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美元大关的期待——盘点我国外贸增长的显著变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大关论文,期待论文,外贸论文,美元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我国进出口额高达17607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德国和美国,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据海关统计,2007年1—7月,进出口总值就超过l万亿美元,达11720亿美元,同比增长24.4%。只要全年外贸增长率保持在14%以上,进出口总额就可以超过2万亿美元,而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可以说这几乎是毫无悬念的必然结果(改革开放以来,进出口增长率有17个年份超过15%,已连续4年超过20%)。
中国外贸额从1万亿美元走到2万亿美元关口,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可谓增速出奇得快。2003年,外贸进出口额8512亿美元,2004年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较上年增加3000多亿美元,占全球外贸总额增量的9.4%。2005年中国外贸额再增2674亿美元。2006年外贸额第二次再增3000多亿美元。相比而言,从总量来看,德国1998年外贸总额突破1万亿美元,一直处于微幅增长,直到2006年才刚刚超过2万亿美元(20419.1亿美元)。美国1992年外贸总额达到10021亿美元,2000年时突破2万亿美元,即大约花费10年时间翻了一番。从单年增量来看,1980—2006年间,世界各国外贸发展历程中,外贸额年增1000亿美元的有20多次,年增2000亿美元的有6次,而年增超过3000亿美元,只有2次。其中,我国年增1000亿美元有2次,2000亿美元和3000亿美元各2次。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是短期内发生的令人惊奇的巨变。
但是这一巨变也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一个问题:这2万亿美元的贸易结构是个什么样子?它和1万亿美元相比有何新的显著变化?这种快速的增长势头是良性的、有效的吗?
一、外贸增长的显著变化
量变引起质变。2万亿美元与1万亿美元相比,具有一些显著变化。一方面,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同步增长、私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同步增长等等,这些都是外贸增长的积极因素。另一方面,也出现了贸易不平衡状况加剧、财政负担成本加大、贸易依存度节节攀升等一系列新情况。不过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些新情况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通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逐步解决。
1.走向贸易大国的积极成果
第一,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显示出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一是机械设备与杂项制品出口比重落差逐渐加大。自2001年机械设备类产品出口比重首次超过杂项制品,成为第一大类出口产品以后,两者的落差逐渐加大。2006年前者为47.1%,后者为24.6%,相差22.5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两者的落差进一步扩大到23.2个百分点。二是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与杂项制品出口比重落差逐渐缩小。2006年前者为18%,后者为24.6%,相差6.5个百分点,2003年时相差13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两者仅相差4个百分点。如此下去,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很有可能在未来一两年内替代杂项制品,占据出口比重第二位的位置。三是机械设备类产品进口比重持续上升、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进口比重持续下降的态势得到加强。2006年,形成了初级产品中的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以及化学品及有关产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四类产品齐头并进的局面,每类产品进口比重都在10%—11%。
第二,一般贸易与加工贸易的积极互动展示出国内产业阶段性发展的良性循环。一是出口、进口所占比重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出口方面,一般贸易所占比重上升,加工贸易比重下降。进口方面,一般贸易下降,加工贸易上升,二者的落差逐渐缩小。2006年,一般贸易进口比重占42.1%,加工贸易占40.6%,二者相差1.5个百分点,2003年为6个百分点,2001年时为8个百分点,2007年上半年突然扩大到7个百分点。二是从增量变化来说,2002—2005年,一般贸易出口增量一直低于加工贸易增量,2006年发生了明显变化,一般贸易增加1012.3亿美元,加工贸易增加939亿美元;一般贸易进口较上年增加534.6亿美元,同期加工贸易增加475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这种态势。三是从增值率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后,加工贸易增值率不断提高,2001年达到峰值,为1.57,之后略有下降,2003年为1.48,2006年增值率达到历史最高点,为1.59。2007年前6个月,更是达到1.67。
