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玉米立体种植技术_平菇论文

平菇玉米立体种植技术_平菇论文

平菇玉米立体种植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玉米论文,种植技术论文,平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利用平菇、玉米间作技术进行平菇生产,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立体间作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一、平菇播种及发菌

1.菌种选择 平菇菌种宜选用生物效率高、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品种。

2.培养料的选择及配方 适于平菇栽培的培养料较多,如棉籽壳、玉米芯、豆秸等,可根据当地情况就地取料。培养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使用前暴晒2~3天,利用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杀菌。另外用玉米芯和豆秸作培养料时,需先粉碎,然后在1%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沥去多余水分再用。各种培养料配方:(1)棉籽壳100%,外加石灰1%;(2)玉米芯90%、麦麸10%,外加石灰1%;(3)豆秸90%、麦麸10%,外加石灰1%。上述3种配方均需将培养料充分拌匀、加水。料水比为1∶1.2,即含水量约为60%。

3.接种方法 为了能与玉米遮阴期相吻合,平菇接种时间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选用规格20×40厘米、厚4丝的聚乙稀塑料袋,用种量为培养料的10%。采用两端和中间3层播种方式。在塑料袋中间用直径2.5厘米左右的木棒插洞,以利通气。

4.发菌阶段管理 发菌场地应选择通风阴凉、不被阳光直射的地方,并用饱和石灰水喷洒杀菌,发菌时采用料袋堆垛方式,堆垛不可过高过厚,以防通风不良或堆内温度过高。堆上加盖遮阴物,以创造黑暗阴凉的发菌环境。发菌期间要观测料内清晰度,若料内温度达28℃以上,则需向覆盖物上喷水降温。还要定期检查污染情况,剔除污染菌袋。

二、玉米播种

1.品种选择 为了得到良好的遮阴效果,要选用抗倒伏、晚熟、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农大198、掖单13等。

2.大田准备 选用近水源,能排涝,耕层深的砂壤土地块。亩施土杂肥3000千克、磷酸二铵10千克。深耕整平后,撒施呋喃丹等农药,杀灭地下害虫。

3.田间设计及玉米播种 平菇、玉米播种条幅宽均为40厘米。条幅间设管理走道,宽40厘米,地块两端留1米保护行,种植玉米,两端各留0.5米宽排水沟。田间条幅布局为:玉米———平菇———走道———平菇———玉米。

玉米播种一般在4月中上旬进行。先将玉米条幅起宽40厘米、高2~5厘米的垄,然后播种玉米。如墒情不良,则需先浇水造墒。玉米的株行距均为20厘米,即每畦播种两行玉米。播后覆土覆膜,待玉米出苗后,破膜,引苗出土。

三、菌袋移置

5月底,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已有一定的遮阴效果,就可将发好的菌袋移至田间出菇。在出菇种植条幅上开深15厘米,宽40厘米的畦沟,随之灌足底水。待水下渗后,脱去菌袋外的塑料袋,并自中间断开,将截面向下置于畦沟内,覆2~3厘米厚的细土,喷洒适量水,以利菌块保湿。一周后即进入出菇期。

四、田间管理

1.平菇管理 在玉米大田间作平菇,由于大田气候相对恶劣,且不易控制,故需进一步加强某些环节的管理。

(1)为了保证田间空气湿度,应增加喷水次数。实践证明,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需进行喷水。晴朗天气上午9时和下午5时少量喷水,中午12时和下午2时增加喷水量,可保证田间空气湿度为85%~90%。

(2)如遇阴雨天气,应在雨前采菇,或用塑料薄膜弓形遮盖,以免雨水溅起的泥水影响菇体质量。同时注意排水,避免畦内积水。

(3)高温季节,应覆土保护菌丝越夏。8月上旬气温较高,在平菇条幅上覆土10~15厘米,防止菌丝老化、衰老、使其安全越夏。至9月上旬。气温有所下降,去土喷水,继续进行出菇管理。

(4)出菇后期,因玉米秸秆枯死,遮阴效果较差,可采取辅助遮阴措拖。如在平菇上方拉编织布或玉米收获前于行间种扁豆、菜豆等爬蔓植物,以解决后期遮阴问题。

(5)注意平菇虫害防治。生长后期田间易发生跳虫,多密集在平菇菌盖表面或菌褶内。此时防治措施是,将蓖麻籽油的水溶液洒于菇体上,或在两茬采收期间喷洒敌百虫800~1000倍液,2~3次即可收效。

2.玉米管理 玉米生长期间可按常规管理,注意玉米螟、金龟子等害虫的防治。收获时,应掰下果穗,保留完整的秸秆,以继续保持其较好的遮阴效果。

联系电话:0871-3126725

标签:;  ;  ;  ;  ;  

平菇玉米立体种植技术_平菇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