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摘要:文章主要探讨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以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整体水平,满足装配式建筑设计的要求,为其后续的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1 BIM技术
BIM技术可以从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来阐述。狭义概念指的是三维立体可视模型的创建,而广义的内容主要是对项目进行创建、组织和管理的系统化流程,是对整个建筑工程所需信息数据的有效整合。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不断提升,BIM技术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其贯穿在工程中的各个环节,是目前建筑行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施工技术。
从建筑工程生命周期这一角度来看,传统的工程建设在设计过程中,是将三维的数据模型转化成二维模型,来实现整体的施工目的。而在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又将二维图纸转化成三维模型进行施工操作。在这来回转化的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实现信息数据的传递和整合,降低施工中错误的发生频率。在使用BIM技术之后,可以将设计阶段中模型的建立进行精确化处理,并有效的整合和管理设计中所需要的数据信息,从而加强设计方案,图纸以及后期加工和安装的准确性,有效缩短设计时间,加快了工程建设的效率[1]。
从宏观角度分析,BIM技术的应用可以将工程中的信息合理的分散到相关图纸的设计过程中,在审核图纸时,可以通过各部门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升审核的效率,将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合,增强了图纸设计的准确性。
2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应用BIM技术的实际作用
2.1促进设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首先,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设计时,其不仅对设计人员的专业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相关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方能提高设计的质量。合理的应用BIM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专业的信息平台,工作人员可以通过在平台上的交流,对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讨论,并加以完善和修改,保证设计内容的准确型、可行性[2]。
其次,在设计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还可以加强设计人员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共享效率,并通过及时的交流找出不同图纸设计中存在的矛盾冲突,并加以改进,避免施工中安全隐患的出现。
最后,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其会涉及到很多的预制构件设计,一旦设计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后续工程的开展,所以使用BIM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其可以实现设计人员的协同作业,有效的提高设计效率。
2.2加强预制构件设计的效果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设计人员可以将设计方案直接上传到服务器中,之后对方案中的预制构件尺寸和规格进行相应的整合,然后再参考相应的设计方案,对预制构件实行合理的调整,使其符合建筑的需求。在不同设计方案参考过程中,还可以不断的学习和了解当下的设计理念以及设计模式,做到客户满意的效果。
2.3降低设计中误差的生成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增强建筑结构设计的精密性,大大的降低预制构件设计中误差的出现频率,为后期的安装施工奠定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在使用BIM技术时,其内部的三维视图功能,可以让设计人员直观的了解到预制构件的实际情况以及各构件之间的间距,并对后期安装中存在矛盾的位置实施检查分析,之后做出有效的调整,确保构件装配的协调性。
3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的应用
3.1埋件布置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大多都是按照拆分细则对构件实行埋件编辑和布置工作的,在该环节中,为了提高埋件布置的效率,还会使用含有埋件的内嵌柱,但是在安装梁、板内的钢筋吊钩环时,要按照具体的要求开展吊钩形状的设计工作。通常情况下,预制柱上的埋件可以根据需求构建具有针对性的预制柱布置,并调整钢板的高度,且预制柱的墙-柱连接处为实例参数,然后对其实施参数化调整,该过程可以把参数关联设置为全局参数,并在全局参数条件下来对预制墙板连接件的高度进行设置,这样就可以调整柱上连接件的高度[3]。在开展梁上吊钩多段线的布置过程中,要先对Dynamo中的点实行合理的调用和评议,从而增强吊钩钢筋获取的有效性,明确吊钩设置的相关参数,提升布置的合理性。
3.2钢筋布设
在钢筋创建的过程中,可以按照钢筋拆分原则以及建造要求,合理的规划钢筋布置的基本流程,之后再利用二次开发程序调用,来获取准确的钢筋参数信息,进而完成钢筋布置工作。例如,在预制梁钢筋布置工作期间,施工人员首先需在梁跨后浇段中按照要求对纵筋进行隔断,并预留出一定长度的后浇段,为后面的套筒安装创造条件;其次,在梁端500mm和1.5Hb中选择最大值来划定箍筋加密区范围,其余的部分属于非加密区,这样一来可以确定箍筋间距和数量、纵筋断开位置等参数,之后调用BIM技术的相关程序,完成钢筋布设工作。
3.3 BIM构件拆分设计
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BIM模型中的墙体、楼板等构建均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在深化设计时,要按照实际的要求,将这些连接的构件逐一拆分成一个个独立的构件,之后再根据图纸设计的内容完成加工制作。另外,在BIM技术中,构件的拆分需要严格按照工厂设计和生产的要求进行,以降低构件的种类和数量,强化构件质量的控制效果,为后续安装作业的有序开展提供帮助。同时在对BIM构件的拆分原则予以明确之后,可以直接在BIM模型上进行深化模型的构建,并有效的完成整体构件的拆分工作,以此完善预制构件连接及配筋的相关设计工作。
此外,利用BIM技术开展构件拆分设计工作,不仅可以直观的体现相应构件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有效的完善拆分设计的水平,降低二维图纸设计中存在的盲点和误区,减少误差的生成,而且其还可以对设计中所需要的数据进行存管,以免数据丢失,保证了设计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效率。
4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效果
4.1实现了设计信息的共享
首先,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用BIM技术,可以有效的提升各专业设计之间的连接性,并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将这些专业知识有效的衔接在一起,为设计工作提供更多的信息数据支持;其次,BIM技术的应用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资源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从而加快信息传递的速度,解决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善设计的内容。
4.2减少损耗,节约成本
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设计中来,一方面可以降低施工中能源和资源的消耗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实现无纸化加工建造,提高建造管理、模拟建模的可视化,另外,其还可以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建筑内容进行量化处理,进而有效的降低施工和管理中成本的消耗,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
4.3加快工作效率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工作人员建立一个虚拟的工程模型,工作人员可以在模型内,对施工中各环节进行观察和研究,找出其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加以改善,从而加快设计工作效率。不仅如此,根据BIM建筑模型,专业人员也可以直接获取构件的相关几何信息,进而实现与施工单位的有效交流和沟通,帮助专业人员全面的掌握和了解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达到优化建筑设计综合品质的目的。
5结语
结合上述所说,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具有重要的辅助及推进作用,为此,我们在日常的工作中,应该在对BIM技术的积极作用进行积极重视的基础上,还应将其在埋件布置、钢筋布设以及BIM构件拆分设计等应用过程进行加强,以此来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全面保障建筑工程的整体规范性,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许伟伟,苏传解.住宅与房地产.2017(36)
[2]预制装配式建筑的BIM设计标准阐述[J].韩斐.住宅与房地产.2017(35)
[3]论BIM[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黄强,2015
论文作者:孟祥宝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技术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图纸论文; 钢筋论文; 预制构件论文; 还可以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