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文科学的突出与困境_科学论文

体育人文科学的突出与困境_科学论文

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及困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文科学论文,困境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2011)09-0005-06

修回日期:2011-08-10

对于当前人文科学与体育的关联,既可视为人文科学在体育中的应用,也可基于“体育人文科学”的认识。一方面,二者具有统一性;另一方面,在既有体育相关人文学科(如体育哲学、体育美学)等已经被认可的现状下,“体育人文科学”作为对这类学科群的总称,其提出和凸显似乎更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从现有主流认定——“体育人文社会学”或“体育社会科学”等学科(专业)背景来看,体育人文科学还没有从其中分化出来。至少,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当前的研究还基本没作这种区分,对体育人文科学凸显的意义及其所面临的困境还没有论及。

在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狭义,下文同)与自然科学所组成的人类大科学体系的推衍下,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体育自然科学一道,共同构成体育科学体系。长期以来,体育人文科学或被视为体育社会科学的一个部分,或在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社会现实的参照下而备受冷落或误解。正确地认识体育人文科学的价值、学科定位和内在规定性,走出体育人文科学若干理论和现实困境及误区,对于体育发展引入人文理性和价值思考,以及对于体育科学学科体系建设,包括对体育人文科学的自我发展,均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对体育人文科学的相关考察,可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元研究的维度,在体育人文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体育自然科学的参照下,对体育人文科学的“科学”属性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相关研究:二是对体育人文科学的社会、实践属性进行探讨。当然,这两方面又有诸多重合和融合的地方。本文主要从后者入手,并基于我国体育人文科学发展的背景之下。

1 体育人文科学的凸显

1.1 人文科学介入体育的学科选择及其传承人文精神的普遍前设

1.1.1 人文科学介入体育具有学科、对象选择性

人文科学一般来说包括了语言、文学、绘画、音乐、雕塑、建筑、哲学(含美学)、历史、伦理、宗教等相关学科。从当代体育学科发展的现状来看,体育人文科学则主要表现为体育哲学、体育史学、体育伦理学和体育美学,表现了其特有的学科、对象针对性。而语言学、文学、艺术学等在体育中并没有凸显为学科的迹象,这表明这些学科领域还没有成为体育的焦点或主要内容,也没有体现为体育发展中急切需要或亟待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虽然有些人文学科没有在体育中衍生为独立的相关学科,但其主题或内容与体育有关,如涉及体育的艺术作品、新闻报道、人物传记、报告文学等,这些在广义上也属于体育人文科学的内容。

1.1.2 人文科学对人文精神传承的普遍前设

体育人文科学对体育发展的意义,很大程度上可归源于人文科学所固有的传承人文精神的特征:

首先,人文科学及其进步与发展是与人文精神联系在一起的。与中国古代经史子集的著述相伴传世,更为重要的精髓是其中的传统哲学和伦理精神。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就指出,学问之道在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西方,上帝、本体、存在、道德、知识、理性、生命、正义、平等、自由等等,构成了两千多年来西方学术与思想发展的核心主题,而这些观念与范畴,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反观中外历史,可以说,“人文科学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精神探险、人性获得解放和心灵走向完善的发展史,是人类情感生活体验与感受的演进史”[1]。

其次,人文科学对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传承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不能代替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一些重大发现、新理论或新学说,如自然科学中相对论的创立、生物进化论的提出、量子力学的推出、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等,社会科学中某个经济理论的提出、现代法律制度的建立和教育科学的发展等,会对社会的价值体系、人们的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作为根本性和整体性的价值体系和精神世界的构建,则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所无力承担的,而只能由人文科学来完成。

1.2 体育人文科学凸显的价值和意义

1.2.1 为体育发展提供价值体系和认识论、方法论指导

首先,体育人文科学参与体育发展的宏观价值体系构建。这具体体现为对体育发展目的、方向的反思,其本质指向对体育发展中人的关注。这可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对人的关怀在体育领域扩展和延续——时代在发展,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体育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却始终面临着和其他社会领域一样具有永恒性质的问题,诸如体育作为人类文明的本质,以及其中理想的生活方式、和谐的人生、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对真、善、美的理解等。

