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怎样做“高考状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告诉你论文,高考状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每年的高考“状元”都是智力超常的特殊孩子吗?他们成功的经验是否能被所有学生借鉴?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极盛教授,从1999年中国高考改革后就开始研究高考状元,连续5年对全国300多名状元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及跟踪研究,从而概括出中国高考状元的几个定律。
状元没有不用功的
王极盛教授通过他这么多年的研究发现,高考状元没有一个是不用功就能取得好成绩的。“许多家长都错误地认为:状元考生的经验对普通学生来说没有借鉴意义,因为他们都是‘天生的’,智力高于常人。其实,通过与这么多状元面对面接触,我深深体会到,他们绝大多数人(甚至可以说全部)并非资质如何了得,与其他同学没有什么本质不同。要说不同,那就是他们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自觉性更强,平时学习更努力,更注重独立摸索解决难题的方法。从1999年起,我对每一个高考状元都进行了心理测试和智力测试,考察的结果令我难以置信,绝大多数高考状元智力水平仅为同龄人的中等,少部分为中上等。很多状元对我说,比他们聪明的同学有很多,只不过那些同学的聪明才智用在上网上了,用在玩上了。许多状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有意无意地回避他们很用功的事实。但他们又的确说不出成功的其它‘决窍’,其实学习方法和窍门因人而异,他们成功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用功。这用功不是傻用功,而是会用功。”
王教授接着说:用功学习是有前提的,很难想像一个早已厌倦学习、每天在老师、家长的强迫和监督下硬着头皮做功课的有真正做到“用功”。高考状元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学习态度都很端正,他们明白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和本分,无论是为父母、为社会还是为自己,都应该好好学习,这也是人生的必经之路,现在的一切刻苦、努力,都是为了有一个美好、幸福的未来,有了这样一个正确的态度,他们对学习乐此不疲,对困难以苦为乐。而这种态度都是他们自己早就“悟”出来的,不用家长更多灌输,几乎每个状元从他们初中时代起,学习就没再用家长操心过。
缘何寒门多英才?
中国有句话叫“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多年的研究中王极盛教授发现,大多数状元的父母都是工人、农民,其中下岗工人不在少数。状元的父母中没有大款,没有教授,状元的父母绝大部分仅为中学文化程度,有的还是半文盲。也就是说,高考状元的成功和他们父母的文化程度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王教授说:“财富是个很奇怪的东西,它能给人带来很多方便,提供更多的便利,也能消磨人的意志,很多有钱的孩子常说:‘那么刻苦学习干什么,到时候我爸爸送我出国,一年十万、二十万的花没问题。’带着这样的心态,他还怎么能够踏实下来钻研?而那些出身于贫寒家庭的学生们,对他们而言,除了学习,没有其他方式可以改变人生的现状,为了改变贫穷现状而努力学习的原动力大得惊人,那些在其他学生眼里难于上青天的困难,在他们眼里可能根本算不了什么。”
王极盛教授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次在高考现场,他看到有一个考生,9位家长相送,王教授还看到有很多学生是自己一个人进考场的,没有一个家长陪着。虽然不能武断地说这些学生就能考得更好,但是我相信,那个需要9个家长陪着上考场的孩子永远成不了大器。
破解高考状元平时“第二”之谜
王极盛教授介绍:他一共写了14本关于高考的书,共400万字,最终他归结出一个道理:高考成功近似等于“实力加心态”。实力就是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就是心理素质。高考就是考实力、考心态,二者同样重要。“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很多高考状元并不是平时考试的第一名,甚至排在10多名以后,只是在高考中一跃冲天、蟾宫折桂。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这些状元普遍都很有信心,具备考好的能力,都能正确评价自己;另一方面,他们没有任何压力,不像平时第一的学生,无形中给自己设置了心理障碍,反倒影响了自己在高考中的发挥。高考状元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共同产物,这里有必然性;但是考试和体育比赛一样,本身就是偶然事件,碰到的题型适不适合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如何,考场内外的环境如何,都能决定高低起伏。状元都是临场应变高手,有了高考成功的经验,他们在今后面对人生的其它困难时也总能有出色的发挥。”
女状元比男状元多
全国各地每年产生的状元中男女比例至少在四比六,女状元要比男状元多出二成以上。以前有人说,女孩子一到高中就不行了,这是毫无根据的。事实恰恰相反,在高中学习中,一旦突破了“女生就是不行”的心理障碍,她们往往比男孩更出色。“女孩子天生心细,更适于高考这样的综合测试;男孩子胆大,心粗,更容易在需要缜密思维的高考中出现纰漏。统计数字最能说明问题:2000年、2001年数学全国试卷的文理最高分得主都是女生。在重庆,甚至出现了连续4年8个状元中有7女个状元的纪录!去年北京大学在全国招收的35个省级状元中,24个是女状元。”
状元的成功绝不止于高考
出于研究的需要,王极盛与300多名高考状元一直保持着联系,他追踪的第一批状元去年已经毕业了。从他追访的300多名状元中,没有发现一个是“高分低能”的。“这些状元们进入大学后,他们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心理低潮期,然而,这并不会持续很长时间,很快,他们都会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开始新一轮的竞争和冲刺。到大学毕业时,他们又都成了各自专业领域的佼佼者。他们绝非‘书呆子’,只知道学习,他们和周围同学的关系也都处理得非常好。从北大、清华两所高校99级状元毕业生去向看,70%左右的状元都因成绩优秀保送上了研究生;15%至20%的状元出了国,并拿到发达国家知名大学的高额奖学金;约10%至15%的状元直接就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觅得一份不错的工作。有的状元毕业第一年,年薪就在10万元左右。”
王极盛教授最后总结道:“从1999年高考改革后,高考正在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实现了素质考核的目标。每一个在高考中胜出的状元,都是素质教育成功的典范,他们的成功不仅局限在一次高考上,他们的人生从成为高考状元的那一天起,已经注定从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