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论_科学论文

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论_科学论文

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价值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科学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历史价值论探讨历史有无目的、有无进步,历史对人有什么意义以及如何认识历史意义的 问 题。传统历史唯物主义解释体系谈到了历史进步及其标准问题,但对历史价值问题的解决还 有很多不足。传统历史唯物主义体系为了强调自己哲学的唯物性质,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对 主观性采取了一定的排斥态度。这一态度使得在其表述客观规律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价值 性时,人的活动的情感理想等因素在社会历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表述得很不充分。相应的 该体系对实践中的价值关系和人的价值活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缺少明确的论述。实践中的价 值关系和人的价值活动只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派生的方面,一个从属的环节,或只是从属于某 个更大更普遍的“社会本质”的外在或局部的行为,还是社会历史本身内在的、普遍的、必 然的存在方式之本质内容?把价值观变成一种主观化的价值论,要求人们的价值活动以认识 服从和符合“社会历史”为己任,让价值观完全服从于既有的“历史观”;还是把社会历史 的存在与人的存在、社会运动的“自然历史过程”与人的价值选择和创造过程真正融为一体 ?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的问题。古典历史哲学对历史进步和目的的说明具有外在化 和绝对化的缺陷,不能使科技理性和道德理性标准统一起来;现代西方历史哲学注意了从 价值的观点看历史,但有主观化的缺陷。90年代以来,关于唯物史观与价值观的统一已经取 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从正面对唯物史观的历史价值论进行探讨还很缺乏。时代的发展需要 把历史价值论单列出来加以研究,以回应西方历史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提出的挑战。

1.唯物史观的诞生过程表现为实践的历史价值论的确立过程 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创立唯物 史观,是与其追求自由密不可分的。正是基于对自由的追求,促使它深入研究历史的本来面 目,得出唯物史观。创立唯物史观以后,他并没有抛弃把自由的实现看做是人类历史的最高 价值的思想。而恰恰相反,马克思通过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运动规律证明了人类的解放最终是会实现的,自由就蕴涵在必然之中,人类每向前发展一步 ,物质财富和人的能力都得到发展,人类就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

黑格尔曾试图把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统一起来。在黑格尔看来,世界历史无非是理性、精 神或自由意识的发展。精神之所以为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所谓世界历史是自由意识的进展, 实际上就是人类普遍本质的发展,而个体的利益、需要和欲望等不过是人类整体发展自身的 手段。他还深刻认识到,类的发展以个体牺牲为代价虽然是不完美的,但不完美的东西恰好 包含着与其相反的东西,这个矛盾不断被扬弃,从不完善进展到比较完美就是进步。精神实 现 自身必须以人类热情为中介,而热情在黑格尔那里是指从私人的利益、利己的企图而产生的 人类活动。黑格尔在客观上为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即探讨人类的活 动。但黑格尔并没有认识到历史的真正必然性,他没有描述出解决类与个体矛盾的真实途径 的条件,他没有真正把历史尺度与价值尺度统一起来。这一工作是由马克思完成的。

马克思在中学毕业时就立下了要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奋斗的志向。他说:“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1](7)在这一志向的鼓舞下, 马克思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工作。马克思在博士论文中以一个激进的人道主义者的身 分关心人类历史的进步。马克思当时就表示“哲学决心创造世界”、“像普罗米修斯从天上 盗来天火之后开始在地上盖屋安家那样,哲学把握了世界以后就起来反对现象世界”。[1]( 136)而哲学是“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精神。”[1](258)马克思后来把这一思想发挥为哲学不 仅要解释世界而且要改造世界。追求人类的幸福自由和解放是马克思奋斗的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在《论犹太人的问题》当中提出了人类解放的必要性;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当中则探讨实现人类解放的社会力量;在《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稿》当中,马克思 对市民社会进行了经济学的解剖,认为人的类本质、类生活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共产 主义就是人的全面解放,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解放,“是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对 象化和自我确证、存在和本质,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2](120)马克 思同时还认为现实的个人和个体确是处在异化劳动的状态之中的。马克思指出:“人的个人 生活和类生活是各不相同的,尽管个人生活的存在方式必然是类生活的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 普遍的方式,而类生活必然是较为特殊的或者较为普遍的个人生活”。[2](123)马克思力图 寻找使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与现实相结合的途径,想从现实生活中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追求的 现实可行性。如果没有他对人类自由的追求,马克思就不可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异化劳动, 马克思这时已初步地找到了人类解放的最深层的依据。

