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面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_东北经济论文

推进全面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_东北经济论文

推动全方位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格局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不仅要关注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更重要的要促进区域的经济融合、优势资源的整合、产业的延伸、制度融合、文化融合,建立开放、有序、高效的新经济格局。

一、推动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必然选择

(一)经济整合发展是世界老工业区复兴的经验。从国际上看,不论是美国西部的“锈带”复兴、五大湖老工业区的转型,还是日本太平洋沿岸中心城市群的形成、德国的鲁尔区产业提升和法国北加来海峡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英国以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为轴心的“夕阳”工业腾飞,几乎都走一条区域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区域产业优势互补和集群联动发展的模式。区域经济圈已成为集聚人才流、物资流、信息流、技术流和资金流的创新体系,它不仅有利于推进区域产业集聚效应和区域经济核心增长极的形成,而且有力地辐射和带动了区域及周边经济的发展,并不断地融入到国家经济体系和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二)区际经济合作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国际经济区域化、集团化的影响下,我国国内也越来越重视区际经济的联合与合作。江泽民同志曾说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省际之间、地区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矩阵式的联合和协作。实践证明,凡是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都比较注意联合协作,而那种搞‘独立大队’的做法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依靠国家对外开放的优惠政策,依托毗邻港澳的优越区位条件,成为区域联合发展外向经济最活跃的地区。随着沿江开放战略的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经济实力最雄厚、后续力量最强、影响面最广的区域经济带。其它如苏锡常经济带、长株潭经济带、京津唐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胶东半岛经济圈等都取得较大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关键地区。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在中国加入WTO的新形势下,为迎接国际竞争,我国的三大经济区域都开始了新一轮战略运筹:珠江三角洲地区致力于同港澳形成“紧密的经济安排”,粤港澳“一体化”新格局的庞大城市群,使珠江三角洲成为亚太地区主要的国际城市集团,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京津唐经济带将区域扩展到北京、天津、唐山、保定、廊坊等城市,形成两个三角形地区,构成以北京为中心的“大北京’区域经济体,目标使“大北京”成为“世界城市地区”之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也在加快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经济和社会功能的全面整合,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分工与合作。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种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东北地区只有加快区域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加速经济的全面整合进程,增强地区国际竞争力,形成整体优势一致对外,才能真正适应开放经济下的竞争新环境。

(三)加强区域合作是振兴东北的客观需要。从总体上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滞后,缺乏竞争力,经济效益低下,被称为“东北现象”。当然,造成“东北现象”的原因很多,但受传统体制的束缚,地方利益的驱动,长期处于条块分割状态,没有形成有效的横向经济协作体系,没有在区域内部及区域与其他区域之间形成高效、顺畅的经济联系网络有极大的关系。“东北现象”的解决,既需要国家的支持,更重要的是东北地区大力发展区域内外的各种横向联系,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要把东北地区经济搞活,需要东北各省区联合起来,形成合力,变各自为主为一体化发展,采取积极措施,建立有效的经济联合体,齐心协力,重塑东北地区的新优势。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可推动地区间的优势互补、合理交换和经济联合,从而提高东北地区的整体经济素质。以此为基础,立足区域,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分工与协作,加强同世界经济的联系,推动东北地区走向世界。

二、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障碍

东北地区开展经济合作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着许多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突出表现在:

思想观念的约束。东北地区开发历史短,尚有长期经历半封建、半殖民地与殖民地阶段的历史包袱,计划经济管理体制影响浓厚。人们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僵化封闭的经济模式根深蒂固,缺乏创新和突破,缺乏竞争与协作。这种思想观念的局限,使东北区域合作缺乏从民间发动的基础,只能靠政府的推动。

地区行政区划的阻隔。由于地方行政参与地区经济的程度很深,生产要素流动行政导向、各种形式的地方保护,使东北地区的行政区际关系与市场性区际关系之间存在难以消除的矛盾,在很多方面,这种行政性的区际经济关系往往掩藏和削弱市场性的区际关系,使东北区域经济许多内在的天然联系被割断。

各地经济发展战略趋同。各省区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趋同,缺乏地方特色;经济运行带有一定的地方行政利益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建设、资源大战,贸易壁垒等现象。

地方政府的组织管理行为存在地方利益导向。各地在引进外资等方面竞相出台优惠政策,在外贸进出口上又竞相压价,导致过度竞争,由此损害区域整体利益。

政策的不完善,不配套。针对企业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进行联合协作所制定的政策,大多是依据当时具体情况制定的,难免缺乏长期性和远见性,有些政策还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一些政策虽然制定了,但执行起来很难,特别是涉及到财税和金融部门的政策。另外,社会权益保障和服务方面的政策不配套,给合作带来一定难度。

