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骨伤医院 四川成都 610031
摘要:目的:评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正骨科住院部所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10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以及CT检查确诊。将1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内固定治疗,观察组接受保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46/50),组间数据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创伤小,具有安全可靠的价值,值得在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桡骨;远端骨折;保守治疗;疗效
为进一步评估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本次研究中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正骨科住院部所收治的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下以不同治疗方案进行干预,并对疗效进行对比,具体数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住院部所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共计10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所有患者均通过CR以及CT检查确诊。将10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方法进行分组,分别设置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患者各计50例。对照组中,28例患者为男性,22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60~80周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70.1±9.9)岁,35例患者为跌倒致伤,15例患者为坠落致伤;观察组中,32例患者为男性,18例患者为女性,患者年龄在59~83周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70.8±11.8)岁,38例患者为跌倒致伤,12例患者为坠落致伤。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具体干预方案为:患者在仰卧体位下做麻醉处理,以桡骨远端掌侧作为手术入路,于正中神经与掌长肌中间位置进入,将正中神经牵向桡侧,对桡动脉以及桡侧腕屈肌进行保护,切开关节囊后充分显露桡腕关节面于手术视野下。然后对借助于克氏针做临时固定,骨缺损患者需同时做人工植骨,内固定方法为锁定钢板内固定,达到满意复位效果后按序列打入锁定螺钉,术后常规行康复训练。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保守疗法进行治疗。具体干预方案为:患者经拍摄标准正侧位X线片证实为桡骨远端骨折后,利用浓度为1.0%利多卡因(给药剂量为10.0ml剂量)对患者行血肿内麻醉处理。经麻醉处理后,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在仰卧或坐位状态下,保持肘关节屈曲90°角度,由助手握住肘关节向近端进行牵引,操作者双手虎口扣住患者桡骨远端,做充分牵引处理,牵引持续时间视患者实际情况,控制在3.0~5.0min范围内。然后做掌屈45°,尺偏30°手法复位处理,应用小夹板固定轻度掌屈尺偏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经过复位治疗后再次行X线片检查,达到满意复位效果后由专人指导患者做早期功能锻炼,主动运动掌指关节以及指间关节,防止出现肌肉萎缩以及创面粘连的症状,并注意小夹板的松紧合适,防止二次移位。
1.3 观察指标[1]
对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观察。临床疗效的评估引入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复位质量评分表进行测定,评分项目包括背侧倾斜、尺侧倾斜减少、以及桡骨轴向短缩程度三个方面。总评分为0分判定为治愈,总评分在1~3分内判定为显效,总评分在4~6分内判定为有效,总评分在7分及以上判定为无效。
总有效率计算标准为:(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利用SPSS 19.0版本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表示为%,通过X²检验,在P<0.05情况下认为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00%(48/50),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00%(46/50),组间数据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可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接受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数据对比表
组别 例数 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50 25 9 12 4 46(92.00)
观察组50 29 11 8 2 48(96.00)
3 讨论
桡骨远端骨折靠近腕关节伴有腕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一般为不稳定型骨折,常以发生移位或二次损伤。有资料显示桡骨远端骨折关节面如果有2.0mm间隙或者关节面塌陷超过2.0mm,可能影响腕关节功能[2-3],同时可能引起桡骨关节炎的发生,因此临床需要针对确诊为桡骨下端骨折的患者及时进行治疗。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手术方案,通过利用锁定螺钉的方式将螺钉固定在钢板上,借助于钢板解剖形态的设计,使其维持理想的复位效果。但由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一定有创伤性,再加上本组患者年龄较大,对手术的耐受性较差,因此手术存在一定的风险。观察组患者选择通过保守疗法进行干预,其临床效果与手术疗法下的临床效果对比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由于保守疗法避免了手术对老年患者造成的创伤以及风险,故而安全性更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结果认为: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做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与手术疗效相当,且创伤小,费用少,具有安全可靠的价值,值得在老年患者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兴凯,杨付晋,苏晓龙等.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观察[J].中国骨伤,2010,23(8):573-574.
[2]张殿英,傅中国,王天兵等.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研究[J].中华手外科杂志,2010,26(6):340-343.
[3]董强,马信龙,马宝通等.LCP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华骨科杂志,2012,32(3):249-253.
论文作者:刘正,杨生文,郑澈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7
标签:患者论文; 桡骨论文; 远端论文; 疗效论文; 保守论文; 例数论文; 老年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