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孙国耀,张大伟

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孙国耀,张大伟

淮安市鸿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推动作用下获得飞速发展,给排水施工也因其在建筑工程中占据的重要地位而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剖析目前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问题

1常见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问题

1.1建筑施工的模板问题

目前,施工企业在施工前没有专门进行设计模板,无法严格遵循建筑模板的技术要求规范,导致建筑模板在施 工中出现各种明显的弊端。比如,在使用梁木模板时,由于梁跨度较大,没有专门设计梁起拱,导致梁木模板出现 下垂问题,严重影响到施工质量。

1.2混凝土施工问题

混凝土规格各不相同,但是在施工中存在混淆使用不同规格的混凝土,严重降低工程施工质量,造成施工安全 隐患。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追求施工进度,混凝土未完全干燥后便实施下一步的施工,不断增加了混凝土层的负载压 力,严重破坏混凝土内部结构,降低建筑安全性。

1.3砖砌施工问题

砖砌施工问题最明显表现为施工所用砖湿度不够,砖块之间粘结紧密性较差,对墙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砖所用的泥砂浆配备比例严重失调,降低了泥砂浆的粘结效果,最终对墙体的稳定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1.4建筑桩基施工问题

由于施工操作的失误,建筑地基可能会存在支护失效的问题,引发各种基坑塌陷事故,由于建筑工程出现严重的偏位,从而造成了显而易见的建筑物使用安全隐患。

1.5建筑工程防渗漏问题

由于没有严格选取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或者是施工操作错误,应用施工技术不合理,从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建 筑渗漏状况。

1.6门窗安装施工问题

常见的建筑物门窗施工主要出现以下问题:墙体与门窗紧密性较差,防水保温效果低下,门窗质量不符合标 准,门窗施工工期较长,对建筑施工效率造成影响。

2建筑施工技术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2.1选择标准的建筑模板

在施工前,必须做好建筑设计材料选购准备工作,以确保后期施工质量的顺利展开。首先,按照模板技术安全 规范,合理设计建筑模板,以确保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其次,严格选择使用建筑材料,在确保材料质量的前提下,以实现建筑施工成本的最小化。

2.2做好混凝土养护及砖砌施工 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确保混凝土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操作,确保混凝土层的质量。混凝土养护 时间必须在一周以上,在浇水过程中,保持混凝土足够滋润。为了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完整性,可采取1:2的水泥 砂浆进行抹面整修。为了改善砖砌施工问题,必须保持良好的砖湿度,紧密粘结砖块,且严格控制砖所用的泥砂浆 配备比例,与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2.3加强桩基基础施工

在打桩之前,必须选择平整清洁的产地,进行前期打桩实验,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安排正确的桩基施工顺序。同时,在桩基施工现场设置合格的排水通道,在群桩施工过程中,严格掌握桩密度、长短、规格等系数,再确定打 桩顺序,尽量避免对周围建筑物造成影响。

2.4严格控制屋面防渗透施工

在建筑工程屋面防渗透施工中,必须严格制定防渗透技术标准,进行选择质量过关的防水材料,且严格按照相 关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及时发现与处理在屋面防渗透施工存在的安全弊端。选择建筑缝隙干燥后,再进行全面的 施工,从根本上保障最佳的施工质量。

2.5门窗安装质量控制

在门窗安装施工中,可选择先喷漆后安装的施工操作方法,以节省更多的门窗安装时间,提高建筑施工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门窗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具体如下:在门窗安装前,确保良好的抗风压、防止空气雨水渗透作用;在门窗安装中,保证框角垂直度符合标准,避免出现变形、缝隙超标现象,确保良好的密封;采取密封膏进行填充门窗安装缝隙间,避免出现缝隙;门窗与建筑的土建结构的相接部位,采取水泥砂浆填充密实。