第三,贸易主体的市场化特征逐渐形成,进一步完善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4年新《对外贸易法》的实施,以及2005年“非公经济36条”的出台,使我国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能够广泛地参与外贸活动。个体私营经济无疑成为我国对外贸易主体中具有增长潜力,对我国外贸发展影响深远的组成部分。一是从出口所占比重看,国有企业大幅下降,由2002年的37.7%下降至2006年的19.7%,2007年上半年为19.1%;外资略有上升,由52.2%提高到58.2%,2007年上半年为56.9%;最明显的变化是私营企业,由4.2%扩大到17.6%,2007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到19.7%。二是进口方面,也表现出与出口方面的同样特征。国有企业大幅下降,由2002年的38.8%下降至2006年的28.5%,2007年上半年为28.6%;外资略有上升,由54.3%提高到59.7%,2007年上半年为58.4%;最明显的变化也是私营企业,由3.2%扩大到9.2%,2007年上半年进一步扩大到10.4%。三是私营出口增量超过国有企业,进口增量依然落后。2006年,按照出口增量排序为,外资企业(1196.2亿美元)、私营企业(585.1亿美元)、国有企业(225.3亿美元)。进口增量排序为,外资企业(851.1亿美元)、国有企业(280.4亿美元)、私营企业(188.6亿美元)。四是除了私营企业的抢眼表现以外,个体工商户从事进出口贸易从无到有。2004年,我国个体工商户进出口总额仅为420万美元,2005年跃升至1.4亿美元,截至2006年前11个月,个体工商户实现进出口贸易17.1亿美元,未来一个时期内,个体工商户有望成为进出口的一支重要生力军。
第四,在多边贸易体制框架下,以我为主积极参与并推动区域贸易安排进程。2001年以前,我国主要是通过实施单边降税以扩大市场准入。进入21世纪以后,入世的胜利,标志着我国在多边框架内有计划地削减关税,在中国加入WTO当年,平均关税水平是15.3%,2004年下降到10.4%,2005年降至10%以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下降幅度达到30%。2001年以后,我国开始认识到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十五”计划明确地将“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系和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确定为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2004年新修订生效的《外贸法》中提出了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要求,即“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十一五”规划再次明确要“积极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加强对话与协商,发展与各国的双边、多边经贸合作”。
“十五”以来,我国自由贸易区建设从无到有,稳步推进,取得了良好的开局。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参与或发起了10余个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特点就是,“南北齐进、东西两翼齐飞、多层整合”的全方位自由贸易区网络正在形成。从地理位置来看,截至目前,已向北参与上海合作组织,向南加入亚太贸易协定(前身为曼谷协定),并发起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建立双边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磋商。向西与海湾合作委员会、巴基斯坦、冰岛等,向东与ASEAN、新加坡、韩国等发起双边自由贸易区谈判磋商。
2006年是我国自由贸易区谈判工作“相当密集”的一年,几乎每个月都有一轮双边磋商,全年双边磋商近20次。2007年上半年,至少又启动了10轮谈判,包括中国冰岛首轮和第二轮谈判、中国新西兰第10轮谈判、中澳第8轮谈判、中国智利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中巴自贸协定服务贸易首轮谈判、中国—秘鲁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第一次磋商、中韩自贸区官产学联合研究第二次磋商、中国—印度FTA联合可行性研究第4次工作组会议等等。目前,在谈的自由贸易区伙伴国占到我国外贸额的30%左右,上述新的谈判磋商将为我国赢得更大的市场准入机会,对进一步对外开放意义重大。
2.发展中国家贸易大国最容易遭遇的新问题
第一,经常项目顺差的持续积累是外贸保持稳定增长最大的风险。一是贸易顺差具有规模性。2004年,我国外贸顺差规模排在全球第14位,不到德国(第1位,1938亿美元)的1/6。2005年,中国贸易顺差1019亿美元,列第4位,仅次于德国、俄罗斯和沙特,顺差规模约是德国(1975.8亿美元)的一半。2006年,中国外贸顺差1775亿美元,略低于德国,列世界第二位。值得指出的是,1960—2006年间,全球只有德国、日本、沙特、俄罗斯等少数几个国家外贸顺差规模个别年份曾经超过1000亿美元,德国有5个年份,日本有7个,俄罗斯为3个年份,沙特为2个年份,同期,单年贸易顺差超过2000亿美元的,全球只有德国2006年一次,为2070.5亿美元。
二是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陡增。2003年顺差255.3亿美元,占当年进出口总额的3%,2004年顺差320亿美元,比例略有下降,占2.77%,2005年猛增到7.16%,2006年10.1%,2007年前7个月,实现顺差1368亿美元,占贸易额的比重高达11.7%。
三是各类产品贸易顺差的“喇叭口”急剧张开(见图1)。20世纪90年代之前,杂项制品与其他各类产品的顺差、逆差规模相差很小,1991年以后,开始快速增加,与其他产品类别顺差规模差距逐渐加大。2003年以后,“喇叭口”急速张开,除杂项制品以外,其他各类产品贸易顺差、逆差也在300亿美元之内,但2004年以后,各类产品顺差、逆差出现倍增。2006年,机械与运输设备类产品贸易顺差增加170%,轻纺、橡胶制品顺差增长83%,整个工业制成品顺差增加了1100多亿美元,10类产品中,最大的顺差和最大的逆差产品类别竞相差2400多亿美元。
