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流程展开,精细化管理.
针对基建工程进度管理以重要节点为主的现状,按照“五位一体”的要求,通过对基建工程进行微流程展开,将基建工程进度管理着眼点落在实际工作,从粗犷式管理变为精细化管理,从结果导向管理变为过程导向管理,从事后被动追溯原因变为事中主动调整应对,确保了工程进度,杜绝了工期拖延。
(1)从抓全过程节点转变为抓微流程环节
通过梳理现有制度要求,开展与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学习沟通、与专业管理和施工单位座谈讨论,从工程前期、工程建设、总结评价三个阶段,将30余个重要节点微流程展开成90余环节,与实际工作相对应;并将施工环节进行二次展开,与施工步骤进行对应。通过微流程展开,将原本以月计算的重要节点变为按天算的流程环节,基建工程管理落到实处。
(2)对照微流程环节重新梳理岗位职责
对照微流程展开之后的基建工程环节,在部门内部各专业以讨论会的形式进行专业权责划分、岗位职责细致梳理。将岗位职责对应到具体的流程环节,将文件要求细分到各岗位,形成《岗位说明书》及《岗位操作手册》。通过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将岗位操作手册进行分解和固化,以文字、图表等形式进行展现,做到每个环节专人负责,要做的工作一目了然,工作标准方便可查。为方便学习和查询,还以“口袋书”和手机APP的形式进行展示,多方位加大宣贯力度。
(3)时限导入,进度提醒及管控
确定各流程环节的时限,同时通过通过增加流程环节的并行度,尽量压缩整体时间,预留出缓冲时间,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特殊事件。按照超期的可能性和影响性对各流程环节进行风险排序,逐个分析保障措施以及应对预案,在尽量确保工期的前提下,将延期的影响降低到可控范围之内。将流程时限导入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通过微信、手机APP、短信等多种手段对流程处理人进行时限提醒,促使相关责任人及时完成该工作。当流程即将逾期或已经超期时,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流程处理时间及处理痕迹,在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长期保存,并可随时查询,为绩效考核提供客观依据,也为工程结束后的评价提供原始证据。
二.借助“泛在电力物联网”,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新模式
原有安全质量技术管理对管理人员的工程经验要求非常高,标准工艺、强制性条文、通病防治经常有新标准、新要求更新,更加大了现场管理的难度。借助“互联网+”手段,通过标准现场管理和智能移动终端的有效结合,降低了施工现场管理的难度,提高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1)以微流程为基础,对指标要求进行分解
对照基建工程微流程,将安全、质量、技术管理的标准、文件及要求进行分解细化,与各流程环节进行对应,并将其导入到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中,形成标准现场管理模板库以及常见问题库,方便工程管理人员在项目过程中查看和学习。定期对分解的标准及要求进行调整,逐步完善,形成与现场匹配的标准现场管理模板库以及常见问题库。
(2)借助e安全APP,实现施工现场管理新模式
通过使用移动终端e安全APP,加强基建工程现场安全风险辨识与防控,全面落实强制性条文、质量通病防治、标准工艺应用要求。在现场对安全、质量、技术管理的要求以及常见错误进行实时查询,并将安全、质量、技术管理检查项目以选择条目的形式在APP中固化,在现场检查时通过勾选、录入、拍照等多种形式对检查过程进行记录。通过使用移动终端APP进行安全、质量、技术管理,大大降低了管理人员对工程实际经验的要求,省去了携带大量纸质文件的麻烦。
(3)以标签技术与二维码技术应用在基建施工现场安全风险防控管理
利用编码和二维码技术,采用无线扫描方式实现安全工器具的任意位置的辨识查询;从更为可靠的要求出发,可实现自动提醒,提前预警等多种手段,来提升安全工器具应用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基于质量标准库,对施工过程项目信息做到实时查询,与质量通病防治条例、强制性条文规定以及标准工艺等进行比对,检查施工项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并及时进行操作要点及内容的规范。基于施工经验库,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施工过程出现的不符合规范操作,进行远程信息交互研讨,并及时更新经验数据库。
三.技经管理贯穿始终,实现随过程结算
针对技经管理过程存在的项目周期过长、人员不足、结算与施工过程脱节、无法满足项目部资金计划的需要、设计变更施工签证后补等现象,将技经管理提前到与项目实施过程同步,对现场定期进行过程专业检查和分析,动态分析项目预算的实际落实情况,对项目投资进行实时指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技经管理贯穿始终,项目支出清晰可查
将费用支出录入包含在每个流程环节中,改变以往费用录入与工程过程脱节的情况;制定费用支出录入责任人为“谁列支,谁录入”,在录入时上传原始票据扫描件,在财务每月付款之后,技经也将付款凭证进行上传,方便在中间结算以及项目决算时进行随时调取。设计变更、现场签证必须由项目经理在施工过程中发起,原则上只能在该施工步骤方可发起与该施工步骤相关的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立即由技术管理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核实,严格禁止项目竣工后进行后补变更及签证,杜绝了变更及签证造假或与实际不符的情况的发生。