费尔巴哈的人本学以类本质为前提、到类本质异化到类本质复归的思维方式制约了马克思 解决个人生活和类生活、自由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关系,二者还表现为外在的关系。怎样评价 异化劳动,异化劳动中是否也包含有自由劳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作了回答。 异化劳动也是一种自由劳动,在异化劳动中,人是把人自身和对象当做一种美来看待,把自 己当做一种自由的存在物来看待去改变对象世界的。不管个人的具体自我意识、对象意识有 何差别,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差别的。马克思通过对现实物质生产的研究证明了现实的物质生 产 劳动是包含并可以变成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即类本质最终是会实现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 识形态》中从历史的源头探讨了物质生产劳动的发展的历史,但落脚点依然是自由自觉的劳 动。“无论如何,逃亡农奴认为他们先前的农奴地位对他们来说是某种偶然的东西。”个人 往往把他的生存条件作看是偶然的,应该加以改变的。“逃亡农奴仅仅是力求自由地发展和 巩固他们的生存条件,因而归根结底只是力求达到自由劳动。”[3](86)这样一来外在的生 存条件和个人之间既是互相适应的,又是存在矛盾的。人作为偶然的个人受到条件的制约; 人 作为有个性的自由的个人力图去适应改造这些条件,把这些条件当做自主活动的条件。人和 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关系在中介领域中表现出来就是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矛盾。因为正是这 些交往形式使人成为现实的依存于一定生存条件的偶然的个人,人要突破这些生存条件的限 制就必须突破交往形式的限制。由人和生存条件的矛盾,即生产力的内在矛盾所推动,生产 关系也在变化着,由此产生了生产方式和人类社会有规则的向前运动。马克思把这种运动划 分出三个发展阶段和五种形态。在第三个阶段,“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关系的主人,从而 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4](第3卷,760)后来马克 思把这种追求集中表述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支配自己的创造物。这样 ,马克思就以客观性为基础找到了主客观统一起来的桥梁,这就是人类的实践活动。在马克 思看来,类与个体矛盾的产生只能从人的最基本活动——生产活动,从人的劳动中去寻找, 而不是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是由于个体不自觉地中了“理性的狡计”的结果。人作为主体, 他具有多方面的潜能,但这些潜能在很多条件限制下并不具备全部实现的通道。个体所处的 自然环境,他的活动范围、他的生命历程、他与他的狭隘关系等都只给他提供了非常有限的 材料,使他的潜能的实现局限在一个很小的天地里。外部世界的广大和复杂,使得个人的活 动只有在和其他人的活动交织在一起时,才能使自身的潜能得到相对的实现。活动的发展自 然产生专门化,产生分工。分工的产生,一方面使人在交换活动中得到了相互补充,使人类 总体有更大的力量征服自然,并使人所具有的那些超越基本生活需要的潜能(艺术、审美、 创造性的能力等)有了实现的条件;另一方面,分工的产生也就是私有制的产生,它使分工 所产生的生产力总和与人相异化。类与个体矛盾解决的真正途径是废除私有财产。而废除私 有财产只有通过劳动,通过社会的物质活动才有可能。实际上也就是要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为前提,于是马克思就揭示了一条深刻的历史规律:“人类的才能的这种发展,虽然在开始 时要靠牺牲多数的个人,甚至靠牺牲整个阶级,但最终会克服这个对抗,而同每个个人的发 展相一致……。”[5](124—125)因此个体的巨大牺牲在历史中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最终取 得一般人的发展,就在于创造无限的社会劳动生产力以构成自由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就在 于最终消灭类与个体的对立,使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与所有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消灭私有 制,消除活动的旧有性质,使人得到全面发展,这是人类的伟大的价值目标。这个目标在马 克思那里是建立在对历史发展必然性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马克思之所以会超越黑格尔也是吸收和改造了费尔巴哈思想的结果。费尔巴哈认为,人区 别于动物不仅仅在于人有意识,因为在某些高等动物中也有意识的萌芽;人区别于动物的地 方在于人有类意识,能意识到自己是人这一类,是类的存在物,而动物则没有类意识。费尔 巴哈说:“人与动物不同,决不只是人有思维。人的整个本质是有别于动物的。”[6](上卷 ,182)所谓“人的整个本质”,指的是人的类本质,即是人。他还说:“只有将自己的类、 自 己的本质性当做对象的那种动物,才具有最严格意义上的意识。……只有将自己的类、自己 的本质性当做对象来对待的生物才能够把别的对象或实体按其本质的特性作为对象”。[6]( 下卷,26)费尔巴哈的类概念是在两个不同层次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的:就人与动物的关系而 言,“类”即人的本质,是人的一种特殊本质;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类”是作为同个 体相对立的普遍性而出现的,它是以人的全体作为对象的一个抽象概念。在第一个层次上, 尽 管费尔巴哈把人的这种类同一般动物的类作了区别,但他除了说出人高于动物的本质特点、 特殊性在于人有类意识之外,并没有赋予人这个类以社会的、历史的内容;在第二个层次 上,虽然费尔巴哈试图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我与你的统一”)来说明人的本质,然而他所 理解的人与人的联系这种“类”关系仍然是很狭隘的,这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相互需要 、爱情、友谊等情感关系或精神性关系之外,没有说出更多的内容。《1844年政治经济学手 稿》、《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都表达了自己的类思想。在《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指出,无产阶级只有解放自己才能解放全人类。马克思的类思想和费尔巴哈有很大的 不同:马克思不是先验地认为人有一个理想的类本质,而是把具体的物质生产实践就看做是 这一本质,并指出未来的理想劳动就孕育在物质生产实践之中,把类本质看做是一个不断实 现的过程,克服了费尔巴哈用理想的人评价社会历史的本末倒置的作法;与费尔巴哈把人的 类本质归结为意识不同,马克思把人的类本质归结为劳动“生活活动”、“生产生活”;马 克思后来进一步把类本质归结为社会本质。马克思把类价值的实现作为社会历史的最高价值 标准,并深刻揭示了类价值实现的规律。

