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特点和调控政策(之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买方论文,条件下论文,之二论文,经济运行论文,政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三、未来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特点分析
(一)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供给增长特点分析
供给增长分析包括产业和企业两个层次,首先要分析我国产业和企业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业化阶段的变化和买方市场的环境分析未来产业发展和企业行为的特点,指出供给增长的主要难点,最后综合出供给增长的特点。
1.我国产业和企业现状评价
前面分析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发展道路,使供求总量之间出现了巨大的缺口。在经济市场化的过程中,这一供求总量格局必然导致经济粗放型的增长和一般生产能力的快速扩张。我国当前的产业和企业主要是在这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本身带有鲜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下的特点。
(1)在农业方面的表现:农产品生产基本还是数量增长型的, 产品加工程度低,与国外比较,品种较为单一,质量相对较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如1995年我国油料作物大丰收,食用油进口却达到了创记录的358万吨。
(2 )在工业方面的表现:盲目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低水平的过剩生产能力。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结果,1995年286 种主要工业产品中,生产能力利用率在90%以上的有47种,占16.4%;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80%的有238种,占83.6%,其中低于60%的有61种,占21.3%。在工业生产能力中,发展最快的是最终消费品的组装加工业、技术和加工过程相对简单的零部件和材料工业,而装备工业、主要零部件、关键材料的生产能力则发展缓慢。工业生产能力总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品设计开发能力较低。造成进口依赖现象严重,绝大部分的企业产品更新换代和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目前虽是钢铁生产大国,但冷轧薄板的自给率仅为65%左右,冷轧硅钢片仅有37.5%,不锈钢仅有15%。设备和关键元器件的进口依赖现象就更严重了。由于在消费品生产能力的引进方面重设备等硬件,轻图纸、设计等软件;重技术设备购买,轻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因此,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组装大国和相应行业最大的零部件、元器件和设备的进口国。另一方面,我国工业装备水平较低。据第三次工业普查的统计,我国冶金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生产设备,其技术水平都属于国内一般水平或以下水平;机械工业的装备水平也较低,其中工业锅炉按价值量计算,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仅9.16%,属于国内先进水平的仅16.25%,属于国内一般水平的62.02%,落后水平的12.5%;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常减压蒸馏设备,属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仅2.03%,国内先进水平的25.73%,国内一般水平的62.83%,国内落后水平的11.41%。总体看,工业生产能力规模很大,但素质不高, 装备水平较低,自我发展创新能力很弱。
(3 )从企业现状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类型的企业都有迅速发展,数量迅速增加。工业企业从1978年的34.8万个,增加到1995年的734万个。其中个体企业几乎从零起步,发展到540万个,集体企业从26.4万个增加到147.5万个,是发展最快的部分。个体企业户均年产值18万元,户均职工5人;集体企业户均年产值198万元,户均从业人员41人(注:参见《大透析——中国工业现状·诊断与建议》,第30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总体看,发展较快的是规模小,生产过程相对简单,资金技术密集度低的企业。这与一般消费品、工业品市场需求的迅速扩大是密切联系的。生产规模相对较大,资金技术密集程度较高的国有工业企业,由于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困难较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到1998年7月末,国有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4%,净亏损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0.7%。据有关的统计分析,1997年14923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亏损,亏损面达到40.5%,到1998年6 月末,亏损面进一步扩大到55.1%。近1/3的亏损企业亏损额超过了本企业工资、利息、税金之和,近1/3的亏损企业资不抵债,近20%的亏损企业设备严重老化,固定资产净值率在55%以下。亏损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80.4%(注:引自国家统计局:《国有大中型企业如何走出困境》课题报告。)。
