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基本的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笔者根据具体实践工作,从提高混凝土质量的角度出发,对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施工的技术与质量管理双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一些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前言
在各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占了相当重要的比例,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对建筑物的安全产生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产生足够的重视,对混凝土施工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建筑的安全和质量。
1施工的技术探讨
1.1施工准备
在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先做好对施工工人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对施工中要注意的问题要详细说明,强调梁柱、梁板与剪力墙的混凝土标号的控制,以及振捣时间、间距等等事项。
在施工阶段,应该对该地天气变化情况进行掌握,根据工程的需要,把浇筑工程中所必备的防雨防暑物资事先准备好,以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在浇筑施工之前,应该对钢筋、控制模板、保护层等设备的规格尺寸进行检查,使其偏差值符合国家验收评定的标准。还应该对模版接缝处是否密合完好以及其支撑是否稳定进行检查,还要对钢筋和模版进行预检,符合标准之后,才能开始浇筑。
1.2施工流程及技术要点
1.2.1材料准备
水泥:应该根据工程的强度要求以及不同型号的水泥性能来选择,保证其强度不低于设计的规范,对于有特殊承重要求的部位应该在选用之前进行测试,结合报告进行选择。
骨料:作为混凝土的主要组成部分,骨料的优劣对混凝土最终强度有直接的影响。在对粗骨料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对其质地、针片状颗粒的含量、级配、最大粒径等参数进行重点的检查。而选择细骨料时,应该重点检查质地、细度模数、含泥量、有害物质含量等,尤其是要对有害物质含量和含泥量进行检查。
水:应该尽量采用可饮用的水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对于不可饮用的水,在拌合之前应该先进行化验和抗腐蚀检验。应该避免采用工业废水、酸性程度较高的水、生活污水来进行拌合。
外加剂:应该保证外加剂的生产厂家的资格,且要出具对于外加剂的性能检测报告。在使用之前应该进行试验以保证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施工中应该严格控制用量,并且延长拌合的时间,以保证拌合的均匀。
1.2.2混凝土拌合
在确定材料之后,应该对其进行取样,然后交由相应的实验室来进行配比的设计,避免采用经验配比的方法,避免少配、错配、漏配等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事件发生。然后应该对适配完成的混凝土进行性能的检测,然后才能进行大量的混凝土的拌合。在施工中应该经常对骨料的含水率进行检测和调整。在向搅拌机具中投料时应控制在机具的额定容量之下,拌合中应该随时对拌料坍落度和离析现象进行监测。
1.2.3运输
在对混凝土精心运输的时候应该按照形势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如垂直运输一般采用提升架、起重机等运输,现场搅拌的时候采用手推车,小型翻斗车等进行运输,在楼面上多用手推车进行运输等。在运输过程中应该保证混凝土的均质性,以免混凝土的流动性降低或者发生产生离析、砂浆流失、沁水等现象,为了保证最短的运输时间,使其在初凝之前就浇筑完毕,应该尽量减少其运输的周转次数。
1.2.4浇筑
分块:各栋单体计划按每层分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浇筑时1台输送泵由西向东平行推进,退着浇筑。
分层:浇筑时按斜面分层,循序渐进,一次到顶的浇筑方法;计划分两个大层进行浇筑,即先浇筑柱,后浇筑梁板,柱与梁板混凝土浇筑相隔时间约2个小时,柱又分若干层进行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500mm。
1.2.5振捣
浇筑后应该及时的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振捣的作用是使混凝土能充满模版的每个角落,使其获得最大的均匀和密实度。振捣分为机械和人工振捣两种,一般只有工程量小、或者采用的是塑性混凝土的时候才会使用人工振捣的方法。振捣过程应该快插慢拔,均匀的选择插点的位置,以防出现漏振的情况。在插入振捣棒的时候应该使其进入下层混凝土中,以免在两层混凝土中间出现缝隙。在一个插点应该持续振捣20-20S,以表面无下沉、无气泡,泛浆或者水平为宜。如果使用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则应该保证其能够对已经振实部分的边缘进行覆盖。
1.2.6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收光后的12h内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普通水泥的混凝土浇水养护不少于7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
当气温较高时,楼面混凝土采取覆盖养护法。在混凝土表面铺一层草袋(或麻袋),并视气温情况派专人浇水养护;柱等竖向构件采取浇水养护法。当气温较低时,直接在混凝土面上浇水养护。
2质量管理
2.1混凝土浇筑方法控制
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按规范进行操作,避免漏振、过振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场振捣应有专职管理人员监督实施和进行指导。振捣作业人员应有多年的混凝土振捣实践经验。浇筑须注意接浆处理,特别注意底板以上外墙施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防止烂振和振捣不密实而渗水。
2.2混凝土浇筑工程控制
混凝土浇筑必须严格按规范操作,避免漏振、过振现象,混凝土浇筑前应准备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并进行详细技术交底,现场振捣应有专职人员监督实施和指导。振捣人员须有多年的振捣实践经验。
混凝土施工时,每台输送泵配置4台5cm插入式振捣器,2台布置在卸料点,2台布置在斜坡底口,以加强振捣质量,同时对混凝土进行2次振捣,即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将震动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对下层混凝土均匀振捣一次后,立即浇筑上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深振捣。
柱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下料厚度。为方便施工,柱混凝土浇筑时,可分段下料,但每层的浇筑厚度不宜超过500mm,并配备长木杆、手电筒等工具进行检查。分层浇筑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将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振捣时间以视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并不下沉为准,振动棒的移动距离不超过50cm,振动器距离模板不大于18cm。较大的预埋件,要留出气孔,施工时要保证埋件下口的混凝土密实。
楼层混凝土的浇筑要从施工段一端顺次退向另一端,虚铺混凝土的厚度略大于板厚。梁的混凝土先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后用平板式震动器振捣楼板混凝土。
混凝土面标高控制。将长70cm的 14钢筋按@4m×4m的间距点焊于柱子或楼板的钢筋上,用水平仪将50标高线引上,并用红油漆作为标记,浇筑时拉线控制板的标高及平整度。
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在混凝土浇注完2~3h后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初步按标高用大木杠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反复抹压不少于3遍,闭合收水裂缝。
浇注完成后,对混凝土入模温度,坍落度进行抽查,确保入模温度和坍落度完全受控并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房屋建筑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及预防研究[J].毛春杰.住宅与房地产.2016(30)
[2]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谭卢阳.江西建材.2014(01)
论文作者:黎李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骨料论文; 标高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使其论文; 下层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