2.科学实践观的确立解决了历史价值论问题 马克思在科学实践观形成之前还是一个民主 主义者或不成熟的共产主义者。科学实践观确立以后,他则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了。 在价值认识的指引下,他对社会历史过程本身所蕴含的价值问题进行了不同于先前哲学的说 明。具体表现在马克思虽然重视价值观对于说明社会历史的作用,但他认为价值内在于社会 历史过程之中,更注重价值的客观性。从实践的主体来看,人是“积极地活动,通过活动来 取得一定的外界物,从而满足自己的需要”的。[2](125)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外物是人类 实践活动与动物本能活动的一个根本区别。“这个目的是他所知道的,是作为规律决定着他 的活动的方式和方法的”。[4](第23卷,202)社会实践中的对象具有价值对象性。“由于商 品的价值对象性只是这些物的‘社会存在’,所以这种对象性也就只能通过他们全面的社会 关系来表现,因为他们的价值形式必须是社会公认的形式。”[4](82)列宁指出,必须把人 的全部实践既“作为真理的标准,也作为事物同人所需要它的那一点的联系的实际确定者。 ”[7](453)总而言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价值活动”;[8](106)马克思衡量社会历史 进步的标准既包括科技理性,又包括道德理性。前者是人对自然关系解放的标识,后者则人 对人的关系解放的标识,二者结合起来就是人的彻底解放,即共产主义的实现。“历史随着 人们的生产力以及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愈益发展而愈益成为人类的历史。”[9](532)而“生产 力和生产关系——这二者是社会的个人发展的不同方面”。[10](219)“整个历史也无非是 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11](172)“先前的历史发展使这种全面的发展,即不以旧有 的尺度来衡量的人类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成为目的本身。”[10](486)马克思认为社会历史 趋向的最终目的是共产主义。这个目的不是外在的、人为的强加给历史的结论,而是根植于 物质生产实践运动中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对我们说来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 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3](40 )马克思指出:“自古以来‘条件’就是这些人们的条件;如果人们不改变自身,而且如果 人们即使要改变自身而在旧的条件中又没有‘对本身的不满’,那么这些条件是永远不会改 变的。”[3](440)共产主义提供了改造现实的精神动力。共产主义代表了最高的类的价值和 类的利益,是社会价值运动的最终目标和归宿,但这并不否定社会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国 家和民族不同的个人的价值和意义。“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1 2](532)从现实性上来讲,每个个人及民族国家追求价值的活动往往不能真正实现,个人表 现为类利益的手段和工具。历史经由一个人是目的到人是手段到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的历 史发展过程。