我国工业企业的状况还可以从偿债能力方面分析,按照国际公认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注:包括流动比和速动比两项指标,前者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后者反映企业调动资金兑现的能力。一般流动比指标应该大于2,速动比指标应该大于1。),我国工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总体不佳。其中国有和集体工业短期偿债能力属于不良型。长期偿债能力也很弱,1995年我国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5.3%,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率为57.3%,均大大高于国际公认的安全水平(注:以上资料均引自《大透析~中国工业现状·诊断与建议》,第124,127页,中国发展出版社,1998年版。)。
归纳以上分析,总体看我国产业和企业的规模很大,数量很多,但产业素质较低,企业规模较小,自我发展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经营状况不良。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生产能力仅能够在市场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进行数量扩张,难以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开拓发展。
2.买方市场条件下产业和企业的发展特点
买方市场对于我国产业和企业来说是一种陌生的环境,因为它们是在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对新的环境表现出多方面的不适应。
(1)生产体系自我调整的能力低。表现为, 低水平过剩生产能力淘汰比较困难,亦即存量结构自我调整能力低;同时,新的在市场竞争中失败的企业,淘汰也有困难,亦即增量结构的自我调整能力也较低。其根本原因是缺少与市场竞争相适应的过剩生产能力淘汰机制,前面已经指出了这一点。这些生产能力的存在,既影响经济总量供求关系的调整,影响着经济的正常运行,影响着各个经济主体间的信用关系、结算关系,影响着整体的经济活动和经济效益,也严重制约着供给结构适应市场需求不断地调整。
(2)缺少开发市场的能力。 表现为不重视市场定位和市场细分化的新特点,不能根据不同收入群体、不同地区、不同时间上的需求特点灵活多样地适时推出适用产品。当前农村市场亟待开拓,而大部分企业只是把原来销到城镇的消费品简单地转移到农村,把依靠进口图纸生产的机电产品销往农村。更有甚者,假冒伪劣农业生产资料依然猖獗,劣质农药、化肥、种子和劣质农业机械在农村市场依然活跃,1998年农业生产资料商品投诉在各类商品投诉中增幅最高,达到30.1%(注:见《人民日报》,1999年3月25日11版。)。又如,不能够根据一般消费品、工业品市场饱和的程度,及时向组装加工产品的中上游生产环节转移,实现深层次的替代进口,占领主要零部件、元器件和设备等方面的国内市场。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的市场需求并没有被充分利用和开发,供大于求是建立在需求没有被更好的供给满足的基础上的。其根本原因是缺少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发展创新机制,前面也指出了这一问题。
(3)企业的制度和机制仍然没有转变。面对竞争的到来, 众多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仍然在原有的制度和机制上运营。缺少风险责任意识和发展创新动机,不能够面对竞争,敢于承担一定风险,采用新技术和更新设备,制定有远见的企业发展战略;不能够选择有能力的企业家,并形成有效的企业家行为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也不能积极建立产品销售网络,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4)市场体系发育水平较低。在供大于求的总量格局下, 由于竞争不充分,我国市场体系的发育也具有粗放、低水平的特征。例如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充分,虚假信息泛滥,市场秩序混乱,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发育不全,国家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能力仍然比较薄弱等。工业品市场也有同样问题,市场秩序混乱,假冒伪劣猖獗, 1998年1季度全国乡及乡以上小企业的产品合格率仅为70.2%,北京消费者协会1998年2季度接受的投诉中,假冒伪劣产品成为焦点。 这一市场环境,加大了产业与企业发展的困难。
(5)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不够。 在供不应求的总量环境下对国内产业的贸易保护相对重视不够,特别是对走私的打击不力,加大了国内产业和企业的竞争压力。
(6)缺少鼓励需求的政策。 卖方市场下政府对鼓励需求增长方面注意不够,一些政策,例如对城市轿车、摩托车使用的行政限制,对电力、通信的过高定价等,限制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以上情况表明,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无论是产业素质和企业体制,还是市场体系和政府的有关政策,都还带有明显的卖方市场下形成的特征,因此具有很大的不适应性。这些会严重限制产业和企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应指出,伴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成长,我国工业化开始从重化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阶段,逐步转入高加工度产业主导的阶段。技术开发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新的产业发展领域中,资金技术的密集度提高,作为这些产业的骨干企业,要求经济规模较大。而我国建立在引进基础上的新一代制造业恰恰在自我创新发展方面是最为薄弱的,在技术要素的供给方面是最为短缺的;建立在分散基础上、短期市场利益引导的、市场主体缺少自我积聚资金能力的资源配置机制,也难以适应向新的产业领域配置资源的要求。因此,工业化阶段的变化与买方市场的出现结合起来,就给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更大的困难。
