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发展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汽车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07.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827X(2004)01-0063-04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截止2002年底,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总计108家,2002年全年产量325万辆。目前中国是世界汽车消费增长最快的国家,年增长速度15%,是世界水平的10倍。中国汽车工业在世界汽车工业中已排名第5位。更引人关注的是中国力争在2010年成为世界主要汽车生产国,国内汽车企业拥有自主产权的产品达到国产汽车销量总量的50%,并使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在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在中国汽车行业产销大幅增长的今天,客车、货车、轿车等细分市场均出现商机,尤其是重型汽车更为引人瞩目。
一、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的现状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资源分布不均,在许多偏远地区,公路已经成为当地的经济命脉。截止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已经达到105.8万公里,高速公路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达到2.52万公里,仅次于美国;2002年全年的公路总投资超过了3000亿元人民币,是9年前的4倍。加之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都给重型汽车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据有关部门预测,中国卡车市场的销量到2008年将达到150万辆,届时将是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国家需求的总和。我国的重型卡车产销量从1997年到2001年,平均每年以46.9%的速度增长,呈高速发展趋势。其中,重卡的产销量分别为25.28万辆和24.5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0%以上。截至2003年7月底,国内重型卡车生产160883辆,销售156976辆;同比分别增长102.07%和110.94%。是各类车型当中增长的最高一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报告证明:近两年,我国中型、轻型卡车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重型卡车却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还有专家指出,中国的重型卡车市场仅处于市场导入期,远没有真正成熟。面对有利的市场形势,众多汽车企业使出浑身解数,纷纷挤进重卡市场。
从市场构成看,一汽解放卡车与东风卡车在国内市场依然占有绝对主导地位,两大公司的市场占有率超过85%,基本垄断了15吨以下的市场;载重15吨以上的市场仍由中国重汽(山东)、重庆重汽、陕西重汽所占领(市场分析专家指出,未来5年16吨以上的重型卡车将成为市场主流,而且仍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从产品构成看,一汽、东风的车型由中卡平台延伸而来,三大重汽集团则是在斯太尔重型汽车平台上发展的,这两大平台产品在市场都受到普遍欢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形势之下,重型汽车市场竞争正在呈现出新的变化,即:由国内的、局部的、不完整的竞争转向国际化的、全方位的、立体化竞争,由单个企业竞争转向群体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单一的产品竞争转向强调品牌与服务一致性和对称性的竞争,由单纯追求市场份额的竞争转向忠诚用户拥有率的竞争。从总体态势来看,这种竞争最终将极大地推动中国重型汽车的技术升级、管理升级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会使重型汽车市场逐步规范化、理性化和更大差异化。
二、中国重型汽车的发展历程
建国以来重型汽车行业共经历了2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时期。第1次:为了解决中国重型汽车的从无到有问题。1963年国家开始重点投资建设“川汽”,引进法国法利埃公司技术,生产红岩车。后于1968年建设“陕汽”,两厂共投资4个亿,年设计生产能力2000辆,但因种种原因,1983年以前两厂一直未能形成设计规模,1982年以前年产不足设计能力的一半,产品仅为军用越野车。第2次:国家重点解决重汽的发展问题。1983年“济汽”与奥地利斯泰尔公司合作,投资11.5亿元,引进斯泰尔系列重型汽车,1995年项目正式建设完毕,形成年产3万辆的能力,后与川汽、陕汽合并为中国重汽集团,共同生产斯泰尔系列。1996年重型汽车市场呈缓慢增长的态势,当年国内重型汽车生产能力已达到10万辆的水平,一汽集团公司、东风汽车公司和重汽集团3家的重型汽车产销之和就占中国重型汽车市场总量的95%,三家呈现“三分天下”的局面。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和德国奔驰公司合作建设的“北方奔驰”已成为我国第四个重型汽车生产基地;1997年初美国佩卡公司与徐州工程机械厂合资生产重型车;而日本的三菱、五十铃、日产和韩国的现代、大宇等公司利用地理上的有利优势,其产品直接侵销中国市场。