马克思的历史价值论是实践的历史价值论。马克思认为人与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价值关系。 这种价值关系是在实践中体现出来的。因为世界不会自动地满足人,人必须通过改造世界, 来使世界满足人。整个人类世界历史是实践活动史,也同时是一个价值活动史,表现出一定 的 价值运动规律。实践是社会历史的真实基础,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形式,马克思主义的历史 哲学必然地以劳动作为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就把唯物史观和劳动价值论有机地统一起来 了,从而使历史唯物主义引出两个更有现实意义的理论成果——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实践的价值论不仅仅是历史哲学的历史价值论,而且也是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 会主义中的无产阶级价值论。实践的主体是类。现实的类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 史的创造者,理应成为历史中自由主体,担负起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任务,马克思通过自己 的科社理论揭示了这一点。事实上,马克思之所以创立唯物史观,超越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正是与其价值追求有关。

3.社会历史演进的价值过程 历史规律不是与人对立的,人的目的可以同历史的规律性统 一起来。人也正是通过追求目的的活动体现出历史的规律。从个体的角度不容易发现这个秘 密,在个体那里容易发现个体的目的性;从社会历史的角度比较容易发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 性的统一。社会中的各种力量都为某种价值观念所支持,由价值观念指导力的方向,人与对 象世界的关系不单单地是一种因果必然性的关系,而且还是一种需要和满足需要的价值关系 。人们满足需要的方式(包括手段方向等最广的涵义)包含了人的主观性和目的性的内容。正 因为如此,在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社会的状态和发展竟会有那么多的不同。仅仅揭示 了社会历史的因果必然性,并不能使社会历史学说成为一种“科学”。科学的历史哲学必须 给予主观性、价值性以一定的地位。

物质生产活动创造一定的物质结果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具有生存意义,同时物质生产活动 也是人的本质的生成过程。前者为物的价值;后者为人的价值,后者是更重要的。因此考察 物质生产,“……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组织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 程 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种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 [1 1](25)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对那种“从人的活动的如此广泛的丰富性中只知道那种可以用需 要‘一般需要’的话来表达的东西”而“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而总是从外表 的效用方面来理解”的所谓“科学”表达,表达了强烈的不满和批评。[2](196)物的价值侧 重于说明客体对象对人的意义;主体价值则要说明人对于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生产实 践具有创造生成物的价值,也有表现主体价值的意义。人的价值构成物的价值的生成本源; 物的价值是人的价值的现实表现。

个人价值追求的矛盾冲突、弊端和缺陷必然导致社会价值的产生。导致广大群众、整个民 族及整个阶级行动起来的动机在直接意义上是为了某种经济利益或物质利益,而在更高意义 上,则是人对社会价值的追求、创造和实现。因为“所谓物质利益在历史上从来也不会是独 立的主导的目的,而总是有意无意地为指出历史进步方向的原则服务”。[12](547)社会价 值并不是与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完全分离的某种独立自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正如恩格斯 所讲的历史过程中“许多单个意志”与“历史总的合力”之间的关系一样。在这个意义上, 可 以说社会价值作为社会主体的价值,实际上就是人站在社会主体的立场与高度,对人之为 人的价值追求,社会价值其实也就是类主体价值即类价值。人是自然的存在物,人有“自在 生命价值”。人又是“社会存在物”,具有“自为的生命价值”。[13](5)人不仅仅是自然 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是为自身而存在着的类存在物。实践是人之为人的特有的 生存方式,是人的类本质。人的价值追求和创造价值的活动及其相互冲突形成了一个总趋势 ,这个总趋势就体现为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正如马克思所说:“一般规律作为一种占统治地 位的趋势,始终只是以一种极其错综复杂近似的方式,作为从不断被动中得出的,但永远不 能确定的平均情况来发生作用的”。[14](185)而这个规律从最深层的本质来说就是类价值 的实现规律。尽管开始人们追求个人价值和群体价值,追求客体价值,类价值开始还不是自 觉 意识到的,但类价值隐含于其中。个人生命的短暂及偶然性使得个体生命在维持自身生存的 过程中,创造出大量的外在的事物留给后人;同时个人的生命也在这个过程中丰富和完善自 己,通过生物遗传、社会的形式延续自身形成主体发展的序列,从而实现了类的价值。共产 主义社会则是自觉地为类价值而奋斗。