事实上,从体育发展的过程来看,似乎一直存在着体育“发展”、进步与道德价值失落的二律背反现象[2]。现代科技、经济以及更激烈竞争因素的介入,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过程,这些因素的泛滥导致了人的异化和道德的沦丧,与人文精神处于对立之中。而对于这些问题,仅有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并不能予以解决,或其只是从工具和技术理性方面介入。如一般的体育社会科学对于体育的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只是简单地从后备人才、项目分布等方面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对体育中人的发展只是理解为体育对人的心理和生理的促进作用[3]……由此,体育人文科学介入的薄弱也可见一斑。

美国经济学家本杰明·希金斯早在1968年就指出:“哲学家必须加入发展队伍,如果没有发展哲学的明确概念,这个队伍就成了一个简单的特定使团”[4]。因此,我们有理由呼吁更多的体育人文学者也应加入关涉体育发展的队伍中来。

其次,体育人文科学为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发展提供哲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在这方面,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可谓阐明体育哲理的经典之作。这篇文章从体育锻炼的目的、体育的真义、体育的原则等方面阐述了体育实践的一些重大命题——如提出了学校教育要“三育并重”,“体育占第一位置”的思想,通篇折射出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光芒。该文所体现的思想以及毛泽东在其他时期关于体育的论述对我国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1964年9月,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徐寅生在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作了“怎样打乒乓球”的讲话,也具有较为重要的哲学意蕴。毛泽东对此的批示为:“讲话全文充满了辩证唯物论,处处反对唯心主义和任何一种形而上学。多年以来,没有看到过这样好的作品。他讲的是打球,我们要从他那里学习的是理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5]。”即使不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方面,而单从体育的角度,这一“讲话”对指导体育工作的开展也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当然,体育人文科学对体育发展的认识和指导,不仅表现为政治人物代表一定阶层所作的具有重要实践指导价值的表述,更表现为大量人文学者对此进行深入的学理性探索。

而对体育科学发展提供认识论和方法论则主要体现为体育科学哲学及元研究的内容,这属于对体育科学发展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反思。

1.2.2 对竞争规则和经济规律的规范和补充

从当前来看,体育社会科学对体育运行和发展目标的支持主要体现在竞技“夺标”、经济收益、体育参与、项目发展和体质、健康促进等方面——诚如有研究所指出和批判的,其把人的发展只是作为人力资源的发展[6],而保障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更好地激励人们对成绩因素的追求……

中国体育在市场化运作背景下,体育社会运行(训练、竞赛、职业化运作等)中,存在竞争机制、“市场规律”、“利益最大化”等作为基本“规律”而存在的东西,其主要为效率依据和功利理性。但此类“规律”也表现了相当的局限性,其并不能解决一切经济和成绩因素,而且造成很多社会问题。即使有规则和法律的约束,但对于运动员等主体基本权利的保障,以及道德风险、免费搭车等现象,显然是这套竞争机制和“利益最大”规律不能保证或规约的,而必须引入人文因素。这需要在体育实践中高扬人的价值、关注人的发展、引入道德精神,限制过度竞争和经济追求的泛滥。

1.2.3 体育人文科学对体育相关主体日常生活的批判和引导,以及重塑体育精神

日常生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主要内容,这也当然地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体育中各主体。

日常生活与非日常生活相对,其以个体的存在和活动为主,而非日常生活则以人的“类”存在(民族、阶级、国家等)为主要内容。在以政治、战争和革命为主旋律的时代,人们以非日常生活的形式参与生活。而在以经济生活为特征的当代社会,人们则更多地以个体的形式出现。现代日常生活一方面为人们更好地生存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和环境,另一方面,它又表现出极大的惰性和非批判性,缺乏类的理想和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日常生活表现为大众文化,具有趋俗化的特点:满足感官的刺激,乃至平庸、琐碎、缺乏意义。无疑,这是与一定的社会理想和体育精神不相容和相背离的。体育人文科学的任务正在于对日常生活对体育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引导与批判,避免消极应世和缺乏理想,而超越日常生活的平庸琐碎,使人们不至于沉溺其中。与此相联系的是在体育中重塑体育价值和精神,诸如推行集体主义、奉献精神、爱国主义,培育竞争精神等内容。

与以上几方面相关联,体育人文科学对体育发展运行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思想、观念以及更为具体的价值评价和规范的方式来实现的——其或通过社会认识和社会舆论而转换为变革的力量,最终影响体育管理和相关决策,或直接演化为人们行为活动的方法论或准则。

