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O-CaO-ZrO2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MgO-CaO-ZrO2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刘园园, 谢海妹, 亢一澜, 李祥高, 田建华[1]2018年在《锂离子电池硅/热解聚苯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文中指出以纳米硅为原料,聚苯胺(PANI)为碳源,通过球磨法和高温热解制备了硅/热解聚苯胺(Si/p-PANI)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并研究了热解温度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采用XRD、SEM、TEM、FTIR及XPS方法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和组成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流充放电和CV等方法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i/p-PANI可以抑制纳米硅颗粒之间的团聚,并形成良好的导电网络。700℃热解后得到的Si/p-PANI在400 mA·g~(-1)电流密度下循环50次,可逆比容量为1 051.1 mAh·g~(-1),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郑木莲, 韩丽丽, 李宜锋, 刘珊, 朱月明[2]2018年在《不同形貌纳米材料对Terminal Blend沥青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选用纳米氧化硅和蒙脱土,制备了纳米-Terminal Blend(TB)改性沥青,测定了其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率等指标,得到了不同改性沥青的荧光显微照片(FM)和扫描电镜照片(SEM),还对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种纳米材料均使TB沥青针入度减小,软化点升高,高温性能得到改善,且纳米掺量越大,改善效果越明显。此外,层状纳米蒙脱土对TB沥青高温性能、弹性恢复改善效果优于纳米氧化硅,但对低温延度的改善不及后者。显微图像分析表明纳米氧化硅在改性过程中分散较好,而蒙脱土存在一定团聚现象。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纳米氧化硅改性TB沥青体系在指纹区个别峰消失,纳米蒙脱土改性TB沥青则在1602cm~(-1)处峰消失,同时在1107cm~(-1)、466cm~(-1)处出现新的吸收峰,引入纳米材料可能改变TB沥青的特征官能团。

赵凯莉, 苏晓磊, 王艳萍, 谭永生, 屈银虎[3]2014年在《水性聚氨酯树脂防水涂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采用水性聚氨酯乳液和水以及水泥和沙子,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混合,在室温下进行凝固,制备了水性聚氨酯树脂防水涂料复合材料,进行了金相显微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和耐水性测试。结果表明:随着乳液与水比例增大,样品抗压强度逐渐减小,结合的更加紧密,防水性能逐渐增加。

袁菁菁, 张涛, 刘兵[4]2014年在《镍钴锰酸锂叁元材料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介绍了该材料的研究历史和分类,讨论其结构特点、制备方法及材料改性,并比较和分析了几种主要制备方法的优劣,探讨了叁元材料的工业发展方向。

杨晓娟, 苑会林, 韩娟娟, 王新星, 李明昆[5]2012年在《熔融物挤压拉伸法制备UHMWPE微孔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利用液体石蜡作溶剂,根据热致相分离的原理,通过双螺杆制备了超高摩尔质量聚乙烯(UHMWPE)微孔膜;并研究了不同聚合物初始浓度及助剂对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水通量,孔隙率等测试表征方法得出,随着聚合物初始浓度的增加,膜的孔隙率、水通量都逐渐降低,而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则逐渐增强;助剂SiO_2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能使孔隙率、水通量增大。

熊路长, 万志军, 张源, 张超, 王叁伟[6]2019年在《超高掺量粉煤灰胶凝材料基本性能研究》文中指出为了研究高掺量粉煤灰胶凝材料的特性,通过SPSS软件优化设计了高掺量粉煤灰胶凝材料正交配比试验,并根据国标测定了该系列材料的相关特性参数,采用显着度分析、极差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材料特性变化规律。该系列胶凝材料粉煤灰掺量最高达到95%,有较好的流动性及保水率,初、终凝时间可调,7 d单轴抗压强度为可达3. 61 MPa,21 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8. 09 MPa,28 d单轴抗压强度可达8. 89 MPa。材料强度在早期增长速度较快,在21 d左右,材料强度基本稳定,增长速度大幅放缓,28 d左右能达到稳定强度。研究了材料流动性、保水率、凝结时间及单轴抗压强度与材料配比之间的关系。

赵馨睿, 王铮, 杜娟, 李晓宇[7]2019年在《Z机制光催化叁元复合材料RGO/WO_3/g-C_3N_4结构及光催化性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一步水热法合成了还原氧化石墨烯/叁氧化钨/石墨相氮化碳(RGO/WO_3/g-C_3N_4)叁元光催化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光电性能进行了表征。以罗丹明B(RhB)和盐酸四环素(TC-HCl)为降解目标物,评价了叁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基于自由基捕获实验和光催化反应结果分析了叁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制。结果表明:叁元光催化复合材料中,叁种物质紧密接触形成异质结构,与WO3和g-C_3N_4单体及其二元复合材料相比,其可见吸收光谱有明显的红移,具有更低的光致发光光谱强度。复合材料有效的改善了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具有很好的光催化活性,最优配比组成的样品为0. 2%RGO/WO_3/g-C_3N_4,光照240 min后,对Rh B降解效果高达97. 58%,其光催化效果优于WO_3、g-C_3N_4、RGO/g-C_3N_4和WO_3/g-C_3N_4。催化降解过程中的主要活性物种是·O_2~-,其次是h~+、·OH,反应过程中半导体的电子转移机制符合Z机制。