由于个体生命的短暂性和有限性,个人的激情欲望及由其推动的财富的占有和创造,最终 扬弃了个体自身。物的价值与个体的价值相比,物的价值更体现出了“类”的特点。物的继 承 和保留成为类发展的标识和基石。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马克思为什么会强调公有制的必 然性,强调集体主义、共产主义道德了。由实践的社会性所决定,人在个人主义指导下的创 造活动内在地包含着集体主义和公的因素在内。恶中包含着善,退步中有进步,历史是在循 环往复中向前发展的。个体价值被类的价值所扬弃,除了从个体间的冲突加以解释外,还要 从与 物的矛盾来解释。

前资本主义社会物质财富不发达,人与人的关系是直接的依赖关系,相应的重视地位的观 念就必然成为社会价值体系的核心。当人与人的关系进入以物为中介的独立性状态时,金钱 就成为评价事物是否具有价值的最高标准。价值体现在人与外物所构成的价值关系中,把什 么事物作为最重要的价值客体是价值本位问题;以什么人为最后的价值主体是价值的归宿问 题。马克思发现了劳动实践的基础地位,也就高扬了劳动的价值,高扬了生产劳动的主体。 劳动者的价值。前资本主义社会个体利益被群体利益所掩盖,个体对劳动价值产生了疑问, 当个体以物为中介获得独立性后必然形成以个体为价值的归宿的局面,但这只是社会历史发 展的一个阶段,最终必然走向以真正的自由人联合体为归宿。这是劳动价值的最终实现,它 既有利于个人又有利于集体。个体的生命价值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必须也必然地服从于 类的价值。

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相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事实 上,任何一个哲学体系都是一个价值体系,指明人类的生存意义及未来发展方向和归宿是哲 学的任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功绩就在于通过对历史发展规律的揭示,揭示了劳动的价 值,把人的解放、人的价值和尊严放到了首位,并具体指明了提高人类价值的途径和人类的 最终意义。人的存在就是一种价值性的存在,与人相关的事物构成了一个价值系统,合目的 性的“有用性”的层级系统指向了一个最终目的,这就是人类理性的“终极关怀”。马克思 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怀”是共产主义,是人类的解放。人的生活实践是某种价值性的生存活 动,这不仅体现了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主体能动性,而且是人类保护自身存在以抵御虚 无主义防线的堤坝。人类乃至个人的生存必须解决“如何活着及如何才能活着”和“为什么 活着”的难题。这是两类不同的价值,而后者才真正体现了人生存的意义。人及人类都自觉 不自觉地认为人应该活着,活着就是意义本身。人类需要有“价值”和“意义”来庇护自己 的存在,而价值的本意就是庇护[其来自梵文Wdel—(保护)和Wal(掩盖加固),拉丁文Wallo( 加固)Waleo(健康的)和Valus(堤)]。人类的价值方式存在使他不同于自然存在。赋予人类以 意义的世界是哲学的主题,而意义的不同赋予往往决定了哲学体系的命运。哲学赋予人类 以意义必须为人类所接受,这正如马克思所说的那样,必须为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变成现实 的力量。而理论要为现实服务必须抓住根本,这个根本就是人本身。马克思正是从现实的物 质生产活动出发去分析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指明了人类解放的最终价值归宿。不了解这一点 我们就不能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

标签:;  ;  ;  ;  ;  ;  ;  ;  ;  ;  ;  

科学实践观与马克思主义历史价值论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