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

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

李黎旭[1]2004年在《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文中研究说明财务公司的英文名为Finance Company,我国也有译作“金融公司”的,由于各国金融制度的不同,财务公司业务功能的差异,加之财务公司在金融资产中所占份额较小,目前国际上尚未对财务公司有统一的定义。财务公司在我国的出现是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然,并伴随着我国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其体制定位、金融功能、组织机构、运行机制也在不断的发展。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我国财务公司必将走向国际金融市场,面临着国内外集团金融服务机构的激烈竞争,如何增强我国财务公司的竞争力将成为我们今后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除有赖于国家金融方针政策(包括人民币的自由兑换等)的改革,资本市场对财务公司的开放,以及集团企业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外,财务公司应尽快培育竞争优势,增强竞争力。 本文结合竞争优势理论,从财务公司的产业定位、差异化战略、金融创新,战略联盟与并购等方面,较为详细的论述了如何培育我国财务公司的竞争优势。2000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的颁布,将财务公司定位为“为企业集团的技改等提供资金支持”,使得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和业务范围大大受限(仅限于企业集团内部),发展空间大大缩小,也使得这种功能上的定位脱离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现况;因此,在给财务公司定位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其产业背景,打破企业集团限制,将财务公司定位为专业化产业金融机构,并根据各产业发展的特点确定财务公司的业务功能。此外,由于财务公司目前的定位过于笼统,忽视了财务公司不同行业的特点,使得财务公司的发展方向上缺乏差异性特征。而事实上,对整个财务公司来说没有通用的战略,差异化才是成功的关键,差异化的实质就是在对客户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不断创造竞争优势和维持竞争优势。在财务公司找寻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最重要的行动是创新;要培育我国财务公司的竞争优势,我国财务公司必须加快金融创新步伐,同时注意防范金融创新风险。在培育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方式上,文章认为战略联盟与并购可使财务公司尽快获取竞争优势,并赢得生存的空间。关键词:产业定位;差异化战略;金融创新;战略联盟;并购止

刘畅[2]2005年在《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融业的发展与繁荣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金融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贡献也越来越明显,一国的保险公司不可避免地融入世界保险市场,进行着无法回避的国际竞争。中国的保险业要发展必须要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保险公司,这离不开对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利于增强我国保险业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创造出可持续性的竞争优势,并为保险公司制定竞争战略提供发展方向。 关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时至今日已取得了不少成果,但关于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其培育的研究却很少。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乃至提升,离不开理论支持,目前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待于进一步完善。而这些是关系到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如何培育的关键性问题。本论文以此作为基点,在对国内外学者有关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经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体系框架;通过对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现状的分析,提出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实践措施。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如下: (1)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界定了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指出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不是单一的能力或技能,而是由不同层次、主辅相助的能力体系组成。(2)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体系框架。结合保险公司自身特点,得出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是由风险管理能力、险种研发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组织学习能力四个要素构成的系统。(3)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基础。指出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供了正确的发展观念和战略思想;创新理论是培育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所依赖的核心思想;风险管理理论为保险公司在培育核心竞争力过程中如何管理风险提供了理论指导;企业竞争力理论是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对完整理解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涵义及构成要素提供了的支持。模糊评价理论为定量分析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4)中资保险公司竞争力现状分析。表明中资保险公司在战略管理意识上、技术创新能力上、营销手段和核心资源等方面均缺乏竞争力,反映出核心竞争力的不足。(5)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提出险种研发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市场开拓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组织的学习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是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保证。(6)在有关险种研发上做了实证研究。以森林保险为例对险种研发能力中保单内容进行了研究。 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以及体系框架是培育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通过本项研究,希望为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人们可以在这个框架下,使用相同的概念、分析手段进行可以沟通的研究工作,为不同解决方案的选择提供一个判断标准,以此推动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深入展开。

