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心得论文_戴慧

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心得论文_戴慧

戴慧 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横板桥镇柳山九年义务制学校 422200

【摘要】课外阅读是学生语文实践的重要途径,其根本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之后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家校合作是指通过学校、教师与家长合作模式,从课堂阅读到课外领域延伸,由教师、家长一同与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这样的模式不仅能可以带动亲子阅读,同时还能进一步推进全民阅读的步伐。基于此,本文着重针对家校合作下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进行了分析与探索,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家校合作;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1-006-01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给被科学的规划与实施。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时期的阅读总量不能少于150万字。阅读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鼓励其富有个性,引导其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体验,甚至成为他们新的生活方式。下面主要以家校合作为背景,深入探析小学阶段语文课外阅读培养的相关问题,相信可以为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1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延伸,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发展的内在需求,然而,现实中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下,课外阅读始终处于边缘化的地位上。目前有关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研究比较少,主要是因为低年级学生识字数量较少,根本无法做到自主阅读,借助于拼音会非常影响阅读进度,同时低年级教学注重对识字能力的培养,严重忽视了对阅读能力的培养,加上被课务所累,每天的阅读量根本无法保证。然而低年级学生正在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正确的引导及阅读陪伴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家长与教师为学生搭建一座通往知识的桥梁,由学校、教师和家长一同帮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当前大多数教师对阅读教学的认识仅停留在课堂教学的阶段上,普遍过于强调提升成绩的重要性,认为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实际上就是要提升其阅读成绩或阅读效果。大部分家长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对学生课外阅读并不重视,也没有在家庭环境中采取有效的措施去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例如,当前大多数小学生在学校、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都没有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课外书籍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教师与家长,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应该看哪类速记,一些学生即使购入了书籍也不会主动阅读,课外阅读训练也在停滞的状态之中。

2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策略

2.1积极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期,这一时期教师、家长应该紧密配合,从学校、家庭两方面开始着手,为学生营造和谐的、积极的阅读氛围,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来,为学生采购利于成长的课外图书,或者创建阅读协会、开展阅读分享会等,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认识到课外阅读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创造出良好的阅读氛围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与家庭是对其影响最大的两个场所,学生们每天的时间都会在家庭、学校这两个地方集中,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积极沟通、交流,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也可以充分借助于网络,利用QQ、微信等通信软件进行交流,针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展开沟通与交流。总之,通过教师与家长的共同努力,可以为学生课外阅读创建良好氛围,以利于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

2.3创新辅导教育方式

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与学生学习兴趣养成、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直接相关,因此教师与家长应为其选择一些趣味性较强、符合小学阶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名著来阅读,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确保课外阅读内容选择的科学性。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与家长应注意尽量较少对学生阅读的干预,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需要教师或家长的帮助,这时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思考与分析,引导其利用查资料等方式解决问题,利用这种教育方式可以显著提升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逐渐形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

2.4注重阅读陪伴与监督

现代社会中,家长同时承担着职场人、家长的双重身份,很难抽出时间照顾孩子,尤其是近年来二胎政策实行以后,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分身乏术,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照顾孩子,成为众多家长面临的巨大挑战。一方面年轻一代家长忽视了早期阅读的重要性,以孩子年龄小作为借口,陪伴式阅读缺席,另一方面家长由于太忙,很难分配时间照顾孩子,只能由家里的老人或请保姆来完成亲子阅读。不仅是孩子需要在这个新环境适应,同时家长也要转变思维,重新审视家校合作中自己的角色,为孩子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孩子一同分享阅读体验。

2.5落实无压力阅读理念

“无压力阅读”是温儒敏教授提出的理念,旨在重点关注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一年级学生从幼儿园过渡到学校,很难适应学校的新变化,这表现在很多方面,如课堂时间延长、课程科目增多、课堂学习环境改变等,都影响着孩子的心理情绪。同时互联网环境下孩子的阅读兴趣也悄然变化,此外,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使得学生阅读基础、阅读习惯都各不相同。面对这些现象,教师应该在教育理念上做出改变,充分关注学生的起点与基础,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加深对无压力阅读理念的理解,同时还要与家长一同阅读,因势利导的构建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结语:

综上,小学阶段教师应有效合乎学生的阅读收获,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获取信息,通过多种途径来完善自己。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同时也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相信通过指导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为其推进优秀的课外书籍,举办阅读交流活动,由学校、教师与家长一同陪伴和监督,一定可以为学生打开广阔的阅读天地,不仅使其充分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同时还能进一步增强其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柳晓波. 网上阅读平台助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探索[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17-18.

[2]尹硕.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策略[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0):180.

[3]李松杰,赵凯娜. 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J]. 现代交际,2016(09):39.

[4]马素花.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导的方法[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9):12+64.

论文作者:戴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  ;  ;  ;  ;  ;  ;  ;  

家校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培养心得论文_戴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