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结合实践经验,从造价人员、设计方案、施工过程等方面,分析了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并探讨了合理控制工程造价的策略,对于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以及确保工程质量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设计方案;造价控制;监管体系
0引言
在某项具体的完整的工程建设中所需要用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的费用相加就称为工程造价。一个建设项目的工程造价自项目开始、建造全过程、维保等阶段都与各个相关部门的管理息息相关。为了用最低的建设成本来获取最高的利益,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控制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本文深入分析了影响工程造价的一些主要因素,并根据这些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提出一系列合理的控制方法,希望能有所帮助。
1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
1.1人员因素
一般情况下,人员因素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造价人员对工程造价历史性资料的收集整理不到位,缺乏对市场价格的分析和掌握能力。从目前形势来看,大量工作人员主要结合政府提供的相关收费标准和市场价格,再通过简单的预估算方式来实现工程造价概预算。这种方式的确非常简单,能够省去大量的工作量,工作人员由此也达到了轻松工作的目的,但是他们自身缺乏责任意识,没有真正地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他们对于政府所提出的收费标准和市场价格没有自己合理的分析和市场判断能力,往往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流程予以应用,这种情况严重地影响了工程造价的合理性、科学性、准确性,对成本和利益是否实现了最大差化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样,也就无法为工程造价的控制提出科学、合理、有效的建议。
1.2设计方案因素
就一项建筑工程而言设计的方案选择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巨大。因此建筑工程在图纸设计阶段时,应进行设计方案的比选与优化,对不同方案的科学性、经济性、技术可行性进行比较,从中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选择性价比最高的方案。注重设计图纸的每一个细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防止因重大的设计缺陷造成工程造价的增加,形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失控。
1.3施工因素
在众多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中,施工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也是最直接最广泛的一个因素。如果在工程施工中,企业没有进行有效的施工管理,施工队伍懒散,责任意识不强,可能会造成工程造价的提高,比如说在一项施工中,如果施工队伍没有认真高效地完成每一个部分的施工工程,可能会导致返工,造成了工程投入成本加大,施工工期拖延,对整个工程的收益有着很严重的影响。同时建筑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如果施工单位在施工建筑过程中没有重视造价控制,可能会导致各种浪费,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1.4其他影响因素
工程造价构成的其他影响因素还有许多不可忽视的方面,如:国家的法律、法规、价格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建设政策、外汇政策等国家政策方面的因素;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国家制定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方向、结构及方式因素;建设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宏观管理水平等因素。
2工程造价合理控制策略
2.1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
一个建设单位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最应该注重的是加强细节上的制度建设和实施流程反馈系统,因此,完善工程造价管理部门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建筑过程中应对发生的机械安排使用不合理行为、工艺施工不正确行为、材料利用浪费行为等诸多影响工程造价等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部门应该依照建筑工程造价工作管理的条例进行管理,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诸多因素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例如对强烈自然天气的预防工作,对工程造价关联人员的造价宣传工作,以及对建筑施工材料的重复利用工作等等,这些都是建筑工程管理部门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做好工程设计工作
想完成一项高质量的建筑,那必然离不开一份完美图纸的设计。设计图纸是进行工程结算的基础,同时也是避免过高造价成本的关键。设计人员应以考虑所要设计的地标实际情况为主,然后根据自己的经验及学识设计施工方案,选择材料和选择技术方面一定要进行仔细的比较,认真的思考,以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为着重点,以新技术为主要使用手段。充分节约施工资源的反复利用,提高设计方案的质量。同时,设计人员之间应进行及时恰当的沟通,共同努力做出好的设计方案。
2.3强化施工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
强化工程施工阶段管理是控制工程造价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要求施工人员和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密切的高度配合,共同关注与管理工程造价,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好施工造价要从各个阶段多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注意的是项目负责人要及时了解市场和政府的动向,了解材料的市场行情,及时购入所需的材料设备,对施工材料及设备制定出合理的动态管理库,并且对于入库和出库的材料设备进行及时的清点和记录,做好相关的监控工作。同时,管理者和监督者也应对施工人员进行高质量的培训,保证他们的施工状态,培养施工人员节约成本的意识,项目负责人对已花开销进行仔细的记录,在后期优化可节约项目,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2.4重视资金控制
在一个项目完成后,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成本,那也就有对应的成本信息,这些成本信息,很大程度上就是控制成本的主要依据。综上所述,建筑单位的各个部门都很有必要建立一套信息控制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应经常性对成本控制进行一定的总结。施工单位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中整体的开销花费进行仔细的分析,跟预算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将其制定成报表,交给相关部门批阅审核,仔细审阅后,应对其中工程索赔资金进行收取,这样一来,就有利于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2.5完善市场监督体系
在工程造价的过程中,市场监督体系也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因此,我们如果想要全方面减少工程施工成本,就应重视市场监督体系的作用,并制定相应的措施。首先,我们应全面梳理监督依据和目标、完善监督工作程序、建筑市场监督内容。强化项目各方责任主体在项目现场市场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落实责任人和责任领导,责任规范和责任目标,强化监理企业履行监督职责。建立项目监理机构,定期报送在建工程项目市场行为动态信息制度。核查法人代表对项目总监授权的权限范围、期限和内容。其次,开展对各责任主体关键岗位人员和层级监督机构监督人员的市场行为监督业务进行培训,努力将市场行为监督相关内容纳入造价人员岗位资格培训的内容,完善在建项目市场行为监管体系,实现监督工作网格化全覆盖。
3结语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和科学有效控制的过程中,我们应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多个视角来考虑影响工程造价所构成的各种因素,在施工建设工程的各个阶段中,按照不同的管理对象和不同的管理部门、机构对工程造价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从而使建设工程造价达到科学合理有效控制。总之,建筑施工过程中工程造价是一项系统的综合工程,不言而喻,它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至关重要。因此,在进行建设项目实施之前,必须做好各项可行性分析,使项目的施工建设工程造价的结果建立在可靠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从而减少和避免投资决策的失误,实现建筑施工成本最小化,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实现工程造价管理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张谦.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32):2495.
[2]刘奕.基于建筑工程造价的降低策略分析[J].中国建材科技,2015(Z1):20-26.
[3]王青彩.建筑工程造价综合控制策略分析[J].经济视角,2013(30):66-67.
[4]许哲,贺方,王涛,等.关于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其审核策略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7):2132-2133.
[5]程丹,邝党玲.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及其审核策略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6(32):164.
论文作者:陆明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工程造价论文; 因素论文; 成本论文; 项目论文; 过程中论文; 造价论文; 市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