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与继续教育的辩证关系——以企业说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继续教育论文,科学论文,辩证关系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4 文献标识码:A
全面提高我国企业科学发展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继续教育科学发展入手,大力提倡和实施科学发展观,突出当代科学发展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科学发展意识和科学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企业科学发展程度,有效促使我国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企业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不久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台,又给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更明确了继续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定位,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一项重大方针。
一、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已走向科学发展
笔者从事成人教育研究20多年,经调查总结,认为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已基本上走向了科学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富有我国特色的9大统筹兼顾、9种基本做法、9类培训方式、6个特点。
(一)9大统筹兼顾
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主要是面对在岗人员和既将走上工作岗位的人员,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实施继续教育与培训,必须要面临诸如工作定位、横向联系、分量把握等等问题。对此,我国成功的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抓好了9个方面的统筹兼顾:
一是“劳动、人事、教育”的统筹兼顾;二是继续教育及其它教育的统筹兼顾;三是职前培训与职后培训与下岗培训的统筹兼顾;四是大、中、小企业继续教育的统筹兼顾;五是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做好不同所有制的继续教育的统筹兼顾;六是城乡企业继续教育的统筹兼顾;七是企业继续教育与两个文明建设的统筹兼顾;八是企业工人与管理干部岗位培训的统筹兼顾;九是企业继续教育与企业生产、企业发展、企业经济效益的统筹兼顾等。
9大统筹兼顾,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铺垫了坚实的工作基础,已使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工作出现了和谐统一、全面推进、科学发展热烈奔放的生动局面,大大增加了这一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与效果。
(二)9种基本作法
我国企业的继续教育时跨春夏秋冬,地及东西南北,事涉全国广大企业职工,情况千变万化,我国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以科学的态度审时度势,着力抓住了以下9种基本作法:
一是适应性岗位技术培训;二是思想政治、法制建设等应急培训;三是岗位技术练兵、比武;四是新技术、新岗位培训;五是攻关培训;六是自学;七是学历教育;八是下岗后的再就业培训;九是文化技术知识竞赛。
9种基本作法各有侧重,各有高招,经经纬纬织起了一张疏密有致的大网,系结于企业继续教育这根主纲上,使我国企业继续教育向正规化、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发展。
(三)9类培训方式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企业改革开放由政策调整走向制度创新和科学发展。新的变化给企业继续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体制更新、企业转轨,企业继续教育出现低谷的那段日子里,企业岗位培训难以落实,职工教育学校面临无米之炊。但全国广大企业单位继续教育工作者仍在实践中苦苦探索、开拓创新,一个“打开校门、面向社会、革新形式、参与竞争”的新思路在机制转换的阵痛中形成。继续教育面向生产、面向管理,根据需要确定教育和培训内容,合理安排教育和培训时间,形成了深受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欢迎的各具特色的办学形式。主要有以下9类:
一是“找米式”主动出击:如厂矿企业、工商贸易、党派团体等部门跳出过去奉命办学、“等米下锅”的旧框框,派专人分头外出联系培训业务,“找米下锅”。先后办起了高、中、初级技术培训班、电大教学班和学历文化补习班。几经奋斗,终于冲出了培训业务少、底子薄、待遇差、麻烦多的怪圈;
二是“滚动式”活力倍增:据调查,商业、金融(银行)、邮电、铁路系统都重新界定“下岗”的含义,对所有职工实行计划下岗,分批进行“星级营业员”的培训,学员带着从培训中学到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方法,重新上岗。这样年年滚动、岁岁出新,有效地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赢得了良好的企业效益;
三是“强化式”单项突破:如新项目、新技术上马快的金融(银行)、邮电系统,为了提高职工掌握微机的技能,专门开设外语入门强化训练班,使那些外语基础较差的员工迅速掌握了使用微机所必备的外语知识;
四是“超前式”高瞻远瞩:如一些大商场根据所经营的商品日益科技化的趋势,着力开展“超前培训”,让营业员及时了解新信息、熟悉新产品、掌握新知识,对新科技产品做到会操作、会推介、会讲解、会安装,收到了良好的促销和服务效果;
五是“贮备式”实力雄厚:如一些大企业,常年开展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教育,大大增强了职工队伍的科技实力,不但较好地跟上了市场需要的节奏,还开发了许多新产品,打入了国际市场;