四是不同贸易方式的增量转变增加了解决顺差的难度。“十五”期间,一般贸易多数年份都是逆差,2005年转为顺差3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400亿美元,超过同年加工贸易顺差增量。2006年,一般贸易创造贸易顺差831.4亿美元,同比多增477.7亿美元,继续超过加工贸易顺差增量464.3亿美元。加工贸易顺差在总量中占据主体地位,但在增量中一般贸易顺差开始占据主体地位,这是2005年以来的一个新特点。
五是顺差来源显示出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以欧盟市场为例,从1998年开始,欧盟在华外商投资企业对欧盟的贸易由逆差转为顺差并急速扩大,从当年的3.03亿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423.24亿美元,且较2004年的顺差规模翻了一番;在近年的中欧贸易顺差中,在华外资企业所占比重从2002年的51.52%逐渐上升为2004年的66.27%,2005年的67.08%。
第二,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规模急剧扩张,贸易不平衡的来源集中程度加大。2006年,中美双边贸易规模为2627亿美元,占我国贸易额的14.9%;日本、中国香港位列其后,三者合计6362亿美元,占我国贸易总额的36.1%。从单个国别来说,直到2002年,我国才首次出现双边贸易额超过1000亿美元的伙伴国家,当年中日双边贸易实现1019亿美元;2003年中美双边贸易首次超过1000亿美元,达1266亿美元;2004年,内地与香港双边贸易也超过1000亿美元,为1127亿美元。2006年,与我国双边贸易超过1000亿美元的国家(地区)已达7个,分别为欧盟(2723亿美元)、美国(2627亿美元)、日本(2074亿美元)、香港(1662亿美元)、东盟(1608亿美元)、韩国(1343亿美元)和台湾省(1078亿美元),超过2000亿美元的就有三个。
“十五”期间,前10位顺差来源地的入围门槛逐渐提高,2001年为9.4亿美元,2004年提高到22.6亿美元,2005年达到36.3亿美元。2006年,前10位顺差来源地的入围门槛为墨西哥,达到62.2亿美元,前10位合在一起贸易顺差3788.1亿美元,是同年贸易顺差的2.13倍。2007年上半年,这一门槛为39.2亿美元。同时,前10位入围国家外贸顺差规模均比上年同期有所增长。入围门槛大幅提高,表明我国与单个经济体的不平衡状态加剧,顺差来源集中程度提高。
图1 1984—2006年我国SITC各类产品贸易差额的“喇叭口”
第三,贸易依存度节节攀升。2004年,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到70%,担忧的气氛十分浓重。据笔者测算,如果外贸年增长率按15%、GDP按8%计算,2010年外贸依存度将超过100%;如果外贸年增长率保持在20%,外贸依存度将在2008年超过100%。如此高的外贸依存度对于我国的外贸增长来说无疑会构成新的考验。
第四,出口退税负担进一步加大。多年来,外贸快速增长往往都是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结果。整个“十五”期间,外贸高速增长的背后是11944亿元人民币的出口退税政策的支持。“十五”时期出口退税总额是“九五”时期的3.8倍。2006年,出口退税4284.9亿美元,增长27.1%,2007年上半年出口退税2681.4亿美元,同比又增长30.4%。
“十五”期间,我国出口退税年均增长率超过同期财政收入增长率,部分年份两者增速落差10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外贸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则必然会导致国家财政负担加大,而中央和地方的分担机制会凸现地方财政压力。2001—2005年,31个省市的财政收入年增长不高,略高于20%的省份仅有北京、江苏、浙江、上海、重庆以及山西、内蒙等。当前的出口退税机制将带来出口增长越快、地方政府负担越重的问题,因而长期内,地区间不平衡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二、显著变化的深刻涵义
1.贸易结构的变化,体现了由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向高技术产品出口为主的飞跃
“十五”时期,我国外贸领域积极实施科技兴贸和品牌战略,促进了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2005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一跃突破2000亿美元大关。2006年,出口额达2815亿美元。2007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28%,机电产品出口比重为56.7%,而2000年上述两个比值分别为:14.8%和42.3%。
与此同时,进口商品结构也得到了明显优化,以石油和矿砂为主的初级产品在进口中的比重稳步上升,由2001年的18.8%逐步上升至2005年的22.4%。高新技术产品在进口中的比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由2001年的26.3%稳步提升至2006年31.24%;两者合计占进口额的一半多。
2.中间产品及零部件的良好增长势头显示我国在国际产业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正在发生变化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格局由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公司内贸易为主,中间产品、零部件贸易比重不断增加。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中间产品贸易额达到9872.4亿美元,占我国贸易总额的“大头”,为56.1%。世界银行发布的《2005年全球经济展望》中指出,零部件贸易将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1980年,东亚国家零部件贸易出口比重仅为6%,2002年,这一比例提高到15%,高于其他地区发展中国家水平。我国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FDI目的地之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纷纷入驻中国,零部件贸易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以中韩零部件贸易为例,据韩方统计,2004年我国出口到韩国的汽车零部件占总出口量的23%。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策划出台相关政策,加快扶植若干个国家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汽车零部件将成为未来几年内我国增长迅速的出口产品。