2 体育人文科学的当代困境

2.1 重知识性轻价值性

当前,体育人文科学通常被视为一般社会科学的统一体来进行相关的研究,其在很大程度上是假定体育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一样,也是一个追求“真”和“是”的认知过程。在很多场合,其研究方法被要求陈列出实地调查、问卷,甚至实验等具体操作过程和途径,否则就会被打入冷宫。在体育专业课程中,体育人文科学类学科在教学中仅被作为学科知识来传授,即使是某些主观性的观点和“要求”也概莫能外,均成为需要记忆的知识点而已。

考察体育人文科学(及其母体科学)的历史,可以注意到它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其既是一个知识体系,又是一个价值、精神体系。作为一个知识体系,体育人文科学的发展过程体现了知识形态的日益积累与增长过程,体现了其认识能力和理论形态的日益提高与完备,从而呈现出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体相似的进步发展图景。而作为一个价值、精神体系,体育人文科学的发展过程则又体现为人们对体育发展目的、发展意义和体育发展中人的本质等对“体育和人”具有永恒性质的价值命题进行反复追问的精神探寻过程。如对体育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早在亚里士多德时代就开始了,各个时期不同的哲人和学者对其认识的角度和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再如关于体育本质的看法,即使在当代学界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议题。

体育人文科学的这种价值取向,既表现为研究成果所包含的内容,也表现在其研究过程乃至研究方法中。以体育史学为例:体育史学一方面具有“事实”、知识和规律的特征,另一方面,它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又渗透着一定的主观意识和价值取向。体育史学的研究结论,不仅具有研究者个人背景的色彩,受制于研究者的个人禀赋、人生阅历、情感、人生观念,对社会人事的感悟能力等因素,而且更受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影响。诚如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7]。可以说,对体育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褒贬评价、“生杀予夺”,不仅取决于研究者的好恶喜憎,而且决定于研究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即便国内学者对新中国体育史的研究也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如对举国体制的历史作用的评价,对竞技体育优先发展的肯定或批判。到了国外学者的视域中,这种褒贬不一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与之相应,体育人文科学的学习和教育过程具有“通情”和“理解”等特点。首先,类似体育史学的人文科学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对体育人文科学的学习也应该是具有情感和价值背景的,而不仅是被动的知识传授和接受的过程,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同时代背景和不同国家意识形态下体育史的研习,更应具有批判的意识和方法。

其次,对于大学专业学习,体育人文科学教育不仅是认知性的教育,更应视为非认知的素质教育,是思想和品格的熏陶教育。这是体育人文科学不同于其他学科的一个显著特点。体育人文科学各学科的教师应担负着比较宽泛的职业义务与责任。他们不仅要从培养专业人才的角度,加强学生体育人文科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如运用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科研素养),同时还应该提供人文素质性教育。这方面,体育人文科学的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把体育发展、体育中人们的生存、生活状态和社会发展、人类发展相联系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培养他们对体育中人的价值与尊严的尊重。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成为富于人类情感、关心理解他人、尊重人类基本道义的体育管理者、体育教师、体育教练等体育工作者。体育人文科学教育的本质应是一种非功利性的教育。

当然,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说,体育人文科学所要培养的人文价值和精神,除了价值和道德的意蕴,还包括审美、情感、意志和践行的品质。人文价值和精神是体育人文科学的灵魂,对人文价值和精神的自觉和追求,应成为促进体育人文科学发展的最强劲动因。体育人文科学只有渗透和体现人文价值和精神,才能在当代体育领域中保持自我的个性和品格,不致丧失生命力和迷失方向。

2.2 “无用论”下的淡出和弱化

体育发展的实践性背景和特点,如人体运动的技术分析、竞技状态的促进、战略发展、体制安排、赛事运作、社区体育开展等,使得更多的学科关注体育领域发生的现实问题,同时也促进了相关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壮大。而那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竞技和其他“效应”的非功利性、基础性体育人文科学类学科则有淡出或被边缘化的趋势。

体育人文科学不被重视的另一个例证就是相关学科在大学体育专业中开设的现状。在对20余个体育专业(主要为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开设体育人文科学课程的抽样调查中:有近一半的专业没有开设一门体育人文科学课程:约一半的专业开设了1-2门体育人文科学课程(基本包括了体育史);无一个专业开设3门以上的体育人文科学课程:开出的这些课程基本以选修为主。即使有的专业开设了若干门体育人文科学课程,但这些学科课程在不少人看来因与今后的社会需求无直接联系,具有“非技能-知识”性和“应用性”,与学生的就业关系不大,实际上并不能真正引起领导、教师重视。