以上分析表明,买方市场出现后,我国产业和企业都面临一个难度很大的转型期,其中最根本的是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转型。建立淘汰机制和基于这一机制上的发展创新机制,以及社会资源新的配置机制,涉及失业、破产、风险责任承担、产权界定、监督约束机制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发育完善等一系列深层次改革,实质是重塑市场微观主体,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规范政府职能的过程,最终是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很长时间。因此,进入买方市场后的转型期将经历很长时间。另一方面,工业化阶段性特点的变化,使产业和企业面临结构向更高层次提升的问题,与原来的产业发展领域比较,难度明显增大了,实现发展方向和重点方面的转变,也需要较长时间。基于这些分析,我们认为,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我国经济面临一个时间很长、难度很大的转型期。在这一时期中,产业和企业的发展将既不同于卖方市场下的特点,也不同于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在正确的改革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的引导下,我国产业和企业将表现出以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提高为主线的平稳发展特征,与卖方市场条件下产业和企业的快速扩张比较,将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变化。当然,不能否认,转型期内由于经济发展速度有所降低,深层次的改革又会触及更为根本的利益关系,因此,改革和发展也面临诸多难以预料的困难,存在很大的风险。一旦这些风险出现,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发展,整个社会供给的增长将受到严重影响,经济增长率会出现较大回落。从这个角度看,进入转型期后,产业和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加大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最重要的困扰来自两个方面:第一,淘汰机制、发展创新机制、社会资源新的配置机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建立和完善,在此之前,经济主体自发的、市场引导的活动会大大减少,经济的内在活力明显降低;另一方面,随工业化阶段性特征的变化,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难度也加大了。因此,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将既缺少来自体制和机制方面的支持,也缺少来自结构变化方面的支持,发展和增长的速度将明显降低。这将对就业和社会利益格局形成较为严重的影响。第二,各项改革将在更深的层面展开,推进改革的难度加大,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加大。解决发展和增长问题的关键是推进改革,而加快改革又影响到社会稳定,保持社会稳定又需要加快发展。在这样循环矛盾的关系中,可行的办法似乎是通过非市场的力量推动结构变化和加快经济发展,保持必要的增长速度,为加快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通过改革形成新的体制和机制,逐步替代非市场力量的作用。预计在转型期的前期,主要是以淘汰低水平过剩生产能力和建立淘汰机制为主;之后将以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形成新的产业和企业发展机制为主。从保持社会稳定的要求看,应该把这两个过程通过一些切实可行的手段尽可能早地结合起来。通过淘汰形成新的发展基础,通过加快发展缓解淘汰所带来的矛盾。总之,供给的增长过程将主要表现为不断加快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但隐含着很多不稳定因素,关键取决于改革发展战略的正确选择和宏观调控的正确推动引导。
(二)买方市场条件下的需求增长特点分析
买方市场条件下,需求是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因此也是决定供求关系和经济运行特点的关键因素。分析需求的增长特点,对于认识买方市场下经济运行的特征是至关重要的。
分析需求增长时要注意到:(1)全面认识需求与供给间的关系, 需求既独立于供给,又是供给活动的重要内容,例如生产和投资活动既形成当期需求,又形成未来供给。供给的状况对需求增长有重要影响。(2)从GDP的使用看,无论是消费、出口还是投资,都是最终需求,消费是人口再生产的条件,投资是生产体系再生产的条件,没有生产体系也就没有消费资料,没有人口再生产。因此,不能绝对地讲投资与消费增长哪个更根本,因为二者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在市场调节的前提下,无论哪种需求的增长,都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值得关注的是需求结构变化所反映的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
1.消费需求增长分析
