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 ;湖北神农架 442400)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09月到2018年0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60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灸治疗。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73.3%。结论: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明显缓解患者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针灸;牵正散加减;面神经炎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2-0294-01
面神经炎(即面神经瘫痪、面瘫)、“歪嘴巴”、“吊线风”,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不受年龄限制。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患者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西医治疗本病常采取静滴营养神经类药物,笔者采用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选取2016年09月到2018年09月我院康复科收治的面神经炎住院患者,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选病例的诊断标准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口角下垂。在微笑或露齿动作时,口角下坠及面部歪斜更为明显。病侧不能作皱额、蹙眉、闭目、鼓气和噘嘴等动作。鼓腮和吹口哨时,因患侧口唇不能闭合而漏气。进食时,食物残渣常滞留于病侧的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淌下。由于泪点随下睑外翻,使泪液不能按正常引流而外溢。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治疗方法为:(1)针灸:针刺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等穴位30分钟。风寒证加风池、合谷,风热证加曲池、内庭,气血不足证可加足三里、三阴交;抬眉困难加攒竹,鼻唇沟变浅加迎香,人中沟歪斜加水沟,颏唇沟歪斜加承浆;针灸连续治疗20日,10天为1疗程,1疗程中可休息2-3天,发病5日内轻刺激,不宜用电针;针刺同时配合艾灸,艾薰患侧面部40分钟。(2)牵正散:白附子15克、白僵蚕18克、全蝎9克;随证加减:1.风寒证,加用蜈蚣2条、川芎12克、荆芥18克、防风18克、白芷18克、天麻15克等。2.风热证,加用柴胡12克、龙胆草12克、连翘15克、黄芩18克、半夏15克、甘草10克等。3.气血不足证,加用白芍18克、当归15克、熟地15克、川芎15克、党参15克、甘草10克等。中药连服7日,后根据病情调整。予对照组单纯采用针灸治疗,针刺穴位、方法同观察组,治疗20天。
1.3 疗效评定 参照House-Braekmann面神经功能评价分析系统。 【1】
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显效:仔细观察可以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动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颌运动中等,眼睛用力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有效:有明显功能减弱,但是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以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动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颌运动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颌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口仅轻微运动。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用p<0.05表示两者差异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为: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7%,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3.3%,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3 讨论
面神经炎,即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又称为“口眼㖞斜”。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冬季和夏季。发病急速,以一侧面部发病为多。手、足阳经均上头面部,当病邪阻滞面部经络,尤其手太阳和足阳明经筋功能失调,可导致面瘫的发生。【2】它的病因,《巢氏病源》云:“风邪入于手足阳明、手太阳之经,遇寒则筋急引颊,故口眼㖞,言语不正,而目不能平视。”【3】可见中医学认为,劳作过度,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外不固,风寒或风热乘虚入中面部经络,致气血痹阻,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而出现㖞僻。
面瘫的患者发病急速,病程长,临床多种方法治疗效果不甚显著,笔者针对其病因采用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效果良好,其中针灸取穴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翳风为面颊部重穴,针刺可活血通络、疏调经筋;风寒证加用风池、合谷可祛风散寒;风热证加用曲池、内庭可疏风泻热;气血不足证加用足三里可养血活血,另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交会穴,可调理肝、脾、肾三脏,滋阴壮骨。中药方剂采用白附子辛温祛风、化风止痉,全蝎、白僵蚕均能祛风止痉,其中全蝎善于通络,僵蚕并有化风化痰之功,风寒证加用加用蜈蚣、川芎、荆芥、防风、白芷、天麻等可加强疏风散邪之效;风热证加用柴胡、龙胆草、连翘、黄芩、半夏、甘草等可助祛风泻热之功;气血不足证加用白芍、当归、熟地、川芎、党参、甘草等可活血养血,补益气血;诸药相合则力专效著,使风散热消,经络通畅,则诸证可愈。
在临床治疗中,运用针灸结合牵正散加减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兴林,黄得亮,面神经麻痹学【M】北京:人民军医版社,2002.95
[2]王启才,针灸治疗学.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69
[3]谢鸣.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7
论文作者:罗云凤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针灸论文; 神经炎论文; 面部论文; 加减论文; 气血论文; 歪斜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11月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