张英姿[3]2006年在《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湘火炬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湘火炬)近年来,通过并购快速扩张成长,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汽车行业具有影响力的明星企业。深入分析湘火炬实施产业并购战略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每一次并购实施后湘火炬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基于这样的考虑,文章尝试以核心竞争力为分析工具和主线,力图把核心竞争力的理论研究与企业的实际行为——企业并购有机结合,使提升核心竞争力成为企业并购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文章首先对核心竞争力理论和企业并购理论进行概述,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核心竞争力培育与企业并购的互动关系,从增强技术核心竞争力、市场营销核心竞争力和内部管理核心竞争力叁个方面的并购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其次在考察湘火炬发展历程的同时,结合核心竞争力理论,对湘火炬快速发展背后深层次的原因进行分析。湘火炬并购策略演化过程,也就是湘火炬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过程。文章同时对湘火炬的整体并购绩效以及对法士特、陕西重汽和盈德气体叁个并购个案进行了评估和分析。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文章进一步阐述了湘火炬并购策略的启示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这些思考能够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的借鉴意义。其成功经验主要体现在花大力气选准行业,发现产业整合要素,充分运用资本市场的优势,进行资本运营,夯实行业竞争力,提高收益率,形成了一套产业整合模型。同时文章对湘火炬在实施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并购策略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企业快速发展与企业发展资金的匹配问题;产业整合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企业通过并购获取、培育了核心竞争力,不能说并购就此获得成功,关键还在于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是否能够成功。文章从实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思路、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的培育等六个方面提出了持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张文[4]2010年在《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作为金融中介的一种组织形式发展由来已久,早在1878年的美国,就已经成立了的世界上第一家财务公司Household Finance。目前,财务公司在西方发达国家金融市场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企业集团创造了巨大的商业利润。在我国,自从1987年成立了第一家财务公司——东风汽车财务公司以来,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至今已经有了二十多年的实践历程,逐渐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在过去二十多年,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作为企业集团内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企业集团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它立足于企业集团,服务于企业集团,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壮大,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服务、支持所在企业集团的经济发展、深化企业改革等方面,财务公司发挥了其它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企业集团在加速扩张,金融业市场竞争不断加剧,财务公司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从金融功能和效率的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进行系统性的研究,目的在于研究有助于我国财务公司能够认清所处的金融环境,以及准确的进行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断提升其金融效率,在与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探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和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本部分为论文第一章“绪论”。本章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关于财务公司的研究文献,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选题的依据,并且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以及金融功能与效率等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第二部分:理论基础。本部分为论文第二章“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理论基础”。本章分别从金融中介的理论(特别是金融中介功能观)、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融结合理论、企业价值链理论五个视角,系统性地论述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回答了“财务公司为何存在”、“财务公司具有什么金融功能”这一个核心问题。第叁部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本部分为论文的第叁章和第四章。第叁章“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国际比较”从金融功能的视角出发,先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国际经验进行了比较分析,本文认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该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和业务、特色业务、运营环境与法律环境、资金来源以及风险管理体制等方面,认真汲取经验和教训,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用的借鉴。第四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历史演进与现状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历史演进与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发挥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财务公司面临了行业内部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由于监管政策的制约,抑制了金融创新,造成财务公司资金来源结构、期限单一,业务品种单一、服务配套措施不完善,风险管理功能欠缺、信用体系不完备,金融专业人才匾乏,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影响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发挥。第四部分:财务公司金融效率分析:从效率的视角,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实证分析。本部分为第五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基于效率的实证分析”。本章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并根据实证结论和实践经验,对我国财务公司相对效率偏低的原因进行了探析。笔者认为:由于财务公司融资渠道单一、业务品种单一、经营活动的独立性不高、经营目标的“多样性”、资金来源结构、期限单一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相对效率偏低。第五部分:对策研究。本部分为论文的第六章、第七章。第六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外部环境分析”,笔者结合在财务公司工作多年的经验,从金融监管部门、利益相关者、金融同业、财务公司四方的博弈参与者入手,提出了完善与优化中国财务公司经营环境,提升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的对策建议。第七章“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挖掘与提升”,本章,基于第五章的实证分析,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提升和挖掘进行了论述。从宏观上提出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提升的阶段性选择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尽相同,各个阶段都有其侧重的金融功能定位。针对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发挥不足的问题,笔者从微观上提出大力发展中间业务、重点发展投资银行业务、挖掘资产类业务新的品种、大力发展保险代理业务、加强风险管理、大力提倡发展企业价值链金融功能理念等六个方面,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挖掘的政策建议。第六部分:研究结论。本部分为论文的第八章“结论与展望”。根据全文的论证和分析,本文得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的结论:我国财务公司与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不清,未发挥出其独有的优势;我国财务公司整体金融效率偏低,金融功能发挥严重不足;我国财务公司需要在宏观上提升其金融功能,微观上对其金融功能进行挖掘,不断提高其金融效率。本文可能的创新点:1、在研究视角上,本文首次从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的分析视角出发,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金融效率相结合,按照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范式,对我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这是本文最大的创新之处。2、在理论创新上,扩充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本文分别从金融中介的理论、内部资本市场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产融结合理论、企业价值链理论五个视角,论述了财务公司存在的理论基础,回答了“财务公司为何存在”这一个核心问题,进一步扩充了“财务公司为什么存在”的理论基础。