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隧道作为交通运输业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占用的是地下空间,能够有效缓解交通运输压力。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隧道施工技术也逐渐变得成熟,再加上经济与社会高速发展下引发的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这也给隧道带来了发展机遇。但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隧道施工前施工区缺乏综合地质调查或施工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在隧道施工过程中有时会发生塌方、岩爆等地质灾害。隧道施工不仅会给隧道施工带来安全隐患,还会影响隧道施工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如何防治隧道施工中的地质灾害是施工单位必须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析;防治对策
1隧道施工地质灾害的特点
交通运输工程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这类工程的建设非常受重视。隧道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程,其的施工质量也会影响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速度,进而影响到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是对隧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引发隧道施工出现地质灾害的特点主要包括下述三个方面:第一,隧道施工缺乏科学的规划,存在盲目施工现象,是导致隧道施工出现地质灾害的一个根本原因,会对隧道施工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二,在隧道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前者的影响力更大、危害性也更高,对隧道施工造成的影响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也更为严重。第三,从灾害防治上来看,隧道施工地质灾害与自然地质灾害相比,前者能够被预防和治理,但后者的预防效果不理想。因此,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为防治各种因素引起的地质灾害,施工单位应制定综合防治措施,防治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质灾害,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隧道施工引起的地质灾害,保证隧道施工质量,提高隧道施工安全。性。为实现这一目标,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单位应注意做好隧道施工区的地质调查工作。针对隧道施工可能产生的地质灾害,制定各种防治方案,深入研究隧道施工可能产生的重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的可行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按照科学的施工工艺,完成隧道施工工作,严格监控隧道施工各环节,确保隧道施工安全,避免地质灾害对隧道安全的影响。隧道施工质量,从而保证隧道施工质量,实现安全。
2隧道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地质灾害现象
2.1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塌方现象
在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其所处的地质结构常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使岩层薄体区域出现褶曲,若在这种岩层结构进行打穿则很有可能会致使发生软弱岩层体塌方或地面沉降不均匀等现象。当隧道经过断层地带和岩层破碎地带时,岩体内部潜在的地应力得以释放,由于地质结构较为松散,因而所承受到的压力不断增加,再加上岩层中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胶结性能较弱,因此,隧道开挖后,围岩不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进而发生坍塌。特别是当隧道通过进出口位置或其附近时,围岩的稳定性不易保持,增加了塌方的可能性。塌方现象大大降低了隧道施工质量,增加了不必要事故发生的概率,严重威胁了人身安全。
2.2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岩爆现象
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围岩发生变形破坏是较为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会致使围岩及整体区域发生较大的变形坍塌、破裂,严重时甚至会使坚硬的围岩体发生岩爆等危险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岩爆现象的次数十分频繁,且往往出现在欠缺地下水的情况下。岩爆主要以弹射、劈裂、片帮等现象为表现形式,若岩爆更为严重则会引发地震等更为严重的地质灾害现象,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岩爆毫无预警地发生。有时石头会掉下来。有时它们不会在爆裂后掉落。如果没有相应的支撑保护,则存在更大的安全风险。在新开挖的工作面及其周边地区,经常发生岩爆。此外,有些地方可能发生次生岩爆。
3防治对策
3.1涌水灾害的防治
在隧道施工中,涌水还是比较常见的一个地质灾害,会直接影响到隧道施工。对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岩层淤泥、溶洞、暗河等方面的处理。隧道施工涌水问题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是使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排水和堵水方面的控制,从而降低对隧道施工的影响。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相应的报警系统,提醒施工人员隧道施工突水灾害,并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隧道内储存的地下水可以通过扩大导孔来清除,从而有效地降低其影响,更好地保证隧道的施工。
3.2岩爆灾害的防治
为了进一步降低岩爆所产生的危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优化控制,包括:(1)改变围岩性质。进行隧道工程建设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工作面附近隧道岩壁钻孔注水或喷水以软化围岩,从而能够有效的控制整个过程。(2)有效提高围岩应力。为有效控制岩爆,必须保证围岩应力小于围岩强度。在隧道施工中,采用光面爆破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小围岩的扰动,进一步改善围岩的应力状态。同时,选择合理的开挖断面形式,对整个过程进行控制。(3)加固超前支护。在应用过程中,选择合理的支护方法,有效地控制岩爆,更好地保证工程的施工。
3.3塌方灾害的防治
在进行隧道施工的时候,塌方方式比较常见的,对于隧道施工的塌方灾害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在进行隧道施工之前,需要充分的考察施工区的地质结构以及特性,并收集相应的地质数据,从而实时的掌握具体的地质情况,方便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位置的判断,并且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从而能够降低隧道施工塌方的情况发生,有效地确保工程的建设。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越来越大。公路隧道建设迎来了新的高峰。由于隧道工程地质的复杂性,人们无法准确预测隧道的地质形态。隧道施工不应适用于易发生突发事件的地质地段。坚持传统做法,采用预加固等特殊固定方法。针对具体施工,要严格控制注浆、缩短开挖、强化支护、尽早封闭、经常测量、控制下陷速度,最大程度的预防地质灾害的出现,把它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保证施工的安全程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乔,印科文.隧道施工地质灾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江西建材,2017(11):181+188.
[2]何宇.隧道工程中不良地质构造对地质灾害的影响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8.
[3]贾勋涛,李强,何文凯.大断面隧道施工常见地质灾害问题防治分析[J].山西建筑,2017.
论文作者:李宇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隧道论文; 地质灾害论文; 围岩论文; 地质论文; 岩层论文; 发生论文; 现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