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 湖南邵阳 42200
【摘 要】目的 分析研究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掷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9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以常规护理为基础给予研究组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体征恢复时间(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体征恢复时间(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康复护理;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的多发群体为儿童,以病毒传染为传播途径,是一种典型性的病毒性脑炎。常见的症状主要有发热或者有部分患者出现呼吸道以及消化道症状;患者的会有不同程度上的意识障碍,会引起淡漠、呆滞或者是嗜睡现象的发生,再严重者则会出现精神异常或者情绪障碍等。一般情况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可以通过有效的医护工作能够完全恢复,将康复护理应用于患病儿童的护理工作中,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恢复的时间,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后遗症带来的影响[1]。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04月-2019年04月期间收治的118例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掷硬币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各59例。其中参照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1:28,平均年龄为(6.32±1.12)岁;研究组男女患者的比例为30:29,平均年龄为(6.42±1.19)岁。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资料进行比对,其差异性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内容有: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体温进行定时性的连续性的监测,详细观察患者的热性变化以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症状。当发现患者出现发热现象时,相关医护人员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为患者进行降温处理,比方说严格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药物降温或者是物理降温。保证患者衣服和床被的干燥,激励患者多饮用水。保证患者的饮食营养。相关医护人员在喂养这一环节中需要有充足的耐心和细心,以避免患者出现呛咳的现象发生。对部分吞咽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鼻饲或者是静脉营养的方式保证患者对营养的摄取。另外在这一过程中需注意患者水电解质维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要做好患者口腔护理工作。
1.2.2研究组
该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主要内容有:①干预患者的肢体功能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早期的运动疗法,一般是在患者的病情稳定之后,当神经症状维持相对动态平衡的2天之后进行。相关医护人员需要引导患者增加对康复护理的认识。②干预患者语言功能护理:相关医护人员可以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干预,比方说可以通过音乐或者是游戏等方式,逐步增加患者的语言认知力。③干预患者的智力发育护理:通常情况下相关医护人员会为患者制定运动方案,通过重复性的多次性的练习,促进患者智力发育。④干预患者的心理健康护理: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以每个患者的特征为基础,为每个患者建立富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心理健康护理方式,在这一部分中常见的方法有支持护理、行为矫正、认知护理以及家庭护理等。能够引导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护理,以达到康复护理的预期作用。⑤促使患者脑功能的恢复:减少刺激、烦躁、苦恼等种种影响患者恢复的因素,对于有癫痫后遗症的患者来说,在服用药物的基础之上,还需要进行健康教育以及综合心理康复护理等[2]。
1.3观察指标
以体征恢复时间调查表为基础对患者的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进行评估,时间越短代表护理效果越好;以满意度调查表为基础对患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具体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内容,(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总体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8.0软件对所有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应用卡方检验,当组间比较(P<0.05)时即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体征恢复时间
研究组患者体征恢复时间(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低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重症病毒性脑炎是指在病毒的感染之下影响到了患者的脑实质,是一种常发生于儿童群体的具有感染性的中枢系统疾病病情的程度因儿童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性而不同。重症病毒性脑炎会对儿童脑部的成长和发育造成严重的阻碍,影响到了患者大脑、小脑、脑干、脊髓以及脑膜等各种脑细胞、脑组织正常功能的发挥。有具体研究表明该病在我国的婴幼儿群体中的发生率正逐年增加[3]。
康复护理工作是促使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得到有效恢复的重要途径,是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而研发出的一种新型的全面性的护理模式。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治疗的后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制定和进行科学合理的康复护理工作,能够有效促进患者各项身体机能和生命指标的恢复,有利于改善和优化患者的预后水平。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体征恢复时间(包括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研究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在重症病毒性脑炎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应用康复护理这一方式有利于增加患者恢复的效率和质量,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接受度。
综上所述,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惊厥恢复时间、肢体障碍恢复时间和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徐群,王雪,牟馨. 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6):810-811.
[2] 聂计钰,吴跃伟. 康复护理在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河南医学研究,2017,26(22):4189-4190.
[3] 宋鹏娟,职晓霞. 康复护理应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 饮食保健,2016,3(12):810-811.
论文作者:王明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患者论文; 脑炎论文; 时间论文; 重症论文; 障碍论文; 小儿论文; 体征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