判断消费需求的增长,关键要比较决定消费需求增长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收入增长情况和预期,必要支出的预期,价格走势的预期,供给结构和水平的变化,消费环境和政策的变化。
(1)收入增长情况:观察表6数据,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经历了两个高潮:其一是1978~1986 年,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可比价增长率达到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可比价增长率达到7.8%; 其二是1990~199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可比价增长率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可比价增长率达到8.7%。 第一个高潮中农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第二个高潮中,城镇居民收入超过农民收入增幅。1995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明显降低,从8%以上降低到6%以下;农民收入增幅保持稳定,年均增长率5.8%, 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大体相同。总体看,收入增长率是降低的,但农民收入稳定增长。
表6 1978~1998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和增长情况
年份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绝对额(元) 可比价增长率% 绝对额(元) 可比价增长率%
1978 133.6 343.4
1980 191.3
17.9* 477.612.7*
1985 397.6
14.1* 739.1 4.8*
1986 423.83.2
899.613.8
1987 462.65.2 1002.2 2.4
1988 544.96.4 1181.4-2.3
1989 601.5
-1.6 1375.7 0.1
1990 686.31.8 1510.2 8.4
1991 708.62.0 1700.6 7.2
1992 784.05.9 2026.6 9.7
1993 921.63.2 2577.4 9.5
1994 1221.0
5.0 3496.2 8.5
1995 1577.7
5.3 4283.0 4.9
1996 1926.1
9.0 4838.9 3.9
1997 2090.1
4.6 5160.3 3.4
1998 2160.0
4.3 5425.0 5.8
*:为年均增长率。
(2)收入预期:1997年以来,随着市场需求约束的增强,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下岗和失业人员增加,居民收入的增长受到了较多影响。这一现实下,伴随竞争加剧和风险责任机制的逐步建立,使铁饭碗的“含瓷量”不断增加,职工的稳定感降低,风险感加大,明显影响到居民的收入预期。总体看,居民收入预期比较差。
(3 )支出预期:支出预期指居民对未来必需的各项生活支出的预期。医疗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住房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等,都加大了居民对未来生活支出的预期。
(4)价格走势预期:从1997年10月份到1999年3月份,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出现绝对降低已经连续了18个月,供大于求的总量格局不断强化,消费品市场上厂家和商家展开了残酷的价格大战,降价打折之风不断。在这一形势下,居民对价格走势的预期总体是向下的。
(5)供给结构调整和改善:对供给增长的分析表明, 供给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将需要较长时间,在短期内难以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6 )消费环境和政策:消费环境的改善与城乡基础设施的改善相联系,当前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展开,但由于这方面的项目建设周期较长,因此短期内改善的可能性不大;消费政策的调整可能较快,包括一系列鼓励消费的措施、扩大消费信贷等措施,都将陆续推出。但受到城市交通条件的制约、环境保护的制约、银行对个人贷款风险评估能力的限制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鼓励消费的政策力度短期内也不会很大。
综合以上情况,对消费需求增长不利的因素有:收入增幅总体降低;收入预期不好;增加支出的预期较强烈;价格走势预期向下;供给改善有待时日;消费环境和消费政策的改善、调整也难以在短期内见效。总体看,不利因素较多。在这一情况下,居民储蓄倾向居高不下,期望通过增加储蓄来防范未来的增支减收风险,同时也等待价格的进一步回落和更好的产品的出现。即期消费的增长将比较平稳。当然,由于我国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目前仍在50%左右,有一半以上的支出用于食品和其他必需品消费方面,因此与人口增长联系起来,消费需求仍会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率,不会出现大幅度下降。总体看,将比90年代前期到中期的增幅降低2个百分点左右。
2.投资需求增长分析
决定投资增长的因素主要有:投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投资主体的预期、投资主体的能力、资金供给条件、政府投资能力等。