3、在研究方法创新上,本文运用DEA方法,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进行了基于效率的实证研究,对中国财务公司金融效率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且在设计财务公司评价指标时,考虑了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的指标,得到了一些很有现实意义的实证分析结论。4、在国际经验总结上,本文运用比较分析法,基于金融功能的视角,对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财务公司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研究,总结了国外财务公司发展的经验。5、在政策建议方面,本文在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进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方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定位的阶段性选择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政策建议。6、在实践意义上,本文对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提升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的工作与实践经历,提出了一些来源于实践的建议,对提升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功能与效率,总结我国财务公司发展对策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陈洪转[5]2004年在《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了金融学、经济学、竞争优势理论、博弈论、价值链理论等理论,初步探讨“什么是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有多强”、“各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优劣势所在”、“如何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等一系列问题。 基于上述研究目的,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的属性及其SWOT进行了分析,并从博弈的角度围绕迈克尔·波特的五力量模型,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竞争强度、潜在进入者的威胁和银行产品的替代效应等客观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培育核心竞争力的促进机理,从价值链的角度界定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探讨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理论。其次,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探讨了商业银行价值链及其特点,从业务流程和业务运作管理角度建立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内、外部价值链;基于价值链思想和商业银行价值链从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二个方面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分析模型;围绕该模型对资源要素、能力要素和环境要素对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贡献进行了定性分析,并探讨了它们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层次关系和互动关系。第叁,在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影响要素识别的基础上,基于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征角度,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和识别、评价、培育流程,基于该评价体系和流程,建立了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次模糊一致矩阵模型,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基于评价结果和评价系统对它们进行了SWOT分析和聚类分析。第四,运用非参数方法对我国14家商业银行规模有效性和技术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非有效商业银行的投入剩余和产出亏空间题进行了研究。比较分析综合评价和相对有效性评价两个角度的评价结果,得出判断商业银行是否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依据,系统地对我国商业银行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五,基于评价体系、培育流程和评价结果,从优化商业银行价值链的角度,研究了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策略。通过商业银行整个价值链的优化,充分挖掘价值链中信息的价值,创造独特的价值链,从而从本质上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侯胜田[6]2007年在《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世界家具制造业在向中国加速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家具出口国。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家具产业已经成为北京市最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但是,在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下,最近几年,面对家具产业区域集聚日趋明显的趋势,北京家具产业在国内市场的相对竞争优势已经丧失,企业普遍面临着竞争力下降、增长乏力的问题,部分企业甚至陷入生存困境,企业关门、倒闭现象严重。现有流行的企业战略和竞争力分析范式,并不能完全反映现阶段北京家具企业的实际情况,更难以有效地解决企业持续发展的问题。北京家具企业迫切需要一个广泛而深入的概念框架和方法体系,以应对产业与环境的复杂关系,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本论文采用标杆对比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访问、理论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集成研究方法,在总结以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战略研究的基础上,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如何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发展。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的对比分析;北京家具企业竞争的优势和劣势分析,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障碍的根源分析;如何用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来提升北京家具企业的竞争力;如何通过构建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持久竞争优势;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竞争力、和谐利益攸关方关系、文化竞争力、学习与创新能力在企业获得持久竞争优势和实现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北京家具企业成熟度分类;不同类型家具企业的竞争战略选择等。结论指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制定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理论基础,培育核心竞争力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获取持久竞争优势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软实力是北京家具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责任力、文化力、学习力与创新力是软实力的四大要素,也是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文化、创建学习型组织和鼓励创新是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加快产业整合,重视产业集聚效应,有利于北京家具企业和区域产业提升竞争力。不同类型的家具企业在进行战略选择时,应根据企业的成熟度,结合行业成熟度及产业环境的变化,综合进行决策。本论文试图在理论应用上有所创新,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研究由宏观领域引向微观领域——企业,这一经济基本单位的研究与应用,针对北京家具区域产业可持续发展、家具企业如何培育可持续竞争力、成长型和成熟型家具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等提出了具体对策与措施建议,同时,在分析和论述如何通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方面提出了新的设想和观点。论文还进一步论述了近年来企业战略理论领域的一些创新性论点,如软实力是持久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用企业利益攸关方共同利益最大化取代只强调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观点;责任也是竞争力;如何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如何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以及环境责任的统一;如何正确处理企业利益攸关方的关系;处理好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企业生态,实现企业持续发展等。在研究过程中,除用标杆分析法将北京家具企业与国内领先地区深圳对比分析外,还选择“中国家具大王”——天坛家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和深度访谈,分析了天坛家具的成功原因,实证分析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获取持久竞争优势的途径。在案例研究中,还借鉴试验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如在分析企业隐性竞争优势时采用了因果映射法。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用新的视角探讨北京家具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与途径;希望研究的结果不仅能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和企业战略理论,而且可以用来指导北京家具企业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获取持久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有利于提高北京家具企业在中国家具市场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并进而促进北京家具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利于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北京的宏伟蓝图。