3建筑给排水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处理及预防

3.1避免管道堵塞

为了避免交叉施工中造成管道堵塞现象,在管道安装前,除应认真疏通管腔,清除杂物,合理按规范规定正确使用排水配件,安装管道时,应保证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及排水管口采用水泥砂浆封口等措施外,还必须采取如下多种技术措施以防止管道堵塞,由于建筑结构需要原因,当立管上设有乙字管时,应根据规范要求,在乙字管的上部设检查口以便于检修,当设计无要求时,应按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在连接2 个及2 个以上大便器或3 个及3 个以上卫生器具的污水横管设置清扫口,在转角小于135 度的污水横管上,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排水管道安装时,埋地排出管与立管暂不连接,在立管检查口管插端用托板或其他方法支牢,并及时补好立管穿二层的楼板洞,待确认立管固定可靠后,拆除临时支撑物,此管口应尽量避免土建施工时作为临时污水排出口。在土建装修基本结束后,给水明敷支管安装前,对底层及二层以上管道作灌水试验检查,证实各管段畅通,然后用直通套(管)筒将检查口管与底层排出管连接。

3.2控制管道渗漏

首先严格控制采购过程,仔细检查。对于各批次的管材、管件的使用情况做好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更换。对于PPR 管材安装,应对其的伸缩性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可利用的技术措施有:非直埋管道敷设时,应考虑解决管道热胀冷缩变形的技术措施。应尽量利用管道折角自由臂补偿管道的伸缩,当管道不能利用折角作自然补偿时,应采用其他类型补偿措施。水平干管与水平支管连接、水平干管与立管连接、立管和每层支管连接,应有管道伸缩时相互不受影响的补偿措施。布置横管或立管时应充分利用建筑空间,以“U”形管道做变形补偿。出现渗漏问题,需要寻找漏水点,找到漏水点后分析原因。然后,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更换不合格的管材、管件;施工操作不合格的一律返工,重新制作安装;由于热胀冷缩造成的PPR 管材,截去一段管道采取上述的技术措施进行整改。

3.3管道减压降噪

在给排水施工中,会出现管道泄漏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将会影响建筑整体质量,因此,建筑企业必须重视管道泄漏问题,找出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针对给排水管道泄漏问题的对策有以下几种:第一,做好管道防护工作。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将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剔除。与此同时,还应该对施工中的半成品材料以及成品进行保护,尤其是在管道安装工程完成之后,安装人员应该通知其他环节的施工人员,避免员工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对管道造成破坏;第二,做好完工后的检查工作。在管道安装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企业应该进行检查,若是发现管道出现问题,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对破损严重的部位进行替换,确保管道可以正常的运行;第三,当施工过程中管道出现泄漏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快速的找到泄漏部位,然后对该部位进行维修,若是维修无法解决问题,要及时的替换管材,确保管道施工的质量。若是因人为因素而造成管道泄漏,或者是三型聚丙烯管因温度原因而导致变形,都应该及时的进行返工,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尽可能的降低管道泄漏对居民产生的不利影响。

3.4提高二次供水的水质

二次供水的传统做法是水池和水箱联合供水,在水箱出水管前设消毒装置,生活水池或水箱一般与消防水池或水箱合用。这样水体中细菌会交叉感染。设计中应将生活与消防水池(箱)分开设置,根据市政供水情况区别对待。供水不可靠的工程,底层设置大容量不锈钢水箱,出水消毒后由变频供水设备分区减压供水,双路供水的工程底层仅设置小容量不锈钢水箱贮存2 小时生活用水量,由恒压变频供水设备分区减压水。若建筑物要求稳定的水压,则在屋顶设置小容量水箱(1-2 小时用水量)进行稳压,由于水滞留时间短,可以不设消毒设备。这样大大降低了水质污染的几率,运行效果良好。新近发展起来的无负压供水技术得到了大力宣传和使用,该技术是在变频供水设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充分利用原自来水市政管网中的原有压力,不通过传统的二次供水水箱,直接与自来水管网串接,通过负压消除器和稳压平衡器保护装置等技术,在自来水管网不形成负压的前提下,直接将自来水市政管网中的水传输供应到最终用户用水点,避免了修建混凝土蓄水池或设水箱而带来的投资增大和供水二次污染。

结束语:在实际的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应该严格按照规范、规程、标准操作,控制好给排水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加强对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规范施工,不断总结,提高工程质量。加强给排水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理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建.如何保证市政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J].山西建筑,2009.

[2]程启令.谈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0.

论文作者:孙国耀,张大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给排水施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论文_孙国耀,张大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