(1)投资的激励机制以利益的增加为基础, 约束机制以风险损失的承担为基础。改革以来我国投资的激励机制主要建立在短期利益的基础上,由于发展阶段的特点,投资利益也大多数在短期表现出来,与此相联系,投资激励机制比较有力。企业和各级政府部门在短期利益的诱导下争相增加投资,推动了投资的快速扩张。随经济发展阶段特点的变化,投资利益将更多地表现为长远利益,例如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投资主要在于长远收益的增加。此时投资激励机制的作用就明显减弱了。另一方面,在卖方市场环境下,投资风险很小,因此风险损失承担问题不突出,投资的约束机制很不明显。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投资的风险加大了,风险损失的承担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因此,投资的约束机制开始强化了。总体看,进入买方市场以后投资激励减弱而约束强化。这也是当前所谓的“民间投资”不旺的重要原因(我国各级政府部门也是重要的投资主体,其行为也在投资机制的制约之下,并不纯粹是政府行为,因此民间投资的说法不够准确)。
(2)投资主体预期:买方市场的供求关系特点和价格持续走低, 使投资主体普遍预期不好。是企业“慎贷”的重要原因。
(3)投资主体的能力:我国投资主体一部分是企业, 一部分是各级政府部门。总体看,呈现分散、多元化特征。从前面对企业特征的分析看,缺少如国际大财团、大企业集团那样的投资能力。而我国经济发展则进入了资金、技术密集的阶段,新兴产业的资金、技术壁垒较高,要求的企业规模较大,我国投资主体的能力开始表现出不足。这是目前“民间”投资主体找不到好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企求这样的投资主体提出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目前是不够现实的。
(4 )资金供给条件:我国目前投资资金的供给条件总体是较好的,储蓄率较高,居民储蓄意愿较高,社会资金总量供大于求,存在一定剩余,资金价格较低。但由于投资主体的规模都相对较小,投资能力相对不足,资信度较低。金融机构对其提供贷款存在不同程度的顾虑。这是银行“惜贷”、“惰贷”的重要原因。
(5 )政府投资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投资是依靠财政力量支持的,服从于社会整体利益目标的投资。因此,作为多元化投资主体之一的各级政府部门,其自主的投资活动不应包括在这一范畴中。目前在财政资金,主要是国债资金的支持下,政府投资能力是较强的,也是推动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总体看,投资激励减弱而约束增强,投资主体预期不好,投资主体能力不适应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资金供给条件较好但难以被充分利用,政府投资成为推动投资增长的主导力量。在这一格局下,市场引导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自发投资活动将较长时间处于疲软之中,相应的,政府投资将较长时期担负推动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责任。国有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1997年比1996年提高0.5个百分点,1998 年又比1997年提高了2个百分点,达到55%,就是具体反映。 预计在这一投资增长格局下,投资增长率不会很高,增长率波动较小,总体将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预计在13%左右。
3.净出口增长分析
决定净出口增长的因素主要有:国际市场环境、国内市场环境、国内产业竞争力。
(1)国际市场环境:分析表明,未来经济全球化、新科技革命、 经济结构调整将成为三大基本趋势。在这些趋势的影响下,各国市场的开放程度会进一步提高,竞争将更多地集中在新技术产业和产品方面,各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处于新的调整变化之中。以新技术革命和市场开放为特征的国际竞争格局,将国际市场推入到一个产品水平更高,竞争更加充分的层次上。这一变化对我国进出口都提出了挑战,一方面出口竞争要加快从依靠成本价格向依靠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方面转变;另一方面,要注意防止进口产品对国内新兴产业的冲击。总体看,在这一环境中,如果国内产业竞争力不能较快提高,出口增长将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进口增长将加快,净出口将不断减少以致出现负值。
(2)国内市场环境:供大于求的总量环境将长期存在, 竞争力度加大。对于推动出口,抑制进口有积极作用。与卖方市场情况比较,净出口额将增加。1995年以来净出口额的增长,与国内供求关系的变化有密切联系,表明了这一市场环境对净出口增长的作用。
(3)国内产业竞争力:对产业和企业的分析表明, 我国产业目前竞争力不强。特别与发展阶段的变化相联系,在资金技术密集的产业领域,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就更弱了。这种状况不是短时间可以改变的。
综合以上分析,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国内产业竞争力的状态,预示着我国净出口额可能趋于减少。而国内买方市场的环境,则具有促进净出口额增加的作用。由于我国目前是一个以内需为主的大国,因此国内市场环境是决定净出口额的主要因素,但国际市场环境和国内产业竞争力的状况会对净出口额发生越来越多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预计未来我国净出口额总体将呈现缓慢扩大的趋势。
4.最终需求增长分析
以上分析了最终需求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在此基础上,对最终需求增长进行分析。观察表7数据, 最终需求中消费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存货所占比重总体也是不断降低的趋势,投资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净出口所占比重波动较大。这表明,第一,我国始终是国内需求为主的,国外需求仅仅是补充;第二,投资需求在最终需求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存货投资所占比重的降低,反映了企业根据需求组织生产的意识不断增强,经济约束机制的作用不断增强。
表7 最终需求结构(各项需求占GDP的%)
