1990~1994
全国7.60 8.78 12.42
东部7.91 9.58 14.74
中部7.01 7.67
9.65
西部7.56 7.93
9.07
资料来源:根据《经济研究参考》1996年114/115期整理
这种加速扩大的趋势形成三大地带经济总量的巨大差距,东部地区约40%的人口拥有全国约60%的国内生产总值;而中西部近60%的人口只拥有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工业总产值的拥有量更少,只占33%,连农林牧渔产值中,中西部也只占51.4%(见表3)。 从综合经济密度来看,以每平方公里面积上的国内生产总值计,由于人口分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东部与中西部的差距更大,东部为每平方公里203万元,中西部仅为每平方公里22.4万元。
表3:我国东、中西部1994年经济总量差异状况
单位全国东部(占全国%) 中西部(占全国%)
人口 万人
119850 48933(40.8)70917(59.2)
GDP
亿元45006
26607.9(59.1) 18398.1(40.9)
农林牧渔产值亿元 15750.57657.4(48.6)
8093.1(51.4)
工业总产值 亿元 76909.5
51517.8(67.0) 25391.7(33.0)
人均GDP元/人 3755.2 5437.6 2594.3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中国统计出版,1995
近几年来,我国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东部与中西部的优惠政策落差将不断缩小,东部与中西部将在同一政策尺度上竞争。但是,就现在的发展势头看,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差距仍将进一步扩大。这是因为,市场化的实际收益率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和经济技术等条件,而不是主要取决于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已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成长阶段,其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步伐将不断加快。而中西部地区,即使加快发展,一时也仍摆脱不了传统落后状态(樊纲,1994)。如果按过去十几年的增长格局发展下去,到2010年,东部与中部和西部地区间的人均GDP相对差距将再分别扩大11.1和7.6个百分点。
二、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经济发展失衡的原因
我国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的原因可分为两个方面:自然地理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一)自然地理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往往一座高山、一条大河和一片平原或草原等就构成一个自然区域经济的基础,一条公路或铁路、一个出海口就可使一个本来相对封闭的区域经济参与更大范围的经济循环。我国的长江、黄河就是其流域共同市场和河口三角洲区域市场形成的前提。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更为重要。
东部虽然矿产资源匮乏,但自然条件优越,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水上运输四通八达,有漫长的海岸线,对外交往便利。所以,东部沿海地区历史上就曾是中国民族工业发源地,传统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竞争机制发育较早。而中西部虽然资源丰富,但内陆性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较差,不少地区干旱少雨,地形复杂,交通不便,信息不灵,长期以小农经济或自然经济为主,封建主义色彩较浓。而东部地区多为加工工业区,技术和产品先进,生产力水平较高,人均收入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
(二)社会经济因素 造成东部与中西部经济差距的社会经济因素较为复杂,大体可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影响。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实施均衡布局战略,使得中西部地区在非常落后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作用十分显著。当时投资向中西部倾斜主要是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有利于国防和备战。在偏僻地区孤立地建设国防工业和其它重要的工业基地,在选点和布局上强调分散和隐蔽,呈现出典型的国防主导的特征。这样的的投资倾斜不是以消除贫困为主要目标。二,有利于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不顾资源和经济发展阶段的约束,在贫困的基础上强调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然要运用计划经济的手段人为地降低发展重要工业的成本,包括为重工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资金、能源和原料等。所以,长期以来能源、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初级产品与加工工业制成品的比价不合理,能源、原材料等初级产品的价格明显偏低,严重背离其价值,从而使生产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初级产品的中西部地区创造的一部分价值,转移到以加工工业为主的东部地区,形成了价格“漏斗”,影响了中西部地区经济效益的发挥。因此,国家对中西部的投资倾斜,并没有改变中西部与东部地区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并且部门经济和地区经济都是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运行,形成计划经济和行政割据的刚性结构。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提出地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即“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政策上允许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先富起来。尽管在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中才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实际上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就大胆探索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在实践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开始了渐进式的市场化进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且人口、资源、工业基础和技术分布极不均衡的国家来说,渐进式的市场化在区域空间上表现为市场经济梯度推进形态,即市场经济在区域间的不平衡发展形成梯度,市场经济较发达并相应先富裕起来的地区依次带动市场经济不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这种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通过市场化进程率先富起来,然后通过经济、技术的扩散、辐射作用和市场经济体制的示范效应带动其它地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实际上是“非均衡发展战略”和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在区域空间范围的表现。