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2年,我国重型汽车企业的产销情况如下表:
2002年重型载货车主要生产企业产销情况
从上表可看出,2002年重型载货车产销量最大的企业为一汽集团,而东风公司、重汽集团汽车产量的增幅最大。一汽集团和东风公司两家企业重型载货汽车生产集中度达85.27%。从细分市场来看,价格较低的国产车市场容量大,资金回收快,用户多为施工单位和个人运输户;中高档车型相对升幅较大,多数为重汽、川汽和陕汽的产品,市场分布为重点工程建设,如石油、石化、煤炭、矿山、钢铁行业和专用车辆使用领域。
三、中国重型汽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市场的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问题在于柴油中型货车低速超载,挤占了重型汽车的市场份额。目前,许多柴油中型货车通过加高栏板,加宽、加长车厢以增加负载,装载质量9吨的带挂“解放”车实际载货可达到21吨。据有关部门统计,各类货车平均超载2.5倍左右。由于柴油中型货车具有投资少,超载能力强的优点,因此投资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重型车,对重型汽车市场造成严重冲击。
(二)购车价格因素的影响。以重汽集团的重型货车为例,重型车的价格在13.5-17万元之间,一汽的解放9吨自卸车的价格17万左右,中型货车5吨车的价格在6-8万元之间,在低速超载市场中,大吨位重型汽车体现不出性能优势,没有明显的经营优势,与国际市场上重型汽车比较,国产重型车的价格仍高于国际上同类车的价格水平,而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目前仍处于世界的中下游,较高的市场价格严重制约了重型车市场的需求。
(三)国家各项车辆管理法规不完善。目前国家在对车辆的排放、安全性能等法规的建立和执行上还很不完善,各地由于受利益驱动而造成车辆超载现象无明确的法规约束,车辆的超载对公路特别是高等级公路破坏的惊人后果,以及超载引发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不安全隐患剧增,一直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而引进先进生产技术,性能可靠的重型汽车因价格原因,无法同落后车型相竞争,以至国产优质重型汽车无法拓展市场,参与公平竞争。
(四)重型汽车品种的制约。目前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重型汽车种类约为70余种,仅能满足市场需求种类的30%。而今后将需要近200个种类计5000个品种的重型汽车,才能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目前的重型汽车保有量约40多万辆,其中重型专用车占30%,而进口重型专用车占重型专用车的80%,重型专用车市场基本被进口车所垄断,重汽集团引进的“斯泰尔”系列共有147种变型车,但目前仅生产了30多种,而技术水平要求高,难度大的,同时也是国内迫切需要的、需进口满足的品种却暂时不能生产。
(五)企业应变能力差。我国高速、高等级公路的飞速延伸,形成直线式、甚至网络式的立体交通格局应当是重型汽车发展的契机,并且由于公路运输在目前情况下所具有的方便、快捷、“门对门”的竞争优势,以及加上重型汽车所具有的单位运输成本低的特点,应能在货运市场上充分发挥其性能上的优势,并加速高速货运市场的培育。但公路货运所急需的高速公路用车、公路集装箱车和对底盘与车厢有特殊要求的重型专用汽车等车种目前国内尚不能提供,因而企业大量的生产能力闲置并成为存量。同时,国内能够提供的重型车和越野车的市场需求持续低迷,企业对市场判断和应变能力的不足制约了企业在市场上的发展。
四、中国重型汽车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90年代以来,中国重型汽车市场在总量上呈现出先抑后扬再加速发展的趋势。深入分析,我们能够从中得出以下基本判断:
(一)国内公路建设加快,重型汽车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任何一种产品的发展都与其市场及其延伸无法分开。近年来,我国的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见下表):
1997年—2001年中国道路建设发展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交通年鉴
2002年全年的公路总投资超过了3000亿元人民币,是5年前的4倍。按照国家规划,预计在2005年全国公路总里程可达160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将超过3.5万公里。尤其在“十五”期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这些都会推动重型汽车市场需求的增长。2003年中国载货汽车总需求量为95-100万辆。由于中、重型柴油货车和重型汽油货车关税在5年间才减少5-10%,国外中、重型货车零部件价格高,维修网点少,价格较高,因此受外国同类产品冲击小,今后几年内重型载货车的增长将主要是国内产品的增长。同时,集装箱运输、现代物流、多式联运等新型运输方式的进步也会拉动重型载货汽车的增长。