年份 消费固定投资存货增加净出口
1985 65.5 30.2 8.5
-4.2
1986 64.6 30.6 7.4
-2.5
1987 63.2 31.8 4.90.1
1988 63.7 31.4 5.9
-1.0
1989 64.1 26.410.7
-1.1
1990 62.0 25.8 9.32.8
1991 61.8 27.9 7.42.9
1992 61.7 32.2 5.11.1
1993 58.5 37.6 5.8
-2.0
1994 57.8 35.8 5.11.3
1995 58.1 34.2 6.01.7
1996 59.2 33.6 5.12.1
1997 58.8 33.8 3.83.6
1998 58.3 35.7 3.92.1
注:根据《统计报告》1999年第2期《1998年GDP统计》一文的有关数据计算。
需求结构的变化反映了经济发展特点的变化。进入买方市场后,在竞争的压力下,社会生产体系自身的改造升级活动越来越活跃,由此必然引起投资的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工业化进入资金技术密集的阶段,是引起投资增加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与此同时,由于消费在原供给水平上的一定饱和,以及补课型增长阶段的结束,开始进入正常的平稳增长状态。社会生产体系面向市场需求的改造和升级活动必然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方面。这也是解决生产和消费间矛盾的唯一出路。
基于以上分析,未来消费和净出口平稳增长,投资将成为支持最终需求增长的最重要因素。而投资将主要依靠政府投资推动,预计增长也将较平稳。因此,未来最终需求将呈现平稳增长特点,应注意的是,影响供给增长的那些不确定因素,同样对需求增长有影响,需求的平稳增长,前提是政府能够正确选择改革发展战略和宏观调控目标,正确确定投资领域,推动生产体系的调整升级,能够持续坚持扩大政府投资。
(三)买方市场条件下的经济运行特点
经济运行是社会总供求相互推动,由不平衡到平衡,再到新的不平衡的矛盾运动过程。供给和需求的增长特点决定经济运行的特点。因此,由以上对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特点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买方市场条件下、我国的经济运行将出现增长率水平降低、波动幅度减小、周期性波动减弱等特点。预计年均经济增长率将从1978~1997年的9.8 %降低到8%左右,上下的波动幅度不大于1个百分点(7%~9%之间)。同时,结合前面的分析,经济运行出现大幅度波动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是转型期我国经济社会风险的表现形式之一。
四、买方市场下的经济政策研究
(一)买方市场下的政府职能和经济政策目标
对我国买方市场和这一环境下经济运行特点的分析表明,我国经济模式已经发生重大变化,买方市场的出现,是我国经济模式转轨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里程碑。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运行,在卖方市场环境和劳动密集的发展阶段特点下,经济主体也具有自主活动的能力,经济具有内在的活力。宏观调控也是在经济模式外部约束需求总量过快扩张的趋势,防止严重的通货膨胀的发生,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而在买方市场条件下,最大的困难是经济内在活力的减弱,经济主体自主行为能力的减弱。可以说,经济模式缺少自我发展运行的能力。此时宏观调控已无法仅仅从外部进行调控,政府不仅要从外部和宏观上进行宏观调控,更重要的是必须作为经济模式中的主体之一,进入模式内部加以推动。前面分析指出,在进入买方市场后的转型期内,改革、发展和保持稳定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政府在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同时,更关键的是加快改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经济模式自身的发展机制。与此同时,把握好改革与发展、改革发展与社会稳定间的关系。因此,转型期内政府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职责,是推进发展、深化改革、保持稳定的关键因素。在这一情况下,经济政策制定要包括三个方面。
1.推进和深化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机制是解决买方市场条件下经济发展和经济运行矛盾的根本出路。因此,要把改革的目标放到目标体系的首位。在转型期主要包括: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企业的兼并破产制度;建立风险责任的监管和分担制度;建立企业经营者的选择和监督制度,以及相应的激励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特别是资金、资本市场体系。
2.调整生产结构和推进产业升级。由于在体制和机制目标没有实现以前,为了保证经济发展和运行,政府必须介入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以及新兴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明确生产结构的调整目标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在这里,与外部建立的宏观调控目标是有重要区别的。因为这些目标是政府作为经济模式内的主体的自身行为目标,是通过计划手段代行市场及其微观主体目前还无法行使的职能,而不是调节和引导目标。因此,过剩生产能力的淘汰不是通过引导自发进行,而是有计划进行。发展新兴产业也应该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责。
3.调整宏观调控重点,突出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的目标。由于经济模式内在活力和动力不足,必须把促进增长和增加就业作为年度调控目标突出出来。这是持续多年的以控制通货膨胀为主的调控目标的重大改变。