六是“开放式”八面来风:如一些跨国公司的内部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联合办学与校际合作相结合的办学新格局,拓宽了企业办学国际和社会化的路子;
七是“跟踪式”转岗挖潜:如一些采矿系统抓好下岗人员培训的“两手硬”:一手抓有条件的厂矿车间自己培训,重新考核,一手抓公司集中培训、推荐上岗;还对富余人员进行经营销售知识的“热线培训”,合格上岗等,都收到实效;
八是“督导式”激励竞争:如我国的一些大型厂矿企业完善和自行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保证培训质量、鼓励岗位成才的措施和办法,同时为把企业继续教育引向深入,在企业的改革中逐步制定了培训、考核、使用、待遇相结合的配套政策,采用考工定级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动态管理等办法,把职工学习成果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使职工感到“上岗靠竞争、增资靠技术”,以激励职工学习技术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九是“一贯式”连绵不断:我国各级党政领导非常重视继续教育,不断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投入,将继续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层层分解指标,逐级落实任务。不少单位不仅将继续教育纳入政府目标管理的范畴,各部门、各省市县还坚持按政府目标管理的要求,层层分解落实,把继续教育列入发展规划和重要议事日程,纳入任期目标和承包内容,不少单位已做到有领导分管、有部门主管,有计划、有安排、有总结,工作落实,经费保证。
目前,有许多企业办的学校已拥有了微机、语音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一批企业兴建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培训大楼,有专门机构专职教师和专职管理人员,有独立设置的职工大学、成人大学、职工中专、成建制的职工学校。有些部门单位、工矿企业还办起了自成体系的电大分校和函授站,进一步为职工求学提供了方便。有效地改变了我国企业继续教育结构不合理的状况。
(四)6个显著特点
上述项目的实施,开创了我国企业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也呈现出我国企业继续教育发展的6大特点:
一是适应性培训多样化。为适应科技进步、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对外扩大开放的需要,为解决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补充新知识,全国各省市和行业、企事业单位开展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快节奏、重实效的适应性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加各种适应性培训人数达70%以上;
二是资格性培训规范化。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大中型企业制定岗位规范2万多个,其中铁路、交通、邮电、石化、电力、机械、商业、金融(银行)等系统制定岗位规范超过2000个,部分县级企业和部门也结合自身发展,制定了具有地方、企业特点的岗位规范。岗位规范的制定为开展职工教育和岗位培训,为资格性培训的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奠定了基础;
三是培训教学实用化。不少企业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上下大工夫,把企业的培训活动与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克服形式主义,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四是培训活动制度化。培训活动向以建立、完善岗位培训制度为标志的制度创新阶段发展。据调查,铁路、机械、银行、邮电、交通、粮食、石化、水利、电力等行业已初步提出了本行业岗位培训制度的内容,并在一些主要关键岗位上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此外,财政、商业、卫生、建筑、文艺、旅游等部门也分别对会计、计算机、护士、建筑设计、文艺表演、导演、推销等人员实行了资格证书制度;
五是培训工程社会化。把继续教育活动向社会各界外延扩散,争取社会投入,吸取社会活力,使这一工作别开生面,一些省市开展了对象、学历、年龄不限的计算机、外语应用能力社会化培训考试,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尤其一些行业、部门、大型厂矿还巩固完善了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结合本部门的特点,开展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社会培训工程;
六是再就业培训大众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下岗职工还有2000多万,在下岗职工中,35岁以上者居多,25~44岁者占70%左右,45岁以上者占18%左右,初中毕业以下者占62%左右,而且今后几年内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和整个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下岗职工要呈上升趋势,使就业与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一个沉重的话题。现在中央及社会各界十分重视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启动了庞大的再就业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再就业培训普及到每个有下岗职工的角落。
二、我国企业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我国继续教育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一