3.外贸发展的多项指标显示我国正逐步纳入向贸易强国转化的运行通道
第一,产业内贸易指数提升。根据联合国COMTRADE商品三位数数据库的数据分析,1996年我国产业内贸易指数超过0.8的有39类产品,2002年为45类,2006年更是扩大到49类。根据产业内贸易指数理论,指数上升0.1,就可以认定为生产和出口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我国2006年产业内贸易水平较2002年上升0.1的有104类,其中上升超过0.5的有18类,上升超过0.2的有74类。四年内,产业内贸易指数上升最大的钢铁初级及半成品由2002年的-0.497提高到0.701;道路机动车也由-0.475提高到0.676。
第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提高。根据UNCTAD国际贸易中心数据库统计的我国14类产品RCA指数,电子元器件、IT及消费类电子产品RCA指数增大,其他12类产品RCA指数在下降;从世界排名来看,IT及消费类电子产品比较优势排名居世界第3位,纺织品、杂项制品的比较优势等类别位列前10位;服装、皮革制品的RCA指数较高,但是比较优势世界排名在10位以下;非电气机械、运输设备、基础制成品等比较优势处于中游水平;保鲜食品、加工食品、矿产品等初级产品处于比较劣势,世界排名居百余位之后。
第三,出口的收入贸易条件指数不断改善。据一份资料,我国外贸出口在持续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贸易条件不断得到改善,2004年贸易条件指数为225.5(1995年指数定为100)。2007年1—2月份,我国出口产品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涨5%,高出2006年全年平均涨幅0.8个百分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反映,2006年以来我国对美、欧重点产品价格平均涨幅在20%以上。
与此同时,近年来,消费率不断降低,投资率和净出口率有所上升。2005年,净出口对GDP拉动率由2004年的4.6%提高到21.6%;投资、消费拉动率分别为40.4%和38%。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正在形成。
三、迈向贸易强国的必然选择
当前的对外贸易规模和结构是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的,甚至是有所超前的,我们不能指望短期内由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实现我国的贸易强国梦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拼搏。
1.在国民经济总量增长的基础上,缩小与贸易强国在人均贸易额水平上的差距
贸易强国首先是经济强国,作为贸易强国的经济强国都具有较高的人均贸易额。根据世界银行2006年世界发展指数(WDI)数据库,2005年,我国人均贸易额只有1090美元,约是德国的1/20,OECD国家的1/13,美国和日本的1/8。2005年世界人均贸易额为3280美元,我国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我国人均贸易额不仅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也低于东盟、多数拉美国家,仅高于印度、尼泊尔、印尼及非洲国家。
2.扩大服务贸易规模,建立服务贸易出口在总出口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世界经济强国的突出特点是服务经济的高度发展,服务贸易的高速增长既是经济强国的突出特点,也是贸易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根据2006年WDI数据库,2005年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商品与服务出口总额的19.32%。美国为29.41%,日本15.63%,德国13.77%,我国的比例仅为8.9%,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仅略高于菲律宾、印尼和墨西哥。
2005年,美国服务贸易额占世界比重高达14.1%,超过日本和德国的总和(12.3%),我国占3.22%。2004年,我国服务贸易额为1286亿美元,占世界服务贸易总额的3.1%,其中出口占2.8%,仅排名世界第9位,进口占3.4%,排名世界第8位。
3.实质性推进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据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前沿
贸易强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是世界高新技术产品市场的主角。从2006年WDI数据库中可获得数据的97个国家或经济体的数据分析中可以发现,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韩国等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最高,菲律宾达到63.2%,韩国达到29.4%,我国也达到了28.1%,高于美国(25.8%)、德国(14.2%)、日本(20.6%)的水平。高新技术产品在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情况同样如此,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也高于OECD国家的水平。
这一发现与我们的常识不合,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完全掌握、控制核心技术,但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却占有较大的比重。造成这一幻象的一个可能的解释就是东亚国家迎合了产业转移的发展趋势,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高科技产品的制造、加工组装环节转移到了这些劳动力低成本国家。以我国为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90%以上采取加工贸易方式。透过这种贸易结构的表象,应该清醒地看到,它不会让一个国家真正成为贸易强国。只有当国内企业、出口商对高附加值环节、核心技术拥有“绝对的控制”,从而获得最大的贸易利益时,才可称得上贸易强国。