(2)实时归集,动态分析,指导投资
技经人员在对录入的费用进行审核时,按照投资预算将其归类到预算科目之中,信息系统实时归集项目费用列支情况,并与投资预算进行对比和动态分析。设置高限预警限额和低限预警限额,当某项费用列支超出高限预警限额时,提相关人员进行关注;当某项费用长期低于低限预警限额时,也会提醒项目经理、技经管理人员、部门领导进行关注。项目经理也可根据施工进度实时查询各项费用列支情况,指导下一步投资。
四.档案资料同步归档
采用信息系统实时提示工程进度及档案资料收集要求,解决资料归档滞后于工程进度,项目完成后部分隐蔽工程资料缺失无法后补等问题。同时采用信息化的手段,加强对资料档案的存放进行管理,通过资料档案电子化,减少对原始纸质资料档案的调取;通过二维码和RFID射频技术,对纸质资料档案的摆放进行有效管理。
(1)档案资料随过程收集
通过分析资料归集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与建设工程微流程展开的对应关系,将资料归集包含在每个流程环节中,改变以往资料归集与工程过程脱节的情况,实现了资料档案的随过程归集,工程竣工后,工程资料的正确率和完整率同期达到100%;在每个流程环节中,提示资料归集的数量和质量要求,方便资料管理人员进行资料的收集;将数码照片拍摄的要求固化在手持终端上,在现场拍摄时进行提示,并按照要求对拍摄的照片自动进行初步核对,对明显不满足要求的照片提示进行重拍,大大提高了过程资料的合格率。
(2)信息化手段进行档案管理
将建设工程过程中的纸质档案扫描或拍照上传,形成与纸质档案一一对应的电子档案,便于随时查阅,同时也减少了对原始纸质资料档案的调取次数;对资料保管室按照档案保管的要求进行重新布置,按建档年份和工程项目对档案进行重新摆放;采用二维码和RFID射频卡对纸质档案进行管理,在必须调取纸质档案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RFID射频卡快速准确的找到纸质档案;加强纸质档案的借用归还管理,当未经授权将纸质档案带出资料保管室时,或当纸质档案归还后的摆放位置与原始位置不符时,进行声光告警,避免档案摆放混乱,借出遗失等现象。
五.多个项目多维度全景展示
需要对电网工程、“新三类”工程、属地化管理工程同时进行管理,大量存在多个项目同步并行的情况,借助信息系统,对多个项目多维度全景展示,便于项目经理、部门领导、公司领导实时掌握项目进度,统筹安排人员、物资和资金。
(1)信息共享,统筹安排
以周例会的形式,通过多个项目多个维度全景展示,让各项目经理掌握并行项目的进度、材料物资供应情况、人员安排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根据时限紧迫度、工作复杂度,统筹管理,协同合作。对多个项目中可同步处理的事务,协调人员并行处理,减少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期拖延。对于工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反馈,避免在其他并行项目中发生。
(2)物料调拨、借用、归还清晰可追溯
在多个项目并行进行时,由于工期提前、供货拖延等原因,经常发生物料调拨、借用、归还等情况。ERP系统中,通过在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中记录物料的调拨、借用、归还等情况,并进行全景化展示,便于项目经理之间进行相互沟通以及技经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准确的结算。
六.完善配套保障措施
(1)加强宣贯与培训
加强信息系统的基建工程管理模式的讲解与使用培训。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对各专业提出的疑义、建议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及时给予答复。在对管理流程、考核方式、人员的岗位职责等内容达成管理共识的基础上,让管理人员养成良好的系统使用习惯,营造广泛认可、协同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基于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的基建工程管理模式的良好运行。
(2)完善绩效考核与控制
以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中完成时限及工作质量导出结果为依据,明确基建工程管理人员的考核方案和考核标准,为基于基建管理标准化作业信息系统的基建工程管理模式落地建立顺畅通道,保障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3)建设管理体系反馈机制
注重反馈信息收集,不断优化和完善基建工程管理流程。设定基建工程管理工作考核要求,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定期审核流程完成情况,促进各专业落实责任,保障管理成果落地及持续改进。
作者简介:姓名:胡培顺(1977.10);性别:男,籍贯:天津人,学历:本科,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现有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建设管理。
论文作者:胡培顺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流程论文; 基建论文; 项目论文; 纸质论文; 基建工程论文; 信息系统论文; 档案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