对继续教育认识上的偏差,导致继续教育工作“人治化”倾向严重和企业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制约继续教育的开展。企业任期目标制、承包制、经济责任制等制度的推行,对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经济效益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也在相当一部分企业领导中产生一定的负面效应,他们为降低成本、甩掉负担、淡化以致压缩职工教育力量。某大市有58家企业撤并了职工教育机构,专职教育干部和教师由原来的500人削减到30来人。认识上的失误还导致企业内受“重干轻工,重体轻脑”的思想误导,致使技术工人不安心本职工作,挫伤了技术工人钻研技术的积极性。
(二)管理体制不顺
政出多门,互相牵制,行业垄断,画地为牢,有钱赚、有便宜的培训,争着抢着向企业摊派指令性安排指标;没油水的职工教育谁也不管。政府权力部门直接插手办班、自己办学、自己考试、自己发证,严重偏离为企业服务的方向,直接向企业身上揩油,造成企业领导对培训学习的反感。
(三)培训经费不足
继续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使继续教育工作捉襟见肘。按国家规定提取工资总额1.5%作为职工教育经费,已远远不够用,而不少单位连这个数字也难以保证。在一个市进行调查,发现有20多个单位不提取职工教育经费,有30多个企业计划按规定提取,实际到位不足一半。
(四)人才链青黄不接
职工队伍的技术构成呈现年龄差。老中青三个年龄段职工中,高、中、初技术水平差异十分明显,一些有绝招绝技的老职工,退休年龄到了,但还不能下岗,一旦退下来,工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职工队伍的技术构成开始出现“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征兆。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老化。据专家研究,人才最佳创造年龄25-45岁,峰值为37岁,可以说相当部分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年龄超出最佳阈值。
(五)文化构成不合理
职工队伍中文化程度最低的平均受教育时间不到11年,文化程度绝大部分集中在初中至中专层面上,近2%的人员还处于小学及小学以下程度。而新科技、新产业革命没有高素质产业工人的参与,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六)专业技能不适应
相当数量的职工专业知识陈旧,专业技能差。技术工人的操作技能基本上是在旧有机器设备上练就出来的,到一定等级后缺少继续培训提高,在新产品、新工艺、新装备面前束手无策。
(七)培训质量不理想
不少企业培训缺乏计划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培训质量不高。企业教育常出现政治学习多、技术培训少、干部学习多、工人培训少、书本理论多、实践操作少的偏向。尤其在职工队伍素质结构上,缺乏熟悉市场经济的高层次、复合型、外向型人才,缺少能工巧匠。
(八)学习动机不同步
职工学习动机复杂多变,多以社会和各人的双重发展角度考虑,表现出求知好学的进取心态,同时表现出急功近利的烦躁心理,有些职工为了提干、跳槽,潜心学习,急于求成;有些职工为了应付等级考试、升级调资,应付眼前,形成一种学习虚假现象;还有一部分职工由于受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侵蚀,缺乏主人翁责任感和敬业爱岗精神,工作图轻巧,待遇要优厚,不思进取,无所作为,没有提高自身素质的愿望与要求。
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也面临种种挑战:已经下岗的职工存在实用、实惠心理,有些老弱病残,自认择业条件差,培训后仍难就业;身体素质较好的职工经过培训仍找不到工作,或经定向培训后,仍被当作廉价劳动力使用,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文件不兑现,政策不到位,优惠不落实,就业不畅通也是下岗职工不愿参加培训的主要原因。
凡此种种,都给继续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三、我国继续教育主要任务与对策
振兴中华靠先进的文化、管理、科技、思维,现有的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素质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大力进行再教育、再学习、再培训,所以,继续教育必须要适应时代的要求,必须要纳入政府行为,必须要使决策者和广大民众提高认识,把提升企业水平和职工自身能力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尤其是继续教育部门的干部教师要爱岗敬业,自觉地搞好本职工作。今后我国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应是: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十七大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按照“加强管理、深化改革、立足企业、面向社会、提高质量、讲究效益、强化基础、形成体系”的方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龙头,以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为重点,以基础文化建设和高、中等专业教育为基础,积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专业技术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一大批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初步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职工教育体系,为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其任务与对策主要是8个“发挥”与7个“强化”。
8个“发挥”是:
1.发挥继续教育的固本功能,大力开展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促进新的发展。
当前,岗位培训的趋势可用4句话概括,一是资格性培训向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主要是抓三个环节,其一是培训需求分析;其二是教学系统设计;其三是要抓评估和反馈。二是适应性培训向经常化、多样化方向发展。三是培训的教学向更科学地组织教学,向研究解决生产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的方向发展。四是从开展培训活动向建立完善的培训制度为标志的制度建设的方向发展。
