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自由化、技术进步和工资不平等加剧_贸易自由化论文

贸易自由化、技术进步与工资不平等上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平等论文,技术进步论文,工资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根据赫克歇尔—俄林—斯托尔珀—萨缪尔森(Heckscher-Ohlin-Stolper-Samuelson,HOSS)国际贸易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会导致发达国家工资差距扩大,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缩小。然而,最近几十年来,不仅发达国家的工资差距扩大了,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后工资差距也扩大了。

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开放后工资不平等上升的经济现实与传统贸易理论预期明显相悖,许多经济学者尝试解释其中的原因,主要观点包括:1)贸易自由化前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主要集中在低技能部门,贸易自由化后关税降低导致对低技能部门贸易保护减少,进而导致非熟练劳动力工资降低;[1]2)中国和印度等具有丰富非熟练劳动力资源的低收入国家进入世界贸易体系,改变了拉美中等收入国家的比较优势结构,导致拉美国家非熟练劳动力收入状况恶化;[2]3)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产业转移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发展中国家工资差距扩大;[3]4)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后,FDI增加迅速,促进了资本积累,熟练劳动力需求增加,导致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上升;[4]5)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推动了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导致工资不平等上升。[5-6]

在Acemoglu模型[5-6]基础上,本文提出一个贴近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的模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技术存在两种来源: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技能部门(技术密集型)使用的技术是引进的,而非技能部门(劳动密集型)使用的技术来自自主研发;2)自主研发部门雇佣熟练劳动力作为研发工程师,他们可以在自主研发部门和技能部门之间流动;3)自主研发技术提供给非技能部门,通过自主研发部门,非技能部门与技能部门存在相互作用。由于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比较丰富,自主研发技术是相对非技能偏向型,适合非熟练劳动力使用。引进技术是技能偏向型,适合熟练劳动力使用。贸易自由化后,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规模扩大,自主研发技术与引进技术的生产率差距越来越大,导致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不断扩大。同时,过度依赖引进技术会抑制自主研发,因为技能部门生产效率提高较快,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吸引自主研发部门熟练劳动力流向技能部门,导致自主研发部门萎缩。

本文认为贸易开放对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分配有两种影响。首先,根据HOSS理论,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充裕,贸易开放提高了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导致其相对价格上升,非熟练劳动力相对工资提升,工资差距缩小,即存在价格效应。其次,贸易开放使技术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加速。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有利于扩大技术更新规模,提高技能部门生产效率,从而增加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工资差距扩大,即存在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两种效应综合决定着贸易开放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趋势。本文的第二部分介绍基本模型,第三部分进行经济分析,第四部分进行经验分析,最后给出研究结论。

二、基本模型

(一)经济环境

假设经济中存在H个熟练劳动力和L个非熟练劳动力,劳动力供给无弹性,且对消费有一致的偏好。经济中一个典型消费者的不变相对风险厌恶(CRRA)偏好为:

(二)均衡

两种中间品的相对价格为:

以最终品价格作为计量单位,有

厂商购买机器和雇佣劳动力以最大化其利润。假设没有调整成本,非技能部门最大化问题为:

(三)技术进步

三、经济分析

(一)贸易自由化之前的情形

根据套利方程,自主研发部门的均衡满足条件:

(二)贸易自由化之后的情形

贸易开放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主要通过两种效应反映,价格效应和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

由于发达国家通常熟练劳动力比较充裕,而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比较充裕,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后,世界将提高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需求,提高其相对价格,P<P(其中P表示开放后的相对价格)。在贸易开放的条件下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之比为:

说明贸易开放后,给定技术水平不变,价格效应会促进相对工资差距缩小。贸易开放后,发展中国家通过扩大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价格效应推动了非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工资增加,从而促进工资不平等下降。

其次考虑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效应。发展中国家贸易开放,将促进其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非技能部门的技术进步主要依赖于自主研发,而技能部门的技术主要来自于从发达国家的技术引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技术,尽管按发达国家标准可能属于非技能偏向型,但按发展中国家标准却是技能偏向型。[3]发展中国家通过贸易开放,引进先进设备,更新技术,会扩大对熟练劳动力的需求。[6]

贸易开放的价格效应和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对工资差距影响的方向是截然相反的,在均衡路径上,究竟哪种效应起决定性作用?

由(17)得到贸易开放前,相对价格:

于是相对技术比率为:

同理,贸易开放后,相对技术比率为:

将(28)与(29)进行比较,由于0<β<1,ε >1,βε-β+1>0,,因此A>A,说明贸易开放后,技术引进的规模扩大,技术进步偏向于技能部门。

在贸易开放之前,相对工资比率为:

在贸易开放之后,相对工资比率为:

将(30)与(31)进行比较,显然,由于1-ε<0,,所以w>w,即贸易开放后,技术进步是技能偏向的。与价格效应的影响相比,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较大,这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贸易开放之后工资差距总体上扩大了。

四、关于中国的经验研究

(一)相对工资方程设定

对(24)式两边取对数,得到相对工资方程:

其中,P表示技能部门产品与非技能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根据传统贸易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会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价格上升。因此,相对价格方程可以设定为:

其中,TE表示出口贸易,D表示其他因素(如汇率和关税)的影响,ε表示随机扰动项。

其中,N表示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影响,v表示随机扰动项。

将方程(33)和(34)带入(32),则相对工资方程可以表示为:

其中,M表示其他结构因素的影响,μ表示随机扰动项。

本文应用1991—2008中国经济数据分析贸易开放和技术进步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根据包群和邵敏的观点[8],本文应用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总劳务费与科技活动人员数量之比表示熟练劳动力平均工资,应用行业平均工资表示非熟练劳动力平均工资③。进口贸易比重和出口贸易比重分别应用进口贸易总额和出口贸易总额占GDP的比率表示。自主研发应用低技术行业科技人员占制造业总科技人员比重(Ⅰ)和低技术行业科技经费占制造业总科技经费比重(Ⅱ)表示④。此外,模型中考虑了贸易开放度(应用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之和与GDP的比率表示)、是否加入WTO和人民币汇率E(应用汇率年平均价表示)的影响。

(二)回归结果分析

经过ADF方法检验发现,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说明相对工资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回归结果参见表1)。

首先,考虑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对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从方程(1)—(11)回归结果中可以发现,进口贸易比重系数显著为正,进口贸易比重增加1%将导致相对工资比率增加1%左右,说明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了熟练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导致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进而导致工资差距扩大。出口贸易比重系数绝大多数为负,但并不显著,说明出口贸易可能存在微弱的价格效应,可能将导致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有所缩小。

其次,考虑自主研发对工资差距的影响。由方程(3)——(13)回归结果可以发现,自主研发系数大多显著为负,自主创新科技人员占比和自主创新部门科技经费占比增加1%,相对工资比率分别下降约10%和2%,说明自主创新部门的劳动力流动比资金流动对相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更大。非技能偏向的自主创新规模扩大通过提高非技能部门劳动力的生产技术水平,促进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增加,从而有助于缩小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

方程(6)—(8)考虑加入WTO对工资差距的影响。WTO系数显著为正,说明加入WTO扩大了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主要缘于加入WTO有利于发达国家向中国的技术溢出,而贸易自由化明显是技能偏向型的,因而有助于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上升。

方程(9)——(11)考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资差距的影响。汇率变量系数大多数显著为负,人民币升值(对美元)1%,相对工资比率会上升0.37%—0.84%。人民币升值导致工资差距扩大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人民币升值会降低出口产品的人民币价格,通过价格效应降低国内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促进熟练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改善,进而提高熟练劳动力的工资水平。

最后,方程(12)和(13)中考虑贸易开放对工资差距的综合效应。贸易开放度(进出口贸易占比)系数显著为正,说明整体上贸易开放的技能偏向效应明显大于价格效应,贸易开放导致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明显扩大。

本文建立了一个贴近发展中国家经济现实的理论模型,用于分析贸易自由化和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工资不平等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贸易自由化后,世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上升,将推动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上升,进而带动发展中国家非熟练劳动力工资水平的上升,有助于缩小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然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使得技能部门技术更新规模扩大,提高了技能部门中熟练劳动力的生产效率,推动熟练劳动力工资的上升,从而导致熟练劳动力与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贸易自由化后,发展中国家的工资不平等是价格效应和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联合作用的结果。在均衡路径上,贸易开放引致技能偏向的技术进步效应通常起着决定性作用,从而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后,工资差距明显扩大。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政府对引进技术的补贴,有助于技能部门的技术进步,但却可能导致企业对引进技术的过度依赖,从而对自主研发部门的发展产生抑制作用,主要源于技能部门的技术更新扩大会推动该部门职工工资水平的上升,将会从自主研发部门中吸收熟练劳动力,使自主研发部门逐渐萎缩。这与许多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初期发展经历是一致的。

通过应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贸易自由化对工资差距的影响非常显著,而且随着开放程度的增加,工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暗示着以往分别仅关注国际贸易或技术进步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忽视了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导致国际贸易影响的低估。国际贸易对工资不平等的影响,不仅体现为简单的价格效应,而且主要体现在国际贸易对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

总之,许多证据表明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过程可能伴随着低收入群体分配状况的恶化。因此,发展中国家在贸易自由化过程中,应通过收入再分配政策改善低收入群体的收入状况。同时,政府适当降低中低技术企业税负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加大对自主创新部门扶持力度以促进非技能偏向的技术研究与应用。支持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适当改造以适应环境,将有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非熟练劳动力就业和收入增长,进而降低工资不平等。

①熟练劳动力工资Ws上升,可能是由那些生产率较高并依赖引进技术的现代技能部门推动的,尤其是一些外资企业常常通过支付较高的工资挽留人才,甚至从一些国内企业吸引人才

②贸易开放后,

③科技活动人员只占行业就业人员比重的5%左右,因此非科技人员平均工资与平均行业工资非常接近。

④参照盛斌的观点[9],本文将工业划分为高技术行业和低技术行业。高技术行业包括化学制品业、医药制造业、塑料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和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其他行业划入低技术行业。全行业总科技投入中,高技术行业科技投入是技能偏向型,而低技术行业科技投入是非技能偏向型。

标签:;  ;  ;  ;  

贸易自由化、技术进步和工资不平等加剧_贸易自由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