杨璇, 赵增迎[8]2019年在《Bi_2S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Cr(Ⅵ)性能研究》文中提出环境中污染物的低耗能绿色处理方法,特别是环境中重金属Cr(Ⅵ)的绿色处理方法,是近年来的热点研究领域。本文首先制备了TiO_2单晶颗粒,之后与不同量的Bi2S3进行复合,制备了Bi_2S_3/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研究了不同的Bi_2S_3复合量对所制备样品的组成、形貌、结构和光催化还原Cr(Ⅵ)性能的影响。通过XRD、SEM、TEM、DRS、SPV等方法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TiO_2表面复合有棒状的Bi_2S_3,复合样品对Cr(Ⅵ)的可见光光催化还原效率明显高于纯TiO_2,其中0. 02 mol/L的Bi(NO_3)_3反应液制备的复合样品具有最高光催化还原效率。对样品催化机理研究表明,Bi_2S_3/TiO_2复合材料的带隙随着Bi2S3含量的增加而变窄,对可见光的吸收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并且TiO_2与Bi_2S_3的复合,可以减弱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有效地利用了光生电子,提高了样品对Cr(Ⅵ)的光催化还原效率。

王可微, 田超, 蒋建新, 韩春蕊[9]2019年在《野皂荚多糖修饰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靶向载药材料是实现靶向治疗癌症的有效途径之一,新型靶向载药材料的制备和性能提高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四水合硝酸钙、磷酸二氢铵为原料,野皂荚多糖为修饰剂,采用乙醇-水混合溶剂热法,制备得到羟基磷灰石(HAP)材料。用红外(IR)、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材料进行结构形貌表征,采用四唑盐(MTT)比色法评价材料细胞毒性,并进行体外载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性能研究。IR和XRD表征均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剂将多糖有机官能团引入到HAP材料中,野皂荚多糖的结晶成核作用使材料有自组装为棒状花球趋势,所得HAP材料结晶度高,HAP材料对hela细胞基本无毒且对DOX的载药量可高达142.37μg/mg;且所得材料对DOX具有pH响应释放性能,在pH值为7.4和5.0的体外环境下,释放差异15%左右,表明野皂荚多糖修饰的HAP材料具有一定靶向载药的潜在应用价值。

张世龙, 李东林, 李童心, 周俊祥, 曹婷[10]2019年在《氟掺杂改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文中研究表明针对富锂锰基层状材料xLi_2MnO_3·(1-x)LiMO_2(M为Mn、Co、Ni)存在着充放电循环性能差的缺点,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氟掺杂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x)F_x正极材料,以提高这种材料的长循环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氟掺杂材料的晶体结构与未掺杂材料相似,但氟掺杂明显改善了充放电长循环性能的稳定性。在125 mA/g电流密度下电池循环500次,掺杂5%F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1.95)F_(0.05)材料比容量保持率为79.2%,并且极大地抑制了放电平台电位的衰减,而未掺杂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材料的比容量保持率仅为16%,其放电电位平台已经消失。这些结果表明氟掺杂能有效地抑制富锂锰基层状结构正极材料充放电过程中比容量和放电平台的衰减。

参考文献:

[1]. 锂离子电池硅/热解聚苯胺复合负极材料的研究[J]. 刘园园, 谢海妹, 亢一澜, 李祥高, 田建华. 化学工业与工程. 2018

[2]. 不同形貌纳米材料对Terminal Blend沥青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J]. 郑木莲, 韩丽丽, 李宜锋, 刘珊, 朱月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18

[3]. 水性聚氨酯树脂防水涂料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 赵凯莉, 苏晓磊, 王艳萍, 谭永生, 屈银虎. 应用化工. 2014

[4]. 镍钴锰酸锂叁元材料的研究进展[J]. 袁菁菁, 张涛, 刘兵. 应用化工. 2014

[5]. 熔融物挤压拉伸法制备UHMWPE微孔膜微观结构及性能研究[J]. 杨晓娟, 苑会林, 韩娟娟, 王新星, 李明昆. 塑料工业. 2012

[6]. 超高掺量粉煤灰胶凝材料基本性能研究[J]. 熊路长, 万志军, 张源, 张超, 王叁伟. 硅酸盐通报. 2019

[7]. Z机制光催化叁元复合材料RGO/WO_3/g-C_3N_4结构及光催化性能[J]. 赵馨睿, 王铮, 杜娟, 李晓宇. 人工晶体学报. 2019

[8]. Bi_2S_3/TiO_2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还原Cr(Ⅵ)性能研究[J]. 杨璇, 赵增迎. 人工晶体学报. 2019

[9]. 野皂荚多糖修饰羟基磷灰石材料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J]. 王可微, 田超, 蒋建新, 韩春蕊. 功能材料. 2019

[10]. 氟掺杂改善Li_(1.2)Mn_(0.56)Ni_(0.16)Co_(0.08)O_2富锂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长循环稳定性[J]. 张世龙, 李东林, 李童心, 周俊祥, 曹婷. 功能材料. 2019

标签:;  ;  ;  ;  

MgO-CaO-ZrO2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