2.发挥继续教育的实用功能,实施再就业工程,搞好再就业培训,接受新的挑战。
就业结构的变化、从业人员职业的变迁和企业富余人员下岗待业的现象,是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必然现象,难以避免。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新产业,为转业人员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同时,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职业培训,使他们具有选择新工作的能力。实施再就业工程,职工教育责无旁贷。
3.发挥继续教育的渗透功能,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专门人才。
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国情决定我们必须坚持“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道路。党中央早就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作为劳动力再生产重要手段的继续教育,肩负着艰巨的历史重任,企业继续教育要为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4.发挥继续教育的现实生产力功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促进企业实现“两个根本转变”服务。
5.发挥继续教育的科技功能,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企业职工素质,为企业实现“真正转轨”服务。
6.发挥继续教育的人力资源配置功能,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配置与培养人才,为提高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主体地位服务。
7.发挥继续教育的创造开发功能,提高职工整体素质,为增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服务。
8.发挥继续教育的超前开放功能,以“三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目标,改革和发展继续教育。
继续教育的新时期改革对策,应在以下7个方面加以“强化”:
1.强化观念转变,把继续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职工的素质是企业竞争和发展的最基本的实力,没有教育的支撑,企业的经济发展早晚要陷入停滞的状态。“争天下者必先争人,取市场者必先取人”,没有继续教育,一个企业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竞争。企业要参加市场竞争,一是靠技术上的高起点;二是靠管理上的高水平;三是靠职工的高素质——包括思想素质、专业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21世纪的教育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要途径,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教育不再只是发展手段,教育本身就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和目标。所以,在现代社会中,企业与教育的联系将日益密切。没有企业的教育与脱离了教育的企业在当代社会都是不可思议的。
因此,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是发展继续教育的思想基础。第一,要进一步明确认识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科技进步和职工教育的关系。第二,要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与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这两点,才能达成共识,才能够坚持继续教育宗旨,把继续教育作为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措施,纳入企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才能够贯彻国家关于改革和发展继续教育的法律规定,形成制度纳入企业生产经营系统,步入直接有效地服务于科研生产的轨道;才能够把智力开发、人才培训投资作为生产性投资,纳入企业财务经营范围,不断加大投入。要像抓经济一样,抓好继续教育,保证继续教育经费同企业生产经费同步增长。
2.强化体制改革,使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当前急需的工作是建立并切实实施政府领导、教育统筹、行业指导、企业主办、分级管理、通力协作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政府领导,主要是加强政府行为,以法律的手段指导和加强继续教育工作。
教育行政部门主要是制定保证继续教育宏观发展的方针政策、法规规定和工作制度等。传递国内外继续教育信息,交流工作经验。协助各部门,解决继续教育实践中的共性问题。
行业指导主要是根据行业特点和发展需要,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制定继续教育指南,编写体现行业特色的继续教育计划大纲和培训教材。组织行业联合培训,交流工作经验,指导企业继续教育健康发展。
企业自主培训主要是在政府教育部门宏观调控和行业指导下,以企业经济工作为中心,以推动企业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为目标,紧密围绕企业科研生产和经营管理工作的急需,独立自主地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不断深化企业教育改革,按照现代企业继续教育制度是企业转机建制、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开放式、法制型、规范化的新型教育制度的指导思想,建立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制度。
