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孟凡琴

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孟凡琴

孟凡琴

(江苏邳州市中医院妇产科 江苏 邳州 221300)

【摘要】 目的:分析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抗菌药物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法,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医学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抗菌药物;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28-02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发病率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给女性身心带来极大痛苦,降低日常生活质量。该疾病容易复发,临床上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甚理想。相关实践调查发现,在西药基础上添加中药治疗具有显著疗效,现今被广泛应用在临床上。现本文主要是80例该疾病患者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分析给予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情况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6月到我院进行慢性盆腔炎治疗患者80例,随机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40例,研究组为40例,给予对照组一般常规性治疗方法,给予研究组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法。对照组中,年龄最大为35岁,最小为26岁,平均年龄为(31.3±2.6)岁。研究组中,年龄最大为38岁,最小为27岁,平均年龄为(32.1±2.4)岁。两组患者经医护人员对其年龄、体质、病情特征等情况资料对比都无统计学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抗菌药物治疗。给患者做阴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后,选用敏感抗生素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一般常用的有 0.2%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毫升,给予静脉点滴,一天两次。0.5%甲硝唑100毫升,一天两次。一个疗程为七天,连续治疗三个疗程。在此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添加中药灌肠治疗,其详细配方如下:鸡血藤、白败酱草、薏苡仁等各二十五克;木香、桃仁、赤芍、丹参、丹皮等各十五克;对于盆腔有包块患者可添加茯苓、桂枝。对于疼痛较为严重者可加延胡索;对于同时伴有盆腔包块患者来说可添加茯苓、桂枝等中药。把所有药物混合后煎浓两次,并取药汁一百毫升,药温以35~41摄氏度为宜,让患者保持侧卧位姿势,把使用灌肠器缓慢插入患者肛门大约十五厘米处,缓慢注入药液,并保留两个小时。一般为月经干净后三天开始治疗,经期暂停,一天一次。一个疗程为十天,连续治疗三个疗程。

1.3 治疗效果判定

采取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进行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分为治愈,有效,无效。总治疗有效率=(治愈+有效)/30×100%

1.4 统计学处理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方式表示,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后,对照组中,治愈为24例,有效为10例,无效为6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5%。研究组中治愈为30例,有效为8例、治疗无效为2例,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5%。组间数据对比显示,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盆腔炎主要是由于不洁性生活以及宫腔手术不当等来造成的。一般感染的病菌主要包括有大肠杆菌、厌氧菌以及葡萄球菌等等。对于患者来说,直肠子宫凹陷处血流缓慢,经常会有分泌物聚集,容易导致炎症发生,加之炎性会给局部器官产生刺激作用,最终导致抗炎药物无法进入体内,容易引起病情复发。此外,患上疾病病后,女性身心会遭受到极大痛苦,给日常生活质量带来影响。

左氧氟沙星具属于广谱抗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甲硝唑属于厌氧菌抗菌药物,可抑制厌氧菌的生长。很多患者在急性期内没有接受正规治疗,仅仅使用抗菌药物效果不甚理想。在中医角度中认为,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病机为冲任遭受损害,带下湿热淤积。为此在治疗时应坚持活血化瘀,消除炎症、改善微循环、改善血流状态等治疗原则。败酱草、薏苡仁以及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作用,可进一步降低患者体内炎性物质流出,采用直肠给药的方式,增加血运,使药物可直接通过直肠粘膜直达病变位置。此外,药物经过直肠粘膜来吸收,还可防止肠胃受到刺激,降低肝脏损害。

本次研究中可知,给予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后,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85%),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进一步表明,对于慢性盆腔炎患者来说,给予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方式,效果显著,值得患者信赖,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廷敏,李忠敏.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35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2(01):336-339.

[2]魏绍斌.盆腔炎反复发作的中医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4,11(04):447-450.

[3]黄健玲,沈碧琼,李亚萍等.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4,20(06):29-31.

[4]朱兰,赵煜,刘军等.慢性盆腔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J].西南国防医药.2014,21(03):588-590.

[5]任晋洪.支原体感染性盆腔炎的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15(02):333-335.

论文作者:孟凡琴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2

标签:;  ;  ;  ;  ;  ;  ;  ;  

探讨抗菌药物联合中药灌肠治疗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论文_孟凡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