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气控制系统是一个利用二次控制回路原理,综合的对若干个电气原件进行组合和控制的系统。它的可靠运行实现了对于若干个电气设备进行自动控制、保护、监视和测量的功能性。而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电气设备的可靠运行是关乎整个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因此,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和调试工作是极其重要的。通过正确的安装和调试方法的运用,可以提升电气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本文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方法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调试;方法
引言
在现代化的生产中,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起着重要的生产质量保证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因为它实现了对生产中相关设备的自动化控制、监测和测量,保证了生产系统的正常运行。电气控制系统又称为电气设备二次控制回路,在这个控制系统中,不同的设备有不同的控制回路,同时,高压电气设备和低压电气设备的控制方式是有所区别的。为了保证电气控制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安装和调试控制系统的相关设备时,应运用科学的施工方法进行操作。
一、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技术方法
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中,涉及很多电气设备工程项目的技术安装,包括:对隔离开关的安装、对变压器的安装和对电缆线路的安装等等,这些安装项目都是十分重要的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内容,以下将对上述三个安装项目进行具体的技术方法的分析。
1、隔离开关安装技术分析
在对隔离开关进行安装操作中,应对安装中涉及的齿轮的吻合度和安装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在我国,生产和配送的都是三相交流电,因此,在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电气设备的隔离开关进行安装时,就要注意保证三相电流的准同期并列,减小冲击电流的影响,而杜绝三相电流的非同期并列这种恶性操作事故。
在调整接触刀时,应采取同一时期调整方式,由于接地刀自身具有较长的连杆,无形中增加了操作的复杂程度和难度,并且针对一些容易产生各类异常动静的触头,涂抹相应的润滑油,减少两触头接触过程中产生卡涩现象。另外,在安装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触头表面的清洁,保证清除触头表面的灰尘、残渣等,防止触头接触不良介质而产生异常。如果发现触头磨损情况,就应立刻采取科学的打磨技术,对这种磨损进行补救处理,以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2、变压器安装技术分析
变压器是一种能够改变交流电压的装置,也就是说它是一种能够实现电能的转换的装置。通过变压器对电能进行有效的变压转换,才最终能够实现电能供应到户。因此,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中,变压器的安装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变压器的安装,一定是针对它的整体进行安装的,因为实践已经证明,变压器不能够通过对各个零件的拆除而实现安装。变压器的型号和体积大小不一,一般而言,体积适中的变压器需要通过车辆运输,而它的储存环境则是需要将其放置于油箱中。型号体积过大的变压器在运至安装现场后,还需要通过借助专门的索具来进行安装。
在对变压器进行安装时,首先,应该对其安装位置进行前期的核证,确保安装位置无误,因为如果安装位置存在误差,可能影响着变压器的使用效果,形成设备故障。其次,在对变压器进行拆封时,应注意保护各个绝缘部位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外,需要对变压器安装工序以及安装后的调试内容进行系统的制定。最后,应对安装的施工周期、安装人员数量、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安装工序和总工作量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保证安装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主变压器的安装工序的规划设计步骤应设定为,回装——滤油——电气接线——冷却器及附件安装——补油检漏——油循环——静放——电气试验——试运行。在完成这一整套工序的操作中,应进行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例如:在电气试验步骤中,采用在储油柜胶囊内进行高纯度氮气加压试验,对其密封性进行试验,如果参数测定为在0.03Mpa下可持续24h,同时没有出现附件和变压器本体的泄漏,则证明本次安装符合技术标准。
3、电缆线路安装技术分析
在进行电缆敷设安装时,可以根据不同的电缆敷设的情况而采取不同的敷设方法,例如:在电缆水平敷设时,采用电缆桥架上敷设;在电缆沟敷设时,采用管卡固定敷设;在电缆入户及穿过楼板、伸缩缝时,采用穿管敷设等等方法。另外,也可以根据工程布局情况而采取适应的施工方法,例如:按照施工进度进行敷设的分区域施工操作和分阶段施工操作等等方法。
电缆线路安装除了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还应注意保持其施工的技术性,例如:在对大截面电缆和小截面电缆进行敷设安装时,面对大截面电缆,通常采取的是机械牵引的方式,这种方法是利用滑车的设置,实现牵引敷设。而滑车应在敷设路径适当的位置进行中间滑车的设置,在转弯处进行导向滑车的设置,有效地进行滑车设置对避免由于电缆的机械牵引而引起的电缆损伤,是十分有效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它提高了电缆敷设的工作效率。另外,再分析一下小截面电缆敷设的施工技术。小截面电缆敷设一般采用人力牵引,在敷设的过程中,在电缆的始端、终端预留不少于3m,在电缆接线箱处,预留不少于1m。同时,应在始端和终端中间每间隔20m处,进行电缆回路与供电系统的辨别标识的标注工作。
二、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方法
在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进行安装和调试时,主要针对的施工设备包括:自动化仪表设备、保护装置和其他元器件装置。以下将针对自动化仪表和保护装置这两项主要的电气设备进行调试技术方法的分析。
1、自动化仪表调试技术分析
在对自动化仪表进行安装调试时,需要科学地控制其安装调试的位置,保证位置的准确性,这样才能将最真实的数据和信号反映出来。在安装自动化仪表的过程中,需要固定接线两端,避免发生信号失真的现象,另外,在对光电传感器进行安装时,需要对现场情况进行了解,使其与中央控制系统间能够协调,使装置保证计量的精确度。
2、保护装置调试技术分析
在电气设备控制系统中,保护装置起到了很大的保护系统安全性的作用。一般而言,保护装置包括:继电保护装置、避雷保护装置和差动保护装置等等。在对这些保护装置进行安装和调试时,其施工技术方法的实施需要以相关的规范和规定为依据,同时需要注意施工安装调试的有序性和正确的施工方法的选择,例如:在进行差动保护装置的安装调试时,需要检测使用的电源和测量仪表,并校正出现的问题;在进行避雷装置的安装调试时,需要考虑雷电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设备的安全性能的影响,同时,应该针对实际情况,安装合适的避雷装置,应依据规范和规定的标准进行有序的安装和调试操作。另外,在选择避雷装置引线截面的时候,需要对接地体的填埋深度进行考察,采取合适的焊接方式,这样才能使避雷装置的使用效果得到发挥。
结语
在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带动着电力行业的设备和技术的发展,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出现反映着电气设备向集成化和自动化控制进行着前进,二次控制回路使人们对电气设备的运用更加地有效和便捷。在这个系统的安装和调试环节,注重技术方法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整个电气系统的运营情况,因此,行业应逐渐地对电气设备安装和调试的技术方法进行更新,使电力运营的整体安全质量得到保证、同时使其效率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 廖祥君.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的技术分析[J].科技展望. 2016(20)
[2] 廖鹏.电气设备控制系统的安装及调试研究[J].科技与企业. 2016(05)
[3] 马廷栋.浅析变电所电气设备的安装及调试技术要点[J].通讯世界. 2015(22)
论文作者:李岩,朱先波,刘志勇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电气设备论文; 控制系统论文; 变压器论文; 电缆论文; 方法论文; 技术论文; 在对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