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混凝土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混凝土的裂缝问题,在高层建筑物的底部、以及桥梁等工程中普遍都存在着裂缝,这些裂缝问题一直都严重影响了土木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和解决,对进一步促进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1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容易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1.1混凝土自缩
导致混凝土自缩的因素主要有三个,分别是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水泥因素:在混凝土结构内部,由于水泥硬化需要消耗混凝土还有的一定要水分,消耗量大约为20%,而剩下的80%主要是蒸发掉的。由于混凝土具有一定的自缩值,当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大于混凝土自缩值时,混凝土结构就会产生自缩现象,主要原因是水泥硬化导致的。外加剂因素: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某些情况下会采用一些高效的减水剂来使混凝土流动度加快,但是这样会对水泥的自缩值产生影响。高效减水剂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的影响不会随着材料的变化而变化。然而,干缩型减水剂对混凝土自缩值的影响会比较大,此外,还有膨胀剂等外加剂都会对混凝土自缩值产生影响。矿物掺合料因素:在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一般都会在水泥中加入一点硅灰,但是硅灰往往会使混凝土自缩值增加,同时,若使用的硅灰量较大,则水泥自缩值也会增高。另外,煤灰也会使混凝土自缩值降低,并且使用的量越多,减小的幅度就会越大。
1.2外界温度变化
在进行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时,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若外界温度有所降低,则混凝土内外就会形成很大的温差,使混凝土产生温度应力。混凝土的温差越大,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就越大。而温度应力会使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混凝土结构受到的温度应力越大,则混凝土产生裂缝的现象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一般混凝土结构都是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至今为止,大体积混凝土都会比较厚重,因此地基会对混凝土产生相应的约束力,随着混凝土结构厚重程度的变化,约束力也会跟着变化。而且这种约束力是外部约束力,对混凝土产生影响的同时,会造成混凝土严重裂缝。而且大面积混凝土结构中,还存在着内部约束力,这种内部约束力也会形成一定的温度效率,促使混凝土结构裂缝加剧。
1.3水泥水化热
在进行水泥的水化搅拌时,水泥会释放出相应的热量,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施工面积都会较大,而且混凝土结构的断面面积也较大,这就使得混凝土的表面系数比较小,最终会导致水泥的热量无法散发出来,从而积聚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促使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温度增加,使混凝土外部和内部的温度差增大,最终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2.1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的建筑往往会包括多个方面,如墙体和基础底板,或是楼体结构等。如在墙体浇筑方面,需要在墙体底部浇筑 5 厘米,浇筑时应注意的是,所使用的混凝土成分应一致,另外,为了达到一定的均匀性,在此过程中应用铁锹灌模也是不错的选择,整个浇筑高度也是有要求的,一般情况下均为 40 厘米左右;而在基础底板中,混凝土散热是最大的问题,除了要控制混凝土温度应力外,也要采取其他措施来提升整体承受能力,为了保证浇筑连续性,对于材料的选择、设备的选择方面也要提起重视。目前来看我国有很多浇筑方式,不同的方式所产生的作用不同,适用环境也有所差异,应根据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浇筑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拆模技术
混凝土模版的应用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稳定性的重要手段,当完成相关部分的施工后则需要进行拆模,在拆模时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原则,且要先拆除不承重的部分,根据承重程度递增的形式来拆除。模板拆除是有一定时间规范的,当超过了时间标准也会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因此在拆除时要综合考虑到时间问题、承重问题以及温度问题等,尤其是不承重部分,若其自身强度没有达到工程标准而提前拆除,会对混凝土结构棱角造成破坏,承重部分也是同样的拆除原则。
2.3养护技术
养护技术是减少裂缝发生的有效措施,也是混凝土浇筑的必要环节,做好养护工作不但能够减少裂缝问题,也能够有效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综合性能。一般来说,养护工作往往是在完成混凝土浇筑和振捣的12 个小时内进行,养护工作并不仅仅局限于浇筑环节,当现场完成拆模工作后,也应对混凝土进行保护,保护方式多为喷水,喷水的频率有一定的规律,但并不完成固定,具体还是要根据混凝土实际情况而言,有条件的情况下应保持养护一周以上。我国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养护方式如下:一,浸水养护;二,覆盖养护;三,围水养护等。
3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改善措施
3.1混凝土施工方案设计
由上文所述可知,总共有三点原因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经总结之后,发现造成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主要有两个:①混凝土温度应力;②混凝土自缩值。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案设计时:①要合理的进行施工组织;②要注重混凝土的自缩性以及温度应力,尽量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在进行混凝土施工设计时,为了使混凝土施工质量得到保证,必须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基本材料可采用补偿混凝土收缩的膨胀剂。
3.2做好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
在混凝土施工的过中,要做好对温度应力的有效控制,有必要做好以下几点:第一,尽可能地少用水泥。少使用水泥的目的在于尽最大可能地降低水泥的水化热。通过少使用水泥方式能够达到降低水泥水化热的目的,故而施工过程中,应该积极寻找其他材料代替水泥,或者加入一定量的减水剂。第二,严格控制混凝土建筑温度。在混凝土的教主过程中,外界的温度会对混凝土浇筑造成一定影响。一旦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外界温度发生变化,会使混凝土的温度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一定的温度应力,所以,在进行混凝土建筑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避开高温的夏天,避开高温的天气,这样有助于降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高温对混凝土造成的影响。
3.3降低地基对混凝土的约束此方面措施
( 1) 降低混凝土内部的约束力,一般来讲,此类约束力与温度应力有很大的关系,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相关人员可以就控制温度应力方面着手,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降温措施,或是保温措施,通常保温措施包括暖棚法、覆盖法和蓄水法,保温措施主要是针对于混凝土外部而言,使内部温度、外部温度的差距可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 减少外部地基约束力,土木工程中的混凝土浇筑往往是大面积的,如此一来也会带来地基约束力问题,此方面的解决措施是设置滑动层,并对其进行合理设置,使其起到减少外部约束力的作用。
结语: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中要认真执行施工工艺流程,做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拌和、运输、养护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各项施工工艺落实到位。以此同时,采用温度应力控制技术和抗裂技术,增强混凝土结构抗裂抗压能力,防治裂缝问题,保证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实现土木工程建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
[2]王纯皓.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中外企业家,2015
[3]李亚冉.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J].四川水泥,2015
论文作者:金国东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温度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应力论文; 裂缝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