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使得自然环境很大程度上遭到了人为影响和破坏,进而引发了一些地质灾害的发生。本文从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条件等方面入手,分析了我国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同时提出了相对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地质灾害;治理;防治
引言:
准确了解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确定地质灾害可能发生的危险区域,提前做好有效地预防治理,减少质灾害对我国的人民安全带来伤害,同时降低对经济造成的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我国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
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主要是受到我国地形地貌、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在加上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原有的自然结构进行破坏。从而导致了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
1.1地形地貌
地质灾害的发生和地形地貌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甚至会受到地貌类型以及地形形态的影响,在我国的地质在灾害中尤其是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比较严重,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很多地方都是山地和丘陵,沟谷发育、地形起伏较大,在持续的降雨之后就会使土地结构松散,从而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
1.2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主要就是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和新构造的运动等。地质条件因素是直接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于大自然的地质构造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使我国地质结构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改变。那么整体的地质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固,从而造成地质灾害发生。
1.3气候条件
中国位于亚洲大陆东部,疆域辽阔,地形也非常复杂,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很多不良的气候因素就会造成地质灾害的发生。
1.4人类活动
地质灾害是属于自然活动,但是地质灾害的发生和人类活动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人类活动对于地质灾害活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人类通过保护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对大自然进行保护,另一方面随着人类人口的增加,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压力,那么很多地区的污染就会严重,环境恶化,从而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
1.5岩土体工程地质
我国软岩体的分布面积很广,岩体的地质性质比较弱,遇到水以后容易软化,一旦遇到雨水就会变得非常不稳定,成为山体滑坡的有利条件。
2.地质灾害的发生和防治措施
地质灾害对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加强对其监督管理控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加强地质灾害的侦查
对地质灾害的分布状况和形成条件进行详细的了解在对我国的地质灾害地点进行测定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深入的地质灾害工作了解,比如在我国很多地区很容易出现塌方事故,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随着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但是没有实施的有效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再加上缺乏相应的检测系统,对于地质灾 害的形成条件以及当地的地理位置等都没有进行很好地监测,导致地质灾害 的发生再比如我国高原地区,如果经常受到暴雨的冲击,那么山坡坡面土层在暴雨的浸润击打下,土体失稳,沿斜坡下滑并与水体混合,侵蚀下切而形成悬挂于陡坡上的坡面泥石流 也就是农民常称之为 “水鼓 ”、“龙扒掌”,这些都给我国带来 了巨大的创伤和损伤。因此要加强地质灾害的侦查,对于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点,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也就是地质灾害的危险程度、灾害的类型等进行详细的了解,为全国建设地质灾害的防治系统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 那么就必须要做好全国范围区域性的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对一些重要 的能源基地进行实际调查,对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治理进行侦查和评价,建设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评估。
2.2保护自然环境
对于已经破坏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地治理前面提到地质灾害的发生和我国自然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那么在地质灾害发生频繁的时代,我们必须要做好对环境的保护,合理利用自然自然资源,合理开发自然资源,在山区进行植树造林,避免造成水土流失,在城市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从而保持水土平衡,防止地下水遭到破坏,从而诱发地质灾害。自然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而对 自然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比如煤 矿被过度开采,从而造成塌方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我国人 民的安全生活,对 当地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甚至大量的地表水在沟谷的中上段侵润冲蚀沟床物质,随冲蚀强度加大,沟内某些薄弱段块石等固体物松动、失稳,被猛烈掀揭、铲刮,并与水流搅拌而形成泥石流。这些都严重危害着我国的自然环境保护,因此我们要做好对 自然环境的良好保护,实现人与 自然的和谐相处
2.3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灾情预报系统
我国的地质灾害在发生时,当前最主要的预防模式还是主要以预防为主要的手段,但是当前存在很多的地质灾害隐患及其原因还没有被发现,因此需要加大对地质灾害监测的投资,通过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从而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能够对各地的地质情况进行准确的播报和预测,通过应用 GIS技术,在全国范围形成有效地地质监测系统,做好地质灾害评估,为地质灾害的预测提供有效地服务和技术支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地质灾 害信息系统,灾情预报系统 灾情预报系统的建设,能够提高预防抢险的效果,比如在汶川地震中,如果有相应的灾情预报系统,那 么一旦要发生地震时,就 可以通过次系统监测到,那么就可以对当地的居民进行提前播报通知,从而做好转移,避免造成过去 的伤亡
2.4健全法律法规
在地质灾害监督管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定要的法律法规或者是规章制度来完成对地质灾害的有效监督管理和控制,当前我国地质灾害监测系统不合理,监测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不完善,因此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完善地质灾害防治管理调查,对于地质灾害的发生位置,发生原因等进行系统的汇总,从而确定其各类地质灾害发生的基本特点和地形特征。地质灾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威胁着我们人类的发展,当前随着我国工业化脚步的较快,城市发展和人口的急剧增加,使得在发展过程中,对于土地和自然环境造成了破坏,使得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持续上升 但是对于不同地方的地质灾害进行研究发现,各地由于环境地理和地形条件不同,因此各个地方的地理灾害发生时,有其独特的原因,因此在对地质灾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的去制订相应对策。
结语:
随着我国地质灾害的发生,我国各地政府 和专业研究人员一定加强对各地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进行准确的判断,并且根据各自城市发展的现状,各地方的地形条件以及地理环境等,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和灾情预报系统,对当地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要确保能够对城市环境起到改善的作用,一旦各个地 方发生地质灾害,要确保能够及 时进行有效地防治,制定综合 的治理措施和防治措施,从而实现对 地质灾害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孙园红,浅析地质灾害的防治办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4):148-149
[2]王江,王磊,陈帝江,浅析如何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J],《城市地理》 ,2015(14)
论文作者:冯凡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6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发生论文; 地质论文; 我国论文; 自然环境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地形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