根据外贸“十一五”规划,至2010年,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高新技术产品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将提高到15%左右;同时,实施“百千万”工程,即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产品年出口额在10亿美元以上的大型跨国公司或企业集团,培育1000家年出口额1亿美元以上的骨干企业和一万家中小企业,争创100个高科技自主品牌。只有把高新技术的创新及扩散、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与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结合起来,实质性地推进高新技术产品贸易,才能够真正实现我国的贸易强国之梦。
4.密集地拥有强势本土品牌,牢固地锁定全球市场
2007年《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中,我国有中国移动、CCTV、海尔、联想和长虹等12个品牌入围,数量排名世界第八位,与贸易强国相比差距巨大。同期,美国占500强中的247席,在前100强中美国占据63席,在前10强中美国占据9席;法国以47席居第二位,在前100强中美国占据5席;日本以43席排名第三。同时,据统计,我国出口500强中,34个名牌出口企业的出口额仅占总出口额的6%,国内名牌企业对出口的贡献力度亟待提升。
顺应跨国公司贸易在全球贸易中的发展态势,积极推进“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品牌效应,加速发展我国的跨国公司,培育更多具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建立海外分销渠道、利用境外战略资源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占据与贸易大国及贸易强国地位相称的高端国际市场份额。
5.加快完善贸易基础设施功能,促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
实现贸易强国的目标必须具备完善的贸易基础设施保障。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设施、机场、公路、网络及信息化等设施的建设水平是扩大贸易的基础。资料表明,由于港口、公路等基础设施的薄弱,印度将难以领受“后配额时代”给印度纺织品带来的贸易机遇。根据世界银行《2005年世界发展指标》统计资料,中国清关所需天数,远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甚至也高于贸易基础设施远远不如中国的国家。以港口设施为例,2003年,中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然而距离港口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目前中国港口集装箱化达到75%,贸易强国集装箱枢纽港的集装箱化率达到90%以上。据估计,至2010年,中国港口货物吞吐量近40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约1.1亿标准箱,这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6.全方位参与多边贸易体制构建,掌握并合理运用国际贸易规则的话语权
贸易强国不仅是贸易规则的执行者,更重要地应该是贸易规则的制定者、主导者。参与贸易游戏规则的制定,是应对摩擦、创造良好的外部贸易环境的重要手段。
15年的入世谈判,使我国摆脱了长期游离于多边贸易体制之外的被动局面。当我国已经做好了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实现自由化的多项准备时,多边贸易体制却陷入了困境,我国被迫开始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依靠多边贸易体制与区域经济合作“两条腿”走路。考虑到在全球经济增长中“中国因素”逐渐加强,再加上潜在的市场容量,可以说我国的崛起将为多边贸易体制及区域经济合作注入新的活力。我国在未来10—20年内,有必要,也有能力在WTO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发挥“启动性作用”和“主导性作用”。
7.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提升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应有地位
贸易强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贸易强国的货币应当成为国际化的货币。贸易规模的扩大是促进本币国际化的主要因素,一国的贸易规模越大,非居民对本币的需求就越大,本币在境外的流动性就越高,这是形成本币国际化的重要条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在边境贸易结算中的使用明显增加,并拓展到在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流通使用。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与我国的经济、贸易地位还不相称。由于制度方面的制约,人民币国际结算只局限于边境地区的小额贸易,人民币在全球进出口贸易结算、外汇储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随着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在境外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如何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就成为我国实现贸易强国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