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双城区人民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100)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MESS和ADL评分比较无明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ESS和ADL评分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 M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塞患者应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神经缺损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舒血宁注射液;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4-0064-02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如缺血、缺氧所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发生局限性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改变,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问世以来,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1]。现对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其中男16例,女14例,患者年龄46~72岁,平均年龄55.6±2.5岁;经CT或MRI诊断为脑梗死;梗死部位:13例为基底节区,9例为腔隙性,6例为多发性,2例为小脑。对照组患者,其中男15例,女15例,患者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6.5±3.5岁;经CT或MRI诊断,脑梗死部位:14例为基底节区,8例为腔隙性,5例为多发性,3例为小脑。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进行数据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即抗血小板凝聚、抗凝剂、神经营养治疗,观察组在以常规药物治疗为基础,加用舒血宁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每日20ml,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50ml后使用,每日1次,4周为一个疗程。
1.3 临床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两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MESS)及生活状况(ADL)进行评分,及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进行观察。
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大于90%、病残程度为0级;显著进步为MESS评分为46~90%,病残程度评为1~3级;进步为MESS评分18~45%;无变化是MESS评分减少小于17%;恶化为MESS评分增加大于18%[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资料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平均值±标准差(x-±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的意义表示为P<0.05。
2.结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30例,经治疗基本痊愈 11例(36.67%),明显进步7例(23.33%),进步7例(23.33%),无变化4例(13.33%),恶化1例(3.33%),总有效率为60.0%。观察组患者30例,经治疗基本痊愈 14例(46.67%),明显进步10例(33.33%),进步4例(13.33%),无变化1例(3.33%),恶化1例(3.33%),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的60.0%,两组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30例,治疗前MESS评分(12.5±5.6)分,ADL评分(39.3±14.2)分;治疗后MESS评分(8.6±6.5)分,ADL评分(68.5±17.1)分;观察组患者30例,治疗前MESS评分(12.7±5.8)分,ADL评分(38.9±13.9)分;治疗后MESS评分(4.2±2.5)分,ADL评分(88.7±16.9)分;两组患者治疗前MESS和ADL评分比较无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急性脑梗死患者MESS和ADL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观察组 MESS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ADL的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药治疗有益气活血、化淤通络组方,主要作用是改善血液循环、抗炎及免疫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清除自由基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3]。随着中药现代化水平的提高,目前国内已开发了不少的制剂,对其临床疗效、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舒血宁注射液是银杏叶提取物制剂,从银杏叶分离出生理活性提取物有降低胆固醇、升高血清磷脂、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液黏稠度降低、阻抑血栓形成、增快血流速度的作用,可以起到扩张冠状动脉和扩张脑血管的作用,微循环得到改善,加速心、脑组织的代谢速度,对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4]。可阻抑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使血小板聚集降低,使血液流变学改善。还能对自由基加以清除和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银杏内酯达峰时间一般为1~2小时,半衰期的时间一般为4~6小时。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治疗,临床总有效效明显优提高,并且MESS评分和ADL评分较常规治疗改善明显,舒血宁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明显的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谢逸群,杨晓苏.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04,21(2):185-187.
[2]侯云峰,丁军,何建国,等.舒血宁注射液(雪乐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J].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44-46.
[3]秦德友,康俊玲,程超,等.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J].海南医学, 2014(12):1769-1771.
[4]张洪,周敏,章军建.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1):81-84.
论文作者:宁朝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8
标签:注射液论文; 患者论文; 评分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脑梗死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