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 252800
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设计了很多栏目:实验、演示、想想议议等,其中“想想议议”栏目中提供了大量供学生思考、讨论的素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并挖掘“想想议议”,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深化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深化概念、规律
教材中有些“想想议议”提出的问题,涉及对物理概念、规律掌握的准确程度和认知深度,教学中,我们要紧扣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认真思考、讨论,正确认识并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如:八年级教材上册98页“想想议议”提出:查看上表的数据,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成缩小的像时,物距跟像距相比,哪个比较大?由此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这是一节实验课,为了让学生知道并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学过程中先进行分组实验,在学生感知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之后,教师接着引导学生想象看电影时的情景,想想镜头到银幕的距离即为像距;再引导学生想象照大合影时的情景,思考镜头到人的距离即为物距,思考放电影时的物距、照相时的像距有何关系?以上的物距与像距颠倒后又有什么变化呢?小组之间再交流讨论,最后共同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这样通过实验,联系生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学生对物距、像距、焦距等概念,以及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掌握。
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材中的“想想议议”,有不少启发性强、思维要求高的问题,可以起到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问题,正确引导、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如:八年级教材下册31页“想想议议”提出:四幅图中,哪些地方要增大压强?哪些地方要减小压强?它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压强公式P=F/S,引导学生归纳出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后,教师再因势利导,启发并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他们进一步总结出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四幅图中篆刻刀、破窗锤是增大压强,推土机、火车轨道是减小压强。教材中还有类似的“想想议议”,教师合理引导,这样就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些“想想议议”提出的问题,与社会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中,我们积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启发、学生的想和议,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九年级教材109页“想想议议”提出:最近几年,我国城乡许多地区在进行家庭供电线路的改造,改造的主要内容是把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换成额定电流更大的。结合你对家用电器的了解,你能推测出用电功率和电流之间的关系吗?能不能应用科学知识证实你的推测?我们可根据电功率的公式P=UI,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推出U=P/I,再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结论:家庭电路中电压U=220V是一定的,电功率P越大,电流就越大。因此,电线换成更粗的,电能表换成额定电流更大的。再让学生讲一讲线路改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来验证以上的推测是正确的,学生有了成就感,学习会更积极。通过解决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认真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研究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兴趣,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有些“想想议议”提出的问题,能很好地为学生补充学习物理课程的一些基本方法,在解答这些问题的同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对某些方法和技巧进行有意识的强化,这样能使学生获得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效果。 如:九年级教材13页“想想议议”提出:我国北方楼房中的“暖气”用水作为介质,把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量带到房屋中取暖。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生活中、各种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加热或散热的情况?解决这个问题用到控制变量法、类比法以及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的物理指导思想,教学中,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性质,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般不同,然后举例类比说明海边昼夜温差变化比沙漠中小的原因,再用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理解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降低相同温度时,比热容大的物质放热多,而水的比热容又最大,至此,学生就理解了“暖气”用水作为介质的理由。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适时启示学生,注意总结方法和规律,从而起到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作用。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材“想想议议”提出的有些问题,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勤于观察、联系实际的良好学习习惯。如:八年级上册13页“想想议议”提出: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人体有些部位的长度具有特殊关系,比如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于身高。人体上带着几把“尺”,如“一拃”约20cm 、“一大步”约1m等。了解“尺”后,让学生用“一大步”这把“尺”来测量教室的长度和宽度。拓展:在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能否粗略地量出操场的面积?同学们欢呼雀跃,提出解决的方法。在“想想议议”过程中,使学生明白:周围的各种自然现象中,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和规律,应该养成多观察、多思考、多归纳的良好学习习惯。
只要我们教师能认真分析、深挖物理教材“想想议议”中的多元作用,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想想议议”,定会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使学生物理素养全面提升。
论文作者:范玉颀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7
标签:学生论文; 压强论文; 物理论文; 凸透镜论文; 教材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规律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8年5月总第26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