三、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战略举措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以战略眼光,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推进东北区域合作向大规模、深层次、全方位发展,提升东北区域的整体综合竞争力。

(一)树立“共赢”和“协同”的思维观,强化开展区域合作的战略共识。东北地区在开展经济合作过程中,要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形成区域“共赢”和“协同”的思维定势。一是确立“共赢”思维观。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不仅要从资源分布梯度和经济技术水平分布梯度的角度展开,更要建立在利益趋向基础之上。在经济利益主体多元的情况下,各方都在自己拥有的生产要素使用上力图追求利益最大化,使各方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势必涉及到经济利益。因此,在开展经济合作中,东北各省区一定要破除以我为中心的“独赢”思想,确立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上的“共赢”思维。二是确立“协同”思维观。在当今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态势下,竞争不仅仅只有优胜劣汰,同时也形成寻求共存的战略协同和联盟。可以说,竞争协同——开放联合,是21世纪经济合作的战略基点。通过实行战略协同和联盟,既能体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的经济主体的融合要求,也能产生创新扩散与优势互补效应,放大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这一角度说,协同能衍生新的生产力,给联合各方带来超额利润。因此.东北各省区要破除“独立大队”式的“单干思想”,确立区域联合的“协同思维”。

(二)引导和鼓励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分工与转移,促进跨地区的产业融合。东北地区经济合作的主要内容是产业整合、协调与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实现最大的区域合作利益。要以国际国内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区位和经济优势,协同整合产业优势,促进东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产业布局的合理化。一是以优势产业为基础,发展产业配套协作,形成产业群。适应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抓住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分工关系,在内部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加强的情况下,培育若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及合理分工和梯度互补的产业体系。从整个东北看,汽车制造、机械设备、石油化工、农副产品深加工、医药都具有良好基础和远大前景;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机电一体化、光能开发等产业,也已展现出新型优势产业的巨大潜力。要在明确整个东北地区重点产业的前提下,做好省区分工和行业分工,加强产业融合与协作,促进生产某种产品的关联企业、相关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以及服务业不断集聚,形成若干产业优势地区,努力把东北地区建设成开放型的现代装备生产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能源产品深加工基地、绿色农业基地与生态林业基地。二是以企业为主体,强力推进跨省经济合作与联合,增加产业关联度。首先,要利用大企业集团优势,形成一批特色产业,要培育汽车及零部件巨型企业、石油化工集团、农产品深加工和药业控股公司、重大机械装备制造业“托拉斯”,提高对区域内企业生产经营、产品开发的牵动能力,发展产业链,形成产业群,使之成为开展区域合作的主要力量。其次,围绕国有企业改造发展合作。要以资产为纽带,联合、兼并相关企业,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既是打破封闭、优化资源配置、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需要,也是联合参与分工与竞争的需要。可以探索通过跨地区强强联合组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再通过龙头企业联合、控股区域内的上下游配套企业。

(三)减少对市场运行的阻障,促进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建立一体化的共同市场是实现东北区域合作的基础。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东北各省市的要素市场不断完善,都有了长足发展。但这种发展事实上都主要局限于各行政区的范畴,对外要素仍存在市场歧视和无形壁垒,这种现象不利于各种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要保证各种生产要素通过市场自由地流向报酬率最高的地区,保证各产业布局主体能自动选择区位成本最低的地区和地点,必须发展完善的市场体系和统一的市场。因此,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各种要素市场的联网,形成各类市场的联合体,进而促进在各地市场充分发育的基础上,推动区域统一市场的形成。各主要城市可实行工商联手,互设商场、市场、连锁店、专卖店,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种类型的交易会和订货会,加大商品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东北地区的商贸流通体系,共同培育、建设并开放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和国际的大型商品和物资市场。近期应整合东北的汽车贸易市场、农产品交易市场,建立统一、协作的区域商品市场。除加快区域商品物流共同市场的建立,广泛开展区域性商贸联合与协作之外,当前更应加快建立产权、技术、人才等一体化的共同市场。目前,当务之急应尽快运用信息技术;构筑区域一体化的要素市场综合体。作为突破口,可以首先建立东北地区产权交易机构,这样,就可更加广泛地组织开展区域性资产重组、异地并购、产权交易等活动;开展跨地区的资产评估、咨询策划、竞价拍卖、权证变更等业务,从而为区域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四)发挥区域大型经济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培育开展区域经济合作的载体。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随着“龙头”作用和“窗口”功能的充分发挥,将成为区域内生产要素的集聚点和转换器。东北地区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等中心城市,不能被简单地看作是经济开发、工业生产的中心,而要在整体优势的基础上,突出这些城市的集聚效应和极化效应,以形成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先导区域,成为区域性的要素配置中心、产业扩散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和信息流转中心,从而为开展区域合作创造条件。同时,要增强高密度城市群的聚合功能,发展大都市圈。为此,要在规划上联合编制,构建都市圈产业发展和布局的整体框架,列出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项目计划,既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要在城市间进行合理的分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建设。特别要统一协调都市圈内的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对重大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区域协调和配合,使全区域形成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整体优势。在此基础上,需要建立相应的分析评价反馈系统和实施管理协调系统,把整体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内容与空间系统紧密结合起来。