徐和清[7]2009年在《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将核心竞争力从企业经营中移植到高校经营中来,既丰富和扩展了高教管理理论,更好地引导高校经营,也扩展和完善了核心竞争力的应用范围,即从营利性组织向非营利性组织发展。当然,一般地,营利性组织目标较单一,而非营利性目标较多元化,尤其是高校,其目标和职能都在持续扩展。因此,将核心竞争力移植到高校中来,首先要回答高校是一个什么组织。对其不同的理解,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看法也不相同。当前,高校在培育自身竞争优势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一些地方性高校盲目追求人才培养的高层次、学科专业多元化综合化、重科研轻教学等,导致经营效率低,竞争优势并未真正培育。因此,本文高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解决这类高校竞争优势的培育。本文从人力资本理论和高校核心职能是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论证高校是人力资本加工组织,在此基础上对高校各种职能之间的关系和教师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及论证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美国综合性大学与学院、具有研究生招生权与不具有研究生招生权的两类高校竞争力排名结果的比较分析说明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因素及绩效因素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从学生感知和关注角度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因素包括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实践教学环节、专业教学条件与设施、校园文化、学生主体地位、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制度等六个方面,人才培养模式的绩效因素分为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两个方面。在此基础上,通过地方性高校大叁和大四学生的问卷调查,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各因素的满意度对其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作用不同,其中,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满意度对其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影响作用最大,校园文化和学生主体地位的影响作用次之,最后是专业教学条件与设施、学生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实证研究结果有利于引导地方性高校的领导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和完善。根据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及其绩效的实证研究,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满意度对其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影响关系,因此,必须提高学生对人才培养模式各因素的满意度,这就需要思考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原因是什么。笔者认为,其原因是人才培养模式各因素对学生顾客价值的大小不同。为此,在微观层次上,高校应建立顾客导向的经营机制,文从企业顾客价值战略定位、企业大规模定制及企业顾客关系管理角度对高校建立顾客导向的经营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企业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理论指导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的战略定位。顾客价值战略定位理论要求根据顾客价值的层次性建立基本性、满足性和吸引性顾客价值定位叁种类型,企业根据顾客价值大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顾客价值定位,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又培育顾客忠诚度。笔者论证高校的知识本位定位、社会本位定位、个人本位定位中存在共同的基础——学生顾客价值。但地方性高校是非营利性组织,要求根据不同顾客价值特点,建立吸引性顾客价值人才培养定位,调动教师和学生两类主体的积极性,使地方性高校资源和能力配置适应每个学生,促进学生顾客价值最大化,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综合素质。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企业大规模定制化理论指导地方性高校建立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人才培养模式个性化在学分制及相应的选修制、导师制等方面的局限性。建立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对学生素质进行模块化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地方性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各构成因素进行模块化设计,并根据学生共性构建班级,充分保障教师和学生在人才培养上的双主体地位,调动双方主体的积极性。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利用企业顾客关系管理理论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改变将学生看成管理对象和管理客体的落后观念及管理协同效应差、管理目标不合理的局面。将学生视为顾客建立学生关系管理,将学生关系视为高校重要资源,使其他资源的整合以学生关系为导向,保障每个学生顾客价值最大化,实现“关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学生顾客关系管理包括教学支持层次的顾客关系管理、教学作业层次的顾客关系管理、顾客关系管理信息平台和解析层次的顾客关系管理,前两个层次的顾客关系管理旨在充分获取学生个人信息,后两个层次旨在整理、分析学生信息,以服务于学生顾客价值人才培养定位和定制化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由于目前地方性高校及教师对本科人才培养不够重视,使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其原因在于当前高校宏观管理制度不利于保障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也就难以保障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为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从宏观上保障人才培养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职能,尤其是保障地方性高校重视本科人才培养。因此应用企业委托代理理论分析委代双方对人才培养目标重要性的不一致认识、目标不可控制性及权力责任界定不清晰导致人才培养中的委托——代理激励约束机制效率低,导致人才培养质量难以提高,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应发挥人才培养的市场机制、信息披露制度、落实“大学自治权”和完善代理人的伦理道德的激励约束功能来保障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李波[8]2008年在《企业集团内部金融的运作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企业集团是现代经济活动中的重要载体,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叁十年来,随着我国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企业集团依赖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我国金融体系不完善,以及企业与外部金融市场之间存在的交易摩擦使企业外源融资的成本较高,融资渠道狭窄。为了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克服外部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许多企业通过组建以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为代表的内部金融机构,来实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改善资金运用效率,发挥内源融资及资本配置的积极作用。本文以规范研究为主,通过对上海电气集团内部金融运作机制的剖析,全面阐述目前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及其他附属金融所发挥的金融服务功能。同时,本文通过国内外的企业金融业务模式的比较分析,对我国企业集团内部金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并得出关于财务公司培育核心能力和竞争优势的手段主要来自清晰的战略目标和积极的业务创新的结论。最后,本文从企业集团内部金融的业务战略的角度,探讨上海电气金融未来的发展方向与业务重点,指出国内企业集团内部金融应当立足于发挥金融集成和产融结合优势服务集团,促进集团公司资源整合、业务提升和国际化扩张的进程。

