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速,给排水工程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索,介绍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征,剖析了当前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合理建议,以期能促进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新形势;给排水科学;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探讨
引言
特色专业建设主要是根据国家经济与科技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型与层次的高校在各自办学定位的范围内寻求个性化发展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各高校的专业特色优势,提高专业与学科建设的水平,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建设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结合自身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优势,打造适应时代新需求的专业发展特色是各高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明确本科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1.1对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定位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和专业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可以相互适应,具备优良的综合素质,可以适应建设、生产、服务与管理的第一线需求,熟练掌握学科的应用技能和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比较强的处理问题和实践的能力,还具备优良的科学创新精神和职业道德,并且在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设计、施工、技术管理等方面具备比较强的专业实用技能,获得工程师基础训练的工程专业技能的施工生产一线的岗位型人才。而实践教学作为巩固、加深理论认识的重要对策,也是培养学生学会科学方法、提升职业能力与理论联系实际的关键平台,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从而将社会对于给排水技能人才的需要充分满足。
1.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岗位及职业能力要求
1.2.1职业素质指的是在参加社会职业活动中,一定要具有的通用的和基本的能力,是职业人才一定要具有的责任意识和优良公德,勤奋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作风和诚实、仔细的科学态度等最基础的素质。
1.2.2专业能力指的是个体专业地、独立地,并且可以采取一些方法完成任务,同时将其结果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评价,这些是岗位技术人员一定要具有的技术能力。
1.2.3社会能力指的是可以与岗位变换、创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等需求相互适应的综合职业能力,是在培养职业能力过程中特别重要的能力,其的迁移性比较大。
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面临的现实问题
2.1专业建设缺乏特色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不少高校在这一阶段开始给排水专业招生。由于专业刚刚设立,专业教学体系也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在完成基本教学课程的同时,大多会结合高校自身特点设置一些相关课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普遍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高等教育走向全民大众化,高校都在追求发展速度和办学层次,在给排水专业发展上过分强调“新”和“高”,却忽视了专业教学的基础,缺乏高校特色,使得给排水专业课程大同小异。
2.2专业课程设置不科学
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教育的发展也会助推经济社会进步,高校的发展必须紧扣时代主题。但必须清醒认识到,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特色,脱离了区域特色,注定会成为无源之水,发展也只能是空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些高校在给排水专业教学上盲目与高水平院校看齐,更有甚者直接大踏步与国际接轨,照本宣科,仿照高水平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未能充分考虑当地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很难与本地需求对接,大幅降低了就业竞争力。
2.3与社会脱节,动手能力不强
高校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大多数是通过实习来实现的,比较常见的就是到校外企业进行实地实习。在过去,受计划经济的影响,企业需要按照高校的要求完成高校学生实习工作,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动手操作的机会,通过实践行动来认证理论知识的科学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不断提高实践能力。随着市场经济成为主流,安全、高效便成了企业发展的底线,大多企业不愿接收高校学生实习,即使接收也很难真正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实习大多流于形式,实践逐渐变成了参观,久而久之,学生实践能力普遍不高。
3特色专业建设新思路
3.1针对行业人才需求特点,不断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发展过程中,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对给排水科学工程专业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也在相应发生变化,专业的内涵有了很大调整。因此,应根据学校的办学特点和行业人才需求,深入研究市政与冶金行业发展动向,在对外交流与合作中吸纳产业、行业和用人单位相关人员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的修订,并形成稳定的长效机制。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定位和宗旨,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并把行业发展所需的专业知识纳入课程体系中,为培养高素质的给排水工程技术人才做好知识架构的设计。
3.2着力打造专业核心课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给排水工程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给排水工程与科学涉及的面越来越广,加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就显得愈发重要。核心课程是给排水专业体系中的基础部分,是整个工程的核心知识领域,更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功。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覆盖面很广,既有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又有专业课程,建筑力学、水力学、水文学、水文地质、水处理生物学等课程都属于学科基础知识课程。同时,专业课程涵盖的范围也非常广,包括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给排水管网系统建设、水质工程学等,给排水工程对人才的要求十分全面,必须具备非常广的知识面和突出的实践能力。
3.3利用给排水处理工艺虚拟仿真系统,推进实践教学方式的改革
将学生实习中看到的工艺运行状况,在校内实训平台与省级虚拟仿真中心进行模拟再现,并通过故障设置与排除、构筑物仿真、自动控制与工艺优化、运行操作等实践环节,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水处理原理与工艺运行机制。2015年获批的安徽省虚拟仿真中心基于Labview软件开发的水处理构筑物及运行原理模拟,能够对水处理运行过程有良好的可视化再现,并可以对水处理系统进行操作训练,而且结合给水工程与排水工程课程设计,可绘制基于BIM的构筑物三维可视化结构图,使学生能更形象与直观地理解各个构筑物的功能原理,也能满足他们在相关建筑设计中对三维绘图的需求。
3.4开放办学,提升特色专业的影响力
坚持科学和开放的办学模式,加强与国内外高校以及相关行业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市政、冶金行业开展合作,探索学校特色专业建设思路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明确特色专业建设思路,提升建设成效。同时要有品牌意识,提升学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在行业及用人单位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培养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的高素质给排水工程技术专门人才,为社会经济发展作贡献。
结语
因为给排水行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所以必须要对给排水行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全面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学平,柯颖,盛国君,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江西化工,2017,(02):16-20.
[2]崔福义,张晓健,高乃云,等.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的建设与发展[J].给水排水,2018,(04):1-3.
[3]景明霞.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特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0241.
论文作者:张倩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给排水论文; 专业论文; 工程论文; 科学论文; 特色论文; 能力论文; 高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