(二)重型汽车市场需求向加重型发展,未来重型专用汽车将成为市场主流。根据对中国重型汽车用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重型汽车市场需求有向加重型(15吨以上)发展的趋势,近年来,经济型重型车得以高速发展,一则价位低,二则产品技术较为成熟,因此,未来几年内经济型重型汽车仍是市场需求之热点。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交通环境的改善,重型汽车市场将向专用化、多样化发展,重型车的品种结构也已由传统单一载货车向自卸车、牵引车、水泥搅拌车、环卫车、厢式车等多元化方向发展,且需求比重逐步上升。重型专用汽车(建筑用车、矿山用车、市政用车、机场用车等)市场也被许多企业看好,因为国际上重型专用汽车一般占重型汽车产量的70%以上,这一块大蛋糕正吸引着众多企业的兴趣。重型专用汽车属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国际上一般重型车的附加值为25%,重型专用车达到40%以上。企业发展重型专用汽车,可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摆脱目前企业面临的经济效益差,经营困难的境地,同时能代替进口车型。因此,重型车市场应以重型专用汽车为主。
(三)重型汽车企业兼并重组速度加快以提高整体实力。近年来,国内重型汽车市场兼并重组风起云涌。业内资产重组的步伐加快使重型载货行业增加了亮点:一是产销两旺,二是企业的重组步伐在加快,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陕西重型汽车集团通过兼并和重组,产品覆盖四大类十六个系列,200多个品种,拥有10个销售分公司和120家服务站。企业以全部优良资产与民营上市公司湘火炬投资公司共同组建的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引进资金4.5亿元,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资金活力,大大加快了发展步伐。截止2002年底,企业当年生产各类汽车16260辆,同比增长82%,销售汽车15635辆,同比增长73%,实现工业总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销售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82%,实现利润总额1.28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2%和123%,其中,重型汽车生产8480辆,销售8133辆,工业总产值22.3亿元占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的78.2%,销售收入20.3亿元,占企业销售收入的76.8%,利税总额1.34亿元,占企业利税总额的77%,成为陕西的利税大户,并在中国重型汽车市场上与“川汽”、“济汽”共同享用“斯太尔”技术,形成重型汽车市场一股强劲的力量。2002年,东风与日产合资新建的东风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中国重汽与VOLVO卡车公司合资生产重卡项目签约。2003年,世界上最大的重卡生产企业奔驰公司又与福田合资进程加快。很明显,斯太尔、VOLVO、奔驰等与我国重型汽车企业的重组与合并,为我国重型汽车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四)技术提升是提高重型汽车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的基本手段。重汽集团斯太尔项目的建成投产,填补了我国大吨位重型汽车的空白。通过十几年来市场的考验,证明这一项目引进是成功的,不仅适合我国市场的需求,技术上也满足了用户的要求,近10万辆车用于公路运输、建筑工地和矿山,并且部分底盘已改进成为适合于公共汽车的客车底盘。近年来,济汽、陕汽、川汽依靠自己的研发能力,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动机和整车性能都有明显提高,变速器、制动器等配套件也已形成体系,因此,斯太尔在今后一段时间仍将是中国重型载货车的主力车型之一。重型车的发展趋势将对安全、舒适、环保的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安全性方面,国际潮流是安装制动ABS系统;翻车警告系统;电子控制制动系统(EBS);在舒适性方面,特别是长途行驶的牵引车,不仅有音响、冷暖空调和通讯设备,而且还有卫星导航、冷热饮柜、电视、衣柜等装备;驾驶室的支点装有弹簧缓冲支承,保证了驾驶员乘坐舒适平稳。在环保性方面,柴油发动机技术的提高,为实现柴油机降低废气排放提供了基本保证。同时新技术的应用又可以帮助清洁柴油,减少废气排放。所以,我国的重型车企业,在构建高技术水平的中重型载货汽车平台方面,必须通过技术引进等多种形式,掌握知识产权,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开发系列产品。
(五)运用现代网络技术以支持大规模定制生产是发展途径。定制生产是国外重型汽车市场运营的先进经营方式。因为定制是在消费者提出需求后才开始生产的,因此与先于需求的大规模生产相比存在时间上的劣势,大规模定制企业能否缩短向顾客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时间是能否取得全面竞争优势的关键。现代网络技术为我国重型汽车工业大规模定制生产提供了良好条件,重型汽车企业应充分利用这一良好条件,促进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发展。加入WTO之后,中国重型汽车市场竞争加剧,市场对产品技术水平和质量要求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外方从竞争需求出发,选择加大技术转让的水平和程度,选择在国内建立产品应用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基地,这也为重型汽车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
总之,中国重型汽车业的发展,总的发展趋势是好的,并具有较强的市场潜力和增长力,重型汽车在今后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中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