以上目标应该相互协调,例如把调整和发展目标与年度增长就业目标结合起来,以前者指导后者,以后者逐步实现前者;把改革目标和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通过改革逐步解决经济模式自身的矛盾,增强其自我发展的能力;通过发展为改革创造环境,缓解改革可能引起的社会不稳定。总体看,还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问题,只是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新内容和新特点。在这些目标的协调中应该注意几点原则:破和立要结合,改革与发展要注意密切结合,短期与长期要密切结合,总量和结构要密切结合。淘汰过剩的低水平生产能力应该与建立新的高水平生产能力结合,防止重破轻立所造成的就业机会绝对减少;改革深化将逐步形成企业自我淘汰、自我发展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整政府行为的领域和相应的目标,另一方面,当市场主体自我发展能力不具备时,也必须坚持通过计划和政府活动推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短期目标主要是需求目标,例如增加投资,扩大消费,增加出口等,由于政府同时承担着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发展新兴产业的任务,因此要把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增加投资发展新兴产业,通过引导消费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条件。年度调控主要是总量目标,中长期发展主要是结构目标,同时也要把总量和结构目标结合起来。
(二)买方市场下的经济政策
1.推进改革的各项政策。重点要建立企业正常的兼并破产制度,经营者选择和监管、激励制度,风险责任监管和承担制度。加强市场建设,打破地区和部门分割封锁,特别要加强资金、资本市场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和中介组织的建设,规范市场信息的传递体系。
与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相结合,加快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包括调整国有资产的结构和分布,与转型期经济发展要求结合确定国有经济新的重点发展领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法人治理结构,切实转换经营机制,形成企业破产、失业等淘汰机制和发展创新机制。鼓励和发展非国有经济,进一步调整所有制结构,与国有企业的改革结合起来,为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奠定微观基础。加快发展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证券市场,扩大股票市场和国债市场规模。发展产权交易市场、保险市场、货币市场。加强市场监管,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加快形成全国统一的商品和要素市场。理顺收入分配关系,与企业改革相结合,建立和完善企业的激励和制约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积累;继续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深化税制改革,使税负水平适度、税制结构合理,严格税收征管。注意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建立和完善个人收入调节机制。加快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大对困难地区、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
2.产业政策。 以生产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核心, 抉择提出未来10~20年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这一基础上,提出产业升级方向和目标,明确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提出产业组织的演变方向,以及对不同企业的发展扶持政策。提出技术开发和创新的有关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作用,增强我国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为我国重要产业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在产业政策指导下,通过必要的行政手段有计划有步骤地淘汰过剩的低水平生产能力,通过破产、兼并,把调整、改造传统产业和生产结构的调整升级密切结合起来。制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目标和相应政策措施,培育新的产业发展空间,缩短与国外产业技术间的差距。加快振兴装备工业,应用微电子、计算机技术改造装备工业,实现机电一体化,提高基础机械、产业专用机械等技术装备的制造水平。首先加快重大建设项目设备、主要进口设备的关键零部件的国产化步伐,加快生产母机的数控化改造升级活动。通过产业政策注意在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培育一批骨干大企业群,发挥其行业支柱作用,通过产业间的联系为大量中小企业进入这些产业领域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制定农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目标体系,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基础上,注意面向市场需求优化农产品结构,提高质量;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推进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农业科技革命。与就业目标和工业化新阶段的特点联系,与市场发展的要求联系,制定第三产业的发展目标和政策,积极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注意把工业化和城市化更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相互推动的良性循环关系。
