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践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论文_ 吴军

浅谈如何践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论文_ 吴军

重庆市酉阳县可大乡中心小学校 吴军

【摘 要】 注重对于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战略性课题,在当下的教育阶段,我国基本已经在城市地区的小学建立了较为完整成熟的德育教育工作体系,然而在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农村地区,德育教育工作的推行还存在较大的难题,再加上城市化过程中带来的农村教育中常存在的父母缺失的特点,这更让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工作更显重要,本文就在这样的环境在,探讨在我国农村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 农村教育;小学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小学阶段是关系到孩子一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的德育培养决定了学生一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小学时期的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远在基础知识教育重要性之上。学会什么是正义,什么是善良,这些将会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农村小学作为农村学生德育教学的主要远场地,农村教师作为农村学生德育教育的主要引导者,其德育教育质量就直接关系到农村人才的质量,其职责不可谓不重,因此对于当下农村德育教育存在的一些德育教育缺失的问题,特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教师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和榜样作用

小学生本身在判断能力上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对于外界的学习有很多都依靠模仿得来,数据显示,很多学生的性格特点与自己的父母和启蒙教师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而在农村小学中,由于很多家庭的父母都进城务工,因此教师就成为了学生的主要模仿对象。结合小学生这样的学习特点,教师就应该首先做到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动为学生建设德育教育的榜样,以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自己的行为,随时谨记,自身的行为不仅是实现自我的需求和功能,还关系到祖国的花朵的成长。

以榜样教育推行的德育教育即简单又困难,简单的是,教师只需要做好自身,以德育对自身做出约束即可实现榜样教育,困难的是,如果教师本身的德育教育存在不足,就很难为学生树立长期的德育教育的榜样。榜样德育教育不仅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生活中和学生相处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对话时,教师应当和蔼,以平等的姿态实现和学生的对话,让学生感受到较少的压力,感受到父母缺失下来自老师的爱。在行为举止上,应当优雅,反对暴力,让孩子感受到稳定与和谐,在情绪爆发时,要做到克制,否则其负面情绪直接会影响到每一位学生。在教育和生活中随时坚持“克己”,以最好的姿态完成和农村学生的相处,这也应当算是农村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

二、顺应学生心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

要在农村小学推行高效的德育教育,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这才能缺的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拿生理特点来说,小学生的精力和体力不尚充足,教师在进行教育时应当遵循其特点,做到劳逸结合,有节奏的教育推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考虑到持续的单调的教育会降低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进行教育时,可通过德育教育和知识教育穿插的方式同步进行,以实现教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即使是单独展开德育教育时,也可以通过理论加实践,课堂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内容丰富化。

在注重学生心理的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将学生看作具备独立思维的个体,而不是教育的附属者,这才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习到德育教育的精髓,否则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灌输,只能增加学生对于德育教育的反感,从而导致教育质量的大幅下降。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可通过平等对话来实现,比如在课堂上,引导孩子讨论交流,教师以组员的身份加入,了解孩子的思维动向,不以权威否定孩子,善于站在小学生的角度以理服人,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这才能激发起内在的主观能动性,自然也包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人类的价值是通过各种活动得以提现的,而这些活动又可以反馈到人格的完整构造和价值实现,所以通过课外活动增加学生对于德育方面的精神素质的切实感受,是提升学生德育培养效率的重要手段。

农村的确的物质条件缺乏,是限制农村学生课外活动的首要因素,这时,教师可以充分结合本地农村地区的特色开展合适的活动,比如农村地区空旷地较多,可考虑进行足球比赛,在投资上往往仅需要一个足球就能解决。结合农村的生活生产实际,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生产中进行一系列的团队生产活动比赛,比如插秧比赛,割麦子比赛等等,这也容易得到孩子的监护人的支持,具有较好的可行度。常展开这样的课外活动,可让学生积极地融入集体,这对于学生完整的人格培养有积极的推动意义。

4、善于利用政府后盾的支持作用

我国政府情系农村地区的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付诸了高度关注,支持农村地区的教育建设是我国政府长期坚持的政策方针,而对于当下农村地区发展不足的问题,很多原因是因为农村地区缺乏师资力量导致的,因此教师作为联系政府和农村地区教育的中间人,应当积极发挥自身作用,为农村的发展建设贡献力量。

在该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确保当地孩子的入学率,对于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入学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的教育局反应,争取到国家政府对于贫困户的补贴,以保证进行教育的先决条件的完成。在展开德育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难题,也可向政府寻求帮助。

最后还有就是政府要善于在农村的德育教育过程中发挥其主动性,比如增加恶劣环境下教育的资金支持,增加对于教师的福利,在全社会范围内号召有理想有奉献精神的大学生进行农村支教,要知道,只有保证了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才有推行后续的德育教育的可能。

【参考文献】

[1] 李方艳. 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的有效性教学策略[J]. 学周刊旬刊,2016(02):76.

[2] 陈静. 浅谈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现代教育,2015(08):163.

论文作者: 吴军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践行农村小学德育工作论文_ 吴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