3.强化依法治教,建立健全职工教育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逐步理顺关系,明确工作程序,打破条块分割,共同促进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是建立职工教育登记制度,推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持证上岗规定。把职工教育作为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上岗的必备资格,按初、中、高三个等级培训教育,考核评估,凭证上岗。职工教育等级证书同学历教育文凭效力同等,以制约和鼓励有关人员主动地接受职工教育。全省要实行职工教育机构办学许可制度,统一归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权力举办或撤销继续教育办学机构。
二是建立继续教育考核、督导、评估制度。按标准在教育部门的组织下由政府(行业)部门对下属部门(企业)进行督导检查评估,以分析、确定不同时期企业对法律、规定的执行情况和继续教育发展计划。督导评估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要大胆的抓,大胆地做,要抓好做好。
三是建立继续教育理论研究制度。根据对企业教育整体发展趋势的认识,企业教育的理论研究需要更加深入和具体。总体来说,继续教育理论的研究一直处于较为粗放的状态:即笼统目标研究多,操作实施方法研究少;宏观研究多,微观研究少;简单移植研究多,个性化研究少;经验描述多,实证研究少;零散研究多,系统研究少。今后,我们将面对的是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由此看来,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于是,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就越发显得重要了。继续教育理论研究要做到三高:高起点、高要求、高突破。要把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作为指导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重点加强继续教育的教学培训试验研究、课题理论研究和继续教育比较研究。建立一支精干的继续教育理论研究的骨干队伍。
4.强化教学改革,使继续教育充满生机
确定企业继续教育方法与内容要满足“三高”要求,即高层次、高规格、高标准。要以“三实”为原则,即要结合实际、要讲求实用、要突出实效,做到内容新、方法活。在内容上,把处于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对发展生产力和增强实力起先导作用的高新技术,作为继续教育知识更新、补充和拓展的主要内容。同时要使系统性与应急性紧密结合,既满足岗位急需,又适应专业领域发展需要。凡是有利于解决工学矛盾、有利于提高实际效果、有利于科研生产需要的方法,都要采用。把普及教育、重点培养、超前培训、有效服务等多种方法结合起来,形成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的继续教育格局。
5.强化基础建设,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能量
一是加强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应按要求建设好培训基地,重点抓好示范型职工大学、示范型职工中专、示范型培训中心(职工学校),逐步形成教学基地与训练基地并举、在岗培训与基地训练一体化的职工教育体系。
二是多渠道地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各单位要按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的1.5%的规定拨足职工教育经费。教育事业费的2%应归口政府继续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用于继续教育。
三是吸收和培养一大批能够承担继续教育任务的专业技术管理人员任专兼职教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企业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和师资队伍。继续教育管理干部和教师是继续教育的保证。各单位要按3‰的比例,配齐专职教师,并要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教师要按《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有与所授专业课相应的技术职称和实践技能,并享受其他教师能享受的一切待遇,尤其有条件的单位还应给予特殊优惠。
四是编制先进实用的培训教材。要特别重视可持续培训教材的编写,形成有企业特色的继续教育系列教材。
6.强化适应性培训,突出继续教育服务经济的地位
一是要按提高管理水平的要求,强化企业厂长、经理和其他管理人员的新观念、新体制、新政策、新知识的培训;市场经济,企业是主体,主体领头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企业效益和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二是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强化对工程技术人员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继续教育;三是抓好技术工人的职业技术和岗位操作技能训练;四是继续抓好财会、营销、金融等类人员的专业培训;五是认真抓好窗口行业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六是积极开展转产、转岗和重新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
7.强化市场意识,给继续教育注入活力
继续教育进入市场,能更加丰富继续教育工作内容,使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能促进企业继续教育合力的形成,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还可以广泛地联系企业,取得先进之处,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可以充分利用教育阵地,发挥培训人才优势,达到既育人又创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