3.投资政策。持续使政府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是转型的前期阶段保持必要的经济增长率、推动结构调整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要通过政府投资推动基础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建立新兴产业的大型骨干企业群,搭建新兴产业的骨架,为多元化投资主体进入这些领域创造条件。这方面不能简单地类比完善的市场模式下的政府行为,不能受此影响将政府投资领域仅仅限制在公共产品方面。根据转型期开始阶段市场机制的现状以及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政府投资在当前的重点是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培育这些领域中的大型骨干企业群。当然,伴随改革的深化,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市场主体自主的投资活动会逐步活跃起来。要注意这些变化,适时地把投资政策转移到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自发投资的方面去。例如设立新兴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制定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设备投资的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技术进步和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发展。注意通过政府投资和其他政策引导企业预期,刺激企业投资的增长等。但当前看,持续保持高强度的政府投资,配合产业政策目标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保持必要增长的最主要的手段。
4.消费政策。消费行为以居民为主,与企业行为比较,自主性更突出。因此,消费政策的要点是完善消费环境,引导居民消费结构的合理变化,消费水平的适度提高。当前重点要完善城市和农村的基础设施,降低过高的住房、轿车价格,取消不合理的限制消费的政策,发展消费信贷,引导居民正常消费的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与收入政策相结合,要注意加大对生活困难群体的支持力度,注意控制收入差距的扩大。短期调控中要注意引导居民的收入和支出预期,防止预期引导居民消费的过度低落。
5.贸易政策。把对出口的财税支持政策逐步转变为技术和设备投资支持政策,重点支持出口生产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更新。建立对新兴产业的贸易保护政策,加强海关的管理,加大对走私的打击力度,支持进口替代,支持技术和专利等软件的引进,减少设备等硬件的引进。
6.财政政策。作为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重要支持手段,财政政策要服从于产业发展目标和政府投资增长的需求,在买方市场条件下,预计政府投资活动将持续较长时间和保持较强力度,因此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将持续扩大,但换取的是经济的发展和持续的增长,开辟了更广阔的财源。长远看是必要和没有风险的。要认真分析国债和赤字规模可行的边界,立足于长期扩张的财政政策目标,规划好政策空间,把握好政策的力度,预研好可能发生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财政政策需要注意的另一个问题是,要把短期扩张需求总量的目标与中长期调整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目标密切结合起来。从前面分析看,应该更突出中长期结构目标。
7.货币政策。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货币政策抑制需求扩张的职能退居次位,支持经济增长的任务突出了。但由货币政策本身特点出发,在市场主体内在活力和行为能力不足时,要防止货币供给量的无效增长。因此应该予以货币政策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其更好地兼顾促进发展和稳定币值的目标。总体看,货币政策要更多地兼顾短期总量目标,但也要注意配合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注意中长期结构目标。
总结以上政策,要点是积极推进改革,通过政府和计划的作用推动当前的经济发展和增长,积极扩大投资,适度引导消费,注意调节收入差距,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现政府的有关目标。通过改革的深化逐步形成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机制,通过持续的政府投资形成新的产业发展领域和逐步改善市场投资的环境,引导企业和其他投资主体的投资加快增长。
标签:买方市场论文; 经济风险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环境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发展能力论文; 环境分析论文; 竞争分析论文; 主体结构论文; 政策影响论文; 净出口论文; 调控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