事实上,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经济学、体育管理学等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主要以“工具”和效率理性为学科发展旨意。当代体育发展,确实需要体育自然科学及技术,以及实证性的社会科学予以推进。体育人文科学在解决体育运行与发展的现实问题方面,缺乏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那样的技术与实用功能。然而,体育人文科学除了在引领和重塑体育文化、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提升人们对体育发展价值理性认识等方面具有其他科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外,从科学实践来看,仅有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并不能揭示和解释体育的诸多社会现象。如人们在体育中的活动既体现了“经济人”、“理性人”的人性假设,也同时表现着“社会人”、“道德人”的多重角色追求[8]。

从专业培养的角度看,在以经济和功利追求为主题的体育运行中,当前人们对体育“人才”和学生素质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与“技术、实用”能力等联系在一起,而人文素质则相对被忽略。美国教育学家博伊认为,“过于狭窄、过于技术化的专业教育往往造成大学生们缺乏必要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缺乏运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为社会目标服务的价值观念”[8]。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因专业教育可以使人成为一个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9]。曾任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的阿什比认为,要消除科技工具化片面发展可能造成的弊端,“唯一的办法是在科学教育中增设人文学科”,因为在“理工科大学的课程中,如果没有人文学科这种重要成分,就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10]。这无疑对体育专业中开展相关人文科学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注脚,具有启发意义。

即使从社会需求和社会适应的角度看,与人文素养相联系的职业理想、职业素养也是职业规划必不可少的内容。此外,那些与人文素养相关的对生命、生存、生活、工作意义的看法是无法通过一般知识、技术性学科获得的。只不过,这些人文性因素更多涉及人们隐形的精神、心理和心灵状态,其与“技术性”因素的区别更可能体现为短期和长期发展乃至发展的程度问题。当然,体育人文科学是否能真正胜任体育人文教育的重任,则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另一个议题。可以说,考察体育人文科学这方面的作用和价值,它又不是超功利的。但是,体育人文科学的这种作用和价值也不能以其他科学为参照而刻意去加以“拔高”。

2.3 附庸化

2.3.1 对社会世俗文化和政治文化的迎合和附庸

一是学科建设中浮躁、功利——急功近利学风的蔓延,对个人、对学科考核、评比中量化“指标”充斥,学科“建设”“竞争”激烈。

二是迎合社会世俗,对体育中不良现象及鱼目混杂的社会认识和舆论缺乏辨明和“激浊扬清”,不能独善其身,甚至附和和支持。如对极端个人利益、体育明星的道德问题、不良学术风气、大学办学的商业化、功利化追求的包容甚至庇护、维护和辩护,对其不再有讨伐和批判。

三是很多情况下,体育人文科学服务于政治和道德需要,演化为政治和道德说教的简单工具或对“官话”的注解。尽管体育人文科学中的相关学科,如体育史学、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和体育美学都与现实的政治和体育内外环境有紧密或直接的关系,它也有明显的教化功能并服务于一定的政治利益,但它毕竟不等同于意识形态和道德信条的教化,以及依附于政治的空话、套话。

2.3.2 对社会功利及其实用性学科的附庸

在其他学科不断参与政策制定、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咨询、社会咨询、介入产品开发等的参照下,体育人文科学研究及其教育也暗含着应推向市场,而由市场法则来支配的假设。体育哲学、体育伦理学等体育人文科学课程被外部的环境所“挤压”——在许多大学里,体育人文科学存在的合理性被简单地理解为适应社会职业的实用性,其存在只为满足社会职业的直接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体育人文科学学者或者“改头换面”转入其他学科,或者努力“改造”体育人文学科,或者牵强附会地论证体育人文科学在社会服务和职业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体育人文科学尽管有介入和迎合大众世俗生活的一面,但其在服务社会和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方面具有不同的模式和途径,不能把体育人文科学和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技术学科相混同。

