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长江路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省 43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桥梁工程的发展也突飞猛进。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技术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十分普遍。它在具体施工中体现出简便易行、造价省、质量容易得到保障等诸多优点使其得到广泛认同。然而,装配式上部结构施工在目前还没有明确详细的规定,在施工过程、施工质量等一系列方面的检验也没有相关标准。本文从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技术的特点出发,分析如何在具体施工中保证其工艺与质量。
关键词:桥梁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工艺;质量管理
引言
分析了预制梁安装后状态的要求,同时对纵向湿接头的施工以及伸缩缝安装和泄水管的安装工艺要点进行分析,另外在探讨桥面铺装施工工艺的基础上,总结了公路桥梁装配式上部构造质量管理的要点,目的在于提高公路桥梁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水平,促进我国公路桥梁事业的发展。
1纵向湿接头的施工
(1)在对结构设计进行计算中,装配式连续结构中涉及到的湿接头混凝土浇筑等,都是以单梁为计算单位,且不把效果的横向分布作用分析在内,这样在预制梁吊装完成之后,就能够依照设计标准依次推进。(2)在对主梁进行预制的时候,对于负弯矩钢束波纹管,应适当留出一定的长度,并应注意端口的完整;而对于纵向相邻主梁的部位应确保位置对中;在对波纹管进行套接的过程中,应切实注意接头部位的连接平顺。(3)而对于超高渐变段的相邻主梁,因为其横坡有一定的差别,且预留的负弯矩钢束类型的波纹管的位置可能也存在一定的变动,另外在进行套接操作时应使用圆弧过渡的方式。(4)湿接头混凝土的施工应使用微膨胀类型的混凝土。
2泄水管的安装
(1)对于泄水管空洞的设置,一般应在预制梁预制的过程中进行,在浇筑混凝土桥面铺装之前,即应实施泄水管的安装,管顶应稍稍低于混凝土铺装层的顶面,务必使泄水管区域混凝土振捣密实。为确保经沥青面下渗的雨水能顺畅地汇入排水盲沟,应在混凝土铺装层顶面设置压制深度达6mm和间距为20cm的三角形压槽。(2)在对桥面防水层进行施工之前,应对场地实施彻底地清理,如发现油污等,应刮洗干净,而对出现裂纹的混凝土应及时修补。在对防水层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按照产品的规范实施喷涂操作,并视防水的具体效果而考虑喷涂的遍数。在施工完成之后,接着要进行的就是养护工作。另外在后续工序施工的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从而确保防水层不出现破坏。(3)排水盲沟主要分为碎石和塑料两类,在摊铺沥青下面层借助于使用锯切的方式来构成沟槽,接着直接铺设塑料盲沟。在使用碎石类型的盲沟时,碎石的外部应包裹玻纤格栅,以达到相应的施工标准。
3施工工艺以及质量管理措施
3.1桥面铺装施工
(1)在混凝土铺装层施工之前,应对桥面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浆等杂质清理干净,另外对于不合规定的混凝土也应及时凿除。经由凿毛处理的混凝土表面,应用水进行冲洗。如果在桥面发现油污,务必清洗干净,从而确保新旧混凝土之间的密切结合。(2)为确保混凝土铺装层能够与主梁协同变形且不出现裂缝情况,铺装层中就应设置钢筋网片。其采用Ф10或Ф12规格的钢筋,纵向的间距设置为10cm,每个交点的部位都应使用点焊的方式进行连接;为了达到提升施工速度和确保钢筋网节点间距均匀的效果,建议使用直接铺设并适应行业规范的方式来对钢筋网焊接,相应的强度等级应保持在550级。(3)为确保钢筋网下桥面混凝土浇筑的质量达标,其距离预制梁顶的高度不得低于5cm。(4)为固定钢筋网片以及确保铺装混凝土与主梁之间的有效衔接,在浇筑预制梁的过程中,应在梁顶部位设计预埋定位钢筋,可使用两端锚固类型的门式钢筋,另外其纵横之间的间距建议设定为50cm,而对于横向间距,由于受预制梁横向尺寸等因素的影响,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但是最大不应超过70cm,另外板顶混凝土最薄的区域严禁设置定位钢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梁支架上钢筋混凝土的浇筑
由于混凝土本身的特性,因此在浇筑完毕后,需要静置冷却一段时间,为了防止在冷却后混凝土发生裂缝,可以采取分层浇筑的方式。根据实际施工操作需要,将梁按横断面分成上层和下层,从上到下依次浇筑,浇筑距离需要始终保持在1.5m以上,为了避免浇筑厚度不均导致的漏浆问题,浇筑厚度需要时刻保持在30cm以内。一层浇筑完毕,则需要及时进行振捣,多次浇筑时,需要将混凝土浇筑到底板的承托顶部以上,浇筑的沉降和收缩量需要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混凝土施工应该注意:(1)混凝土浇筑段的所有材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的现实要求,只有在检查合格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施工工地,因此,要做好相关材料的隐蔽、预检工作,办理相关手续后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2)浇筑混凝土的走道及支架搭建完毕,由施工人员检查合格后才允许进一步使用。