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万虎

早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万虎

西安一四一医院眼科 710000

【摘 要】目的:观察早、晚期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对于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的疗效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眼科中心2010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25例30只眼。分为两组,其中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不伴视网膜脱离组12只眼,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术后均行玻璃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确诊,不伴视网膜脱离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2-0.2,视网膜脱离组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30只眼均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彻底切除混浊的玻璃体,彻底切除基底部玻璃体,仔细剥离、切除视网膜前增殖膜,对于视网膜脱离者注入重水压平视网膜,光凝或冷冻封闭视网膜裂孔及坏死萎缩的视网膜区,气液交换后行C3F8或硅油填充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眼视眼部情况3-6月行硅油取出术。术后随访观察4-36个月,平均16个月,不伴视网膜脱离组12只眼中一只眼再次手术,平均手术次数1.1次,接受再次手术占8%,视网膜脱离组分别接受1-4次手术,8只眼接受再次或多次手术,平均手术次数1.7次,接受再次或多次手术占44%。结论: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早期不伴视网膜脱离时行PPV治疗,能够有效清除混浊的玻璃体、病原体、炎性因子和增殖膜,减少硅油使用,防止视网膜脱离的发生,使手术成功率较视网膜脱离组明显提高,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者的视功能。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ARNS)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SV)引起的致盲性眼病【1】。多数病人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后仍不能阻止视网膜脱离而丧失视力,甚至眼球萎缩。随访2010年6月-2013年12月期间25例(30眼)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行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5例30只眼,男15例,女10例,单眼20例,双眼5例,年龄18-55岁,平均43岁。视力:光感-手动者6只眼,指数-0.08者20只眼,大于0.1者4只眼,眼压8-26mmHg。根据是否发生视网膜脱离分为:早期18只眼,主要表现为周边部视网膜坏死病灶、闭塞性血管病变、明显的玻璃体混浊和前房炎症反应,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02-0.2;晚期12只眼,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脱离、多发性视网膜裂孔和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1。

1.2 方法

所有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均常规行闭合式后段玻璃体切除术(PPV)治疗,术前积极给予抗病毒、抗凝及糖皮质激素治疗。其中不伴视网膜脱离组12只眼中,9只眼行剥膜手术,9只眼行C3F8填充,3只眼硅油填充,硅油使用率2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伴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其中11只眼同时行视网膜切除手术,6只眼联合巩膜外环扎手术,18只眼均行硅油填充,硅油使用率100%。术中所有患者均见不同程度的周边部视网膜坏死灶、闭塞性视网膜血管炎,伴视网膜脱离组9只眼周边部视网膜呈筛孔样或破布样改变,甚至视网膜完全溶解。联合巩膜外环扎手术指针为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所有术眼手术顺利,术中、术后短期未见明显并发症。

2 结果

手术后随访观察4-36个月,平均16个月,采用和手术前相同的方法常规行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检查。

视力变化,治疗后不伴网脱组12只眼视力均有提高(100%),其中0.2以上者6只眼,0.1-0.2者5只,数指-0.08者1只,伴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治疗后11只眼(61%)视力提高,其中0.1-0.2者5只,数指-0.08者10只,光感-手动者3只眼,

不伴视网膜脱离组12只眼,有1只眼术后1月出现视网膜脱离,再次手术后视网膜复位良好,平均手术次数1.1次,接受再次手术占8%。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1次手术者10只眼,占56%,复发性视网膜脱离再次或多次手术中,2次手术者5只眼,占28%,3次手术者2例,占11%,4次手术者1只眼,占6%。

随访观察中再次或多次手术的主要原因一次为:单纯硅油取出8只眼(27%),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7只眼(23%),视网膜脱离3只眼(10%)。

3 讨论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预后差的特点,主要并发症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期发病率为75%-80%,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值致盲的主要原因,故防止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时治疗的关键所在【2】;有报道急性视网膜坏死伴视网膜脱离患者随访10年,有94.7%的患者接受再次或多次手术。导致再次或多次手术的原因主要有:硅油取出术后硅油依赖眼(SODE),急性视网膜坏死伴视网膜脱离患者大部分患者需要填充硅油,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中4只眼发生硅油依赖(22%)并接受再次手术治疗,研究发现,硅油取出与视力下降及低眼压密切相关,故如无明显硅油填充并发症可适当延长硅油存留时间;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虽然术中彻底清除玻璃体,硅油的使用能有效阻止PVR发生,但硅油取出术后PVR会进一步加重,可能与血视网膜屏障及仍残留的炎症反应有关;低眼压:视网膜脱离组18只眼中2只眼发生低眼压(11%),炎症、前部PVR及手术中的视网膜切除等使得房水生成减少,排出增多,为造成低眼压的主要原因,多发生于硅油取出术后。

早期急性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不伴视网膜脱离是接受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相对于发生视网膜脱离后在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具有清除混浊的玻璃体、病原体、炎性因子和增殖膜,对炎症坏死区视网膜及正常视网膜交界处行激光光凝,手术中还可以同时使用抗病毒药物,提高手术成功率,同时能够降低了硅油的使用率。

参考文献:

[1]庄岩,董方田,叶俊杰等.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长期随访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10,26(6):524-527.

[2]明月,庞利民,吴雅臻等.急性视网膜坏死31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2,20(9):688-690.

论文作者:张万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8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6

标签:;  ;  ;  ;  ;  ;  ;  ;  

早期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论文_张万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