(五)构建系统集成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主要建立在高新技术等高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基础上。东北地区要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实行科技资源的开放和共享,建立适应产业和经济发展要求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一是充分利用区域内较为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形成研究与开发的网络,协同攻关关键性的科研项目,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等四大高新技术领域,培育东北地区的高科技专业化研究优势,建立区域自主创新系统。二是广泛开展产学研一体化的区域合作,构建东北地区产学研和科研开发联合体,共享技术创新优势和技术成果转让,特别是在区域性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环保产业等方面实行联合技术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真正建立起区域的产业竞争新优势。三是率先建立起高科技风险投资机制。要创造有利于风险投资和风险投资基金的政策环境,包括政府支持性融资,如提供与风险投资配套的长期低息优惠贷款,为风险投资对象的银行贷款提供政府担保;还应出台风险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如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对风险投资或风险投资基金的投资实行所得税减免政策。

(六)整合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一体化的网络体系。便捷的交通、通讯是发展区域合作的最基本要素。发达的基础设施网络可促进区域内外的经济交流,带动地区分工与合作。东北地区在推进区域合作中,必须高度关注并积极推进区域内交通通讯网络系统的建设与合作。一是完善区域交通体系。东北地区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要树立大市场、大交通的指导思想,在“三横三纵”的区域交通框架下,从增加密度、提高效率为着眼点,建设包括高速铁路网络、高速公路网络、轨道交通网络、地铁网络等各种方式的快速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力争使区域内重要城市间的行车时间在4-6小时以内。加强港口建设,建成辽东半岛港口群、辽河三角洲港口群和图门江地区港口群,包括东北地区的内河港口与内地干港,形成面向海外、走向世界的通达景象。实现哈尔滨、长春、沈阳机场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布局,沟通国际国内主要大城市和边远城市的航空运输网。分阶段积极推进大连——黑河和阿尔山、满洲里——珲春、绥芬河及东边道建设,与西边道相配合,形成全面开放的交通网络格局。如果各省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各自为政,必然影响总体效益。因此,必须强化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与协调,尤其是在区域整体规划上的相互衔接,做到统一规划、统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二是打造区域信息平台。整合区域信息资源,共同开发综合性或专业性的公共信息资源交换平台,通过加强泛区内信息系统建设的合作,促进区域内公共主干信息传送网、卫星传送网、信息运用系统的联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联合出台电子政务信息和信用体系信息的共享方案,以尽快建立覆盖整个区域的信息平台,这将对经济领域的各方面产生倍增器的作用。所以,应加快交通运输和信息网络的管理体制改革,探索区域性基础设施协调发展的经营机制、投融资体制和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区域整体基础设施的经营和管理水平。

(七)联手进行环境整治,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东北区域合作要体现和谐化,重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和谐与文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集约利用有限资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资源支撑体系,其中包括建立以节地和节水为中心的资源节约型农业生产体系,以重效益、节能、节材、产业生态化为中心的产业生产体系,以节约资本与资源为中心的技术经济体系等。要加强生态网络建设,不断深化生态内涵,重点规划建设由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湖泊和水系、文化公园、街心花园等组成的生态基础设施。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态经济,结合东北区域经济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施,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加以推进,在企业、社区和城市的层次上加以推广,制定鼓励发展环保产业的相关政策,实施环境治理与保护的区域联动。

四、吉林省在“十一五”期间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基本思路

“十一五”期间吉林省发展思路应着重体现以下内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通过上争下促、外引内培,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项目带动,着力做大做强工业,提高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基本完成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任务;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促进公平和正义,加快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实现经济社会既快又好、全面和谐发展,达到争先进位、富民强省的目标。具体应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城乡、区域、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

(二)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用开放的思维、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精神,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着力解决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坚持全方位扩大开放,全面提高市场化水平。

(三)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工业为主导,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快农村工业化步伐,走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之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以国企改革为契机,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实现所有制形式的新突破。

(四)坚持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带动,促进协调发展。按比较优势原则拓展空间布局,把支持率先发展和促进协调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突出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的带动作用。通过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产业集聚和经济增长极的形成,促进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五)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把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与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从侧重追求经济增长,向追求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经济效益和扩大就业容量等多目标并重转变,使全省广大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标签:;  ;  ;  ;  ;  ;  ;  ;  ;  

推进全面合作构建东北经济新格局_东北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