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志聪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志聪

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常平分局

摘要:土地整理活动是人们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强烈干扰。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还处在初级阶段,土地整理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未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如何在土地的整理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改善,只保证耕地质量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使得农业生产的条件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从而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

土地整理是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强加干涉,这样一来一方面会导致地表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也会给生态环境的组织结构带来质的改变。现如今我国的土地整理依然处在不成熟阶段,大多数地区往往通过扩展耕地数量,来实现耕地的平衡,并没有进入以提高农地质量和提高生活环境品质为目标的阶段。所以到目前为止,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作用并没有得到社会的关注。

一、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对土壤性状的影响

土地整理中的核心内容是土地平整,在土地平整中常采用常规的机械化平地方法,在土地整理中采用的是常规的平地方法来选用不同的设备,比如推土机、刮平机、以及铲运机等平整设备。目的是通过使用这些平整设备来减轻土壤理化性状发生的改变所带来的坏处。

1.1 改变土壤结构

例如:在荒无人烟的土地上进行开垦种植会使土壤原有的土层组织结构发生改变;在修筑公路与村镇建设方面也会破坏土壤的原来具有的结构;在坡地上开垦种植也会给土壤带来一定程度的破坏甚至出现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的自然现象。在使用平整设备平整土地及土地整理后会使农作物变得单一使杂草不断减少,降低了土壤对农作物的保护作用;同时也会使土壤中的养分丢失,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土壤结构发生质的改变,由于杂草能阻碍雨水对土壤的直接淋洗,从而减少水土流失与土壤养分的丢失。

1.2 改变土壤质地

人们在土壤上进行耕作种植植被时会使得土壤表层变得疏松起来,在播种期人们进行播种的时候及撂荒期没有植被的时候土壤往往裸露在外边,经淋洗会使土壤养分丢失及水土流失,遇上干旱季节时有可能又会带来尘土。

1.3 影响土壤肥力

为了使农作物产量提高人们往往会增加耕地面积的开垦与种植,土壤是有一定的适宜性的,如果人们不按照土地适宜性来进行开垦种植时,那么就有可能使土壤肥力有所下降,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甚至会给土壤带来自然灾害比如:土地沙漠化、土壤侵蚀等自然灾害,从而使土壤的养分大量流失掉。

1.4 造成土壤污染和加剧土壤退化

例如: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人们往往会给土地施加化肥,以及使用农药来杀死农作物上的害虫,大量的追加化肥与喷洒农药这两种现象会给土壤带来避免不掉的污染,这时候土壤中的微生物就有可能会由于土壤受到污染而大量死亡;由于大多数人们在灌溉时并没有采取正确的灌溉方式及排水方式,那么就会使土壤变的盐渍化,另外,养殖业、家庭污水、工业等产生的污水未经正确方式的处理就直接排入了农田,这也会使土壤受到污染。

2.对水资源以及水环境的影响

2.1 改变水文结构

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坡地开垦种植以及梯田建设是土地整理的核心内容,不仅直接影响到自然环境的类型,而且还可能影响到水系网络锁形成的相关生态过程。例如:在流域上游修建蓄水堤坝,虽然局部地区的自然环境类型得到了改善,但是,河道下游有可能是干涸的或者使得某些憩水生物的生存环境发生改变。另外,对耕地面积进行大量的开垦以及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地下水,从而使地下水位有所降低,这直接影响到植被的生长。

2.2 影响区域水资源分配

在土地整理过程中有很多方面都会对水资源有相应的需求量包括:提高粮食产出率、耕地面积的增加、植树种草等,所以,对区域水资源分配所带来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

2.3 影响水环境的质量

工矿企业开发、村镇以及新镇建设会相应的带来生活污水与工业污水的排放问题,从而对水环境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

3.对大气及相关生态过程的影响

人们往往通过很多方式来间接的表现土地整理活动,比如说:对地表植被被覆盖的情况进行改变,对土壤结构进行改变以及对质地的改变等。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以空气质量问题等,在荒地开垦、草地过度放牧、森林的砍伐等都会导致地表裸露在外,经淋洗会带来水土流失的现象,同时还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增加;要想改善农田周围的大气环境质量问题,就要建设农田防护林带网,从而来改善农田环境质量,并且还具有防风固沙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在土地整理工程中用到大量的水泥与混凝土,这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耕作面积,在我国土地整理过程中水泥被广泛应用到各个方面,比如:路、渠、沟的修筑就会用到大量的水泥,成本是相当高的,并且还影响到生态环境。近些年来天然绿地不断的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混凝土,使得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方在不断的减少,水泥铺筑的道路不断增多,而动物的栖息之处大量的消失了,这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生物的数量与种类有所下降。

(2)耕地面积的增加是土地整理活动目前所看重的,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很多河道由弯变直的情况发生,但是这会使得动物栖息的环境在不断地减少;人们对沟渠的特殊设计是并不理想的,很容易造成河道内的水分丢失,使他们精心设计的河道经常处于断水状态。并且给生物的栖息环境也带来影响。

5.对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不同的生物种类和他们生存的环境组成的,所以,土地整理活动又会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影响,从而直接影响到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1 对农业生态系统中生物竞争机制的影响

现在的动植物表现出的顽强的生命力完全是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的结果。生态系统由不同的生物组成,不同的生物之间为了能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为了得到美食,为了生存下去,不同生物之间的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5.2 对农业生态系统抵御虫害能力的影响

农业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组成的,在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是多样化的,并且能散发出混合气味来抵御各种各样的害虫的入侵。

二、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建议

2.1 加强生态保护意识教育和宣传力度

结合中国现阶段国民生态保护意识薄弱的国情,应当加强基础教育,从而培养国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进行生态环境观的宣传教育,使人们树立土地的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观念,提高人们对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级土地规划在制订时就考虑到生态保护问题,杜绝在施工中只考虑经济效益而

忽略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现象,使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统一,真正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建设。

2.2 要克服土地整理中所谓。高品位”的过分追求

政府部门在组织土地整理工作中,一方面要引导农民认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克服过分的高品位追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反复的论证,在尽量为农民生产生活提供方便的前提下,减少对天然绿地的破坏。

2.3 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适当保留一定数量的湿地、沼泽、塘堰,为野生植物留下一片合适的栖息场所和生存、繁衍的空间环境,促进生态的永续发展。土地整理项目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以土地生态安全为前提,因地制宜。关注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相关性和演替趋势,侧重生态过程的无阻碍和良性循环,稳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农业生态系统安全。

2.4 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和整理过程中对项目区景观格局变化、土壤质量的影响因素,生物多样性的受影响程度以及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详细的分析与评价。可行性研究和规划设计中对生态规划设计进行明确和强化。注重工程设计的环保和生态。土地整理之前必须进行土地整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中要专门对生态保护对象的影响作出评价。

结束语

土地整理是通过对农村水、田、路等方面的综合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使农业生态条件和环境得到改善,使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趋于统一。但近年来,随着土地整理工程的增加,从客观上改变了原有的生态环境,使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系统遭到破坏。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产生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如何客观评价这种生态效应是一个难点问题,也是一个热点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军,李正,白中科,等.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农业工程学报,2015.

[2]龚健,张志,刘耀林.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5.

[3]罗明,张惠远.土地整理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综述[J].资源科学,2013.

[4]艾东,朱道林,赫晓霞.土地整理与生态环境建设关系初探[J].生态环境,2014.

[5]牛传军,贾芳芳,马好霞,等.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16.

论文作者:袁志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论文_袁志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