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蒲城县医院 陕西 渭南 715500
【摘要】 目的:探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于改善强制隔离治疗中心焦虑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我院强制隔离治疗中心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犯罪嫌疑人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结果:经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强制隔离治疗中心焦虑患者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提高总体护理质量。
【关键词】针对性心理护理;强制隔离治疗中心;焦虑;临床效果
医院强制隔离治疗中心是收治因患有疾病,从而不能在羁押场所关押的违法犯罪人员,限制患者的活动并对其进行治疗[1]。但是患者因违法犯罪,在病区中被长期强制隔离,人身自由被限制,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虽说此类被隔离的患者都是犯罪人员,但我国各方面的管理制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人性化的,所以对犯罪患者采用科学有效的心理护理,可对犯罪患者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缓解,同时也促进了其疾病的稳定性,本文以2017年12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我院强制隔离治疗中心收治的60例患有高血压的犯罪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份至2018年12月份我院强制隔离治疗中心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犯罪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照组患者男25例,女5例,平均年龄(30.16±17.82)岁,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7例,平均年龄(32.38±18.9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给予降压药物,同时禁止对其他人对患者进行探视等,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患者因被长期关押,且因自身疾病造成的痛苦,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报复社会等严重行为,不仅如此,心理问题还会导致患者抵抗力降低、血压不稳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为了防止此类行为发生,护理人员务必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将患者的心理问题缓解,以维持患者血压稳定。首先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每日可定时播放轻音乐或电视节目,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同时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如亲切的询问其病情,有无不适症状,多使用鼓励性语言,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心理支持,取得患者的信任,提高患者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
②使用友善,亲切的目光以稳定患者的情绪,切勿使用上下打量、瞟视、斜视等目光,增强患者的安全感,给予患者尊重与理解,促进其情绪稳定。护理人员在配合医生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沉着冷静,熟练操作各项技术,熟练的操作技术是维持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对于患者提出的要求,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尽量满足。
1.3 疗效标准
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在患者进行干预后,为患者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高,50分以下,表示患者无焦虑症状,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2.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为(48.17±8.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SAS评分(69.75±10.73)分,(t=8.772,P=0.001),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一旦进入强制隔离治疗中心,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务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使患者可以尽快熟悉病区的环境,并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在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时,运用良好的沟通技巧,专业的护理技能及健康知识宣教等护理方式,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良情绪得以缓解。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了针对性心理护理,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将患者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缓解,从而有效将患者的血压控制,同时也可使患者面对自身疾病,树立其信心,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有效防止了意外情况的发生[2]。
综上所述,在医院强制隔离治疗中心中对患者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状况,最大程度减少意外情况的发生,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周华斌,张宁,张文瑄. 不同犯罪类型男性服刑人员的冲动性及影响因素[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8, 27(6):539.
[2]吴兰霞, 刘艳华. 心理护理对首发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36):292-293.
论文作者:石娜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患者论文; 焦虑论文; 性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