(3)电子计量器在称重之前,需要进行检查,只有在衡量准确、振捣灵活的前提下,振捣器才可以进行正常运转。(4)在正式实行浇筑之前,需要及时清除杂物,将模板内部的垃圾、泥土、钢筋等清扫赶紧,并将钢筋的水泥砂浆垫块、塑料垫块等清楚干净,在正式使用模板之前,需要用水将模板浇湿。(5)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过程中,混凝土自料口的下落高度需要控制在2m之内,混凝土浇筑需要按照不同层次依次进行,每层混凝土浇筑的高度需要根据该层级的结构密度、钢筋疏密程度等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分层高度需要控制在50cm以内;在使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混凝土振捣工作时,需要遵循快插慢拨的原则,振捣过程需保持匀速,不同振捣点之间的排列需要遵循排列规则,有序进行,不得遗漏。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上层振捣时,下层需要同时插入5cm,以此将两层之间的缝隙缝合。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必须始终保持在持续状态中,不得有任何断裂,否则将导致混凝土裂变。在振捣过程中,需要对模板、钢筋、预留孔洞等的情况进行观察,如果钢筋预埋件发生水平位移,则需要立即停止振捣工作。
3.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它对施工工艺的要求有着很高的要求,其中安装定位、浇筑、拉锚固参数是非常关键的环节,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需要保证各项应用系数均满足我国现有的规范要求以及技术规范。在工程开展的过程中,将符合工程的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科学的选择,同时还需要结合工程的现状,科学配置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等等;另外,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要科学的选择施工工艺,保证施工流程能够科学进行,同时,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还需要详细记录施工数据,对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加施工要点进行控制,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满足工程需求。由此可知,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流程控制上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工作开展时,需要结合实际的情况做好预应力混凝土施工筹备,并且在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时,需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提高整体桥梁上部构造施工质量。
结语
总而言之,在公路桥梁上部构造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质量要求非常高,且施工质量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的质量。因此,在进行桥梁上部构造施工时必须要注意工艺应用的科学选择。本文中,结合施工项目对上部构造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现浇支架施工主要步骤以及施工关键环节,实践可知,通过合理的确定施工方案以及施工工艺,同时对施工环节进行优化,能够切实提高整体桥梁上部工程施工质量,该技术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静,王琳.公路桥梁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科技传播,2013,5(8):65-66.
[2]张倩.公路桥梁上部构造的施工工艺研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38(11):120,122.
[3]李兰生.对公路桥梁上部构造的施工工艺的探讨分析[J].青海交通科技,2014(2):46,50.
[4]王新东.公路桥梁装配式上部构造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8):35.
[5]秦文升,金波.公路桥梁上部构造加固技术及施工[J].江西建材,2012(3):238-239.
论文作者:严圣圣,谢生龙,雷浩煜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30
标签:混凝土论文; 钢筋论文; 桥梁论文; 预应力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桥面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