根据“非均衡发展战略”和区域间梯度推进策略,我国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产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和轻加工工业为指向,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以追求国家总体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把注重效率摆到了突出地位。为充分发挥和利用沿海地区已有的经济技术优势和区位优势,我国对东部沿海地区在财政、资金、投资和对外经济交往等方面实行倾斜性优惠政策,从而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不仅国家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的重点在东部地区,而且中西部的资金在东部经济高速增长的引力作用下也曾呈现东流的趋势。如果作纵向比较,中西部经济本身也得到了发展,但若横向比较,中西部与东部的经济差距还是扩大了。
其次是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方面的差异。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在我国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时,中西部建设了许多大中型企业,但大多数属于增值程度低的采掘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加工深度和加工层次都很低,资源优势没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而在东部地区,轻工业和加工工业占较大的比重。这种产业结构的差异再加上“价格漏斗”的存在,使中西部地区在与东部地区进行商品交换时处于不利地位。市场化区域梯度推进战略使东部市场化程度迅速提高,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非国有经济迅速发展使该地区的所有制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非国有经济运行机制灵活,其效率一般高于国有经济。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东部地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西部,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也是同东部地区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后是软环境的差异。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经济管理人员的水平、劳动者的技术文化素质,以及区域内科学教育、文化发展和卫生事业的总体水平和人们的市场经济观念、开放意识和创业精神。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软环境。在这方面,东部与中西部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东部沿海地区易于接受现代市场经济的新思想新观念,较好地适应国内、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而中西部地区的市场发育程度低,人流、物流、信息流呆滞,教育科技文化相对落后,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也相对迟钝。这些都是影响中西部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发展中西部经济的战略意义
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远规划时期内,我国的工业化战略有三大目标:振兴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业;缓解基础产业(水利、交通、通讯、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扶持战略产业(机械、电子、石化、汽车和建筑行业)。加快开发中西部对上述三大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据有关部门预测,我国在20年内对矿产资源中能源、原材料工业产品的需求量正处于上升时期,尤其在“九五”计划和2010年长期规划期内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最为旺盛。而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与现有生产力发展状况明显“错位”。东部地区投资环境好、资金充裕、信息通畅、技术先进、人才丰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缺乏矿产资源。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却有着丰富的能源、矿产、 土地等自然资源(见表4)。
表4:1993年全国主要矿产资源保有储量中,中西部所占比重(%)
石油 天然气煤 铁 铝 铜 铅 锌 金 硫铁矿 磷
5669
94 52 82 92 74 75 727794
资料来源:《经济研究参考》1997年2月10日
按45种主要矿产工业储量的潜在价值计算,中西部地区约为全国的3/4强。因此,我国实现工业化战略目标所需的大量能源、原材料及其工业产品,主要靠中西部提供。开发中西部对重点发挥东部沿海地区龙头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实现最佳宏观经济效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并且我们目前已初步具备了开发中西部资源的物质条件。建国以来,国家在中西部地区投入了巨额资金,形成了以资源开发与初级产品加工、基础民用工业、军事工业和重加工工业为主体的庞大的工业生产力。充分利用中西部已有的生产能力,并使之与东部的有关产业密切合作,是实现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政治意义上讲,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贫困,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价值追求。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步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另一些地区和另一些人长期贫穷落后也不是社会主义。所以,加快中西部的发展,让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的中西部地区尽快富裕起来,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政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