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各个行业和领域的渗透,电力网络运行的智能化和数字化以成为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对电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所以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基于此,文章阐述了智能电网的定义及设计特点,并对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设计技术;分析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电网已经成为未来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最新方向,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智能电网受到的重视程度逐年增大。智能电网设计与建设中,电力设计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推动智能电网的可持续发展,开展电力设计技术的研究已经势在必行。
1智能电网的定义以及设计特点
1.1智能电网的定义
智能电网通常就是指在传统电网的基础和前提下将现代控制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等和电网建设科学合理的组合在一起,这样就可以组建一个技术环保性强、兼容性强,互动性和可靠性都非常强的电网结构。在智能电网建设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积极的去实现电网的自动化、数字化和信息化。而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化不断发展的时代,它已经成为了电力企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的一个环节。
1.2智能电网的设计特点
1.2.1智能电网的可靠性
智能电网对于可靠性的要求极高,也是电网设计工作首先应该满足的基本性能。一般情况下,即使电网存在相应的故障,保证电网能够正常的实现供电,这是智能电网发挥效能的重要环节,因此积极在智能电网设计的时候将可靠性作为首要设计需求,是至关重要的。智能电网设计的可靠性性不仅仅要求电网能够在安全可靠的状态下运行,还能够保证电网运行信息的安全性,避免因为信息泄露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
1.2.2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
智能电网的自我修复性能是可靠性的延展,指的是在电网出现故障的时候,智能电网系统可以进行故障进行自动化诊断,并且提供具体的故障排查报告,以方便故障处理人员可以更快的实现对于具体故障的处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于故障情况进行预测,以实现将故障损失降到最低,这也是现代智能电网自我修复的集中体现。
1.2.3智能电网的兼容性
通过对于我国电网运行情况的调查发现,传统火力发电,现代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核电并存,使得电网系统变得更加复杂。要想保证上述不同性质的电力能源能够切实的发挥其能源作用,就需要积极以智能电网系统构建的方式来进行。由此,在进行智能电网设计的过程中,就应该结合实际电网性质的多样化,区域电网运行比重的复杂化,保证智能电网设计过程中各个电力能源能够兼容,并且能够对于不同的环境保证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转,这已然是当前电力电网设计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
1.2.4智能电网的互动性
智能电网在满足实际基本效能:使得电价管理效率得以不断提升,使得居民能够得到正常化的电力资源,还需要具备良好的交互性,使得电网与现代电器之间实现联系,以便实现电能的优化使用,这也是智能电网应该发挥的效能。
1.2.5节能性
在资源节约性社会构建的背景下,智能电网不仅仅要发挥其基本的电能输送效能,还要保证在输送过程中以最小的消耗,实现电能的节约,以充分展现出智能电网的节能型特点。对于我国来讲,高度重视智能电网的节能设计,可以节省更多的电能资源,以切实的发挥电能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方面的效能。
2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分析
2.1实时信息采集及处理技术
所谓实时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是指从电网电量的角度去考量电网的电能,功率,频率,电压和电流状态,并且将各种二次信号实现高速化转换,保证取值正确性的同时,可以对于故障电流实现监控,在此基础上计算电流和电压,以便获取到对应的电力参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电网要求数据存储,数据交换处于更加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此时就必然需要积极借助实时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实现对于各种信息数据的全面管理和控制,实现故障排查和处理效率和质量的全面提升。
2.2能源转换技术
从当前能源利用的现状来看,风能和太阳能作为自然能源,是能源转换比较多的能源。我国当前使用的大规模的并网技术,为促进各种能源转换技术体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以光伏光电来讲,因为其自身具备稳定性强,辐射范围广泛的特点,已然成为当前能源转换技术研究的焦点。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当前的能源转换技术研究和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尤其在在能源转换技术运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还需要加大在此方面的研究强度,处理好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证能源能够切实的转换为电能,是未来电能改革的关键所在。
2.3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目前的直流输电系统中,许多环节都采用见六点,但在书店的过程中依然采用直流电。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利用控流器实现逆变或者整流的工作状态,一些质量相对较轻的直流输电系统中,换流器由一些能够关断的电气元件组成,便于提高电流输送的经济性能和稳定性,既适合近距离直流输电工程,又适用于远距离直流输电工程,例如孤立的岛屿供电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我国远距离输电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其应用趋势也在不断的向更大容量、更远输送距离方向发展。
2.4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指将清洁度较高的能源转换到电网系统中去的技术,属于交叉性学科,牵涉到众多的技术因素:通信技术,电子技术,微电子基础,未处理技术等,关注的是对于交流输电的灵活管理和控制问题。从当前我国智能电网输变电的实际情况来看,较高的电压与清洁能源之间的融合,势必需要使用类似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以保证对于智能电网中各种参数的合理调整和改善,使得电网运行能够以高效的状态去进行。
2.5电能质量优化技术
电能质量优化技术是对于电能运行状态进行评价,并且给出具体的改善措施,以实现电能质量能够得以不断提高的技术。要想发挥电能质量优化技术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的作用,需要积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健全电能质量等级评价机制,抱枕个对于电能供电的质量,经济性,效益性进行综合考量;其二,在电能质量控制技术,电气化铁道平衡供电技术,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直流有源滤波器相关技术和连续调谐波器关键技术的帮助下,构建智能电网,使得电能质量得以不断提升,电能资源消耗率不断降低。
2.6超导电力技术
超导电力技术,是在超导体无阻载流能力和正常态性能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型电力技术。将其融入到智能电网系统中去,可以发挥其优势:安全性强,能耗低,设备小,反应速度快等。也正是其有着这样的优势,才能够切实的融入到电能电网系统中去,并且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7高速双向通信技术
高速双向通信技术关注的是智能电网受损区的检测和分析,希望在强化智能电网自愈能力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其在智能电网系统应用,不仅仅可以实现电力安全的全面监控和管理,还能够更好的实现智能电网的合理分配和调整。
3结语
电力设计技术在智能电网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该技术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极大的影响到电网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所以电力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这种技术予以高度的重视,提升其质量和水平,从而也促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健康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璟.基于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7(14):80-80.
[2]王秋洁.智能电网技术背景下电力营销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D].
[3]石小红.智能电网中的电力通信技术分析与研究[J].科技尚品,2017(2):172-172.
[4]王晨.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计技术及运用研究[J].科技尚品,2017(2):206-206.
[5]叶宇统.智能电网中的电力设计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1).
[6]刘超.智能电网的电力设计工作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No.337(03):22-23.
论文作者:劳艳彬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电网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能论文; 电力论文; 能源论文; 质量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9期论文;