吴豪[9]2009年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外财务公司的发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大型跨国公司一般都有以财务公司为主体的附属金融机构为其提供特定金融服务,全球500强企业中已有2/3以上拥有自己的财务公司。在我国,财务公司作为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的双重产物,还是金融领域中的一支新生力量,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发展模式、行业监管等各方面的理论与实践仍处于不断探索、研究的过程中。现代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促进企业集团多元化、巨型化,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要求和专业性要求日益提高;另一方面中国金融市场的国际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金融市场全面开放,这使得财务公司面临来自国际、国内金融机构激烈的竞争,财务公司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一发展潮流中,财务公司的一些痼疾也越发明显,资金来源单一、业务范围狭窄、核心竞争力的缺乏等问题使财务公司的发展处于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这样通过管理模式及业务创新实现持续发展变成财务公司的一种内在动力。那么财务公司如何实现准确定位,在服务集团发展的同时获得自身长足的发展?如何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及风险控制,培育自身核心竞争力?如何评价目前的财务公司经营效率和竞争力?财务公司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如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并提出可行的方案。财务公司作为心中国金融系统的一份子,对其发展模式及产品创新的研究也有助于丰富我国金融市场产品和服务品种,有助于推进我国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本文从我国企业财务公司的发展历程出发,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及财务公司行业普遍遇到的现实问题,对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经营管理模式和金融产品创新问题展开研究,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分析了财务公司产生的理论基础,并对财务公司职能定位、发展方向、金融业务创新、竞争力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2)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产生的经济背景及发展历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我国财务公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这也正是本文重点研究的内容。随后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及地区财务公司经营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提出发展我国财务公司的借鉴之处。(3)从价值链管理的角度分析了影响资金集中管理效果的关键因素,并用结构方程方法对这些要素的重要性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企业集团实施资金集中管理提供了思路。(4)从资金结算业务流程的角度对企业集团及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分别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两种衍生财务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代理银行模式和虚拟银行模式,并在现实工作中由笔者实施电子结算业务系统开发将代理银行模式进行了实践应用。(5)对财务公司业务创新的范围与方向进行了研究,重点对资产证券化及票据业务进行了创新设计,其中票据业务由笔者在实践中加以推广与应用。(6)从财务公司行业的实情出发,结合行业特点,构建了财务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能源电力行业财务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并由此引导财务公司行业开展对标管理活动。最后,总结了全文的工作,并指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玉玲[10]2017年在《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达国家逐渐步入后工业化社会,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变成为这些国家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转型突出体现在:一方面服务业中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崛起,且对制造业转型以及其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持和驱动作用愈加凸显;另一方面制造业服务化和智能化趋势增强,在制造业产品价值构成中生产性服务所创造的价值占比持续提高,经济服务化趋势明显。但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服务经济或"去工业化"过快的国家发出了警告——即缺乏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支撑,服务经济过快发展所形成的经济体系往往是不稳定的或脆弱的。在此背景下,发达国家纷纷推出"再工业化"、"制造业回归"或"重振制造业"等发展战略。在中国产业结构演变中,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特别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严重不足,且其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偏低,这严重制约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以及其他部门发展的战略支撑和驱动作用的发挥。同时,受传统发展观念的影响,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方式仍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制造业的需求结构和需求层次不利于拉动以满足中间需求为主的生产性服务部门发展。鉴于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促进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在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推动和实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形成融合发展的新局面,让生产性服务特别是高端生产性服务部门成为驱动制造业转型的"发动机和推进器";同时引导和促使制造业部门发展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让制造业部门将那些自身提供不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环节和服务部门由"内部化"转向"外部化",从而为生产性服务业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规范分析、实证分析以及比较分析等方法,本文结合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和经验数据,深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因、影响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需求和供给层面因素及其与制造业互动融合的内在机理和实现路径。