在这样的背景与趋势下,强调体育人文科学的独立性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人文科学以特有的精神和文化品格,担负着传播和弘扬体育文化、体育发展的理性精神、人文价值理想的职责和义务。它不仅要适应和服务体育发展运行,还负有引导和规范体育发展运行的职责,其应成为体育发展中良知和道义的承载者[11]。如果一味适应和迎合社会功利性需要,只能使体育人文科学成为市侩和功利文化的传声筒而忘却自己的使命。体育人文科学既应是开放的,同时又是对体育中世俗乃至低俗文化的不妥协,它必须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甚至包括与体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有形和无形力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和某种程度的独立性。因为只有这种适当的距离与独立性,体育人文科学才有可能不仅保持对那些低俗、丑恶、负面现象的反思和批判能力,而且使自己对主流体育观和价值判断,以及对体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政策、体制、组织和行政性力量起到一定的平衡、弥补或批判作用。这种独立性也具体地表现为体育人文科学学者在人格上的独立——如果学者失去了这种独立意识和精神,即使有一流的物质条件和充足的科研资助,也很难产出优秀的成果。相反,在一定意义上,如果没有相对于体育社会环境的独立和置身其外的超然,优越的物质和科研条件,反而会成为优秀体育人文成果的阻碍——“文章憎命达”揭示的就是其中深刻的哲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应包容体育人文学者的特立独行乃至“另类”,给他们更多的空间。

在这方面,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将体育人文科学同时也作为一项具有科学属性和学术内在要求的事业来看待,尊重体育人文科学发展和学术运作的本质要求和规律,创设让体育人文科学研究者进行独立和自由研究、探讨的学术环境。与之相应,对于体育人文科学的建设与发展,也应得到有关管理部门的支持和因“学科”而制宜的管理。

2.4 职业化与标准化

2.4.1 职业化

无论在中国古代,还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人文科学的成就,均与当时的哲人和学者对当时社会人文精神的反思与追求联系在一起。当前,体育人文科学的发展过程中,随着研究队伍的扩大、相关组织的设立、课题申报和资助的制度化、学位点的扩展、人事评价和考核制度的建立,以及研究方式受自然科学研究和分析方法的影响,知识的系统化、专业化积累和传播,体育人文学者越来越演变成按部就班遵守研究规则和范式的“工匠式”、知识型、技术型的专家和教授,越来越把体育人文科学研究活动当成一种与人文精神相脱离的职业。

在现代“科学”越来越纳入范式化、职业化的背景下,体育人文科学学者和研究本身如何保持和凸显自己的人格因素,如何超越职业的“谋生”要求,使人们透过体育人文科学及其成果,看到“大家”和“大师”的影子,让体育人文科学真正做到“道德文章”的合一,无疑也是体育人文科学面临的现实问题。

2.4.2 标准化

从当前大学体育专业体育人文科学各学科课程开设和教学情况来看,有一个趋势是越来越多地使用“统编”教材,采用“客观”“标准化”考试,连答案也是按教科书或教师上课笔记的内容来批改:思考问题和答题方式要像自然科学那样来“分析”、“解析”……尽管,在体育人文科学各学科中有大量的内容属于比较规范的基础性和事实性知识,这些固定、确切的内容,是可以采取相对统一、标准化的教学方式的,但从总体上来说,体育人文科学应该是一种更强调个性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教育。

体育人文科学的“标准化”教学虽然有助于提高教学和培养的效率,达到优化教育资源的目的,但它同时也可能产生一些消极的结果。其中潜在的隐患是,它可能已经“抽去”了体育人文科学那种特有的内在自由精神与个性魅力,“挤走”了那种靠个体自己去感悟体认的精神境界。这种将体育人文科学教育纳入现代工业生产式、规模化教育体系的做法,固然可以批量地产出“合格”的学生,但在这种标准化、模式化、流水线式的过程中,体育人文科学教育的本质和个性可能也被忽略了,这也可能正是体育专业人文教育危机以及学生缺乏人文素养的重要根源。

3 结语

从体育人文科学和其他科学比较的现状来看,其表现出“异化”和弱化的特征,而其弱化则更为凸显,也尤为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思考。诚然,从现实意义上分析,体育人文科学弱化的深层原因还与体育科学本身的性质和现实定位有关:体育科学总体具有应用性和实用性特点,体育的运行和发展需要其提供可操作性强的知识和技术。而这与体育人文科学所具有的思辨性、笼统性、非实用性等特征似乎存在某种对立。然而,无论从体育实践的发展运行还是从体育科学的内在逻辑来看,这并不能成为排斥体育人文科学的理由。或许,现实也就是我们考察的起点:体育人文科学本身就是在与现实和功利不断和不懈地抗争下获得自己的生命力的!

标签:;  ;  ;  ;  ;  ;  ;  ;  

体育人文科学的突出与困境_科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