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探究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不高、与制造业互动融合层次较低的深层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对发达国家产业发展以及典型企业转型发展所积淀的国际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以便为提高我国产业互动和融合发展水平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理论和经验研究得到的结论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从理论层面的分析来看,作为制造业重要中间投入的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产品质量和生产组织效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为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可以将更多的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融入到制造业产品生产的全过程,从而降低企业的内置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组织效率和市场交易效率。同时,生产性服务分工越细化、种类越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越高,越有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产出的多样性和异质性、提高制造业企业的差别定价能力和获利能力,从而促进制造业升级。但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经验分析却发现由于受市场规模、专业化水平以及发展层次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发展效率的提升作用不甚明显,还不足以发挥驱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心脏和翅膀"作用。(2)通过对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特征事实分析,发现长期以来"重生产、轻服务"的认识偏见致使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而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管理观念和方法的延续亦严重抑制了制造业企业以及其他部门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中间需求,导致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另外,虽然制造业发展迅速,但长期以来粗放式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导致产能过剩、原始创新能力不高,资源能源高消耗、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正在倒逼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要改变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发展困境,一个现实路径就是清除二者联动发展的诸多有形或无形的障碍和壁垒,搭建必要的"平台"来促进二者的互动和融合发展。(3)理论分析表明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是产业发展重要趋势,而国际经验也显示发达国家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融合程度愈加深化和拓展。但通过对1997年以来中国投入产出表分析,发现中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程度虽然有所提高,但是通过对体现产业互动和融合的相关指标计算,发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还没有形成显着的互动关系,二者非均衡融合程度依然较高,虽然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依赖程度比较高,但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的依赖度却较低,二者融合发展趋势还不明显。结合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教训以及中国大国经济特征来看,我们一方面要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逐步优化生产性服务业的结构,以便为制造业的转型发展注入更多的知识、信息和创新元素,推动制造业产品结构和品质升级,在适应市场需求结构和层次变动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还要积极鼓励和推动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开拓出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在市场秩序和产业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的条件下,借助合理的激励机制诱导市场主体在追逐利润中推动和实现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和融合,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 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D]. 李黎旭. 四川大学. 2004

[2]. 中资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培育研究[D]. 刘畅. 东北林业大学. 2005

[3]. 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并购策略研究[D]. 张英姿. 中南大学. 2006

[4]. 中国财务公司金融功能研究[D]. 张文. 武汉大学. 2010

[5]. 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评价研究[D]. 陈洪转. 河海大学. 2004

[6]. 北京家具企业可持续发展略研究[D]. 侯胜田. 北京林业大学. 2007

[7]. 企业视角的高校核心竞争力研究[D]. 徐和清. 浙江工商大学. 2009

[8]. 企业集团内部金融的运作机制研究[D]. 李波. 复旦大学. 2008

[9]. 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模式创新及应用研究[D]. 吴豪. 东北大学. 2009

[10].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理论分析和经验研究[D]. 王玉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7

标签:;  ;  ;  ;  ;  ;  ;  ;  ;  ;  ;  ;  ;  

论我国财务公司竞争优势的培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